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和玉米杂交诱导硬粒小麦单倍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DR147授以超甜玉米(Zea m ays L.) ss 7700的花粉后,在83.4% 的柱头上观察到花粉萌发及花粉管长入胚囊,有9.9% 的子房发生了卵细胞的单受精,1.9% 的子房发生了中央细胞的单受精,32.7% 的子房发生了双受精。尽管双受精后可同时形成胚和胚乳,但胚乳往往发育迟缓,甚至败育。硬粒小麦×玉米形成的杂合子核型高度不稳定,在最初的几次细胞分裂中,来自父本玉米的染色体逐步被排除,最后形成硬粒小麦单倍体胚。在授以玉米花粉4 h 后用100 ppm 2,4-D溶液浸蘸硬粒小麦穗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胚在缺乏胚乳或胚乳败育情况下的生长和发育。授粉9—13 d 后由533个硬粒小麦子房解剖出25个胚,得胚率为4.7% 。通过幼胚拯救获得11棵正常植株,植株获得率为2.1% 。根尖细胞染色体计数表明,它们为单倍体(2n= 2x= 14)。  相似文献   

2.
对硬粒小麦(TriticundurumDesf.)和珍珠栗(Pennisetumglaucumsyn.P.americanum)远缘杂交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对授粉后的192个硬粒小麦子房进行制片观察,7.81%发生双受精,具胚和胚乳,但胚乳发育往往落后于胚的发育;3.13%只发生了单卵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1.04%发生了单极核受精,只产生胚乳而无胚。总受精率为11.98%,成胚率为10.94%。由于胚乳的缺乏或发育异常及败育,最终难以获得有生活力的种子  相似文献   

3.
多胚水稻品系SB—1的细胞胚胎学研究:多胚及其起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水稻(OryzasativaL.)多胚品系SB-1中二倍性双胚和三胚的起源所进行的形态解剖观察、杂交后代表现和细胞胚胎学的研究表明,2n-2n型双胚和2n-2n-2n型三胚既不是合子胚裂生产生,也不是助细胞受精产生的,而极有可来源于存在额外卵细胞卵器中孵细胞和类卵细胞分别受精的结果,在成熟胚囊中观察到5.2%的二卵器和2.2%的三卵卵器。二卵卵器中卵细胞和类卵细胞大都并列位于助细胞合点端上方;三  相似文献   

4.
曾华金  秦云霞  刘志昕  彭存智 《植物研究》2003,23(4):407-409,T002
利用石蜡制片,观察了西番莲双受精的全过程,其主要结果如下:人工授粉后6.5小时,大量花粉管进入子房腔,并沿子房内壁生长,进行珠孔受精;7—7.5小时,花粉管由珠孔进入胚囊,破坏一个助细胞,释放出二个精子;7.5—9小时,大多数胚珠雌、雄性核发生融合。其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型的配子融合类型;精子与卵细胞、精子与极核融合几乎同时发生。两极核于受精后融合;合子与初生胚乳核无休眠期,受精后立即进行有丝分裂。  相似文献   

5.
韭菜胚囊发育与胚胎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韭菜胚囊发育为葱型,胚胎发生属柳叶菜型。成熟胚囊中,三个反足细胞形态上常类似卵器,其中二个呈助细胞状,一个呈卵细胞状。卵状反足细胞可分裂成多细胞原胚,但随着胚乳的发育而退化。在未受精胚囊中,卵细胞和卵状反足细胞均可分裂,它们的发生过程与合子胚相似,但因无胚乳哺育,均不能继续发育。论证了反足细胞胚的性质,初步探讨了胚乳与反足细胞无配子生殖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麦与赖草远缘杂交的受精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赖草(Leym ussecalinusTzrel.)杂交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赖草花粉在小麦柱头上萌发良好,花粉管可顺利长入花柱和胚囊,在检查过的319个小麦子房中,62个(19.44% )发生了双受精,产生了胚和胚乳,但胚乳的发育往往落后于胚的发育;49个(15.36% )发生了单卵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7个(2.19% )发生了单极核受精,只产生胚乳而无胚.小麦×赖草虽然总受精率可高达36.99% ,然而由于胚乳的缺乏或发育不完全,致使最后结实率很低.从150朵授过赖草花粉的小麦颖花中,只得到1粒种子.表明利用胚培养技术对杂种胚进行早期离体培养,可望提高杂种植株的获得率  相似文献   

7.
非洲狼尾草无融合生殖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非洲狼尾草(PennisetumsquamulatumFresen)的胚囊形成、胚胎发生与发育过程。非洲狼尾草的孢原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并由它分裂产生三分体。从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至三分体的不同阶段,均会出现败育。性细胞退化期间,其周围的珠心组织中,常出现一至多个体积较大的无孢子生殖原始细胞。通常只有靠近珠孔端的1个无孢子生殖原始细胞体积进一步增大,并出现大液泡,发育成无孢子生殖单核胚囊。随后,其核经连续两次有丝分裂,形成无孢子生殖四核胚囊,胚囊内的4个核常聚积在珠孔端,4个核进一步分化形成1个卵细胞、1个助细胞和具两个极核的中央细胞,没有反足细胞。胚囊发育属于大黍型。其它的无孢子生殖原始细胞能发育到单核或二核胚囊阶段,而后核解体导致胚囊败育。胚的发生有两种类型:(1)早发生胚。大多数胚囊在开花前一、二天,次生核未分裂,卵细胞不经受精,自发分裂形成胚。(2)迟发生胚。少数胚囊的卵细胞不经过受精,但需要在开花后三、四天次生核分裂为多个胚乳核时才开始分裂。无论是早发生胚或迟发生胚,卵细胞在分裂前具有极性,珠孔端有大液泡,细胞质稀薄,合点端细胞质较浓。胚的发育经历球形胚、梨形胚和胚分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丁春邦  周永红   《广西植物》1999,19(2):143-145
用石蜡切片法,对小麦经节节麦花粉授粉后不同时间固定的子房进行了细胞胚胎学观察。结果表明,节节麦花粉在小麦柱头上萌发良好,花粉管可顺利长入花柱和胚囊。观察的238个小麦子房中,1050%发生了双受精,产生了胚和胚乳;462%发生了单卵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378%发生了单极核受精,只产生胚乳而无胚;总受精率为1890%;成胚率为1512%。本文还报道了小麦与节节麦远缘杂交时雌雄性核的结合及杂种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探讨了小麦与节节麦杂交结实率低在胚胎学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通过本文的实验研究,表明助细胞无配子生殖是水稻未传粉子房培养中不易受培养条件影响的一个稳定特性。无配子生殖原胚的诱导不完全依赖外源激素,不一定必需子房直接接触培养基,对有无光照也没有严格要求;但原胚的继续生长发育则需要在适当的外源激素,子房的液体漂浮培养和黑暗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对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 Desf.)和珍珠栗(Pennisetum glaucum syn.P. americanum)远缘杂交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进行了研究。对授粉后的192个硬粒小麦子房进行制片观察,7.81%发生双受精,具胚和胚乳,但胚乳发育往往落后于胚的发育;3.13%只发生了单卵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1.04%发生了单极核受精,只产生胚乳而无胚。总受精率为11.98%,成胚率为10.94%。由于胚乳的缺乏或发育异常及败育,最终难以获得有生活力的种子。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4.
15.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