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育性对温、光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型光温敏核不育(PTGMS,Photo-thermo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水稻go543S为材料,通过自然生态条件下和人工温、光处理条件下的育性观察,对其育性转换与温度和光周期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go543S育性主要受温度控制,表现为低温条件下不育,高温条件下可育,育性转换的不育临界温度值为29.5℃,对温度传感的部位是幼穗,敏感时期为花粉母细胞形成致减数分裂,对应的剑叶叶枕距变化范围为-12.2-+0.7cm;育性敏感期在人工恒温28.0℃条件下,无论长日(14-16h)或短日(10-12h)处理均表现不育,其不育性不受光周期影响,在人工恒温31.5℃条件下,无论长日还是短日处理均表现可育,但短日可明显提高其可育性。  相似文献   

2.
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敏感期过氧化物酶活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
温敏核不育系株1S育性感光感温特性及繁殖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性敏感期,株1S经22℃处理5d、23℃处理10d仍稳定不育,是目前温敏核不育系中临界不育温度最低、对短期低温最钝感的不育系.对冷水灌溉繁殖该不育系的适宜条件研究表明,适宜的水温为20.5℃,开始冷水灌溉的时期为雌雄蕊形成期,历期为18d,冷水深度变幅为3-18cm,随着幼穗的发育和伸长需逐渐增加其冷水深度.  相似文献   

4.
5.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在15h长日照下小穗完全不育,在10h短日照,日平均气温28.4℃或23.5℃下自交结实的小穗只有6% ̄13%,以小穗育性对光周条件响应较强为指标做选择,所得农垦58s-01在LD下小穗仍然完全不育,在SD的LT乃至HT下,平均自交结实率超过35%,对光周期的响应增大两倍多。  相似文献   

6.
在杭州男单通过分期播种,比较了两个籼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及其转换特性。结果表明,光照长度对浙大247S和培矮64S两不育系育性表达的影响小,温度起主导作用,均属温敏型不育系,且日最低温度对不育系育性效应显著高于日平均温度和日最高温度。不育系浙大247S和培矮64S的温度敏感期分析是抽穗前3-18和6-21d,育性转换的临界日期为9月19日和9月25日,转换临界温度为25.28和25.66℃,与培矮64S相比,浙大247S不育期败育较彻底,可育期较长且自交结实率高,在杭州田间可以繁种。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花粉育性与花药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温度对温敏不育水稻二九青S花粉育性的影响极为明显,在30℃高温下,其花粉接近全不育;20℃低温下花粉不育度亦高,但不及30℃高温下显著。与原种二九青相比,高低温均使二九青S花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低温下更为显著;蛋白质SDS-PAGE图谱表明经30℃处理的二九青S花药蛋白质组分比原种二九青少了3条谱带。安农S-1在高温下花药中无花粉发育;而花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适温(25℃)下;SDS-P  相似文献   

8.
水稻不育系安农S-1育性转换及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自然环境和高温温室内对安农S-1的不同部位进行高温、低温诱导处理,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安农S-1的温度敏感时期和诱导部位进行了研究。总共进行了8种处理,结果表明:安农S-1的育性转换时期是从花粉母细胞形成到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之前。在育性转换时期,处于高温的条件下,根部低温处理不能诱导安农S-1可育,穗部低温处理可以使安农S-1保持可育,可见安农S-1的温度敏感部位在幼穗。aprz基因和育性相关,用RT-PCR方法研究了aprt基因在安农S-1不同部位和不同温度环境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在幼穗中aprt基因的表达在高温环境中被大幅度下调,而在叶中和根中的变化比较小,这说明幼穗对温度最敏感,从侧面验证了引起安农S-1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部位是在幼穗。  相似文献   

9.
光敏核不育水稻短日照植株的雄性器官和育性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锐  宋家祥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317-1322
采用形态学方法比较观察了 10个水稻 (OryzasatavaL .)雄性核不育系的雄性器官的发育状况 :1)雄性核不育系短日照植株的自交结实率和花粉可育度均显著低于对照 ;2 )程度不同地存在花药开裂和散粉障碍 ,有多寡不等的柱头无任何花粉附着 ,且附着在不育系柱头上的花粉萌发力弱 ;3)胚囊发育状况及异交结实率均未见异常。说明光敏核不育水稻短日照植株自交结实率低下乃因雄性核不育基因表达所致。  相似文献   

10.
用焦锑酸盐沉淀法研究了温敏雄性核不育水稻在减数分裂时期和单核早期可育花药与不育花药的钙分布.结果表明:在减数分裂时期,可育花药小孢子母细胞和药室内的钙颗粒很少,而不育花药小孢子母细胞中分布许多的钙颗粒,特别是药室中的钙颗粒异常丰富,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细胞质收缩退化.在单核早期,可育花药花粉内的钙颗粒极少,花粉表面分布许多钙颗粒,而不育花药花粉内分布许多钙颗粒,药室内的钙颗粒仍然非常丰富.可育花药维管束鞘细胞体积大且形状规则,细胞内的钙颗粒很少,而不育花药维管束鞘细胞体积小且形状不规则,细胞内的钙颗粒较多.  相似文献   

11.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5在15h长日照(LD)下小穗完全不育,在10h短日照(SD)、日平均气温28.4℃(HT,32℃/25℃)或23.5℃(LT,27℃/20℃)下自交结实的小穗只有6%~13%。以小穗育性对光周期条件响应较强为指标做选择,所得农垦58s-01在LD下小穗仍然完全不育,在SD的LT乃至HT下,平均自交结实率超过35%,对光周期的响应增大两倍多。  相似文献   

12.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期饲喂放射性同位素,长日照或短日照处理条件下幼穗中~(32)P的含量分别为 1.66%和 4.48%,~(14)C的含量分别为20.80%和35.02%;在对照品种的幼穗中,长、短日照处理之间~(33)p,~(14)C的含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PGMS水稻育性转换中的多胺含量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幼穗的花粉母细胞形成期间,短日可育株的多胺含量高于长日不育株。多胺合成的前体Arg在短日可育株中比幼穗中多胺早一个时期在叶片中达到高峰,而在长日不育株中大量积累。用甲基乙二醛-双处理的短日可育株中Spd和Spm水平、花粉可育度和自交结实度都下降,用Spd补充长日不育株中多胺含量,其花粉可育度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混合遗传模型对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1290S与1990杂交的F_1、F_2、B_1、B_2和P_1、P_2多世代群体进行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光温敏核不育性遗传符合E-1模型,为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两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为-0.059,而两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分别为0.153和-0.263,多基因的显性效应更大,为-0.404.其中上位性效应比较明显,以显性.显性互作最大,达0.435.B_1、B_2和F_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6.03%,44.44%,83.0 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2.24%,33.33%,15.23%,表明1290S的不育性主要由两对主基因 多基因相互配合控制遗传的,环境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温敏不育水稻二九青S花粉育性的影响极为明显,在30℃高温下,其花粉接近全不育;20℃低温下花粉不育度亦高,但不及30℃高温下显著。与原种二九青相比,高低温均使二九青S花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低温下更为显著;蛋白质SDSPAGE图谱表明经30℃处理的二九青S花药蛋白质组分比原种二九青少了3条谱带。安农S-1在高温下花药中无花粉发育;而花药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造温(25℃)下;SDSPAGE蛋白质图谱也表明高温下少1条谱带。  相似文献   

16.
光温条件对短光低温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光低温不育水稻是一类与长光高温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特性相反的新种质,通过对分期播种材料自然条件下的育性及人工短光处理后的育性比较分析表明,宜DIS的光敏期为第一苞分化期至第二次枝梗原基和小穗原基分化期(幼穗分化I-III期),在常温下光敏期的短日处理可使育性趋于不育,但在高温下光敏期短日不育效应被削弱,宜DIS的花粉育性在高,低温作用下育性的均出现下降,根据高,低温影响育性的资料分析得到的敏感期基本一致,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花粉内容物充实期(幼穗分化V-Ⅶ期)。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与培矮64S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自然变温、人工控温及冷水灌溉条件下,比较研究了温度对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与两用核不育水稻培矮64S育性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1)当它们在雄性育性转换温敏感期1-12d平均自然日均温23.0-23.8℃的低温时,96-5-2S表现不良,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而培矮46S可育,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1%-4.5%;(2)在它们雄性育性转换温敏感期用22℃恒温处理5d,96-5-2S败育彻底,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而培矮64S可育,套袋自交结实率为10.7%;用17℃恒温处理6d,96-5-2S与培矮64S均可育,但96-5-2S套袋自交结实率(6.8%)显著高于培矮64S(2.5%);(3)在它们雄性育性转换温和不同温度的冷水串灌15d,水深维持在20cm左右,当水温为22-22.5℃时,96-5-2S不育,结实率为0,而培矮64S可育,结实率为18.5%;当水温为19.5-21.5℃时,96-5-2S与培矮64S均可育,但96-5-2S结实率(2.5%-45.1%)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培矮64S(50.4%-56.9%)以上结果说明:导致双低两用核不育水稻96-5-2S雄性不育的起点温度与导致其生理不育的下限温度均低,其不育性比培矮64S更稳定,耐寒性比培矮64S更强,即可确保制种安全,又可确保自身繁殖,对加快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步伐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12个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在广州的育性测定表明:12个不育系在夏季都有一个不育期,但不育性稳定程度不尽相同,以W6111s和W6154s育性波动较大.其中9个不育系在早晚季各有一个长短不一的可育期,KS—9仅见第二可育期,KS—14则未见可育期.在晚季,7001s,N5088s,农垦58s和8902s可育恢复较好,可育期明显,而其余7个不育系仅能部分恢复正常.光温处理表明:7001s,N5088s,8902s,农垦58s和8912s为光敏型,长日条件下不育性受温度影响不大,但短日条件下不育性恢复程度与温度有一定关系.W6154s和W8013s,培矮64s,KS—14和KS—9为温敏型.W6154s和W8013s转育起始温度在24—27℃间,KS—14和培矮64s则在刀一24℃间.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两系杂交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培矮64S/南京11F1和N58S/FL235F1及F2代为材料,在武汉夏季(7~8月)自然长日下进行了日平均温度为低温(24℃),中温(27℃)和高温(30℃)处理,研究了两类不同恢复基因表达的温度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在自然长日高温和中温条件下,其F1代平均自然结实率均高于68.75%,南京11可完全恢复培矮64S的光敏核不育性。在自然长日高温下,FL235不能完全恢复N58S的光敏核不育性,其F1代平均自然结实率为21.93%~26.75%。在自然中温条件下,其F1代平均自然结实率为46.36%~48.38%,FL235可以恢复N58S的光敏核不育性,进一步分析表明,温度仅影响培矮64S/南京F2育性分布方式和南京11光敏核不育恢复基因表达程度,并不影响恢复育基因的遗传方式,而FL235恢复基因表达对高温敏感,其临界温度约为27℃,温度同时影响光敏恢复基因的遗传互作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20.
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的乙烯生成与育性转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