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8 毫秒
1.
超干种子的膜功能与糖组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两相法分离种子质膜,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质膜ATP酶活力及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Lour.)Rupr)。榆树(Ulmus pumilaL)种子经超干处理后,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条件下,与在-20℃条件下贮藏的种子比较,超干贮藏种子质膜ATP酶活力和微粘度无显著变化,过干贮藏种子的效应虽有所下降,但仍比高含水量室温贮藏的对照种子为好。此结果与超干种子具较高活力水平完全一致。说明超干贮藏种子保持了质膜的生理功能。因此提高了种子的耐藏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超干种子中还原糖/非还原糖的比值低于高含水量种子,积累的蔗糖,水苏糖含量与超干种子的耐干力有关。玉米(Zea maysL.)种子中不含水苏糖,这可能是玉米种子较其他种子耐干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相法分离种子质膜,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质膜ATP酶活力及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菜(Brassica pekinensis(Lour.)Rupr.)、榆树(Ulmus pumila L.)种子经超干处理后,在人工老化和自然老化条件下,与在-20℃条件下贮藏的种子比较,超干贮藏种子质膜ATP酶活力和微粘度无显著变化,过于贮藏种子的效应虽有所下降,但仍比高含水量室温贮藏的对照种子为好.此结果与超干种子具较高活力水平完全一致,说明超干贮藏种子保持了质膜的生理功能,因此提高了种子的耐藏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超干种子中还原糖/非还原糖的比值低于高含水量种子,积累的蔗糖、水苏糖含量与超干种子的耐干力有关.玉米(Zea mays L.)种子中不含水苏糖,这可能是玉米种子较其他种子耐干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超干处理提高榆树种子的耐藏性(简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短命的榆树种子,自然贮藏1至2个月失去萌发力,而超干处理后其含水量降至2%以下,活力变化不大。室温下贮藏3个月的种子活力仍很高。超干贮藏与低温贮藏的效果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时20份小麦种质发芽率和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贮藏于中期库的低发芽率种质,其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贮藏于长期库的高发芽率种质.从总体上看,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呈负显著相关,而与贮藏年限无显著相关.但对长期库和中期库的种质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种子根尖染色体畸变率与发芽率和贮藏年限均无显著相关.对大麦地方品种"普乃干木"的醇溶蛋白分析表明,该品种有4种biotype,随着发芽率的下降,其群体中的4种bio-type的频率发生了变化,当发芽率从95%降到34%时,其中一种biotype出现了消失,而有一种biotype频率从83%上升至95%,此结果表明,种子生活力下降和不同biotype种子存活能力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了异质种质材料遗传选择和漂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经过超干(种子含水量3.73%)贮藏(普通室温下2个月)的榆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TP与可溶性糖含量和ATP酶、淀粉酶、抗氧化酶的活性都高于对照(种子含水量9.34%,普通室温下贮臧),说明适度的超干贮藏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6.
超干贮藏榆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TP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汪晓峰  杨世杰等 《植物生理学报》2001,27(5):413-418,T001
经过超干(种子含水量3.73%)贮藏(普通室温下2个月)的榆树种子萌发过程中ATP与可溶性糖含量和ATP酶,淀粉酶,抗氧化酶的活性都高于对照(种子含水量9.34%,普通室温下贮藏),说明适度的超干贮藏有利于保持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7.
超干贮藏对芥兰种子生活力和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年的监测结果显示:芥兰种子开放贮藏时的生活力和活力下降最快,超干种子(含水量为4.91%、3.25%和2.84%)具有良好的耐藏性,其种子发芽率和简化活力指数增大,抗老化能力、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增强,膜进性降低,以2.84%含水量的芥兰种子贮藏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8.
超干贮藏杜仲种子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坚  郑光华 《植物学通报》1996,13(A00):58-62
杜仲种子含水量降至3.5%以下,其耐藏力增强。经50℃10天人工加速老化后,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能力。室温贮藏2年后,与5℃、-20℃条件贮藏种子相比,发芽率、根长及活力指数等均无显著性差异。超干种子比对照种子(含水量7.5%,室温贮藏)电导率降低45%;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减少;对脱氢酶活性的保持能力比常规种子增强。超干种子幼苗的吸氧量高于对照种子。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分析,超干种  相似文献   

9.
小麦种子经麦草畏处理后,其萌发率降低,萌发胚的生活力下降;幼苗期处理时,生长和根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受抑制,染色体发生畸变,根中RNA和DNA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0.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 Bge.)的种子为短命种子,在自然状态下,种子的含水量为8.5%,寿命约为10个月.将梭梭种子含水量降至2.5%和1.4%,其耐贮藏力增强.经过50 ℃下5 d和10 d的人工加速老化后,超干种子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能力.与对照相比,超干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活力指数及较长的根,其细胞膜具有较低的电导率和较高的脱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超干贮藏提高梭梭种子的耐贮藏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梭梭 (HaloxylonammodendronBge .)的种子为短命种子 ,在自然状态下 ,种子的含水量为 8.5 % ,寿命约为 10个月。将梭梭种子含水量降至 2 .5 %和 1.4% ,其耐贮藏力增强。经过 5 0℃下 5d和 10d的人工加速老化后 ,超干种子表现出较强的抗老化能力。与对照相比 ,超干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率、活力指数及较长的根 ,其细胞膜具有较低的电导率和较高的脱氢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种子超干贮藏技术研究的背景和现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综述了种子超干贮藏技术的研究背景和进展, 对目前超干贮藏技术研究所涉及的物种、种子超干贮藏的方法、超干贮藏种子含水量的安全下限和最佳贮藏含水量, 以及种子超干贮藏应用于种质库的可行性和前景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3.
种子超干贮藏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种子超干贮藏技术对种质资源保存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但鉴于目前的研究进展,其应用还存在诸多技术上的问题。本文对种子超干贮藏技术在种子库中应用所面临的挑战以及需要开展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讨论:种子贮藏安全含水量下限的多样性决定了超干技术应用的复杂性;超干贮藏含水量安全下限的确定尚未有可靠的方法;超干贮藏的种子吸胀前需要恰当的预处理以避免吸胀损伤;超干处理前外源抗氧剂预处理可能改善超干贮藏效果;无氧条件可能对超干贮藏具有增效作用;糖类物质以及两性物质对种子在超干处理及超干贮藏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超干对种子活力及水分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耐干的菜心种子和不耐干的豇豆种子为材料,研究了超干对其活力和水分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参数(△S、△H、△G)的影响。超干使红豇豆种子活力下降,SOD、POD活性降低,膜结构受损,这些变化即发生在水分降低的干燥过程中又发生在眼干状态下的贮藏过程中,菜心种子的活力和SOD,POD的活性受超干的影响小,超干对细胞膜的轻微损伤可在萌发吸胀时得到修复,超干种子水分吸附等温线上区段1和区段2的含水量明显下降;超干种子除-△S和-△H在区段1略有所升高外,-△S、-△H在区段和2和区段3和-△G在各区段均有程度不同的下降;这些改变尤以豇豆种子较显著,说明豇豆种子的水分束缚能力低,较易失去水分吸附等温线上的强吸附水,继而引起大分子结构的改变,降低种子活力;而菜心种子则相反,能在超干状态下较好地保持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结构,故适宜超干贮藏。  相似文献   

15.
洋葱种子含水量与贮藏温度对其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含水量(MC7.1%~1.2%)的洋葱种子贮藏在35℃、室温、15℃和5℃条件下1~3年,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种子的贮藏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密切相关。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35℃时MC为3.4%;室温时为3.4%~4.5%;15℃时为4.5%~5.1%。MC≤2.2%不利于延长种子寿命。在室温自然条件下贮藏1~3年,适度超干种子(MC3.4%)内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和LOX活性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种子(MC7.1%)和高度超干种子(MC1.2%),而抗氧化酶AsA-POD、CAT和SOD的活性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种子(MC7.1%)和高度超干种子(MC1.2%)。据此认为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适度超干种子耐贮藏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超干红花种子抗老化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红花种子含水量(MC)降至5%以下,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能力;在同等老化条件下,对照种子(MC=9.01%)活力已大幅度下降,而超干种子的活力保持不变,超干处理对红花种子脱氢酶,过氧化氢酶(CAT)及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经同等老化处理后,超干种子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种子。在同等老化条件下,当对照种子CAT和SOD活性明显下降时,超干种子仍保持较高活性。红花种子在超干老化处理后  相似文献   

17.
辣椒种子的超干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辣椒种子含水量(MC)降至5%以下,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的能力。在同等老化处理(50C15d)后,对照种子(MC=7.5%)发芽势已大幅度下降,而超干种子(MC=4.1%~1.4%)的发芽势与未老化种子相同。超干种子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同等老化条件下的对照种子,而丙二醛的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种子。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超干种子细胞膜系统的完整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红花种子含水量(MC) 降至5 % 以下,能显著提高抗老化劣变能力;在同等老化条件下,对照种子( MC= 9 .01 % ) 活力已大幅度下降,而超干种子(MC= 4 .84 % ~1 .88 % )的活力保持不变。超干处理对红花种子脱氢酶、过氧化氢酶(CAT) 及超氧物歧化酶(SOD) 活性均无明显影响。经同等老化处理后,超干种子脱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种子。在同等老化条件下,当对照种子CAT 和SOD 活性明显下降时,超干种子仍保持较高活性。红花种子在超干老化处理后,其胚中自由基水平相对地升高,超干种子经吸胀萌发前的回水处理,可使因老化导致的过多自由基及时得到清除,从而保证了超干种子能正常进入萌发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不同贮藏条件下豆薯种子的脂质过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薯(Pachyrhizuus erosus(L.)Urban)种子分别在4℃、15℃相对湿度(RH)45%及室温开放条件下贮藏,或新鲜种子进行超干处理将其含水量降到6.43%后密封贮存,以探讨种子劣变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豆薯种子在室温开放贮藏12个月的发芽率降至50%,24个月后发芽力完全丧失.4℃下贮藏豆薯种子最有效,贮藏后种子的电导率和紫外吸收值较低,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仍保持较高水平,种子萌发时释放出的挥发性醛也较低.适当的超干处理效果与15℃45%RH相似,但不及4℃的.  相似文献   

20.
洋葱种子含水量与贮藏温度对其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不同含水量(MC 7.1%-1.2)的洋葱种子贮藏在35℃、室温、15℃和5℃条件下1-3年,适度超于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种子的贮藏寿命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密切相关。种子贮藏的最适含水量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35℃时MC为3.4%;室温时为3.4%-3.5%;15℃时为4.5%-5.1%。MC≤2.2%不利于延长种子寿命。在室温自然条件下贮藏1-3年,适度超干种子(MC3.4%)内MDA和H2O2含量、O2^-产生速率和LOX活性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种子(MC7.1%)和高度超干种子(MC1.2%),而抗氧化酶AsA-POD 、CAT和SOD的活性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种子(MC7.1%)和高度超干种子(MC1.2%)。据此认为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适度超干种子耐贮藏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