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1/D2/Cyt—559复合物的共振拉曼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在488nm处激发的共振拉曼谱显示4个主要谱带,其峰位分别在1532(vl)1165(v2)1010(v3)和970(v4)cm^-1处,表明PSⅡ反应中心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是全反式构型。D1/D2/Cytb-559复合物在色素抽提液的拉曼光谱也显示4个主要的拉曼峰,其中v4谱带的强度急剧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内部结合的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2.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失去了电子受体QA 和QB,人工合成的质体醌可以与D1/D2/Cytb559 复合物发生重组。癸基质体醌(DPQ)与D1/D2/Cytb599 复合物的重组导致该复合物的荧光强度下降及发射光谱蓝移,同时两个与光化学活性相关的长寿命(24 ns和73 ns)荧光衰减组分占整个荧光的百分数下降,这些结果表明DPQ作为Pheo- 的电子受体,限制了P680+ ·Pheo- 的电荷重组。DPQ 的加入对D1/D2/Cytb559复合物中Chla 分子的光破坏敏感性影响不大,但β-胡萝卜素在加入DPQ 之后可以被光照破坏,这个过程可能与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3.
侯建敏  Domin.  D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2):1211-1214
线二色光谱(LD)是研究色素分子在光合膜上空间取向和排布的重要手段。采用低温(100K)吸收光谱和线二色光谱技术研究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CP47/D1/D2/Cyt b-559中色素分子的空间取向。结果表明,在光系统Ⅱ核心复合物CP47/D1/D2/Cyt b-559中680nm处有吸收的叶绿素分子Qy跃迁与光合膜平面平行。β-胡萝卜素分子有两种不同的空间取向,其中在470和505nm处有吸收的β-  相似文献   

4.
高等植物在强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光抑制的分子机理已成为目前光合作用研究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1]。由于叶绿体内色素和蛋白分子很多,其中包含有许多与光破坏不直接相关的组分,因此很难确定具体哪个分子受到破坏。用只含少数色素和多肽分子的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2]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现已证明用光照射该复合物能引起原初电子供体P680的破坏[3,4],并且是一个多步反应[5],同时还发现有组氨酸残基的光照破坏[6,7],当存在电子受体的情况下反应中心内部β-c…  相似文献   

5.
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 复合物在488 nm 处激发的共振拉曼光谱显示4 个主要谱带,其峰位分别在1532(υ1)、1165(υ2)、1010(υ3)和970(υ4) cm - 1处,表明PSⅡ反应中心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是全反式构型。D1/D2/Cytb-559 复合物的色素抽提液的拉曼光谱也显示4 个主要的拉曼峰,其中υ4 谱带的强度急剧下降,说明PSⅡ反应中心内部结合的β-胡萝卜素分子与抽提液中自由的β-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不同,而与光合细菌反应中心内部的类胡萝卜素分子的构象相似,其共轭多烯链的平面也处于扭曲状态  相似文献   

6.
紫色光合细菌反应中心的三维空间结构的解析,极大地推动了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现已清楚光合细菌反应中心内部存在着两条电子传递支路[1—2],由于高等植物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蛋白和D2蛋白与光合细菌反应中心L亚基和M亚基的一级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PSⅡ反应中心内部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结构。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分离纯化的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具有原初电荷分离活性[3],其中含有4—6个Chla分子,2个Pheoa分子,1—2个β-胡萝卜素分子,它们是否像光合细菌…  相似文献   

7.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 复合物对光照十分敏感。不仅色素分子,而且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残基(如组氨酸和甲硫氨酸)均会受到破坏。光照同时引起D1 和D2 蛋白的降解。在SDS聚丙烯酰胺多肽电泳图谱上,D1/D2 二聚体的含量增多,同时有一条分子量大约为41 kD的新带出现。在光照后的暗放置过程中,氨基酸组成不再变化,但D1 和D2 蛋白的降解及大分子量片段的产生仍继续进行。对组氨酸和甲硫氨酸的破坏与D1、D2 蛋白的降解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推测在光破坏过程中,D1 和D2 蛋白也许发生了化学断裂和共价交联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频相位调制法测得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6、24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比例依次为5%、34%、35%和26%。而寿命为6ns的组分来源于与电荷分离不相关的chla分子,寿命为1ns的组分所占的比例很小,其来源不清楚。其中两个长寿命组分都与样品的光化学活性相关,但彼此又是不相关的,很可能来源于电荷分离后的两个不同的重组过程。  相似文献   

9.
光系统II核心天线CP43的纯化及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菠菜放氧的PSI核心复合物经0.8mol/LTris-HCl(pH8.0)洗涤后,用温和的非离子去垢剂DM和高浓度的LiClO4增溶,再经DEAE-Toyopearl-650S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可得到PSII核心天线43kD叶绿素a结合蛋白(CP43)。SDS-PAGE显示一条43kD蛋白质带。根据Arnon法和Markwel法的结果表明,每个蛋白质分子结合有20~21个分子的叶绿素a。室温条件下,CP43在红光区具有671nm的最大吸收峰和683nm的荧光发射峰,以及W型的圆二色信号,表明其处于较为天然的状态。文中还制备并鉴定了对CP43特异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0.
用组氨酸的特异性修饰剂(DEPC)对PSⅡ核心复合物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对其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修饰后的PSⅡ核心复合物的吸收光谱在红区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修饰时间的增加,680nm处的吸收逐渐下降。修饰后的PSⅡ核心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在最初的1min内出现荧光上升现象,然后逐渐下降,峰位蓝移。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组氨酸残基的修饰导致了原初电子供体P680结构的破坏,并对其功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将OG处理的PSⅡ经高速离心和透析制得的OECC,用DM增溶后,上DEAE-6505柱,LiCIO4梯度洗脱可得PSⅡ核心天线蛋白CP47。根据Amon法和Markwell法的结果表明,每个蛋白质分子结合13~14个分子的Chla。室温条件下,CP47在红光区具有674nm的最大吸收峰和693nm的荧光发射峰,以及W型的圆二色信号,表明其处于较为天然的状态。将制得的CP47免疫家兔可制得相应的抗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DEAE-FractogelTSK650S阴离子交换树脂柱层析法从菠菜(SpinaciaOleracea)中分离纯化了PSII核心天线复合物CP43和CP47,计算出每分子CP43含19-20个Chla和4-5个β-Car;每分子CP47含20-21个Chla和3-4个β-Car。普通及三维(3D)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的测定证明,纯化的CP43和CP47都具有较好的完整性。常温(298K)吸收光谱的测定,证明纯化的CP43和CP47的红光区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71nm和674nm,但是它们在该区的四阶导数光谱均给出670nm和682nm两个峰,这表明,它们均至少含有两种不同结合状态的Chla分子。对CP43和CP47中可能的能量传递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频相位调制法测得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6、24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比例依次为5%、34%、35%和26%。而寿命为6ns的组分来源于与电荷分离不相关的chl a分子,寿命为1 ns的组分所占的比例很小,其来源不清楚。其中两个长寿合组分都与样品的光化学活性相关,但彼此又是不相关的,很可能来源于电荷分离后的两  相似文献   

14.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元素Ce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e3+-DPPC体系的激发波长在247nm,294nm,发射波长在344nm,与水合Ce3+的荧光光谱完全不同。这表明Ce3+与DPPC形成了复合物,该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同Ce3+-DHP复合物的荧光光谱一致。可以认为Ce3+与DPPC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相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钙螯合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得到的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其荧光发射峰在680±1nm,钙结合后导致荧光发射峰强度降低。当再加入EGTA,螯合钙后,其荧光发射峰强度得以部分恢复。该蛋白在结合钙后,其圆二色谱也发生变化。这些结果表明该蛋白质的构象在结合钙后发生了变化。该蛋白质的荧光激发光谱在440nm和470nm处的激发峰表明此蛋白结合有叶绿素a和叶绿索b。本文对叶绿素a/b钙结合蛋白在光系统Ⅱ中的可能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盐生杜氏藻细胞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盐生杜氏藻细胞的光合特性获知:⑴在700-300nm波长范围,出现三个吸收峰,分别位于680.485和400nm处;⑵测定了该藻细胞内ATP/ADP比值,钒酸钠处理可以提高ATP/ADP比值;⑶以培养液为反应介质,测出该藻细胞的光合放氧,钒酸钠抑制放氧速率;⑷用调制式荧光计测出该藻细胞的Fo,Fm以及经间隔饱和光脉冲引起的Fm,表明盐生杜氏藻具有正常的光系统结构;⑸该藻细胞可诱导可逆的光状态  相似文献   

17.
岩豆凝集素(MDL)的远紫外圆二色性谱(CD谱)显示216-217nm处的单一负峰。此时MDL分子含有16.2%的α螺旋,46.3%的β折叠和37.5%的无规卷曲。pH9.0时负峰红移至220nm,且在217-222nm处的峰值几乎相同;在20-40℃范围内,CD谱的变化甚微;60℃时谱峰蓝移;在80℃或100℃时,212nm处出现一大负峰。1mol/L或2mol/L脲时,MDL的CD谱已发生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稀土Ce^3+与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脂质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Ce^3+-DPPC体系的激发波长在247nm,294nm,发射波长在344nm,与水合Ce^3+的荧光光谱完全不同。这表明Ce^3+与DPPC形成了复合物,该复合物的荧光光谱同Ce^3+-DHP复合物的荧光光谱一致,可以认为Ce^3+与DPPC分子上的磷酸基团相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中性和碱性pH成膜液形成的PM薄膜在不同RH时CD语及其不同波长预光照产生的DCD谱的研究发现,不同波长预光照产生的DCD谱,按照在700-460nm间的特征可分为全正型、长正短负型和短正长负型三大类。无论成膜液的pH是中性还是碱性,也不管PM薄膜的RH如何,≤428nm的近紫外光照都产生全正型DCD谱,而≥60nm的光照都产生短正长负型DCD谱,但是506nm-590nm间的光照产生的DCD谱却不仅与成膜液的pH有关,而且也与PM薄膜的RH有关,成膜液pH为10.0的PM薄膜在RH75%时未见有长正短负型DCD谱。在近紫外的M峰区第一、三类DCD谱无正峰,而在第二类中为正峰。这些特征都是PM薄膜中不同结构状态的BR分子配分浓度分布变化的反映。结果认为,成膜液的pH、膜所处的RH和预光照的波长均对BR的光循环反应有调控作用。这些信息可用于BR的调控研究,对BR分子器件的研制开发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0ns,5.9ns,24ns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量子产率依次为0.05,0.34,0.35和0.26。这些不同寿命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相互重叠在一起,稳态光谱只显示1个发射峰。根据相调荧光测定的“硬件”分析方法,通过选择检测器的相角,可以选择性地把各个寿命组分的荧光分别滤掉。如果5.9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