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薏苡胚乳发育及营养物质积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薏苡 ( Coix lacryma- jobi)授粉后 2 d,游离核胚乳已转变为细胞胚乳。授粉后 3d,中央细胞被胚乳细胞充满。起初 ,全部胚乳细胞均进行分裂 ,一定时期后 ,细胞分裂主要发生在胚乳周边区。授粉后 1 0 d,表皮停止平周分裂变为糊粉层 ,内方的数层形成层状细胞行平周分裂直到颖果接近成熟。胚乳内部生长则依赖于细胞体积扩大。胚乳基部 (颖果基部的胚乳 )形成了数层传递细胞。授粉后 9d,淀粉积累。授粉后 1 0 d,糊粉层及其内方数层细胞产生了脂体 ,后者的脂体以后又消失。授粉后 1 3、1 5 d,糊粉层细胞的液泡积累蛋白质。授粉后 2 0 d,液泡变为糊粉粒。授粉后 1 5 d淀粉胚乳细胞产生蛋白质体 ,营养物质积累持续到颖果成熟。还观察了胚和胚乳发育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薏苡种子的糊粉层及亚糊粉层细胞的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薏苡(Coixlacryma-jobi)种子的糊粉层为1层细胞,径向细胞壁内含有胞间连丝,有细胞核,冰箱内浸泡的材料,未见细胞器,室温浸泡的,则观察到很多核糖体及一些嵴不明显的线粒体。细胞内充 了大量糊粉粒及脂体,糊粉粒含蛋白质,不溶性多糖,可被TBOpH4.4染成绿色,基质内通常有1个球状体,球状体含有脂肪,但不被ABB和PAS及TBOpH4.4染色。脂体大小悬殊,随机分布。亚糊粉层细胞含有许多复合淀粉粒及小形蛋白质体。蛋白质体呈弱的PAS正反应,亦可被TBOpH4.4染成绿色,并具有同心圆坏结构,中央具核心或不具,边缘具裂隙或否。内部胚乳具很多大的简单淀粉粒,蛋白质体同心圆环结构不甚明显。对薏苡与其他禾本科植物的糊粉层细胞,糊粉粒及胚乳蛋白质体的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子叶和糊粉层细胞中贮藏蛋白质的积累过程进行了研究。荞麦开花后15天,胚乳最外细胞的液泡中开始积累蛋白质。开花后25天,最外层胚乳细胞中积累较多的糊粉粒(直径1-2μm)形成糊粉层。开花后20天,子叶细胞中蛋白质开始在液泡和细胞质中积累,同时液泡通过膜的向内生长和缢裂两种方式形成体积较小的液泡。开花后25天,成熟的子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贮藏蛋白质主要积累在液泡中形成体积较大的蛋白质贮藏液泡(PSVs,protein storage vacuoles,直径1-3μm)。在荞麦子叶积累蛋白质的各个阶段,细胞质中都有一些来源于高尔基体,含蛋白质的电子不透明小泡(直径0.1-0.7μm)存在,观察到有些小泡正进入液泡,推断这种来自高尔基体膜囊的小泡不仅将蛋白质运输到液泡形成PSVs的作用,也可能是荞麦成熟子叶积累贮藏蛋白质的一种结构。  相似文献   

4.
大叶杨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大叶杨(Populus lasiocarpa Oliv.)的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结果表明:柱头在授粉期有蛋白质和多糖性质的分泌物。花粉在授粉后6小时大量萌发。授粉后6天开始出现双受精作用。次生核受精完成较卵核受精完成为早,精卵融合为有丝分裂前型。受精作用消耗大量淀粉粒。核型胚乳于授粉后开始细胞化。胚乳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游离核形成后不出现淀粉粒。胚乳在胚的发育中被吸收。休眠期的合子经历液泡消失、合子皱缩、液泡再出现、合子伸长等极性化过程。胚胎发生类型为茄型。授粉后44天,胚相继发育成熟。成熟胚直立,具2枚相互包裹的子叶。根冠原中具类根冠柱结构。  相似文献   

5.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子叶和糊粉层细胞中贮藏蛋白质的积累过程进行了研究.荞麦开花后15天,胚乳最外层细胞的液泡中开始积累蛋白质.开花后25天,最外层胚乳细胞中积累较多的糊粉粒(直径1-2μm)形成糊粉层.开花后20天,子叶细胞中蛋白质开始在液泡和细胞质中积累,同时液泡通过膜的向内生长和缢裂两种方式形成体积较小的液泡.开花后25天,成熟的子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贮藏蛋白质主要积累在液泡中形成体积较大的蛋白质贮藏液泡(PSVs,protein storage vacuoles,直径1-3μm).在荞麦子叶积累蛋白质的各个阶段,细胞质中都有一些来源于高尔基体、含蛋白质的电子不透明小泡(直径0.1-0 7μm)存在,观察到有些小泡正进入液泡,推断这种来自于高尔基体膜囊的小泡不仅有将蛋白质运输到液泡形成PSVs的作用,也可能是荞麦成熟子叶积累贮藏蛋白质的一种结构.  相似文献   

6.
薏苡胚乳传递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传粉后10 d,薏苡(Coix lacrym a-jobiL.)颖果基部胚乳最外层传递细胞具长而多的壁内突,第二层细胞的壁内突较第一层的短而少,均具瓣裂的细胞核、丰富的线粒体、粗糙内质网、核糖体、产生小泡的高尔基体及与壁内突质膜相连的、含深色物质的囊泡。线粒体分布于壁内突附近或其间。授粉后25 d,第一、二层细胞壁内突发达,几乎充满了细胞,但细胞器可见。第四层传递细胞具树枝状及网状的壁内突,大量线粒体、具质体膜的淀粉粒、脂体存在壁内突附近或壁内突的间隙内。高尔基体常见,仅见很少的片段内质网。第五层传递细胞具短的壁内突、较大的淀粉粒及许多小蛋白质体。两个时期的第一、二层细胞内均未观察到胞间连丝。授粉后25 d,第四层及以上的传递细胞的细胞壁和呈网状的壁内突均含有胞间连丝。还讨论了各种细胞器的作用及各层传递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槐(SophorajaponicaL.)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储藏物质,光镜和电镜下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到开花后30d,叶肉细胞高度液泡化,其中分布着大量的质体、粗面内质网、一些线粒体和小脂体。淀粉粒开始积累。开花后60d,淀粉粒和脂体不断长大,数量明显增多,液泡中蛋白体开始形成。从花后90d开始,液泡中有大量蛋白体形成且不断长大,有些蛋白体变得不规则形。至种子成熟期,叶肉细胞几乎完全被蛋白体及脂体所填充。淀粉粒及大多数细胞器消失。基于上述观察,还对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过氧化物酶活力及同工酶港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蝇子草茎叶上着生粘液毛,它是由3个细胞构成的单列腺毛。电镜观察表明,在刚形成的腺毛柄细胞中,质体最发达,而且大多数质体内含有淀粉粒。在柄细胞中,有些质体和液泡膜融合产生小泡,可能以胞饮方式将质体内的淀粉粒降解后的产物转以液泡内。有些质体则可能直接突入液泡并在液泡内降解其淀粉粒。在头细胞发育中,含淀粉粒的质体增多。后期大多数质体消失,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充满纤丝状物质的小不包和大泡。最后,小泡和大泡相琵  相似文献   

9.
研究胡萝卜体细胞胚不同发育阶段的细胞组织化学和蛋白质组成变化的结果表明:胚性愈伤组织主要源自维管束周围的细胞.球胚形成前期,淀粉粒和糊粉粒极性分布已很明显.子叶胚期,芽开始分化,有大量糊粉粒累积.在体细胞胚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在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初期和球胚后期、糊粉粒在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后期和球胚期各有两次累积高峰.  相似文献   

10.
槐(Sophora japonica L.)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储藏物质,光镜和电镜下用组织化学观察到开花后30d,叶肉细胞高度液泡化,其中分而着大量的质体、粗面内质网、一些线粒体的小脂体。淀粉开始积累。开花后60d,淀粉和脂体不断长大,数量明显增多,液泡中蛋白体开始形成。从花后90d开始,液泡中有大量蛋白体形成且不断长大,有些蛋白体变得不规则形。至种子成熟期,叶肉细胞几乎完全被  相似文献   

11.
水稻籽粒胚乳的石蜡切片方法改良及其结构发育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杂交水稻保持系‘岗46B’授粉后不同天数的籽粒为材料,利用PAS反应原理,通过对传统石蜡切片技术中材料固定、染色、脱水、浸蜡等环节的改进,即采用FAA和FPA相结合方式固定材料,先用热配法席夫(Schiff)试剂进行整染,再以稀释和氨水蓝化后的埃利希氏(Ehrlich)苏木精复染,中间以70%、83%、95%质量分数梯度乙醇进行脱水和复水处理,渐进式浸蜡与把握时间等实验环节,对水稻胚乳结构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授粉后第2~10天籽粒胚乳的石蜡切片完整,且染色分明,结构显示完整清晰。观察发现,随着授粉后天数推移,胚乳内部逐渐由游离胚乳核期向细胞化过渡,细胞层数增加并趋向充满子房,淀粉粒开始累积,胚乳细胞进一步增大。授粉后第5~10天是胚乳细胞淀粉粒从开始到大量累积的重要时期,同时胚乳细胞向无核化发展,不同部位胚乳细胞和淀粉粒的排列分布也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表明改良后的石蜡切片方法适合于授粉后第0~10天的水稻胚乳结构发育研究。  相似文献   

12.
鱼腥藻PCC7120细胞液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从保存3个月以上的老化培养物中直接检查到游离液泡。液泡为标准圆球状,完全透明,大小相差极为悬殊,多数大型液泡吞噬了数个衰老藻细胞。采用低渗酶解,渗透冲击,低渗酶解和渗透冲击相结合从培养3个月以上,2个月,1个月,18d,10d及2d的藻丝细胞都分离到液泡。液泡略大于细胞,泡内无吞噬物。培养3d的藻丝有15%的细胞分离到液泡。其他多种蓝藻也分离到同样的液泡。  相似文献   

13.
采用GMA低温包埋方法和β-甘油磷酸钠为底物,对小麦糊粉细胞在不同萌发时期的酸性磷酸酶活性,进行了细胞化学光学显微镜定位。发现,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反应物,大量地存在小麦的干种子糊粉细胞的内壁,胞间,胞间连丝和糊粉粒内。当种子吸水萌发后,存在糊粉细胞内和内壁的酸性磷酸酶,便不断地释放出来,流入胚乳。有关酸性磷酸酶怎样从糊粉细胞流入胚乳的途径,我们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巴戟天花药发育过程中多糖和脂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花药发育中多糖和脂滴类物质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减数分裂之前,花药壁的绒毡层细胞中有少量脂滴,其他细胞中脂滴和淀粉粒都很少。四分体时期,四分体小孢子中开始出现脂滴,绒毡层细胞中的脂滴较以前增加,其他细胞中的脂滴和淀粉粒仍然很少。小孢子早期,游离小孢子在其表面形成了花粉外壁,靠外壁下方有一层周缘分布的多糖物质。绒毡层细胞中的脂滴明显减少。发育晚期的小孢子中形成一个大液泡,细胞质中出现淀粉粒;同时在药壁和药隔组织中也出现了淀粉粒。此时绒毡层退化。在二胞花粉早期,花粉中积累了大量淀粉粒和一些脂滴。但在成熟的花粉中(二胞花粉晚期),淀粉粒消失,只有一定数量的脂滴保留。巴戟天成熟花粉中积累的营养物质主要为脂滴。  相似文献   

15.
牡丹苗端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过程中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镜观察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发育埋藏的牡丹(Paenia suffruticosa.)苗端。结果如下:(1)营养生长期,原套和原体的细胞壁厚薄不均,多有胞间连丝分布。两者细胞核内均在较多异染色质。细胞质内含许多质体、嗜锇细胞主少量的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质体无片层结构,部分质体有淀粉粒和脂滴。原体细胞的液泡化过程比原套细胞略高。原体下方扁平细胞的大部分空间被大量的淀粉质体和液泡占据,淀粉粒  相似文献   

16.
荞麦胚和胚乳的发育及贮藏营养物质的积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荞麦原胚期,胚乳为游离核期。球形胚晚期,胚乳开始细胞化。心形胚期,胚囊中部形成一层“开放细胞”。鱼雷形胚期,胚囊中部有5-7层胚乳细胞。子叶弯曲胚期,胚乳全部形成胚乳细胞,具传递细胞特征的合点胚乳吸器形成。胚乳细胞的初始垂周壁来自于自由生长壁和胞质分裂形成的细胞板;初始平周壁由自由生长垂周壁分友相接形成,及有丝分裂的细胞板形成。开花后9d,胚乳细胞积累淀粉,比胚细胞积累早6d。开花后15d,胚乳最  相似文献   

17.
竹节参雌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雌配子体(胚囊)的发育过程。竹节参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产生线形排列的大孢子四分体。胚囊发育属蓼型,由合点端大孢子发育而成。游离核胚囊时期,胚囊珠孔端的细胞器种类和数量都较胚囊合点端多;胚囊合点端相邻的珠被细胞中有含淀粉粒的小质体,与胚囊珠孔端相邻的退化中的非功能大孢子中则有含淀粉粒的大质体和大类脂体。成熟胚囊中,反足细胞较早退化;极核融合成次生核;卵细胞高度液泡化,细胞器数量较少;助细胞则有丰富的细胞器和发达的丝状器。PAS反应表明,受精前的成熟胚囊中积累淀粉粒。次生核受精后,很快分裂产生胚乳游离核,到几十至数百个核时形成胚乳细胞。卵细胞受精后则要经过较长的休眠期。  相似文献   

18.
华山新麦草胚和胚乳的发育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丽  赵桂仿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4):T005-T006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了华山新麦草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华山新麦草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与一般禾本科植物基本相同,胚胎发生属紫宛型,顶细胞和基都参与胚体的形成,胚胎发育经过二细胞原胚,多细胞原胚,球形原胚,梨形原胚,分化胚和成熟胚阶段,成熟胚具有胚根,胚芽,盾片,胚牙鞘,胚根鞘,外胚叶等典型禾本科植物成熟胚的结构,胚乳发育类型为核型,包括游离核阶段,细胞化阶段和生长成熟阶段,待大量游离核形成之后才形成细胞壁,紧贴胚囊的一层胚乳细胞最后形成种子的糊粉层,其余的胚乳细胞最后充满淀粉粒,其特点为:(1)有双球形原胚的现象;(2)反足细胞解体较早;(3)胚乳游离核时期和细胞时期胚乳细胞核的核仁多样。  相似文献   

19.
大麦胚和胚乳发育的相关性及贮藏营养物质的积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麦(Hordeum vulgare L.)开花后1d,见合子及退化助细胞,游离核胚乳尚未形成;开花后2~3d,胚为5及10个细胞,胚乳为游离核期;开花后4及5、6d,胚为梨形及长梨形,胚乳达细胞化期;开花后8d,胚为胚芽鞘期,糊粉层原始细胞产生;开花后10d,胚具1叶,糊粉层1~2层;开花后13d胚为2叶胚,亚糊粉层发生;开花后17d,3叶胚形成,糊粉层多为3层并停止分裂,菱柱形及不规则胚乳细胞分化;开花后21~29d,胚为4叶胚,胚乳进一步分化;开花后33d,胚为5叶成熟胚,胚乳亦成熟。淀粉、蛋白质在胚中积累始于开花后13d。在盾片中由基向顶发生,在胚芽鞘及叶原基中,首先在顶端出现。成熟盾片顶端的淀粉消失。开花后6d,胚乳开始积累淀粉;开花后10d,糊粉层及胚乳细胞积累蛋白质。开花17d后胚乳的蛋白质体多聚集,29d后蛋白质体显著减少。开花后17d,在盾片及糊粉层细胞中检测到油脂。果长或果长与稃片长之比和盾片长可作为不同发育期胚和胚乳的形态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榧树(Torreya grandis)成熟植株在季节生长中营养苗端的超微结构变化。各区域细胞的主要区别特征为:顶端原始细胞与亚顶端细胞相接的细胞壁较厚,液泡多分布于细胞游离面,质体中淀粉粒较小;亚顶端细胞壁较厚,液泡较大,质体中淀粉粒较大而多;周缘区细胞质体多不具淀粉粒,液泡也较小,胞间连丝丰富;肋状区细胞被大量的含淀粉质体及液泡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胞间连丝丰富。在季节变化的四个时期中,各区域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特征亦不相同。休眠期各区细胞淀粉质体较发达,细胞壁较厚,液泡大;叶扩展期淀粉质体减少或消失;芽鳞形成期出现大量小液泡;新的顶芽形成期液泡增加,核糖体含量较高。讨论了各区域细胞核形态与其细胞活跃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