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大量培养单细胞绿藻的工作中,怎样把巳经培养出来的藻类进行收获,是一个生产上的关键问题。这些藻类的个体很小,悬浮在水中,即使在培养液内繁殖到浓度很高时,我们要进行收获也有许多困难。一般采用的收获方法是浓缩,把水滤去,得到浓浆,然后经过晒干以取得藻粉。浓缩的最好的力法是采用各种办法使藻类沉淀。在湖泊、池塘中生长的浮游性单细胞绿藻,并不是经常保持悬浮状态,而是呈周期性的悬浮和下沉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在环境条件骤然改变时,水中悬浮的不能运动的单细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生物燃料相比,藻类生物燃料具有如下优势:1)含油量高。藻类干物质的含油量超过50%,最高可达70%。2)生长速度快。藻类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可以日复一日地收获。3)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心和超滤技术进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生产 ,达到提高病毒的收获率。将含有甲型肝炎病毒的细胞收获液离心 ,上清进行超滤浓缩 ,回收病毒 ,病毒回收效果好。实验证明 ,该方法适合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正> 申请专利范围:把含有赖氨酸的溶液通过阳、阴离子交换膜之间,进行电透析的精制与浓缩。其特点是使上述含有赖氨酸的溶液温度维持在47或70℃范围内的浓缩方法。发明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有关含有赖氨酸溶液的高效率精制、浓缩方法。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是从含有赖氨酸与其他氨基酸共存的赖氨酸发酵液中,用离子交换膜电透析法高效率有选择性地浓缩赖氨酸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浓缩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噬菌体浓缩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PEG沉淀、PEG反透析、阴阳离子结合树脂、超滤等5种方法对T4、T7、N4等3类噬菌体进行浓缩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用浓缩效果较好的方法对土壤和河道污水样本中的噬菌体进行浓缩,观察浓缩效果。结果:上述5种方法对3类噬菌体均有浓缩效果;超滤的浓缩效果最好,其次是PEG反透析,PEG沉淀没有很好的浓缩效果;河水样本中噬菌体的回收率比土壤样本高。结论:可通过PEG反透析、超滤或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得到高浓度的有活性的噬菌体。  相似文献   

6.
浮游植物驱动水体碳循环,是解释全球碳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关键因素。相对于陆地植物,浮游植物碳在合成过程中的分馏机制较为复杂。为了系统了解藻类碳同位素分馏过程及其同位素在环境中的应用,本文调研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代表,阐述了浮游植物碳浓缩及其同位素分馏的机制。此外,本文还总结了目前藻类碳同位素信号的变化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藻类碳同位素在古海洋、水生食物网与水体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藻类种质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已对数千种、株的淡水和海水藻类进行过超低温保存。其中,绝大多数藻类是采用两步冰冻法保存。影响藻类存活的主要因素是两步法冰冻保存程序和藻类自身的抗冻性。鉴定存活率是超低温保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两步法保存技术的局限性,玻璃化和包埋脱水法等新技术在某些藻类的种质保存中可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藻类种质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已对数千种、株的淡水和海水藻类进行过超低温保存。其中 ,绝大多数藻类是采用两步冰冻法保存。影响藻类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是两步法冰冻保存程序和藻类自身的抗冻性。鉴定存活率是超低温保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两步法保存技术的局限性 ,玻璃化和包埋脱水法等新技术在某些藻类的种质保存中可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Vero细胞培养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索Vero细胞培养流感病毒和用于研制流感疫苗的可行性。确立Vero细胞培养流感病毒的最适条件,把流感病毒接种于Vero细胞上培养和传代,于不同时间收获病毒液,进行灭活和超滤浓缩实验,检测血凝素滴度(HA)。结果表明胰酶、pH值、残留牛血清是流感病毒在Vero细胞培养的影响因素,最佳收毒时间为72-96小时。Vero细胞上培养流感病毒的4~7代,HA滴度较高。病毒液用0.05%福尔马林4℃,7天即可灭活,用超滤技术能浓缩流感病毒液。Vero细胞可用于流感病毒的培养和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藻类中多糖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藻类中提取多糖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方法 以时间和多糖浓度为影响因素,了解不同藻类中多糖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作用,对其量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温度在37℃,多糖浓度在0%~2%,双歧杆菌数随多糖浓度的增加而上升;多糖浓度继续升高,则反而下降。结论 不同藻类中多糖在一定浓度下能很好地促进双歧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1.
陈雪初  孔海南 《生态科学》2008,27(5):414-417
就水库藻类水华的发生机制而言,近年来值得关注的研究动向是,一些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光照和混合的交互作用可能对藻类水华生消过程起到了关键作用,即认为水体混合深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可获得光强,从而决定着藻类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在这些研究中,混合层深度的确定是探讨藻类生消过程影响的前提。然而已有的研究大都只进行粗略的估计。本文提出采取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确定泽雅水库不同时期的混合深度。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将测得的某一天某一深度处的pH,DO,温度,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等5个参数结果看成一类,采用类间平均连接法,间隔尺度变量为欧氏距离的平方进行聚类。对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和已有的"1°C"法计算得的全年的混合深度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认为系统聚类分析法可以更为准确地反应水体混合的实际情况。依据混合深度的不同特征,在年内水库水体可划分为热成层时期,全混时期和两者之间的过渡期,藻类生物量与混合深度呈负相关。在热成层期间,藻类生物量都超过了13mm3L-1。而到了9月份,当混合层深度扩展到15m以上时,藻类生物量明显下降,此后水体处于全混时期,藻类生物量较低,在9-20mm3/L-1波动。基于稳态假设的前提下,发现随着混合深度增加,稳态藻类生物量呈单峰变化,在混合深度2m处达到最大值,即在混合深度为0-2m之间时,藻类沉降作用是藻类生物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深度增加,沉降作用下降,因此藻类生物量增加;当混合深度超过2m之后,光限制作用占主导因素,藻类生物量随混合深度增加而下降。这一结果为 Diehl的假说提供了水库现场的实证。  相似文献   

12.
细胞融合技术是一项迅速发展的细胞工程技术,是细胞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细胞融合技术开始应用于藻类原生质体融合,至今已在多种藻类中开展了细胞融合及杂种培育试验。综述了在藻类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化学融合法、电融合法、激光融合法,以及在藻类细胞融合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在藻类细胞融合研究中的困难进行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藻类对水体环境变化敏感,其种类和数量与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并因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藻类常作为河流健康评价的指示生物。水体中的藻类根据生活习性不同分为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在河流健康评价中,以往的工作中有的采用浮游藻类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有的采用着生藻类用于评价,但浮游藻类和着生藻类究竟何者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更适宜,抑或是二者在用于评价的适宜性上没有明显差别,迄今为止未开展过深入研究。选择三峡库区内的两条河流嘉陵江和乌江作为研究对象,于2015年9月,在两条河流上共布设11个研究断面,对嘉陵江、乌江的水环境理化因子、着生藻类和浮游藻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应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riphytic algal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Pe-IBI)和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hytoplankton index of biological integrity,Ph-IBI),并结合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CPI),对嘉陵江、乌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评价(Pe-IBI)能筛选出7个核心生物参数(藻类总分类单元数、蓝藻总分类单元数、绿藻总分类单元数、菱形藻比例、优势分类单元比例、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用于河流健康评价,着生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e-IBI)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PI)具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与水体中总氮、铅含量也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水环境质量越低则着生藻类的生物完整性越差;当采用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Ph-IBI)用于河流健康评价时却只能筛选出1个核心生物参数(藻类密度),而且浮游藻类生物完整性指数(Ph-IBI)与水体综合污染指数(CPI)及12个水体环境指标并无明显的相关性。本研究表明,在河流水体中,与浮游藻类相比,着生藻类更能反映水体环境的状况,对河流水体环境的反映更为准确。因此,在以流动水体为特征的河流的健康评价中,采用着生藻类比采用浮游藻类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4.
据Cyanotech公司报道,它已改进了从杜氏藻中分离胡萝卜素的方法。这个新方法在收获藻类时所用的马达小得多(特别是在离心阶段)。因此,整个过程需要的能量降低了70%。此外,这个变化增加了藻的回收,回收量达90%(而旧方法的回收率为大约60%)。  相似文献   

15.
采用BG-11培养基在12 h/d的光照,温度在25~28℃的环境下,对天河潭褐角苔植物的附生藻类进行平板组织培养,培养出来的藻类,经鉴定,附生在植物体中的主要是念珠藻属、鱼腥藻属及隐球藻。生长在该植物体周边的藻类比较多,例如小球藻属、栅藻属、游丝藻属、卵囊藻属、蹄形藻属以及颤藻属等。其中角苔植物配子体附生的隐球藻属是前人没有报道过的。对采集的标本进行冲洗,在解剖镜观察在褐角苔配子体上藻类分布规律,藻类分布在配子体距边缘0.5~2 mm处。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反应器技术以细胞为基质培养流感病毒,并探索其纯化工艺。 方法:采用5L反应器无血清条件下以Vero细胞为基质培养流感病毒,病毒收获后,经灭活、澄清,采用阴离子柱去除宿主DNA,亲和柱浓缩流感病毒,最后采用分子筛三步层析法进行纯化。结果:整个纯化工艺HA回收率达102%,蛋白降低率为95.3%,宿主蛋白降低率为99.77%,DNA的降低率为99.99%。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细胞流感病毒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17.
植物分类学在化石珊瑚藻(珊瑚藻目,红藻门)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有人认为将化石藻类的分类归入现生藻类分类单元有利于珊瑚藻作为古环境的标志,便于理解该类群的演化。然而,这样分类可能很难,因为并不是所有现生藻类分类特征都能在化石种中保存下来。Sporolithacea科的钙化部分(独立或者聚集的孢子囊群)的出现,可以把它们与这个类群的另一个现生科Corallinaceae区别开,这个科在生殖窠中产生孢子囊。节片的有无,丝间细胞的联系类型,生殖窠中孢子囊释放的数目都是用来划分Coral1inaceae科的亚科的标准,在化石样品中也可以用合适的条件进行观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现生珊瑚藻类属的划分特征可以在化石藻类中鉴别出来,但在几种现生珊瑚藻没有钙化的生殖结构或发育特征。因此,它们生殖结构无法与相应的化石藻类进行对比,也不能进行化石藻类的分类。近年来的趋势认为生殖结构和发育特征是对现生珊瑚藻进行分类的优先鉴定标准,然而,某些特征的稳定性在属的划分上仍然存在争论。在许多情况下,现生藻类的分类标准特征都不能在化石中保存,对古生物化石的分类标准的最佳选择是在化石藻类中选择辅助的,并且可以识别的其它鉴定特征,或者应用非正式的比现生藻类代表定义更宽的属名。  相似文献   

18.
白洋淀附着藻类的初级生产力及其与水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附着藻类是湖泊中主要的生产者,尤其是草型湖泊。但与浮游藻类相比,针对附着藻类初级生产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采用原位调查与实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测定2014—2015年间白洋淀附植藻类和附泥藻类的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并对附着藻类初级生产与白洋淀水体理化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采样季节的附植藻类和附泥藻类的叶绿素a分别为34.83—245.22μg/cm~2和26.08—297.40μg/cm~2,无灰干重分别为0.46—5.21g/m~2和0.61—5.81g/m~2。两种附着藻类的生物量都在8月最高,4月和11月最低。空间分布上,南刘庄、府河入口的附着藻类生物量显著高于采蒲台和枣林庄。白洋淀附植藻类和附泥藻类的年均总初级生产分别为494.20mg C m~(-2)d~(-1)和474.45mg C m~(-2)d~(-1),呼吸速率为522.63mg C m~(-2)d~(-1)和508.98mg C m~(-2)d~(-1),净初级生产为-28.44mg C m~(-2)d~(-1)和-34.52mg C m~(-2)d~(-1)。白洋淀附着藻类初级生产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8月最高,6月次之,4月和11月最低,空间分布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在府河入淀口和南刘庄处最高,枣林庄和采蒲台最低。水质较好的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为正值,表明这些区域附着藻类以自养型群落为主,水质较差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为负值,则该区域以异养型群落为主。运用冗余分析法(RDA)探讨附着藻类与水质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向前引入法对水质因子进行逐步筛选,Monte Carlo置换检验结果显示,总磷、浮游植物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水温、透明度、溶解氧和氮磷比是影响附着藻类生物量和初级生产的关键水质因子。附着藻类的总初级生产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藻类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活性物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现阶段藻类培养多采用露天跑道池,成本低,但易受环境影响。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酸性、重金属、紫外、盐度和光强胁迫等)会造成藻类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等后果,严重制约藻类养殖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添加剂不仅能有效促进藻类生长,还能缓解环境胁迫对其带来的逆境伤害。将近年来添加剂在藻类生长及抗逆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汇总,并对已阐明的几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整理。添加剂在藻类中的应用研究大多停留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测定,如藻细胞密度、光系统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脂质含量、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力等,仅有少部分研究是利用分子技术测定防御基因的表达情况,尝试进一步探究藻类抗逆性分子机制。旨在为研究者进一步明确常用添加剂在藻类中的信号传导机制及改善非生物胁迫造成的产品产量及品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制作草履虫玻片标本时,在常压下对草履虫进行固定处理,虫体容易收缩变形,效果不佳。采用抽真空减压的方法,对草履虫进行固定处理,可避免上述缺点,效果比较好。制作过程简述如下: 1.离心浓缩把含有草履虫的培养液,用2000—3000转离心5—10分钟,制取出浓缩的草履虫液备用。 2.分装处置取浓缩的草履虫液50—100毫升,倒入大培养皿(直径100—150毫米)内,并将皿放到真空干燥器内。另用指管或安瓶装满40%甲醛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