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体中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的多寡,对于渔业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些主要的经济鱼类(如草鱼、鳊、鲤、鲫等)是以水生维管束植物作主要的食料,也有很多产粘着性卵的鱼类(如鲤、鲫、鲶等)要把卵产在水生植物上;一些高等水生植物的多寡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底棲生物和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有些高等水生植物的大量繁殖,对于鱼类却有不良的影响。因此,调查了解流域中水生高等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对于正确地估价水体生产力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淡水养殖熊类,如鲩、青、鳙、鲢、鲮、鲤、鲫、鳊等,都在幼小的时候,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特别是鳙及鲢,即在成长以后,还是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所以浮游生物对于鱼类养殖上极为重要。选择一个湖泊、水库或池塘养鱼的时候,除了环境条件以外,首先需要了解它的生物生科量(浮游生物、软体动物、水生昆虫、水生高等植物、野鱼等)的情况。特别是浮游生物数量的多寡、种类的差别,才能正确掌握家鱼放养的数量及其配搭的比例等关键。浮游生物数量的多寡,能直接影响单位面积的放养量和产量。但水中所有的浮游生物,并不是全部对于鱼类是有用  相似文献   

3.
小兴凯湖的水生植被及其生态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论述了小兴凯湖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植被类型、生物量及其在湖泊淤积和渔业中的作用。该湖属老年期湖泊,水生维管束植物共有25科56种,优势种为竹叶眼子菜、荇菜、芦、菰等。植被类型可划分为沉水植被、浮叶植被和挺水植被等三个亚型,包括12个主要植物群丛。全湖水生植物总生物量(湿重)为196380吨;以植物现存量计算,草食性鱼类的年生产力应为78.75吨。由于水生植物大量繁殖,为减缓湖泊的垫平作用,可适量放养草食性鱼类,控制住水生植物的过量繁殖;同时引种一些经济水生植物,压住水中杂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水生维管束植物在太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生维管束植物(简称水生植物)是鱼类的饵料基础,它的种群数量变动对湖泊生态及水域环境的影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中型湖泊中如何开发利用水生植物,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作者近年来在太湖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水生植物在太湖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生物量及其合理开发利用的初步建议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用4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测定了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根据22个断面,199个采集点,398个样方的测定结果,得出鄱阳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年生产量为431.76万吨(湿重),即相当于5.44×10~(-15)焦耳(能量)。其中,马来眼子菜、苦草和黑藻等3种合计约占总生物量的71.46%。全湖可供草食性鱼类食用的水生维管束植物约占总量的86.9%。文中还对4个植物带和9个群丛生物量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工增殖草食性鱼类,调整湖中植被组成,保护和种植水生经济植物等合理开发利用鄱阳湖水生植物资源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动物性饲料对鱼类的营养有重大意义,直接或间接影响其成长及繁殖。某些饲养鱼类(如鲤、鲫等)在鱼苗、鱼种阶段以浮游动物为主要饵料,所卵孵出21天以后,鱼苗体长达2厘米以上时,食性转变为以底栖动物及植物种子等为主,因此,在人工投饵时,早期多饲豆浆、粪汁等物,目的在于提高鱼池中浮游动物量,此后即需加投或逐步改投他种人工饵料。主要饵  相似文献   

7.
白茆塘戚浦塘流域维管束植物资源及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茆塘和戚浦塘位于苏州市辖区,水生维管植物十分丰富。对其流域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共有水生植物99种,隶属于36科76属。同时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资源及群落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水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8.
白茆塘和戚浦塘位于苏州市辖区,水生维管植物十分丰富.对其流域水生维管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发现共有水生植物99种,隶属于36科76属.同时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资源及群落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为水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等方面提供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是植物生态学的一个中心议题[1],主要通过直接梯度分析和间接梯度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描述和解释。排序是梯度分析的一个主要技术[2 ],如极点排序 (PO)、相互平均法 (RA)、主分量分析 (PCA)、典范分析 (CCA)等排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植被的梯度分析中[1,3]。对于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 ,其中有许多研究者注意到了水环境 (如水深、底质、水化学性质、流速等 )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生态分布的影响[4,5],但缺乏对水生维管束植物与水环境关系的数量分析研究。据此 ,作者通过对水生维管束植物群落及…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白洋淀的枝角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西邻太行山区,东濒渤海西岸,是我国北方典型的排水尾闾湖。淀内水生生物资源丰富,盛产鲤 Cyprinus carpio Linnacus、鲫 Ca-rassius auratus(Linnaeus)、鳊 Parabramis pekinensis(Basilewsky)等鱼类,也是华北平原上单位面积鱼获量很高的淡水湖。  相似文献   

11.
由于我国淡水渔业的发展和市场变化 ,使得传统养殖品种和养殖方式面临被淘汰的危机 .三倍体鲫鱼和鲤鱼湘云鲫、湘云鲤的优良品质和养殖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与传统鲤、鲫鱼相比较 ,湘云鲫 (鲤 )鱼具有 :(1 )生长快 .湘云鲫比普通鲫鱼生长快 2~ 3倍 ,当年鱼苗可长到 0 .5kg/尾 ;湘云鲤比普通鲤鱼快 2 0 %~ 30 % ,当年鱼苗可长到 0 .75kg/尾 ;(2 )不繁殖后代 .由于湘云鲫与湘云鲤均是三倍体鱼 ,不能繁殖 ,可以在任何养殖水域放养而不会产生后代和干扰其它鲤鲫鱼类资源 ;(3)抗逆性强 .湘云鲫和湘云鲤具有耐低氧、低温、耐粗饵、抗病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RT-PCR技术克隆了10种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卵透明带蛋白(ZP2)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并初步探讨了这些鱼类ZP2基因的重复结构域变异与产卵习性的相关性。序列分析表明,10种鲤形目鱼类ZP2基因cDNA序列长度差异较大(1 254~1 734 bp),其编码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集中在N端信号肽序列、三叶草结构域和ZP结构域,变异集中在N端重复结构域中,不同物种的重复单元和重复次数不同,其中产漂流性卵和产沉性卵鱼类的重复结构域不含重复单元或重复单元重复次数较少(2~5次),而产粘性卵鱼类的重复结构域中通常含有多次重复单元(7~19次)。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在鲤形目鱼类中,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与鳊Parabramis pekinensis的相似性最高(99.7%),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鲫Carassius auratus的相似性最低(71.2%)。系统进化分析显示,鲤形目鱼类的ZP2氨基酸序列聚为一个单系,其中斑马鱼单独聚为一支,位于系统树的基部位置,与其他鲤形目鱼类形成姐妹群。10种鲤形目鱼类ZP2蛋白的二级结构成分和三维结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进化选择压力分析结果表明,ZP2基因在鲤形目鱼类中受到正向选择,可能对其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5年的观察和试验,讨论了哈尔滨西郊东泡和西泡的水生维管束植物(简称水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生物生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细胞学技术,比较研究了红鲤精核在雌核发育鱼类(银鲫)和两性融合发育鱼类(红鲤、彩鲫)卵母细胞成熟各阶段中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两性融合发育鱼类中,当卵母细胞发育到胚泡破裂期吋,精核开始解凝发育,及至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后阶段,高度解凝的精核才开始原核化,相应地,在雌核发育银鲫中,精核也只有在与胚泡物质接触后,才能开始解凝,并且在三极纺锤体形成后期初步原核化,但与两性融合发育鱼类相比,精核的原核化程度明显降低。这些实验结果初步揭示,在两性融合和雌核发育鱼类卵中均可产生促精核解凝和原核化的两类因子(SNDFs和SPDFs),其中SNDFs的活性表达起始于卵母细胞胚泡破裂时期,而SPDFs活性则产生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后或三极纺锤体形成后阶段,并且两性融合发育鱼类卵中的SPDFs活性远远高于雌核发育鱼类卵母细胞。  相似文献   

15.
不同倍性鱼垂体细胞和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繁殖季节和繁殖季节后的二倍体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三倍体湘云鲫以及四倍体鲫鲤脑垂体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以及组织化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3种鱼脑垂体中都存在6种不同类型分泌细胞, 但是不同倍性鱼的垂体细胞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就同一类细胞体积而言, 四倍体鱼垂体细胞大于三倍体垂体细胞, 三倍体垂体细胞大于二倍体垂体细胞. 在繁殖季节, 四倍体鲫鲤中腺垂体的GTH细胞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是二倍体红鲫, 最少的是三倍体湘云鲫, 该现象与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提前、三倍体湘云鲫不育有关联; 另一方面, 三倍体湘云鲫中腺垂体中STH细胞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是二倍体, 最少的是四倍体鲫鲤, 这与三倍体湘云鲫生长速度最快、四倍体鲫鲤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有关. 另外, 三倍体湘云鲫中腺垂体GTH细胞中的分泌颗粒和分泌小球在繁殖季节没有大量排出, 而四倍体鲫鲤和二倍体红鲫明显有大量排出, 说明三倍体湘云鲫的不育性与GTH中的激素不排出有关. 以上结果说明, 不同倍性鱼类在垂体结构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与它们的生长速度、性腺发育等方面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三峡大坝首次成功蓄水到175 m.为了探讨175 m蓄水对库区支流鱼类食物网能量来源的影响,采用稳定性同位素方法并结合多源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模型)对小江回水区鲫、鲤、蒙古鲌、鲇、大鳍鳠、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7种主要经济鱼类能量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蓄水前(2010年7月),微型藻类是7种主要经济鱼类能量的主要来源;蓄水后(2010年12月),微型藻类对7种主要经济鱼类能量来源的贡献比例略有下降,而陆生C4植物的相对贡献比例明显增加,特别是对杂食性鲫和肉食性鲇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38% ~54%和32% ~ 50%.蓄水后,鲫和鲇至少有30%的能量来自陆生C4植物.说明三峡大坝的蓄水过程增加了外源性C4植物对鱼类能量的贡献比例.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活在水域环境中的植物所组成的群落通常称为水生植物群落。水生植物的基本概念凡是生活在水域中的植物都称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包括低等和高等水生植物两大类,如藻、菌等属于低等的;大家所熟悉的莲、慈菇、芦苇等属于高等的水生植物。就其水域或水质来说有淡水和咸水两大类,本文所叙的水生植物系指淡水中(池塘、湖泊、沟渠等)的高等维管植物也就是教课书中所指的水池植物群落。据  相似文献   

18.
蕨类植物也称羊齿植物,它是植物界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在植物分类中被列为蕨类植物门,属于高等植物。它与其他高等植物如种子植物和苔藓植物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如它是以孢子进行繁殖而不是种子,这就相同于苔藓植物而区别于种子植物,它的输导组织已有原胎的维管束,这就相似于种子植物而不同于没有真正维管束的苔藓植物。所以蕨类植物既可以称孢子植物,亦可以称维管束植物。  相似文献   

19.
稀有鮈鲫与其他模式实验鱼类基因组大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稀有(鱼句)鲫 (Gobiocypris rarusYe et Fu)是我国特有的小型实验鱼类,具有性成熟期短、繁殖季节长、产卵频率高等特点1,已在生态毒理和鱼病学等研究中得到应用,显示了它作为实验鱼类的良好潜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嘉陵江中游所产的食性,分析结果主要以水生植物、水生昆虫、陆上昆虫、甲壳动物、小鱼、禽畜残渣和腐殖质等为食,属杂食性鱼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