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虎皮鹦鹉     
正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是鹦型目的小型鸟类,属于攀禽。原产澳大利亚,被世界各地人民广泛养殖。野生型羽毛以绿、黄、黑为主要色调,成体长18 cm左右,体重30~40 g,成年雄鸟蜡膜(喙上鼻孔周围)为蓝色,成年雌鸟为白色或褐色。培养品种羽色多变,体形也差异较大。全年可繁殖,营洞巢,窝卵数4~8枚(笼养条件下也有更大窝卵  相似文献   

2.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镇上,有一间小小的书店。书店的老板叫琳达,她有一个聪明而又贴心的好朋友——鹦鹉布鲁。每天早晨,布鲁都如同活闹钟般,准时将琳达从睡梦中叫醒,然后与她一起洗漱,准备早餐,拉开窗帘,开始书店一天的营业。当琳达忙碌时,布鲁就坐在舒适的笼子里读读当天的报纸,或者享用一份琳达亲手做的爱心茶点,小日子过得无比惬意。  相似文献   

3.
<正>咔嚓嚓,咔嚓嚓……哎哟喂,这是谁在娇贵的珊瑚上磨牙呢?不知道全世界的珊瑚礁正处于危险之中吗?身体又扁又厚,罩着一件花外套,一口白花花的龅牙龇在嘴巴外面,正中间还有个大豁口——咳,原来是住在附近的鹦鹉鱼憨妞!  相似文献   

4.
<正>游戏规则:1.本游戏两人为一组,其中一人描述所猜动物昀特点,另一人来猜;2.第一组参与者为火狐狸姐姐和大拇哥,不可推脱耍赖;3.游戏进行过程中,火狐狸姐姐不可翻白眼,不可叫大拇哥"游戏黑洞",不得有拍桌子、抓头发或其他表达负面情绪的行为。第一轮火狐狸姐姐看了一眼答题板,见他们要猜的是啄羊鹦鹉,沉思片刻,她慢慢说道:"这是一种主要生活在新西兰的神奇动物。它们猛地一看并不起眼,细看充满了异域  相似文献   

5.
舒实 《生物资源》2023,(4):402-402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一只身小体弱的侏鹦鹉,我想在江湖上混得有模有样几乎不可能。于是,我在某高人的指点下,拜了一位大哥,以为从此"鹉生"将一片光明……"鸮老大"大哥是来自新西兰的鸮鹦鹉,小弟我选择跟它混,主要是因为"鸮老大"身材魁梧,是鹦鹉界最大最重的成员,并且帅得一塌糊涂。同样是鹦鹉,我身长只有10厘米,老大却长到60厘米以上;我才几十克重,老大竟重达4千克。再仔细打量"鸮老大",我发现它的腿和爪子也是异常强壮,看起来倍儿有安全感;它的羽毛也十分漂亮,时尚的苔藓绿,不俗气  相似文献   

7.
<正>说到聪明的鸟类,不得不提鹦鹉;说到鹦鹉,不得不提小青。可是小青说:"非洲灰鹦鹉的智商才是真的高,简直高得让我嫉妒!"非洲灰鹦鹉的智商究竟有多高呢?请看以下数据1.据科学家研究,非洲灰鹦鹉的智力和人类4~6岁儿童的智力相当,会区分形状、颜色、材料等,能学习简单的数列,还可以根据声音辨人。2.非洲灰鹦鹉十分擅长模仿人类的语言。它们可以积累1000个以上的词语,并能在相应的语境中使用这些词。  相似文献   

8.
徐慕玲  陈浩 《动物学报》1994,40(3):274-280
本文研究了虎皮鹦鹉对正弦振动的敏感性,旨在探索其腿部存在赫氏小体,和阐明其震前声反应与地面振动的关系提供依据,虎皮鹦鹉对5-80Hz的正弦振动不敏感,振动位移约200-50μm才可能激起声行为反应,但对100-250Hz的正弦振动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反应阈值约10-2μm,对130-170Hz和200-250Hz阈值反应,约70%的潜伏期分别为LP<30s和LP<15s。  相似文献   

9.
1973年,辽宁省博物馆等单位在该省朝阳县胜利公社黄花沟发掘出一批鹦鹉嘴龙化石,这是在东北地区的首次发现。同时发现的还有蜥脚类恐龙及鱼类化石。鹦鹉嘴龙是中生代晚期(离今约七千万年前)在浅水湖边营两栖生活的爬行动物。它在恐龙中个头最小,仅有一米上下,与家犬差不多(所以恐龙也并非  相似文献   

10.
虎皮鹦鹉声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蒋锦昌  徐慕玲 《动物学报》1992,38(3):286-297
本文对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elafus)不同声行为叫声的声学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为地震前鸟类声行为的定量观测和鸟声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认识。 虎皮鹦鹉求偶、离群、受伤及其同伴叫声中变音调声段的声学特性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抗议叫声具有鸟类警戒叫声的一般特征,即都有时间图样基本相同的音节组成,每个音节含有若干个调幅脉冲列,其频带和声强都明显加宽和增大。 雏鸟不同的声行为叫声都是简单结构。与成鸟叫声相比较,尤其是抗议叫声呈现明显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1.
麻痹性贝毒     
迄今已知的近十万种贝类中,约有百余种具有各种毒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危及人类。对贝毒的研究,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颇受重视,发表有大量的研究报告,我国虽有零星记载,但对毒素的研究极少。本文就众多毒素之一、危害最大的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s)作一般简述。  相似文献   

12.
许多研究认为,不同个体的认知能力存在差异,同一个体的多种认知表现之间可能存在关联。然而,目前对动物认知表现关联的研究结果存在诸多矛盾和争议。本研究以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ulatus)为研究对象,通过自我控制、联想学习和反转学习三项认知实验,探究三项表现的联系。实验结果发现,在虎皮鹦鹉中,联想学习表现越好,反转学习亦表现越好。个体对实验装置的新异恐惧(对新环境或新事物的恐惧)越弱,自我控制表现越好。雌、雄个体在三项认知实验中的表现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虎皮鹦鹉的一些认知能力存在关联,这暗示了虎皮鹦鹉中可能存在一般认知能力(“g”)。新异恐惧与自我控制表现的强烈相关,说明了勇敢程度可能会影响认知表现。  相似文献   

13.
笼养大紫胸鹦鹉取食活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扫描、焦点动物和全事件取样法对笼养条件下大紫胸鹦鹉 (Psittaculaderbiana)的取食行为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 :笼养大紫胸鹦鹉取食活动占观察时间的 14 5 1% ,是其主要行为活动之一。日取食活动呈现早(7:0 0~ 10 :0 0 )、晚 (15 :0 0~ 19:0 0 ) 2个明显的高峰。每日取食 (32 12± 14 2 8)次 ,累计日取食时间 (15 3 2 3±73 11)min。每次取食的时间平均为 (5 2 9± 1 0 6 )min。两性和成幼间以及不同时期的取食活动有一定的差异。在整个取食过程中 ,除拾取 (45 47% )和咀嚼 (46 49% )两种取食行为外 ,还有身体护理 (2 5 1% )、运动 (3 5 9% )、静栖 (1 72 % )、攻击 (0 12 % )、求偶 (0 1% )等活动出现。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影响大紫胸鹦鹉成鸟取食活动的主要因素是生物学因素 ;5月龄以前幼鸟的取食行为除受生物学因素的影响外 ,还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鹦鹉学舌并不稀罕,蹊跷的是鹦鹉竟然反过来教主人说话,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跟着杰米一起去"鹦鹉爸爸"布赖恩先生的家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5.
鸡尾鹦鹉(Nymphicus hollandicus)是一种外国产的名贵观赏鸟。目前,国内动物园没有展出。1974年我场从国外引进40只,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死亡率高,一直未得到发展。近年来  相似文献   

16.
合浦珠母贝和长耳珠母贝的生化遗传变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淀粉凝胶电泳测定了养殖合浦珠母贝以及野生合浦珠母贝和长耳珠母贝的8—13个蛋白和同工酶座位的遗传变异。合浦珠母贝每个座位观察到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63,而长耳珠母贝为2.15。它们多型座位(P≤0.99)的比例则分别为0.750和0.692。由野生贝经人工育苗繁育出来的养殖合浦珠母贝的平均杂合度比野生合浦珠母贝的高近一倍(0.223和0.113),而野生合浦珠母贝和野生长耳珠母贝的平均杂合度水平相近(0.113和0.157)。两个合浦珠母贝群体相比较遗传相似度(Ⅰ)和遗传距(D)为0.992和0.008,野生合浦珠母贝和野生长耳珠母贝相比较为0.252和1.379。 两个种的三个群体样本中都有杂合子缺失现象,这可能是由自然选择和Wahlund效应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世界》2008,(6):7-7
过去人们以为只有具备完整神经系统的生物才可以主动预知环境的改变而做好应变准备,然而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大肠杆菌等细菌也具有某种形式的“学习”能力,能够预先判断环境的变化,这一技能将使它们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一种鹦鹉新病毒的分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一种鹦鹉新病毒的分离冯烽,夏苇,赵林,陈绳亮(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430071)龚少宇(湖北省云梦县畜牧局,湖北云梦432500)关键词鹦鹉病毒,病毒分离,长尾小鹦鹉国外有关鹦鹉病毒的研究不少,1981年Perry从澳大利亚鹦鹉体内分离...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通报》2009,(7):11-11
你可能很容易就将这具化石与鸟类混为一谈.并且在它们活着的时候很可能生有一副与鹦鹉类似的突出的喙。  相似文献   

20.
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是一种小型的植食性恐龙,因生有一张酷似鹦鹉的嘴而得名。成年的鹦鹉嘴龙最长可达1.5米,一般体长在1米左右。这种恐龙主要分布在早白垩世的东北亚地区,与热河生物群的分布范围大致相当,另外在泰国也有发现。最早发掘到的鹦鹉嘴龙是1922年在蒙古南部戈壁沙漠 Artsa Bogdo 山脉北方约50公里的 Oshih 盆地,美国自然史博物馆第三次亚洲考察探险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