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我们在东北农林蚜虫区系考察中发现下述蚜属6种为我国首次纪录。 1.鸭趾草蚜Aphis commelinae Shinji 寄主:鸭趾草。 分布:辽宁(沈阳、千山);日本。 Eastop 等(1976)将此种列为棉蚜的异名;Moritsu(1982)仍处理为独立种。  相似文献   

4.
萝卜蚜和豆蚜染色体C-带带型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利用C-带技术,显示出萝卜蚜和豆蚜的染色体C-带带型,并进行了初步分析。萝卜蚜与豆蚜的染色体在组型上只有第4对染色体稍有区别;在带型上两者有很明显的差异。萝卜蚜有2对散漫着丝粒染色体,豆蚜没有该种染色体。豆蚜的第4对染色体在端部缺少-C带带纹。萝卜蚜的第2对染色体与豆蚜的第2对染色体带型相似。根据萝卜蚜和豆蚜的C-带带型,讨论了二者在进化中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6.
7.
大豆蚜嗅觉在选择寄主植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大豆蚜APhisglycines有翅和无规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奇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作用。大豆蚜触角感受器对植物气味具有嗅觉生理反应,对一些化合物的最小感觉阈值达10-5至10-6体积比浓度,表明大豆蚜触角上存在识别植物气味的嗅觉受体细胞。由此证明,嗅觉在大豆蚜选择寄主植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棉蚜对“1059”抗药性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一、前言 近十年来,各种农业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已陆续被发现。其中关于蚜虫的抗药性,虽然亦有记述,但增加抗药性的倍数不多,并不发展得很严重。例如,Michelbacher(1954)曾报导,核桃蚜(Chramaphis juglandicola Kltb.)对1605的抗性为7倍;Knipling(1954)报导,红薯蚜(Macrosiphum solanifolii Ashm.)对 DDT及1605有抗性; Anthron(1955)报导,桃绿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对1605有抗性,但用1059防治,效果仍很好;Stern(1958)报导,苜蓿斑蚜(Therioaphis maculata Buckton)对1605的抗性约4倍。  相似文献   

9.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瓢虫的迁飞和蚜虫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秀林  任朝佐 《生态学报》1989,9(2):163-166
在多年的探索中蔡晓明等人首次提出了中国七星瓢虫迁飞的假设,不仅从理论上做了论证,而且与实际现象相当符合。在一定的地面和高空的气象条件下就有迁飞的瓢虫出现,因此,在北方考虑蚜虫的防治时应当考虑瓢虫迁飞的因素,利用迁飞而来的瓢虫去防治蚜虫。由于有些因子之间的关系是灰色的,所以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做了探讨。从所得结论可看出用灰色系统理论探讨瓢虫迁飞与蚜虫防治的相互关系与人们的感性认识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秦永杰   《广西植物》1985,(2):141-145
<正> 五倍子,即由半翅目蚜科(Aphididae)的角倍蚜寄生在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上,危害叶组织所造成的一种病理产物——虫瘿的总称。五倍子主要成分为单宁酸,是医药,化工、印染和国防上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的五倍子按外形可分为十余种,其中以角倍蚜分布最广,产量最高。角倍蚜亦称五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 Bell),一年有六个世代,终年生活,无休眠阶段。成虫有有翅型及无翅型两种,当盐肤木快落叶之  相似文献   

11.
龟纹瓢虫对豆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龟纹瓢虫雌虫和雄虫对豆蚜的功能反应符台Holling Ⅱ型模型,其模型为:Na=0.9233N/(1 0.0171N)(雌虫)和Na=0.8641N/(1 0.0164N)(雄虫),瓢虫捕食豆蚜的数量随豆蚜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寻找效应随豆蚜密度增加而降低。日最大捕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37.42(雌)、34.11头(雄)和17.25(雌)、15.8头(雄)。龟纹瓢虫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3032·P^-15634(雌)和E=0.3048·P^-1.1697(雄)。干扰反应的教学模型为:E=0.8104·P^-2.1721(雌),E=0.7125·P^-2.2660,E=0.5963·P^-2.1751(雌雄混台种群)。  相似文献   

12.
13.
再探棉蚜体色变化的生态遗传学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作者对各种不同生境中蚜虫体色进行了观察,并通过胚胎解剖、染色体镜检研究了棉蚜体色规律性变化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棉蚜体色在世代内稳定不变;在世代间则随温度升高体色由绿渐变至黄。温度降低,体色又由黄渐渐转绿。统计检验证实:棉蚜体色变化与营养、寄主种类、光照光质、栽培条件等无关;仅与温度密切相联;性蚜体色与初产卵卵色均为绿色。木槿、花椒上的深黄色棉蚜,其体色不随温度改变,表明其已构成棉蚜体色变化的遗传多态现象。体色随温度变化的蚜虫在生态遗传学上属于基因型对环境条件的反应规范。  相似文献   

14.
大豆蚜嗅觉在选择寄主植物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杜永均  严福顺 《昆虫学报》1994,37(4):385-392
大豆蚜 Aphis hlycines 有翅和无翅孤雌生殖蚜为其寄主植物大豆叶和鼠李叶气味所引诱,而非寄主植物棉花叶和黄瓜叶气味处于中性,丝瓜叶和南瓜叶气味具有明显的排斥作用。非寄主植物气味可以遮蔽寄主植物气味的引诱作用。大豆蚜触角感受器对植物气味具有嗅觉生理反应,对一些化合物的最小感觉阈值达10-5至10-6体积比浓度,表明大豆蚜触角上存在识别植物气味的嗅觉受体细胞。由此证明,嗅觉在大豆蚜选择寄主植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豆蚜有翅蚜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吕利华  陈瑞鹿 《昆虫学报》1993,36(2):143-149
本文研究拥挤、寄土质量、温度和蚜型等因子对大豆蚜(Ahis glyeines)有翅蚜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蚜无翅胎生成好个体间的拥挤是有翅蚜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低密度下拥挤反应随密度增大而增强,但过度拥挤会导致反应的降低。无翅若好间的拥挤不能导致其本身发育为有翅胎生蚜。 2.寄主质量能改变无翅胎生成蚜对拥挤的反应。每笼2头经成熟叶片处理的无翅胎生成蚜后代中有姻蚜的比例高于幼嫩叶片和对照(无叶片)处理,且饥饿不能促进有翅蚜的产生。3.温度能影响有翅蚜的产生。较高的温度(30℃和25℃)较21℃对有翅胎生蚌的产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不同母蚜型产生有翊蚜的能力不同。有翅胎生蚜间的拥挤也能使其在后代中产生少量的有翊蚜,但对拥挤的敏感程度低于无翅胎生蚜。  相似文献   

17.
18.
采用LongPCR和引物步移法测得大豆蚜Aphis glycines Matsumura线粒体基因组约90%的序列,并与蚜总科Aphidoidea已报道的3种蚜虫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已测得的序列长度为13696bp,AT含量为83.3%;蛋白质编码基因起始密码子都为ATN,COI、ND4、CYTB、ND2使用不完整终止密码子T,其余都使用常见终止密码子TAA;15个tRNA基因除tRNA-W外都能折叠成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比较大豆蚜、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和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Fitch)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表明4个种均具有后生动物线粒体基因组中常见的基因,基因顺序与假想昆虫祖先的排列方式相同,但豌豆蚜包含3个tRNA-M;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起始密码子都为ATN,除葡萄根瘤蚜外,其他3种蚜虫的COⅠ、ND4使用不完整终止密码子T;tRNA-W的二级结构中都存在TψC臂中"茎"的结构缺失,只有环的结构;而蛋白质编码基因使用最频繁的氨基酸略有不同,大豆蚜为Leu,豌豆蚜和麦二叉蚜为Ile;大豆蚜和麦二叉蚜的ND4/ND4L都存在7bp的重叠序列,而豌豆蚜和葡萄根瘤蚜没有发现此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Experiments, in which alate aphids were marked immediately after eclosion from the last nymphal instar and observed until they took flight, gave information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measured rate of moulting and a continuous record of temperature, has been used to construct theoretical daily curves for numbers flying from a bean crop. These curves have been matched against the observed curves for the same day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urves so constructed for a period of 17 days and the observed curves for the same period are of the same order and kind a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measured curves in different si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daily flight curve can thus be accounted for in terms of the rate of production of alatae by moulting,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teneral ('drying out') period and the effect of low light intensity and temperature on take-off behaviou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