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顶溪鸽Chaimarrornis leucoce phalus每年4—8月繁殖,一年可繁殖2窝。每窝产卵2—4枚,孵卵由雌性承担,孵化期14天。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15—16天。  相似文献   

2.
1987—1989年在太原市南郊区,灰椋鸟(Sturnuscineraceus)种群密度在繁殖前为5.34只/公顷,繁殖后为17.11只/公顷,鸟巢密度为0.7只/公顷。4月中旬产卵,窝卵数4—9枚,孵卵期13—15天,巢内育雏期13—14天,巢外5—7天。  相似文献   

3.
1998~ 2 0 0 0年 4~ 9月 ,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灰头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考察。该鸟每年 4月 11日~ 14日迁来 ,居留期 15 0~ 15 1天 ,5月下旬进入繁殖盛期。营巢期 5~ 6天 ,窝卵数 4~ 5枚 ,孵卵期 11~ 12天 ,孵化率77 8%,离巢率 85 7%,巢内育雏 8~ 9天 ,巢外育雏 6~ 7天。  相似文献   

4.
两种捕食马尾松毛虫鸟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山雀和白颊噪鹛是马尾松毛虫的最重要捕食性天敌。大山雀营巢于墙洞、土洞和树洞中,每窝产卵4—9枚。孵卵期平均14.8天,育雏期15—18天,幼鸟出窝率56.06%。白颊噪鹛营巢于浓密的杉树树冠及荆刺丛中,每窝产卵2—5枚,孵卵期平均14.6天,幼鸟出窝率36.36—44.26%。大山雀对1龄松毛虫为吞食,对2龄以上的松毛虫只啄食虫体的一部分;白颊噪鹛对各龄松毛虫均为吞食。在林间松树上人工放虫后3—4天,鸟对松毛虫的最高捕食率达94.84%。对已驯化的鸟在笼内做捕食量测定,大山雀和白颊噪鹛对1龄松毛虫每小时的捕食量分别为187和951条。  相似文献   

5.
画眉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时有  王艳 《四川动物》1989,8(3):15-16
本文报道了画眉繁殖生态的有关资料。在陕西秦岭地区,画眉4—7月进行繁殖;雌、雄亲鸟共同营巢,巢多营于上有植物遮盖的地面;每年产卵1窝,每窝4—5枚;仅由雌鸟孵卵,孵化期14—15天;雌、雄共同育雏,哺幼期13天左右。文中对雏鸟的形态变化及雏鸟体重、体长、嘴峰、翅、尾、附蹠的生长,亦作了简要记述。  相似文献   

6.
罗时有  王燕 《四川动物》1989,8(4):22-24
5—7月为蓝矶鸫的繁殖期,每年繁殖一次;雌、雄共同营巢于地面或堤堰隙缝;满窝卵4—5枚,仅雌性孵卵;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哺幼期15—16天。雏鸟的嘴、翅、跗蹠增长迅速,其量度皆在成鸟的80%以上;体长和尾羽生长较缓,分别为成鸟的54.76%和25.55%。  相似文献   

7.
山西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灰头Wu的繁殖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0年4-9月,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灰头Wu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考察。该鸟每年4月11日-14日迁来,居留期150-151天,5月下旬进入繁殖盛期。营巢期5-6天,窝卵数4-5枚,孵卵期11-12天,孵化率77.8%,离巢率85.7%,巢内育雏8-9天,巢外育雏6-7天。  相似文献   

8.
1998~2000年4~9月,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灰头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考察.该鸟每年4月11日~14日迁来,居留期150~151天,5月下旬进入繁殖盛期.营巢期5~6天,窝卵数4~5枚,孵卵期11~12天,孵化率77.8%,离巢率85.7%,巢内育雏8~9天,巢外育雏6~7天.  相似文献   

9.
黑头噪鸦的繁殖及生活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头噪鸦是特产于中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高山针叶林的一种珍稀鸟类。199—2002年在甘肃省卓尼县和四川省九寨沟县的野外研究中发现,黑头噪鸦繁殖时间早,一般3月开始繁殖,4月中旬雏鸟孵化。在孵卵期和育雏期的第一周,雌鸟95%的时间在巢内,每次离巢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黑头噪鸦具有储食行为,其储藏的食物对雌鸟的孵卵以及幼雏的存活可能有重要意义。黑头噪鸦由3-4只个体组成一个繁殖单元,有证据表明帮手在育雏期向幼鸟提供食物。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2004年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的校园和公园内对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concinn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头长尾山雀在2月上旬开始求偶、配对。2月中旬开始营巢,巢多筑于圆柏、凤尾竹等上,营巢期10~11 d,影响巢址选择主要因素6种。3月初产卵,窝卵数(5.17±0.41)枚;轮流昼夜孵卵,孵卵期为14~15 d;育雏高峰期每日9:00~10:00、16:00~17:00时,育雏期为14 d。从孵卵开始到育雏结束,其中3个巢均有一个帮手,与生殖鸟轮流孵卵和育雏。  相似文献   

11.
于2009年3~7月、2010年3~6月,采用焦点动物观察法和全事件行为记录法对乌鸫(Turdusmerula)的孵卵及育雏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鸫是雌鸟孵卵,在孵卵期出现卵损失现象,具补卵行为;孵卵前期与后期的坐巢行为存在差异,且其坐巢时间、频次和坐巢率有随孵卵数递增的趋势。双亲育雏但以雌鸟为主,喂食模式3种:雌鸟喂食、雄鸟喂食、雄鸟将食物递给雌鸟由雌鸟喂食。随着雏鸟日龄的增长,喂食次数增多,暖雏行为减少,至育雏后期未观察到暖雏行为。为权衡孵卵期和育雏前期的能量分配,乌鸫在孵卵期及育雏前期分别采取时间长而频次少和时间短而频次多的坐巢策略。  相似文献   

12.
四川南充地区白鸰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2~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中上游的河漫滩内对白鹡鸰(Motacilla alb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鹡鸰2月开始繁殖;雌雄参与筑巢,营巢期7~10 d;主要雌鸟孵卵,孵卵期13~14 d,上午800~900时孵卵出现一次高峰;窝卵数(5.00±0.52)(n=16)枚,孵化率42.5%;雌雄参与育雏,育雏期15~16 d,下午1800~1900时育雏出现一次高峰,日育雏次数(112.9±48.6)(n=17),育雏时间间隔(5.60±5.34)min(n=1 584);雏鸟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  相似文献   

13.
2004年2~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中上游的河漫滩内对白鶺鴒(Motacilla alb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鶺鴒2月开始繁殖;雌雄参与筑巢,营巢期7~10 d;主要雌鸟孵卵,孵卵期13~14 d,上午8:00~9:00时孵卵出现一次高峰;窝卵数(5.00±0.52)(n=16)枚,孵化率42.5%;雌雄参与育雏,育雏期15~16 d,下午18:00~19:00时育雏出现一次高峰,日育雏次数(112.9±48.6)(n=17),育雏时间间隔(5.60±5.34)min(n=1 584);雏鸟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  相似文献   

14.
2002年5~11月对7巢火斑鸠的伴巢行为进行了预观察;2003年4~9月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Alloccurrence recording)和焦点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sampling)对其3巢的孵卵期和育雏期伴巢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其伴巢行为时间长,雌雄差异大。孵卵期内伴巢行为变化小;而育雏期则较复杂,行为特征和时间变化大,根据行为不同可分3个时期:暖雏期、守护期、巢周育雏期。  相似文献   

15.
灰喜鹊繁殖习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2~2004年在山西历山保护区对灰喜鹊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在我区为留鸟,营巢始于4月下旬,5月中旬产卵,窝卵数4-7枚,孵卵期17-18天,育雏期18~20天。食物以动物性食物为主,占88.96%,植物性食物占11.04%。  相似文献   

16.
朱鹮(Nipponia nippon)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朱鹮的濒危状况及陕西省洋县1981—1986年的繁殖数量,计6年9窝27幼,已知死亡4只,人工喂养3只。 朱鹮在洋县为留鸟,越冬期间偶尔返回繁殖地,2月中旬后不再离开。有显著的领域性。3月上旬开始营巢,中旬至4月初产卵,多数3枚(1—4枚)。孵卵期30天左右,育雏期约为40天,均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6月中下旬全窝育成后一起飞离巢区。  相似文献   

17.
四川南充市区白腰文鸟的巢址选择与雏鸟的生长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 0 2年 1 1月~ 2 0 0 4年 4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内对白腰文鸟 (Lonchurastriat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白腰文鸟 2月下旬开始繁殖 ;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 9种 ;雌雄参与筑巢 ,营巢期 5~ 6d;雌雄轮流孵卵 ,孵卵期 1 3~ 1 5d ,整个种群的孵卵高峰期在 4~ 6月 ,窝卵数 (5 .61± 0 . 78) (n =1 8)枚 ,孵化率 86 0 7% ;雌雄均参与育雏 ,育雏期 1 8~ 2 1d ,雏离巢率 82 43 % ,繁殖生产力 3. 0 1 ,育雏两个高峰期 :上午 8:0 0~ 1 0 :0 0时和下午 1 6:0 0~ 1 8:0 0时 ,日育雏次数 (1 2 . 77± 6 .0 7) (n =3 4) ,育雏时间间隔(0 . 96± 0 . 42 )h(n =1 61 ) ;雏鸟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  相似文献   

18.
郭宗明  陈伟  胡锦矗 《四川动物》2006,25(4):858-861
2005年4~6月,在四川南充市西华师范大学新校区、西南石油学院和嘉陵江中坝区域内对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的繁殖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棕头鸦雀4月开始繁殖。影响巢址选择的生境因子主要有7种。雌雄鸟参与筑巢,营巢期5~6 d。窝卵数4~5枚(n=5)。雌雄鸟孵卵,孵卵期13~14 d。孵化率89.47%(n=4)。雌雄参与育雏,育雏期12~13 d。雏鸟离巢率88.24%(n=4)。雏鸟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  相似文献   

19.
荒漠伯劳的繁殖及雏鸟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范喜顺 《动物学杂志》2008,43(4):118-121
2006~2007年对新疆石河子市荒漠伯劳(Lanius isabellinus phoenicuroides)的巢、卵及雏鸟的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荒漠伯劳窝卵数平均5.67枚,孵卵期17 d,育雏期15 d.育雏主要由雌鸟担任.采用Logistic方程对雏鸟发育过程中主要生长指标的生长方程进行了曲线拟合,相关指标生长方程的拟合度均在0.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甘肃卓尼橙翅噪鹛繁殖生态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7月,在甘肃省卓尼县洮河林业局卡车林场对橙翅噪鹛(Garrulaxelliotii)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橙翅噪鹛多选择在较小的云杉树上营巢,巢距地面高为1.56±0.38m(n=10),其窝卵数平均为3.4±0.5枚(n=10),卵重为5.8±0.2g(n=17)。橙翅噪鹛孵卵期为14天,育雏期为15天,孵化率为6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