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超声法从高原植物椭圆叶花锚的全草中,提取并分离出2种针状结晶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熔点测定等分析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产物分别为1,3-二羟基-4,5,8-三甲氧基酮和1-羟基-2,3,4,8-四甲氧基酮。  相似文献   

2.
用超声法从高原植物椭圆叶花锚的全草中,提取并分离出2种针状结晶化合物;采用元素分析 (EA)、核磁共振波谱 (NMR)、质谱 (MS)、红外光谱 (IR)、紫外光谱 (UV)、熔点测定等分析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产物分别为1,3-二羟基-4, 5, 8-三甲氧基(口山)酮和1-羟基-2,3,4,8-四甲氧基(口山)酮.  相似文献   

3.
花锚的三种新(口山)酮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抗肝炎植物药花锚中分得了三种新天然产(口山)酮双糖甙。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化合物Ⅰ和Ⅱ分别被鉴定为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7-四甲氧基(口山)酮和1-O-[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5-三甲氧基(口山)酮。经药理实验证明,该两成分为该植物抗肝炎的主要水溶性活性成分。化合物Ⅲ的结构初步被鉴定为1-0-[β-D-木吡喃糖-(1-6)-β-D-葡萄吡喃糖]-2,3,4,5-四甲氧基(口山)酮。  相似文献   

4.
超声法从唐古特大黄根茎中提取大黄降脂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超声法从唐古特大黄根茎中提取大黄降脂素的工艺进行研究。最佳提取条件为:室温下用60%乙醇超声60min提取,得率为10.28%。所得产品经TLC、HPLC确定纯度为99.44%,利用IR、UV等分析技术鉴定为大黄降脂素,即3,3’,5'-三羟基4甲氧基芪-3’-β-D-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法从野葛根中提取葛根异黄酮,再将提取物在盐酸水溶液中超声水解结合有机溶剂萃取法从野葛根中分离纯化葛根素和大豆苷元。葛根素收得率为1.2%,纯度为97.8%;大豆苷元收得率为0.5%,纯度为98.2%。超声法从野葛根中提取分离葛根异黄酮活性成分葛根素和大豆苷元具有省时、节能、提取率和产品纯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超声法从青风藤根中提取青藤碱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苯为溶剂采用超声法对青风藤根进行提取,超声提取物经活性碳脱色纯化和重结晶即可得产品青藤碱。对所得产品经IR和HPLC法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最佳提取条件下青藤碱的产率为2.12%,含量为98.73%。该方法从青风藤根中提取分离青藤碱具有操作简便,能耗低,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超声波强化提取罗布麻中总黄酮,选择乙醇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为因素进行正交实验优选出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即60%浓度乙醇,料液比为1:15,在300W的超声波下超声提取10min,提取率达90%以上。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提取时间短、提取温度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声波法提取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并与常规乙醇浸提法,微波提取法作了比较研究。实验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常规乙醇浸提法和微波提取法。超声波法的最佳操作条件为:320W超声波功率,温度30℃,70%乙醇,在液固比15:1条件下提取10min,连续提取2次,总黄酮提取率可达94.1%。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协同热水提取铁钉菜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声波技术,研究了液固比、超声波强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pH对铁钉菜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铁钉菜多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剂比为3:100(g:m l),不调pH值,在65℃,超声强度为70%(210w),超声30 m in。  相似文献   

10.
Spiroelliptin, a spiro[cyclohexadienone-1,1′-tetralin] from Iryanthera elliptica, was synthesized by a novel process which involved the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of the appropriate chalcone. This and other spiro[methoxycyclobexadienone-1,1′-tetralin] derivatives, obtained by the same process or by the oxidative coupling of the appropriate 1,3-diarylpropanes, were used as models in the compilation of 1H and 13C NMR data allowing the recognition of three such naturally occurring structural types.  相似文献   

11.
抱茎蓼挥发油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水蒸气蒸馏法从抱茎蓼全草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挥发油组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运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正构烷烃系列物质对各组分进行定性确定,从抱茎蓼全草的挥发油中检出41个组分,占全油的99.21%,鉴定出38个组分,其主要组分是石竹烯(16.98%)、3-己烯-1-醇(14.69%)、3-辛烯-3醇(8.89%)、a-里哪醇(7.13%)、β-环柠檬醛(6.36%)等。对抱茎蓼全草的挥发油做了抗菌试验,其挥发油对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肠炎沙门菌(500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5株)有显著地抑制和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