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枢苯环立啶受体介导的心血管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有关中枢苯环立啶(PCP)受体的心血管效应,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大鼠侧脑室注射(icv)、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ith)和皮下注射(sc)PCP受体的激动剂或拮抗剂,观察其对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影响,以了解脑和脊髓PCP受体的心血管效应,结果表明,icv250nmolPCP产生强烈的降压和快速持久的心率减慢作用。ithPCP立即产生强烈的降压和心率减慢作用。并呈量效关系。ithPCP受体篁 异性拮抗剂右吗喃15nmol,可拮抗PCP(150nmol)所产生的降奔驰主和心率减慢作用,ithPCP受体特异性拮抗剂右吗喃15nmol,可拮抗PCP(150nmol)所产生的降压和心率减慢作用,ithPCP受体激动剂TCP250nmol,立即产生强烈的降压和心率减慢作用。scPCP10ng/kg则产生升压作用,对心率没有影响,上述结果表明,中枢PCP受体具有心血管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2.
俞昌喜  王庆平 《生理学报》1990,42(4):331-339
本文应用受体阻断、高效液相,6-OHDA 化学损毁神经末梢和放射自显影等多学科技术方法,探讨脊髓苯环立啶受体的心血管效应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的关系。结果表明,哌唑嗪、育亨宾均可对抗 ith PCP 的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ith PCP 产生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时,脊髓脑脊液内 MHPG 的含量升高;用6-OHDA 损毁脊髓 NA 能神经末梢后,ith PCP的降压和减慢心率作用大为减弱,脊髓 PCP 受体密度亦同时大为降低。可以认为,脊髓内有 PCP 受体分布于 NA 能神经末梢上,促进 NA 释放或抑制 NA 重摄取,可能是脊髓 PCP 受体产生心血管抑制效应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3.
4.
近些年来用标记过的外源凝集素作探针以研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已取得很大进展。本文首次用~(125)I标记鸡胚肝凝集素,再以~(125)I-凝集素亲和标记鸡胚肝细胞。标记的鸡胚肝细胞经放射自显影(ARG),可用扫描电镜(SEM)对细胞表面受体的位点进行直接观察,以研究鸡胚肝凝集素受体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受体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新生大鼠辣椒素皮下注射,成年后脊髓内3H-埃托菲(3H-etorphine)结合位点数的变化。发现新生鼠辣椒素处理可以引起脊髓后角浅层及中央管周围’H-etorphine结合位点明显减,其中Ⅰ、Ⅱ层自显影银粒数减少36%左右。Ⅲ层减少20%,中央管周围减少11%。而前角及背外测束3H-etorphine结合位点数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脊髓内初级感觉传入细纤维上有阿片受体分布。本研究为探明阿片类物质在脊髓水平的痛觉调控机制提供一定的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豚鼠肝生长激素受体(GHR)的cRNA克隆和编码区序列。它由1899bp组成,编码610个氨基酸。此外,还报道豚鼠GHR的结构特征和同源性比较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心得安对实验性心肌梗塞大鼠心肌膜β受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受体放射自显影术,以银粒数的分布与数量变化作为观察指标,对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治疗实验性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的心肌膜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的影响进行研究.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后一周引起心肌梗塞区内[3H]DHA结合位点数显著降低,在非梗塞区亦降低.结扎LAD应用心得安(100ug/kg)治疗一周后梗塞区[3H]DHA结合位点数明显回升,而非梗塞区则进一步降低.引人注目的是,心得安治疗后,[3H]DHA结合位点数在梗塞区/非梗塞区的比值由LAD结扎时的0.24上升为0.87,接近于假手术对照组的0.97.结果证明,心得安是直接作用于心脏的β受体,可能还通过调整了梗塞区与非梗塞区β受体的平衡,改善了心室的顺应性和提高了梗塞心脏的收缩协同作用.从而对AMI的心脏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Xu R  Liu BY  Niu WZ 《生理学报》2002,54(2):154-158
实验应用常规微电极方法研究了在生理温度下 (36 5± 0 5℃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对豚鼠心房肌细胞复极过程的影响及其与钾电流的关系。结果表明 :(1)CGRP(16nmol/L)可拮抗由钾通道阻断剂BaCl2 、4 AP引起的动作电位时间延长。 (2 )CGRP(16nmol/L)能够增加细胞外高钾 (18 5mmol/L)条件下心房肌慢反应动作电位的APA和Vmax,并缩短传导时间。 (3)CGRP(16nmol/L)能减弱甚至消除因并用CsCl (5mmol/L)和无钾灌流液诱发的触发活动。 (4)CGRP对动作电位复极过程的作用因温度条件而异。在生理温度下 ,CGRP(5、16和 5 0nmol/L)能够使动作电位平台抬高 ,缩短动作电位复极化 2 0 %、5 0 %和 90 %时程。其中 ,对动作电位复极化 2 0 %、5 0 %时程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而在室温下 (2 5 5± 2 1℃ ) ,CGRP使动作电位复极化 2 0 %、5 0 %和90 %时程延长。上述结果提示 ,CGRP对心房肌细胞具有多重电生理效应 ,其中生理温度下CGRP对钾电流的促进作用在动作电位的改变中占重要地位 ,今后有必要进一步研究CGRP对各种钾通道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大鼠脑切片的阿片受体结合和放射自显影技术,分析了与电惊厥发作有关的脑内结构及其阿片受体在电针抑制惊厥发作时的变化。图象处理和光密度测定的结果表明,反复电惊厥使尾核、海马、缰核和杏仁核内的阿片受体密度增加。而经电针处理后再给予电惊厥,与电惊厥组相比,海马、缰核和杏仁核内的受体密度降低,在尾核亦显示了受体密度降低的趋势。这一结果为这些结构内的阿片受体参与电惊厥发作和针刺制痫的过程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知母皂苷元对痴呆大鼠模型脑内M受体密度分布的影响。方法:单侧基底核内联合注射β-淀粉样肽25-35片段(Aβ25-35)和兴奋性氨基酸建立大鼠痴呆模型.然后将模型动物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ZMS组,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分析法测定皮层、海马和纹状体中的M受体密度。结果:脑内联合注射Aβ和Ibotenicacid(IBO)后,模型大鼠脑内有明显的Aβ斑块沉积.同时上述的三个区域中的M受体密度明显比假手术组减少,而模型大鼠喂服知母皂苷元60天后,能有效地增加模型大鼠脑内不同区域中的M受体密度。结论:知母皂苷元能使痴呆动物脑内M受体密度增加。说明它对老年性痴呆的胆碱系统功能渐进性退化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外淋巴灌流给药方法,观察了腺苷及其摄取抑制剂对嘧啶氨醇、以及腺苷受体拮抗剂茶碱对豚鼠蜗内直流电位(EP)的影响,并进行了耳蜗组织学观察。发现腺苷对EP有明显压抑作用,氧法观察负EP(N-EP)无明显改变;灌流双嘧啶氨醇,增加内源性腺苷,出现相似变化;灌流茶碱则使EP升高。本文讨论了腺苷对EP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豚鼠是听觉机能研究最常应用的动物,在其颅骨的鼓泡上,有一卵圆形的小孔,称为下鼓道口,在此插入电极,可抵鼓岬部,能够很好地记录出耳蜗电图。此方法简便、可靠,不需要打开乳突,是从鼓岬部记录耳蜗电图的一种新途径,在听觉机能研究及生理学实验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APC基因是1991年被发现的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它被定位于人第5号染色体5q21处。APC基因如发生缺失或突变,则易患直肠肿瘤,并伴有部分先天痴呆的病例。本工作在孟帆已获得的APC基因在豚鼠中的同源cDNA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的亚克隆,并利用原位杂交和RNA酶保护分析的方法,对它在脑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APCmRNA主要在海马、大脑和小脑中表达;嗅球中杂交信号稍弱,脑干中最弱。海马中阳性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小脑中则主要是内层颗粒细胞。在一个月大的豚鼠胚胎的脑中也观察到相似的表达型式。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经发育和先天痴呆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4.
翟进  马如钝 《生理学报》1991,43(1):73-77
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了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吡啶(nifedlpine)对离体豚鼠腹腔神经节细胞三种钙依赖性电位的可逆性作用。硝苯吡啶(0.1—1mmol/L)可剂量依赖式地抑制动作电位后超极化、强直后膜电位的变化,在无钠高钙加 TEA 溶液中,硝苯吡啶(0.1μmol/L)能抑制钙锋电位。结果表明,大剂量的硝苯吡啶可继发性抑制钙依赖性钾电导,临床治疗剂量的硝苯吡啶还直接减少钙电导。以上作用是硝苯吡啶调节交感节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阻滞突触前膜 ACh 的量子性释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小鼠附睾头精子,其头部Ca~(2 )在顶体前区顶体外膜内侧结合最多,Ca~(2 )沉淀反应颗粒于该处呈连续层状。附睾头豚鼠精子其头部结合Ca~(2 )含量很少,且主要结合于顶体前区腹面顶体外膜内侧。小鼠附睾体和附睾尾精子Ca~(2 )的分布特征基本上和附睾头精子相同。但豚鼠附睾尾精子顶体外膜内侧无Ca~(2 )结合。和附睾头、附睾尾的附睾液相比,附睾体附睾液基质内具有大量Ca~(2 )存在。附睾体柱状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切面上也具有Ca~(2 )沉淀反应颗粒,微绒毛可能与附睾液Ca~(2 )含量的调节有关。精子尾部Ca~(2 )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内,在质膜内、外两侧和线粒体外膜外侧也结合有少量的Ca~(2 )。和小鼠精子相比,豚鼠精子尾部线粒体内具有大量的Ca~(2 )。  相似文献   

16.
朱朝  董维嘉 《生理学报》1996,48(3):298-302
腺苷作为一种神经调质,能抑制多种递质的释放,发挥负反馈调节作用,用外淋巴灌流给药方法,观察了腺苷及其摄取抑制剂双嘧啶氨醇、受体拮抗剂茶 对豚鼠复合听神经动作电位、微音器电位、蜗内直流电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庆大霉素对豚鼠耳蜗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庆大霉素(GM) 致聋豚鼠耳蜗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分布及其变化,探讨一氧化氮(NO) 与GM 耳毒机制的关系。方法:NADPHd 酶组化方法及显微图像分析技术。结果:GM 致聋后,NOS 阳性反应物密度在血管纹、内毛细胞、外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听神经纤维的分布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01);上述部位的NOS平均灰度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01);ABR 听阈变化与NOS平均密度及灰度值变化高度相关( 上述各部位r 值范围,r密度听阈:0 .9140~0.8698;r灰度听阈:-0 .7892 ~- 0.9347;P< 0.01)。结论:①NO 可能与GM的耳毒作用机制有关,是耳毒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②GM 耳毒作用部位不仅发生在血管纹和外毛细胞,而且还涉及到内毛细胞、螺旋神经节及听神经纤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用外耳道慢性电极植入法可以在较长时间内记录到清醒豚鼠的耳蜗电位(CAP和CM)。正常豚鼠的CAP(N_1)最大振幅平均达70—80μV。CAP(N_1)的潜伏期、阈值和最大振幅在4个月内均较稳定。因此用此法能远期观察清醒豚鼠耳蜗听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猪冠状动脉肌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刚刚  魏东升 《生理学报》1994,46(2):176-180
采用螺旋肌条生物检定技术研究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猪冠状动脉肌条的影响。结果显示κ,μ,δ亚型选择性激动剂U-50488H,羟甲基芬太尼,吗啡,D-ala-DLeu-enkephalin(DADLE)以及广谱激动剂依托啡都可以引起肌条的收缩,收缩强度以U-50488H>吗啡>依托啡>OMF,DADLE。上述作用均呈量效关系,纳洛酮对上述各亚型激动剂的作用不仅不能拮抗,反有增强作用,纳洛酮本射亦有致收缩作  相似文献   

20.
产毒性大肠杆菌毒素在豚鼠肠道定位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感染豚鼠小肠组织中ETEC肠毒素的定位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发病豚鼠从空肠到回肠明显充血,肿胀,但盲肠,结肠和直肠外观与对照组差别不明显,光镜下见到发病动物肠组织病变主要出现在空肠和回肠,以回肠最为严重。主要病理改变为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和充血,病变部位可以出现在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取回肠组织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TEC不耐热肠毒素(LT)和耐热肠毒素(ST)、可见回肠粘膜表层,粘膜肌层,肌层及浆膜层均呈LT和ST阳性反应,分布弥漫,空白对照和正常豚鼠回肠组织均呈阴性结果。本研究表明,ETEC主要作用于空肠和回肠,尤其是回肠;回肠组织各层都有病变,且与肠毒素的分布一致,证明毒素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肠粘膜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