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木瓜种质资源的植物学归类及管理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中国植物志>等专著为依据,对我国目前比较混乱的木瓜种类命名状况进行分析与澄清.认定单瓣观赏种中的贴梗海棠、四季贴梗海棠和复色贴梗海棠以及皱皮木瓜属于皱皮木瓜种;复瓣观赏种中的大富贵、红宝石、绿宝石、艳阳红属于木瓜种;光皮木瓜属于木瓜种,假光皮木瓜属于毛叶木瓜种.考证了各大木瓜产地的种源:曹州木瓜为木瓜种,沂州木瓜和宣木瓜为皱皮木瓜种,云南木瓜包括皱皮木瓜种、木瓜种、毛叶木瓜种、西藏木瓜种和野木瓜种.同时介绍了不同木瓜种的应用价值及其主要优良品种.另外,对今后如何改善混乱的命名现状提出了建议,并制定了大规模运用各地种源进行育种时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资丘木瓜     
木瓜是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贴梗海棠的果实,商品名皱皮木瓜。资丘木瓜是湖北长阳名产,据《药材商品学》记载,资丘木瓜与浙江淳安木瓜、安徽宣城木瓜齐名,同为皱皮木瓜的三大道地药材。资丘木瓜《本草纲目》中不载;康熙五十七年编纂的《卯峒司志》,将其列入果部而非...  相似文献   

3.
<正>海棠隶属蔷薇科苹果属,国际上通常将果实直径小于2英寸(1英寸约等于2.54厘米)苹果属植物称为海棠,大于2英寸的称为苹果。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并称"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温带观花树木。海棠花风姿绰约,花开似锦,盛开时,醇香四溢、令人陶醉,自古以来便雅俗共赏,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皇家园林中常与玉  相似文献   

4.
皱皮木瓜果实中有机酸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木瓜为常用中药,其原植物为木瓜属(Chaenomeles Lindl.)植物皱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Sweet)Nakai],又称贴梗海棠、贴梗木瓜等,中国南方各地均有栽培。其花可供观赏;果实入药,能驱风强壮、舒筋、镇痛消肿,民间常用于浸泡药酒;种仁富含油酸和亚油酸。对皱皮木瓜有机酸的脂肪性成分已有研究报道,但尚无其水溶性有机酸成分的研究报道。皱皮木瓜的药用功效主要为镇痛解痉,但至今未明确其主效成分,有机酸虽具有一定的镇痛功效,但有机酸的种类不同,功效也不相同。鉴于长期以来皱皮木瓜还是作为汤药服用,所以就其水溶性有机酸组成及含量开展研究,特别是与其有机酸中的脂肪性成分进行比较研究尤为必要,对于揭示皱皮木瓜主要功效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保藏方法对木瓜化学成份的影响钱骅张卫明(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210042)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lagenaria(loisel)Koidz)的干燥成熟果实,含有皂甙、苹果酸、酒石酸、枸橼酸、维生素C、黄酮类和鞣质...  相似文献   

6.
植物之以“海棠”名者,品类繁多,有什么秋海棠、吊钟海棠、蟆叶秋海棠、四季海棠、铁十字海棠……等,不胜枚举,但木本者均属蔷薇科,据《群芳谱》介绍:“海棠有四种,皆木本:贴梗海棠,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木瓜海棠。”垂丝海棠(Malus halliana),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是春季庭园重要的观赏树种。原产我国西南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北宋文学家宋祁的《蜀海棠诗》:“蜀国天余煦,珍葩地所宜。”沈立《海棠百韻》:“岷蜀地千里,海棠花独妍”等赞美诗句,足以证明宋代已盛行栽培。的确,春天垂丝海棠花蕾绽开,群葩倒悬,在绿叶间时隐时现,宛然少女掩面,…  相似文献   

7.
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又称铁脚海棠、木瓜花,为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高1.5—2米,小枝有刺,枝干丛生,开张而柔软。叶方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花绯红色,花柄基部甚短,3—5朵花成簇贴枝干而生,直径约4厘米,通常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果梨形或卵形,长约5厘米,黄色或黄绿色,芳香。分布于我国陕西、四川、云南、广东等地;缅甸也有。作为观赏植物已广泛引种到世界各温  相似文献   

8.
皱皮木瓜茎段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名称:皱皮木瓜,又名贴梗海棠(Chaono-meles speciosa) 材料类别:带侧芽的嫩茎段。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诱导芽伸长及芽分化培养基的组合如下:①MS;②MS BA0.5mg/L(单位下同);③MS BA0.5 IBA3;④MS BA1 NAA0.1;⑤MS KT1 NAA0.1。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大量元素及1/2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9.
贴梗海棠组培中继代增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贴梗海棠组培快繁中,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培养温度及光照对芽继代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贴梗海棠芽增殖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附加6-BA 0.5g/ml,NAA 0.5 g/ml为芽增殖的最佳浓度组合;最佳培养温度为25±2℃。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月份采摘的贴梗海棠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研究,发现3月和7月采集的贴梗海棠叶不同提取部位均具有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中,7月贴梗海棠叶中乙酸乙酯部位(IC50=47.27μg/mL)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好,远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1213.38μg/mL)。7月贴梗海棠叶中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均高于3月叶中相应部位,而石油醚部位低于3月叶的石油醚部位,且都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此外,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中国二叉蚜属SchizaphisBruer6种,其中包括3新种:贴梗海棠二叉蚜Schizaphis(Schizaphis)chaenometicolaZhang,sp.nov.香草二叉蚜Schizaphis(Schizaphis)hierochlophagaZhangetChen,sp.nov.和长管二叉蚜Schizophis(Schizaphis)longituberclataZhangetQiao,sp.nov,并附亚属、种检索表。模式标本存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贴梗海棠二叉蚜Schizapais(Schizaphis)chaenometicolaZhang,新种(图1)正模:无翅孤雌蚜,No.8101-1-11,甘肃:天水(北纬34.6°,东经105.7°)1580m,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1985-VII-7,23,张广学、钟铁森;副模:7无翅孤雌蚜,其它同上。该种触角约为体长的0.50~0.70倍,腹管略长于尾片,与香草二叉蚜相近,但腹部各节无缘瘤,中胸腹盆两臂分离,寄主贴梗海棠和山丁子,使其不同于本属内任何种。香草二叉蚜Schizaphis(Schizaphis)hierochlophagaZhangetChen,新种(图2)正模:有翅孤雌蚜,No.Y2690-1-1-3,北京(北纬39.3°,东经116.4°)100m,香茅草Cymbopogonspp,1983-VI-2,张向才。副模:1有翅孤雌蚜,1无翅孤雌蚜,No.Y2690-11-2,其它同上。该种触角约为体长的0.64倍,有翅孤雌蚜触角3~5  相似文献   

12.
珠美海棠(Malus zumi)系苹果属小苹果类植物,原产于日本北部山区,是毛山荆子和三叶海棠野生杂交种,也是一种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以往由于种子少,播种繁殖困难,目前经过天津农学院赵惠祥教授用生物技术进行试管快速繁殖,已获得大量的克隆珠美海棠自根苗。 试验表明:珠美海棠适应范围广,在试管内pH3的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而在pH8的培养基中生长也很好。在含盐量6‰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在pH9.2的土壤中也能正常生长。在温室里,高温、高湿的生长条件下,一般M系的苹果砧木,如M7、M26、M4都感染白粉病,  相似文献   

13.
贴梗海棠挥发性成分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提取并分析了贴梗海棠花蕾和花的挥发油成分。结果发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在花蕾开放的过程中,含量从24.67%下降到1.77%,而己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含量则从0%增加到47.23%,表明在贴梗海棠花蕾开放的过程中,在植物体内多种酶的共同作用下,二者存在着生物转化,依据此结果,我们提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与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在贴梗海棠开放过程中生物转化假说。  相似文献   

14.
以垂丝海棠和木瓜海棠为实验材料,用CIRAS-2型光合仪测定并计算垂丝海棠和木瓜海棠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光饱和点、光补偿点、表观量子效率等光合参数,对两者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升高,垂丝海棠和木瓜海棠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都随着光强的增强而升高;垂丝海棠光补偿点较低、光饱合点较高,表明垂丝海棠对强光的适应性较强;垂丝海棠的表观量子效率比木瓜海棠的高,说明垂丝海棠叶片转化光能的效率高于木瓜海棠,并且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较强。这些数据为垂丝海棠和木瓜海棠在园林绿化中的合理配置与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药用观赏植物——贴梗海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别名铁脚梨、皱皮木瓜等,为蔷薇科多年生落叶灌木。株高2.3米,树皮褐色,平滑。枝外展,棕褐色。具明显的皮孔,有长刺。单叶互生或簇生,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边缘具密而细的锐锯齿。花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放,数朵簇生,萼筒钟状,花瓣深红、淡红、白色,梨果卵球形或长圆形,外皮光滑,黄色或黄绿色,种子多数。花期3-4月,  相似文献   

16.
培养条件对黄檗快速繁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玉红  曲伟娣 《植物研究》2008,28(2):236-239
以黄檗带顶芽和腋芽的茎段为材料,以MS和1/2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黄檗组培苗的快速繁殖,以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黄檗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以MS+6-BA 0.8 mg·L-1为培养基,浓度1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黄檗茎段8 min,其组培苗生长最旺盛,成活率可达92.8%。以MS为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20 mg·L-1,pH值5.8对黄檗组培苗的壮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贺俊英 《植物学报》2020,55(2):256-256
正光梗蒺藜草是禾本科蒺藜草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其须根较为短粗,茎先横向匍匐后直立生长,茎节处稍有膝曲且近地面数节具根,基部分蘖呈丛状,秆高10–40cm;叶鞘具脊,上半部松弛且近边缘处有细长柔毛;叶舌短小且具一圈短绒毛;叶片条形或狭长披针形;花序为穗状花序,每1节都有具约13枚小穗的刺苞。光梗蒺藜草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多生于砂质土壤且对土壤地质条件的包容性强,加上极易成片集中繁殖与分布,因此极易抑制原地区植被的生长发育,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是一种恶性杂草。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光梗蒺藜草进入内蒙古地区,对内蒙古地区原有的生态  相似文献   

18.
白鹤芋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鹤芋(Spathiphylumfloribundum),别名白掌,为天南星科,苞叶芋属植物,起源于热带美洲。需要高温高湿环境。通常以分株法繁殖,繁殖系数低。组织培养法是快速繁殖白鹤芋的有效途径。1材料和方法1.1材料白鹤芋茎段。1.2培养条件以MS...  相似文献   

19.
张广学  陈小琳 《昆虫学报》1998,41(4):401-408
本文记述中国二叉蚜属Schizaphis Borner 6种,其中包括3新种:贴梗海棠二叉蚜Schizaphis(Schizaphis)chaenometicola Zhang,sp.nov.,香草二叉蚜Schizaphis(Schizaphis)hierochlophaga Zhanget Chen,sp.nov.和长管二叉蚜Schizaphis(Schizaphis)longituberclata Zhang et Qiao,sp.nov.,并附亚属、种检索表。模式标本存放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  相似文献   

20.
百部属一新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臧得奎  彭卫东 《植物研究》1996,16(4):413-414
百部属一新种,即山东百部Semona shandongensis D.K.Zang,与近缘种进立百部S.sesilifolia Miq。区别在茎生,叶倒卵形,茶梗与叶柄及叶片基部贴生,花被片不反曲,宽达0.4-0.6cm,外轮2片较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