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日本中生代晚期手取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简要评述与中国的对比。手取群从下到上分为九头龙亚群、石白亚群、赤岩亚群。庄川地区九头龙亚群御手洗组新发现菊石,属Tithonian-Berriasian期,改变了以往Callovian期的传统意见。石白亚群发现菊石,属Late Hauterivian-Early Barremian期;亚群上部发现海相双壳类,属Hauterivian期,半咸水相和淡水双壳类也与外带Hauterivian期的对比;绝对年龄测定为135±7Ma和128±8Ma,分别属Hauterivian早期和Barremian早期,其中135Ma被普遍接受;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特征与俄罗斯东部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温湿化一致。石白亚群的时代综合为Valanginian-Hauterivian期。赤岩亚群的Trigonioides(Wakinoa)tetoriensis也发现于外带,时代属latest Hauterivian-Early Barremian期;绝对年龄测定数据不稳定,自127±8Ma(Barremian中期)至106±7Ma(Albian中期)。对亚群的Nippononaia ryosekiana作了修订,认为应属N.linhaiensis,与浙江馆头组的同种,比濑林组(Lower Aptian)的N.ryosekiana原始,故时代早于Aptian期。赤岩亚群的时代综合为Barremian期,但不排除上延的可能。区域对比结果认为,中国东北龙爪沟群及绥滨地区的相当地层可与九头龙亚群和石白亚群对比;馆头组、下城子组可与赤岩亚群对比;热河群上部沙海组-阜新组煤系地层可与石白亚群对比;并对义县组的时代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西藏吉隆白垩纪末期浮游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年代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西藏吉隆县宗卓组顶部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其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G.gansseri带的上部至A.mayaroensis带的下部,年龄值在68-70Ma之间。据江孜至吉隆一带地层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与对比,认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的半深水至远洋环境是在康潘晚期至白垩纪末期由东向西逐步结束的,在吉隆地区的结束时间至少已接近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界线时期。  相似文献   

3.
马其鸿 《古生物学报》1991,30(6):705-713
宁夏六盘山群上部和内蒙古赛汉塔拉组产出的珠蚌类化石为首次描述,其面貌与邻区相当地层产出的蚌类相似,前人将它们鉴定为Unio。现据它们的壳顶区缺双带构造、前假主齿乳头状并不呈“多”形排列和前闭壳肌痕内具树枝状构造等特征建立Ningxiaconcha gen. nov.。本文还对Pseudelliptio属及其模式种的含义作了补充修订;通过这些珠蚌类化石的对比,宁夏六盘山群和内蒙古赛汉塔拉组可与新疆吐谷鲁群中上部、辽西沙海组和阜新组、山东蒙阴群中上部、浙江寿昌组上段以及苏联、蒙古、德国韦尔登阶进行对比,其时代应归入早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4.
宁夏海原两个第三纪中期哺乳动物群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宁夏南部海原地区首次发现了第三纪中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它们产自二个不同的层位:上层的采自红柳沟组的底部;下层的产自清水营组的上部,我们称为袁家窝窝动物群。袁家窝窝动物群的时代为中渐新世。这一动物群在海原的发现不但将产中渐新世哺乳动物群的地点往南推移,而且表明在海原的清水营组时代的上限为中渐新世。在红柳沟组底部发现的哺乳动物群表明其时代可能为早中新世(或更早),显然要比典型地区的红柳沟组的时代-中中新世要早。这不但表明红柳沟组是异时性的,至少代表早-中中新世的沉积,而且说明在中新世时从早期到中、晚期宁夏盆地的沉积中心可能由南向北推移。这很可能与六盘山的抬升有关。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查干布拉格组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查干布拉格组上部所产的哺乳动物群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已知的9属10种哺乳动物中有四属(Teleolophus、Harpagolestes、Sianodon和Amynodon)过去在其他地区都只在始新世时出现;两属种(Paracadurcodon,Lophiomeryxof.Lgracilis)比亚洲或欧洲早渐新世的种属原始;Ctenodactylidaegen.etspnov.也比渐新世的已知的种类原始。因此查干布拉格组的时代可能为晚始新世,而不是原来所认为的早渐新世。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白乃庙Parafusulina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内蒙古白乃庙附近下二叠统碎屑岩系所夹石灰岩中的Parafusulina(竹蜓)类动物群7属23种,其中Parafusulina 11种,Pseudofusulina 6种,Laxifusulina 1种,Schwagerina 1种,Neimonggolina 1种和Minojapanella 1种。论文着重分析和讨论了这些属种的地质、地理分布;对其中1新种Pseudofusulina bainaimiaoensis sp.nov.作了详细描述;论证了白乃庙含(竹蜓)灰岩大致可与河北康保三面井组上部的Parafusulina(竹蜓)类动物群及内蒙古毛里喷洪地区呼格特组的(竹蜓)类动物群对比,时代属早二叠世栖霞晚期。  相似文献   

7.
鄂西松滋一带,三游洞群分布广泛,岩性以白云岩为主,以往除偶见叠层石外,尚未发现其它化石,岩性成为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1980年至1981年,笔者在松滋县刘家场三游洞群上部地层中采集了较丰富的三叶虫化石,主要属种有:Saukia enshiensis Chu, Prosattkia liujiachangensis sp. nov, P. sp.。这些三叶虫的发现,证实鄂西三游洞群上部地层的地质时代为晚寒武世晚期,与华北地区上寒武统凤山阶和川东、鄂西南的毛田组可以对比,为今后鄂西上寒武统地层的进一步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安徽含山县彭庄村西分布一套红色地层,假整合在富含植物化石的象山群中、下部之上,安徽区测队曾将其认作象山群上部(新近命名为含山组),并与南京地区北象山和中山陵前所见的紫红色砂、页岩层及皖南洪琴组对比。在它的近底部浅黄色泥岩中发现不少植物化石,还有瓣鳃类、叶肢介、鲎虫、介形类、腹足类及昆虫化石等。这些化石的发现为确定这段地层的时代提供了依据。苏皖两省长江沿线的象山群,均由两组由粗到细含煤线(或薄煤层)的碎屑岩(在南京地  相似文献   

9.
拉萨地区林周盆地典中那玛剖面设兴组上部新发现的孢粉组合以落叶、阔叶植物为主体,主要为桦科的Alnipollenites,Betulaepollenites,Carpiniptes,山毛榉科的Quercoidites,胡桃科的Juglanspollenites,榆科的Ulmipollenites,椴科的Tiliapollenites等,孢粉化石多为古近纪常见分子,未发现白垩纪的特征分子。古近纪早期大量出现的三孔沟,网面三孔沟等花粉少量出现;孢粉组合更接近于古近纪中晚期的面貌,其时代可能属于晚始新世。因此,设兴组上部的年代可能是始新世晚期。由此推论,设兴组和林子宗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不能代表白垩纪古近纪之间的构造运动,而是代表始新世晚期后的构造运动。同时,林周盆地可能沉积有古近纪的河湖相地层。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菊科风毛菊属一新记录种:条叶雪莲(Saussurea linearifolia Ludlow),并根据馆藏标本提供特征描述.本种以前记载分布于尼泊尔和印度的喜马拉雅地区,我国西藏吉隆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文中定为 Notoconularia damxungensis sp. nov. 的锥石标本系笔者之一于1985年参加中、英联合拉萨-格尔木地质构造考察期间采集的.化石产地在拉萨以北约100km的当雄县城东4km的查那拉,产出层位为旁多群上部.旁多群由李璞(1955)建立,以拉萨地区林周以北旁多、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出露广泛且分布连续,而有关马家沟组的时代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制约了盆地周缘地层划分和对比。陕西岐山地区崛山剖面的马家沟组上部识别出牙形刺6属10种,属于上奥陶统Belodina compressa带至Belodina confluens带。因此,崛山剖面马家沟组上部的时代为晚奥陶世早—中期。通过对各地区马家沟组的时代对比,发现马家沟组的顶界穿时,范围下至中奥陶统达瑞威尔阶中上部,上达上奥陶统凯迪阶下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两淮地区太原组的岩性特征。根据所含 类动物群的垂直分布情况,该区太原组可建立Sphaerochwagerina带(可细分为下部的Quasifusulinagracilis-Boultoniawillsi亚带和上部的Sphaeroschwagerinasubrotunda亚带),其时代应属晚石炭世晚期。通过对太原组灰岩的沉积特征、 类分异度及其共生生物群保存情况等方面综合研究,较详细地讨论了海水盐度、温度、深度、浑浊度、水动力条件等生态因素对 类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新疆吉木乃地区托斯特西部发现的Triplopus sp.、 Triplopus? jeminaiensis sp.nov., Lophialetes sp.及Hyaenodontidae indet.等哺乳动物化石,证实了这一地区中始新世地层的存在.其属种构成大致可与内蒙古伊尔丁曼哈动物群及哈萨克斯坦中始新世Obayla或Sargamys哺乳动物群对比,时代为伊尔丁曼哈期.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早三叠世卡以头组地质时代和植物组合问题,对采于黔西滇东地区两条二叠系-三叠系海陆交互相界线剖面卡以头组中、下部的植物化石Annalepis(脊囊属)进行深入研究。与Annalepis同层或上部层位见有早三叠世早期的海相双壳类、介形类、腕足类、菊石类及大羽羊齿植物群残余分子,因此可以确定Annalepis在该地区出现于早三叠世早期的印度期(Induan),说明卡以头组(至少中、下部)地质时代属早三叠世早期。推测我国南方的Annalepis在早三叠世始于黔西滇东,随后向北迁移、中三叠世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由早三叠世An-nalepis和大羽羊齿植物群残存分子共同构成的我国南方早三叠世早期植物组合,填补了早三叠世晚期岭文组与晚二叠世B期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Ullmannia cf.bronnia-Annularia pinglouensis组合之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海相东荣组最上部产丰富或较丰富的沟鞭藻类,经鉴定达20属30余种,其中有些在我国为首次发现,包括一新种Leberidocysta suibinensis sp.nov.。文中详细地讨论沟鞭藻Oligosphae-ridium pulcherrimum组合的特征及其地质时代,包括侏罗-白垩系界线等;认为该组合的时代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这一组合是我国白垩纪最早期的海相沉积,也是白垩系底部的第一个化石组合;首次提出黑龙江省东北部绥滨地区侏罗-白垩系界线应置于Tithonian阶的沟鞭藻Amphorula delicata组合与Berriasian-Valanginian阶的Oligosphaeridium pulcherrimum组合之间,即岩石地层上的东荣组上部与最上部之间。这条沟鞭藻类生物地层界线与双壳类的下、中伏尔加阶的Buchiamosquensis-B.rugosa带与上伏尔加阶的B.fischeriana带之间的分界完全吻合,与目前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建议的侏罗-白垩系界线位于中伏尔加阶与上伏尔加阶之间亦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广东南雄盆地早第三纪红层罗佛寨群分上、下两部分:下部上湖组含有比较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时代确定为中古新世;而上部浓山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一直未确定。1973年冬,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一个野外队,在浓山组地层中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化石,为确定浓山组的时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这些材料中有两块中兽化石,虽然材料都很破碎,但对于了解该动物群的性质和确定该地层时代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湖北秭归盆地中侏罗世泄滩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记录了鄂西秭归盆地东缘泄滩组上部21个属36个种的孢粉植物群,其中包括3个新种,讨论了主要属种组合特征和地层延限,根据中侏罗世孢粉植物群组合在国内外的对比,提出泄滩组上部Cyathidites minor-Classopollis-Callialasporites组合的时代属于中侏罗世,这个组合以桫椤科,掌鳞杉科植物的繁盛,和出现大量Cal-lialasporites母体植物为特点,暗示泄滩组上部形成于炎热而干旱的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9.
记述产自西藏南部仲巴县的一个中国目前所知最年轻的菊石群 ,含 2科 4属 6种 ,其中 4新种。据菊石群面貌和它们所产出的层位可以划分出上、下两个组合带 :上部Pachydiscuscf.hidakaensis Libycoceraszhongbaense组合带 ;下部Manambolitescujiangdingensis M .pivaeteaui组合带。产菊石的曲贝亚组的下段和上段的中、下部(82F5 0及其以下层位 )为晚Campanian期 ,上段上部 (即 82F5 2及其以上层位 )为早Maastrichtian期。  相似文献   

20.
西藏土壤中铜含是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  言目前 ,西藏的生态环境基本保持原生状态 ,是至今地球上受人类活动影响和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 .所以 ,西藏是进行生态环境本底调查和表生地球化学研究最为理想的场所 .西藏的土壤中Cu含量数据 ,不但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西藏高原表生环境中Cu的地球化学特征 ,而且还可以为这一地区环境监测与评价等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 ,也可以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土壤生态环境背景的永久性参比资料 .2 材料与方法2 1 供试材料样品采自北起唐古拉山 ,南至亚东、樟木、吉隆、普兰 ,东从金沙江 ,西到班公错—除羌唐高原北部以外的西藏广大地区 ,共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