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症控制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测量比较术前、术后的探诊出血,探诊深度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龈沟出血指数由3.60±0.51降至1.67±0.62,探诊深度由(5.72±1.15)mm降至(2.60±0.82)mm,糖化血红蛋白由(9.87±1.49)%降至(8.41±0.82)%,P<0.01.结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炎能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水平,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2.
牙周再生定义为完全恢复失去的牙周组织及其原始结构和功能。富生长因子血浆(PRGF)是促进丢失的牙周组织恢复的生长因子浓缩悬浮液。为了评估PRGF联合引导组织再生(GTR)治疗术与仅GTR治疗术在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骨内缺损的临床效果,42处牙周骨缺损的慢性牙周炎患者(n=14)随机分配到试验组(PRGF+GTR)和对照组(仅GTR)。临床和射线检测结果评估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缺损深度(Radiological defect depth)以及骨充填(Bone fill)。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临床参数显示对照组平均牙周探诊深度降低(3.37±1.62) mm (p0.001),试验组平均牙周探诊深度降低(4.13±1.59) mm (p0.001)。对照组(5.42±1.99)和试验组(5.99±1.77)临床附着水平平均变化以及牙龈指数平均变化(对照组(1.89±0.32)和试验组(1.68±0.58))有显著性差异(p0.001)。比较各组间临床参数,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骨缺损充填为(1.06±0.81)和(1.0±0.97),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的随访中,PRGF+GTR联合治疗以及单独GTR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附着水平和缺损深度有显著改善作用。PRGF+GTR联合治疗中,PRGF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附着水平和缺损深度无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一次法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FM-SRP)和常规的四分法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Q-SRP)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并观察慢性牙周炎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FM-SRP组在l天内完成全口所有象限的刮治和根面平整,Q-SRP组每周进行1个象限的刮治,连续4周完成全口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检测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探诊出血(BOP)及空腹血糖(F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有3例患者被剔除。与治疗前相比,2种治疗方式在3个月和6个月时的PLI、PD、CAL和BOP均有显著改善(P<0.05),FPG和HbAlc无显著性改变(P>0.05)。但各项指标的变化在2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组资料,FM-SRP和Q-SRP两种方法治疗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均可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龈沟液中骨硬化蛋白对慢性牙周炎疗效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及同期79例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和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2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龈沟液中的骨硬化蛋白水平,并分析牙周临床指标与龈沟液骨硬化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及龈沟液中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但附着丧失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两组的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中骨硬化蛋白水平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1=0.876,P10.001;r2=0.842,P10.00;r3=0.913,P10.001;r4=0.903,P10.001)。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骨硬化蛋白水平明显上调,并与与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可作为慢性牙周炎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中、重度牙周炎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并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7在二者相关性中的可能作用。方法:检测和分析40名健康者(健康组)、4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2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心病组)及47例患冠心病伴中、重度牙周炎的患者(冠心病+牙周炎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血脂水平(血清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和牙周临床指数(附着丧失、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组、牙周炎组、冠心病组及牙周炎+冠心病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分别为(13.01±1.23)、(24.45±2.13)、(59.90±2.23)和(68.87±3.43)ng/L,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7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受教育状况、血压和体重指数后显示,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7水平间的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可能性高于牙周健康者,其发生冠心病的相对风险率比值比为2.416(P=0.039;95%CI:1.126-6.659)。经协方差分析校正年龄、受教育状况、血压和体重指数后,各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间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严重的牙周感染可能通过改变白细胞介素17水平,影响全身炎症反应和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是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洁刮治术后慢性牙周炎可疑致病微生物检出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慢性牙周炎患者36例,均采用洁刮治术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牙周膜附着丧失量、牙周探诊深度、出血率以及微生物数量。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患者牙周探诊深度与探诊出血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附着丧失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治疗后中间普氏菌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氏类杆菌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前后细菌数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牙龈卟啉单胞菌C组牙周探诊深度变化显著高于D组(P0.05);齿垢密螺旋体C组探诊出血率变化显著低于D组(P0.05);福赛氏类杆菌C组牙周探诊深度和出血率与D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龈卟啉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和福赛氏类杆菌数量与洁刮治术后疗效密切相关,可作为微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定期血糖监测对糖尿病血糖控制及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中心2010-2011年度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2组均接受正规降糖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指导,干预组每周进行一次血糖监测,每3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对照组按患者意愿测定血糖指标,通过12个月的观察,研究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及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由定期监测血糖前的(7.26±1.36)mmol/L降至(6.68±1.1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HPG)由定期监测血糖前的(12.34±2.29)mmol/L降至(11.09±1.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由监测前的(7.99±1.61)%降至(6.60±0.8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生活方式亦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的改变不如干预组。结论:通过定期血糖监测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促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周夹板联合正畸治疗对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咀嚼功能和龈沟液中前列素E2(PGE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p2l活化激酶5(PAK5)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间接收的93例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夹板治疗)和研究组(47例,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夹板治疗联合正畸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情况,咀嚼功能、美观度,龈沟液PGE2、s ICAM-1、PAK5水平。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牙周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探诊出血率、前牙咬合低于对照组,咀嚼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牙周袋深度、前牙覆盖度、牙槽骨高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龈沟液PGE2、s ICAM-1、PAK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夹板联合正畸治疗可有效恢复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牙周功能和咀嚼功能,且美观效果好,还可减轻对龈沟液PGE2、s ICAM-1、PAK5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其与口腔龈下菌群分布的关系。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本院牙周病科收治的9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牙周炎组(n=32)和糖尿病组(n=66)。测定和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和HbA1c水平,根据HbA1c水平将患者分为轻度组(HbA1c≤7%)(n=26)、中度组(7%10%)(n=18)。利用牙龈指数评估牙周病变程度。取磨牙探诊深度≥4 mm且存在附着丧失位点处龈下菌斑,鉴定菌种种类并计数。结果糖尿病组患者FBG、2hBG和HbA1c水平显著高于牙周炎组(t=2.878,P=0.005;t=9.119,P<0.001;t=3.371,P=0.001)。不同HbA1c水平牙周病变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64,P=0.002),HbA1c水平与牙龈损伤程度呈正相关(r=0.769,P=0.002)。糖尿病组患者龈下伴放线放线杆菌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牙周炎组(t=3.873,P=0.049;t=14.061,P<0.001)。患者龈下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变黑普氏菌数量随HbA1c水平升高而增加(t=13.914,P<0.001;t=6.985,P=0.002;t=5.955,P=0.004;t=6.808,P=0.002);HbA1c水平与龈下二氧化碳嗜纤维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变黑普氏菌数量呈正相关(r=0.861,P<0.001;r=0.758,P<0.001;r=0.776,P<0.001;r=0.754,P<0.001)。结论牙周炎伴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变程度及龈下菌群分布变化与HbA1c水平有关,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维持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群稳态,对糖尿病和牙周病预防与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6种短链脂肪酸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并对方法学进行考察。选取2018年在本院查体的2型糖尿病患者57例,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高糖化组(糖化血红蛋白7.0,28例)与低糖化组(糖化血红蛋白≤7.0,29例)。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两组患者粪便中6种短链脂肪酸水平,并分析6种短链脂肪酸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低糖化组患者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水平显著高于高糖化组(均P0.05),异丁酸与异戊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与粪便中乙酸呈负相关(r=-0.540 1,P0.000 1),与丙酸呈负相关(r=-0.358 1,P=0.006 2),与丁酸呈负相关(r=-0.421 7,P=0.001 1),与戊酸呈负相关(r=-0.326 8,P=0.042 3),与异丁酸、异戊酸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短链脂肪酸水平的下降可能是影响血糖控制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钠-葡萄糖转移蛋白酶抑制剂2对2型糖尿病(T2DM)伴牙周病患者疗效。方法:选择近三年来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口腔科收治的72例T2DM伴牙周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A组)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并加用列净类药物,对照组(B组)40例患者接受牙周基础治疗加用磺脲类降糖药物。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牙周探诊深度(I'D)、龈沟出血指数(SBI)、附着丧失(AL)值、空腹血糖C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内脂素、瘦素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及HD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内脂素、瘦素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钠-葡萄糖转移蛋白酶抑制剂2可显著改善T2DM伴牙周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10-2011.10就诊我院的120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Gener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GAgP)56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Localized Aggressive Periodontitis,LAgP)64例.本组所有患者均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之前以及治疗后2、4、6个月对患者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以及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TM)进行记录,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GAgP与LAgP患者在治疗后的2、4、6个月的PD、CAL、BI以及T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地改善,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0.05); (2) G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的6个月与治疗后4个月比较,LAg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的4个月与治疗后的2个月比较其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3) GAgP与LAgP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的2、4、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l).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GAgP与LAgP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上述两种类型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临床效果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牙周超声治疗仪联合头孢克洛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牙周炎患者,共有患牙103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牙周超声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牙周超声治疗后联合口服头孢克洛,每次0.25 g,每8 h给药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咬合指标(咬合创伤指数(TOI)和咬合时间(OT))、牙周指标(附着水平(AL)、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出血指数(BI))、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43%vs. 74.28%,P0.05);两组治疗后的TOI、OT、AL、PD、CAL、BI、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超声治疗仪联合头孢克洛治疗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牙周超声治疗仪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和咬合指标,并且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visfatin、IL-6、TNF-α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组30例。根据体重指数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检测空腹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血压、visfatin、TNF-α、白介素-6等。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值及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浆visfatin、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组与正常肥胖组比较,糖尿病非肥胖组visfatin(301.60±58.07)明显升高,糖尿病肥胖组visfatin(336.68±37.61)、TNF-α(3.58±1.10)明显升高(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在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浆TNF-α与糖化血红蛋白显著正相关,血浆IL-6与血糖(FPG)显著正相关,血浆visfatin与腰臀比值(WHR)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visfatin、IL-6、TNF-α的变化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对初治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名,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及血清淀粉酶及尿液淀粉酶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63±1.12)d vs(8.68±1.30)d、(7.23±0.95)d vs(7.89±1.20)d、(11.14±1.56)d vs(12.12±1.89)d]、[(12.12±1.89)d vs(11.20±1.34)d、(6.89±0.96)d vs(8.23±1.10)d、(1.65±0.23)d vs(3.65±0.48)d](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N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GLP-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可有效控制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症状及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9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炎清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后评价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以及龈沟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高于对照组的82.98%(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I、PLI、PD、CAL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GI、PLI、PD、CA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β、IL-6、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IL-1β、IL-6、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牙周症状,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白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842例进行糖尿病筛查的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研究对象HbA1c(糖化血红蛋白)、GA(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分析HbA1c、GA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参加研究的受检者BMI为(24.32+3.61)kg/m^2,收缩压为(128.11±18.25)mmHg,舒张压为(82.41±11.07)mmHg,空腹血糖(6.05±1.5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97±4.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7±1.13)%,糖化血清白蛋白(17.82±4.53)%。NGT组、IGR组和DM组三组HbA1c、GA比较不全相等(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也存在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显示,研究对象HbA1c、GA、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小时血糖)这四个指标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HbA1c和GA联合检测在糖尿病筛查中有应用价值,值得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与糖尿病诊断、疗效评价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50例和健康体检者150例,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统计学分析HbA1c与FPG、2hPG的相关性;分析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糖尿病组FPG、2hPG及HbA1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患者的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P<0.05),HbA1c水平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存在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检测外周血中HbA1c水平对2型糖尿病诊断、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对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和MMP-8在口腔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中的变化,本研究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被我院收治的义齿种植修复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种植体周围炎分为炎症组(76颗)和健康组(124颗),另外选择100颗健康自然牙作为对照组。通过比较3组的牙周学指标(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及炎症细胞因子(IL-6,TNF-α和MMP-8)的差异,本研究发现炎症组的龈沟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评分及牙周探诊深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组和对照组上述3项牙周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炎症组龈沟液中的的IL-6、TNF-α和MMP-8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和对照组(p0.05);健康组和对照组上述3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种植牙或自然牙龈沟液中的的IL-6、TNF-α和MMP-8水平均与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显著正相关(p0.05);3项牙周学指标相互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IL-6、TNF-α和MMP-8水平之间同样呈显著正相关(p0.05)。本研究表明,IL-6、TNF-α和MMP-8水平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龈沟液中显著升高,这3组炎症细胞因子与牙周学指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后不同吻合术式对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毕Ⅰ式组26例,毕Ⅱ式组24例,Roux-en-y组16例.检测和比较三组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3月时患者的OGTT空腹及负荷后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结果:术前三组OGTT空腹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A-IR)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术后3月,与毕Ⅰ式组比较,毕Ⅱ式组与Roux-en-y组未达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百分率显著升高(X2=7.866,P=0.020),OGTT空腹血糖(F=6.472,P=0.005)水平、OGTT 2 h血糖水平(F=3.431,P=0.041)、糖化血红蛋白水平(F=5.456,P=0.009)、空腹胰岛素水平(F=6.120,P=0.008)、HOMA-IR(F=8.091,P<0.001)均显著降低.毕Ⅱ式组与Roux-en-y组之间以上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消化道重建术后部分可得缓解,采用毕Ⅱ式或Roux-en-y吻合术可能更适宜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