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1984—1986年,我们对鄱阳湖地区的11个县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及收购皮张387号,计46种。加上原有文献记载该地区共有兽类52种。全区年产各种皮张15万张左右,其中以黄鼬皮产量最高。药用兽以穿山甲为主,最高年产量约5000只左右。珍稀保护兽类共有11种。本文还就兽类的分布、资源状况及对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等作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南通地区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东濒浩瀚的黄海,南临奔腾的万里长江,面向经济发达的沪、苏、锡、常,背靠广阔的苏北平原。风光秀丽,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植物资源得天独厚。为了给人们提供更多的药品和食品,笔者在通过全市性十几年药用植物资源调查及多年的药学、生物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参阅有关资料,特介绍几种主要药用野菜。1.养莱(十字花科)CaPsellabursa一Pastoris(L.)Medic.中药名养菜、养菜花,带花全草入药。地方名通称养菜或西西。野生于路边、田野及庭院,全国均有分布。苏、皖及沪郊已有近百…  相似文献   

3.
淮河下游地区景观生态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阎传海 《生态科学》1999,18(2):46-52
景观生态评价是景观规划,管理,保护的基础,以地貌为基本线索,以植被为标志,建立淮河下游地区的景观生态分类系统(包括6个景观型,25个景观亚型)根据景观型之间的相似性与差异性,选取两套指标对各景观亚型进行生态评价,通过评价指标的等级化处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计算出各景观亚型的综合评价指数,根据评价指数,划分出极危急,危急,正常三种景观生态现状类型,统计结果显示,淮河下游地区生态现状极危急,危急,正常  相似文献   

4.
山西历山地区的两栖爬行动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樊龙锁  郭萃文 《四川动物》1999,18(3):130-131
1993- 1997 年在山西历山地区对两栖和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此区共有两栖动物11 种, 隶2 目5 科8属, 其中, 古北界种3 种、东洋界种3 种、广布种5 种; 爬行动物24 种, 隶3 目7 科14 属, 其中, 古北界种7种、东洋界种12 种、广布种4 种、特有种1 种。  相似文献   

5.
云南若干地区土壤放线菌区系及资源考察 X.滇东南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文山、红河等地采集不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用不同方法分离高温、中温放线菌,按国内外通用的方法进行鉴定。滇东南地区的土壤放线菌种类丰富,分离到了13个菌属,稀有放线菌的数量所占比例较高。原始森林中的放线菌种属最丰富。本文对该地区放线菌的生态分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云南高原地区是一个十分自然的植物区系地区,其种子植物区系约有5545种,隶属于1491属和 249科中,基本上是亚热带性质。本地区水平及垂直替代现象明显,地理联系广泛,但与中国-喜马拉雅亚区不同区系地区联系密切,显然是中国-喜马拉雅区系成分的发源地。根据特有种丰富程度以及一些自然地理特征,云南高原地区在区系上可以划分为3个小区:滇中高原小区、澜沧红河中游小区和滇东南小区,它们之间在许多方面有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由于不同地史背景。  相似文献   

7.
三百年前杭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许多世纪以前,中国农民就在江河下游三角洲和几大湖区附近自然条件优越的湿地上建立了高产而稳定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一些古代农学家曾对这些农业生态系统作过大量的研究。《补农书》(亦称《沈氏农书》)记述了明末清初时期长江下游杭嘉湖平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经济情况。本文试图根据《补农书》所提供的基本信息(张履祥,1658),并参照研究此农书的有关著作(陈恒力,1957;1958;陈恒力和王达,1983)和当时的地方志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京地区的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据植物分类学统计,南京地区有药用植物107科281属357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2属12种,种子植物95科269属345种.对数种江苏特产和稀有的药用植物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云南西部高黎贡山地区生物多样性既丰富又受威胁。当地公众不珍惜自然、无保护常识。为拯救该地区生物资源,笔者深入基层山区村户、不拘形式或小型非正式座谈讨论方式,对1000余人进行了公众保护意识教育,使他们懂得了生物资源的保护与持续利用益在自身和长久,控制狩猎和择猎以确保野生动物种群稳定,改变“刀耕火种”、以计划限量采伐维护森林环境等。文中对未来公众保护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粤北石灰岩地区的藓类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北石灰岩地区共有藓类植物40科,110属,196种(含3亚种、6变种),其中含广东新记录3科21属,60种,中国新记录变种1个,本地区的区系地理成分中,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最主要地位(41.3%),东亚成分略少(33.7%),还含有14.7%的北温带成分及4.3%的中国特有成分。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陕南宁强地区和安徽巢湖地区产出的Anabarites从形态和层位上进行了简单的比较。陕南宁强地区Anabarites的层位低于安徽巢湖地区,且前者产出的Anabarites保存较后者的完整,个体普遍较后者小,纵槽较后者浅窄,并多数保存有生长纹。Anabarites在巢湖的出现证明了Anabarites延续的时间更长,从梅树村早期一直到沧浪铺期。同时对Anabarites的亲缘性进行了讨论,支持将它们解释成为六射珊瑚亚纲祖先类群的化石代表。  相似文献   

12.
黑翅鸢 (Elanuscaeruleus)为国家二级保护珍稀鸟类。国外分布于欧洲南部、亚洲、非洲、美洲、澳大利亚 ,国内分布于广西西南部、海南、云南昆明、普文和南部西双版纳 (留鸟 ) [1] 、浙江 (夏候鸟 ) [2 ] 。 1 992年 1 2月我们在福州地区长乐市文武沙首次发现黑翅鸢[3] ,随后又在福清、福州郊区、闽侯、永泰、长乐发现黑翅鸢为留鸟 ,报道如下。福州地区地处福建省中部和东南部 ,介于东经1 1 5°~ 1 2 0°4 3′,北纬 2 3°2 3′~ 2 8°2 9′之间 ,位于北亚热带。福清、长乐的东南面具有广阔的沿海围垦农田和大片的防风木麻黄…  相似文献   

13.
河南开封地区的蚂蚁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玉玲 《四川动物》2006,25(3):546-548
蚂蚁是河南开封地区大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其种群数量庞大,分布较广。通过调查获得开封地区蚂蚁的基本资料:包括5亚科,18属,43种。优势种为铺道蚁、粗面收获蚁和日本弓背蚁,且不同生境、不同地域内的蚂蚁种类和分布都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地区植被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复杂的地貌类型及青海湖的存在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本区植物种类贫乏,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高原河谷灌丛、高寒灌丛、沙生灌丛、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高寒流石坡植被等。植被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草原分布于湖盆及河谷地带,由东而西植被类型有更加适应寒旱趋势。温性草原以青海湖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而高寒草原的分布则与生境寒冷干旱相一致。山地垂直带谱表现为草原带、高寒灌丛与高寒草甸带以及高寒流石坡植被带。本区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异受到青海湖的影响,其植被组合及特征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的明显相似性。作为祁连山南麓中部地区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其东西方向界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之间,植被东西方向的水平地带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根据植被特点及分布规律分析,本区植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与青藏高原隆升之后气候寒冷干旱相一致。因此,青海湖地区就整体而言应属祁连山地区植被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皖南石台地区奥陶系牙形刺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本文研究了安徽省石台地区奥陶系红花园组至汤山组牙形刺的组合特征及其序列,共发现了牙形刺36属64种。文中描述其中地层意义较大的12属16种。建立了12个牙形刺化石带,其中一组合带。自上而下为: Hamarodus europacus带;Amorphognathus superbus带;Amorphognathus tvearensis带; Baltoniodus variabilis带;Pygodus anserinus-Eoplacognathus jianyeensis带; Pygodus serrus带;Eoplacognathus suecicus带;Amorphognathus variabilis带; Paroistodus originalis带; Periodon flabellum带;Oepikodus evae带; Serratognathus tangshanensis带。 本区奥陶系牙形刺的面貌属北大西洋生物地理区。这些牙形刺化石带基本上可与我国宜昌地区、宁镇地区以及西欧奥陶系的牙形刺化石带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6.
渭河平原地区夏季鸟类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伟  陆健健 《动物学研究》2002,23(4):351-355
在渭河平原咸阳地区选取有代表性的7种生境,采用样带法取样,选用Shannon-Wiener、Pielou指数和多元变量分析法进行鸟类群落结构分析。共发现63种鸟类,隶属于13目29属47科。7个样区的鸟类组成表明水域面积是影响特定鸟类(水鸟)分布的重要因子。α多样性指数和干扰程度呈线性关系(Y=2.945-0.352X)。而中等偏上的均匀度表明不同样区种群的分布较为均匀。进一步对鸟类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以及主分量分析后表明:按照人为干扰程度的大小将7个样区划分为3-4个群落组合;多维尺度分析的结果比聚类分析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在人为干扰的前提下,类似生境(相同高程或相近水域面积)鸟类群落的相似性程度并不高。  相似文献   

17.
呼和浩特地区蔬菜污染现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和浩特地区蔬菜污染现状综合评价杨在中(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010021)黄雅琴(内蒙古环境监测中心站,呼和浩特010010)ComprehensiveassessmentonpollutionstatusofvegetablesinHuhehot....  相似文献   

18.
粤东地区野生杜鹃花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调查统计,粤东地区野生杜鹃花有11种.其中.该区特产2种.模式植物2种,主要分布在该区北部山区。在调查的基础上就粤东地区野生杜鹃花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海南岛昌江地区石炭纪牙形刺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海南岛昌江地区前人所称南好组第四段及第三段分别发现的牙形刺Siphonodella isosticha-S.cooperi组合及Mesogondolella clarki组合,表明该组包括了早石炭早期及晚石炭世早中期,而不是传统的认为的属早石炭世并可能包括中-晚泥盆世,同时还证实原南好组第三段层位远远高于第四段,而不是位于其下,从而纠正了前人长期沿用的该地区石炭系层序的错误,并指出昌江地区石炭纪牙形刺属华南古生物地理系。  相似文献   

20.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叠层石组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淮地区新元古代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广泛,其中由微生物生命活动形成的叠层石十分发育,构成了各种形态及规模的礁体,文内拟就该区地层序列中叠层石组合及其演变过程,讨论其环境的变迁及区域地层对比,根据徐淮地区叠层石组合的层位分布特点,可划分为3个亚组合,自上而下分别为:亚组合I,星散分布于贾园组,赵圩组及九里桥组,以Baicalia,Jurusania,Inzeria,Crassphloem,Grmnosolen及Stratifera为特征,形成小型点礁和生物丘,亚组合Ⅱ。广泛分布于倪园组,九顶山组,张渠组,魏集组,史家组,望山组及四顶山组,包括Conophyton,Jacutophyton,Acaciella,Baicalia,Jurusania,Linella,Tungussia,Anabaria,Minjaria,Katavia,Gymnosolen,Colonnella及Stratifera等多种类型,建造起巨大而复杂的堡礁,堤礁,斑礁,环礁及生物丘/层,亚组合Ⅲ,仅见于金山寨组,以Boxonia,Xiehiella及Anabaria为主,构成中型的点礁及生物丘,这套叠层石组合面貌,造礁规模及多样化程度说明,它们显然形成于新元古代大冰期之前的叠层石繁盛期,其层位大致可与我国华北及东北青白口系上部,俄罗斯上里菲系及澳大利亚苦泉组的叠层石组合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