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三根 《植物学报》2000,17(2):121-126
本文综述了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种类、分布和在植物抗水分胁迫、低温冷害、病虫害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延缓果实、叶片、切花等衰老中的效果,讨论了其生理机制、细胞分裂素与其它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有关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作用机理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如嘌呤型与苯基脲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特点,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脱落酸的协调作用和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从头合成途径和tRNA途径等。  相似文献   

2.
搅拌生物反应器中杂交瘤细胞生长与破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连续悬浮培养技术,在3种培养基组成下实验考察了生物反应器中机械搅拌强度和气泡对细胞生长和破损或伤害的作用,发现杂交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时,120r/min的机械搅拌强度对细胞产生了生理伤害作用,而造成细胞破损的主要是气泡。血清和PluronicF68对细胞均有保护作用,它们的存在能保护细胞免受流体剪切的生理伤害作用,适应更高的机械搅拌强度,PluronicF68能有效地防止气泡对细胞的破损作用。另外,对它的保护作用机理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细胞分裂素在植物抗逆和延衰中的作用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王三根 《植物学通报》2000,17(2):121-126
本文综述了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种类、分布和在植物抗水分胁迫、低温冷害、病虫害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在延缓果实、叶片、切花等衰老中的效果,讨论了其生理机制、细胞分裂素与其它植物激素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有关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作用机理中值得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如嘌呤型与苯基脲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特点,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脱落酸的协调作用和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的从头合成途径和tRNA途径等。  相似文献   

4.
人扁桃腺淋巴细胞经两次贴壁除去单核-巨噬细胞后,再经连续两次尼龙毛柱处理,得到高度纯化的T和B细胞,在体外用细胞重组实验的方法,比较全面地观察了B淋巴细胞在体外T细胞丝裂原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证实,静止的B细胞和经A蛋白菌体试剂活化的B细胞均能非常显著地辅佐T细胞对ConA和PHA刺激的增殖反应,B细胞的这种作用不受HLA的约束。此外还观察了在PHA刺激T细胞产生IL-2反应中B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加入B细胞,能明显辅佐T细胞产生IL-2。这些结果证明,B细胞在T细胞丝裂原反应中可作为辅佐细胞,起着与单核-巨噬细胞相似的辅佐作用。  相似文献   

5.
竹红菌甲素对体外培养细胞光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流式荧光分析等方法了光敏剂HА对培养的HlLa细胞的光敏化作用。结果表明,HA光敏化作用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表面微绒毛丧失,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上述变化随光照剂量增加而加剧,其中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正常二倍体细胞更大,细胞群体中G1期细胞下降,S期细胞增多。HA的光敏化作用还使胞质微管变稀疏,微管中心的亮荧光近乎消失。以上实验说明,HA的光敏作用对培养细胞的作用引起细胞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流式荧光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光敏剂H_A对培养的HeLa细胞的光敏化作用。结果表明,H_A光敏化作用使细胞形态发生变化,细胞表面微绒毛丧失,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上述变化随光照剂量增加而加剧,其中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正常二倍体细胞更大,细胞群体中G_1期细胞下降,S期细胞增多。H_A的光敏化作用还使胞质微管变稀疏,微管中心的亮荧光近乎消失。以上实验说明,H_A的光敏作用对培养细胞的作用引起细胞膜、细胞骨架的损伤,使细胞周期部分阻断于S期,从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整联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细胞表面分子,除介导细胞与胞外基质及细胞间的粘附外,还对细胞的识别、生长和分化具有重要作用。FMDV对细胞的侵染依赖于宿主细胞受体,整联蛋白作为口蹄疫病毒侵入细胞的关键决定簇,在致病机制、组织和器官嗜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整联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在FMDV感染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阐明FMDV侵染细胞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青春型双歧杆菌(Bif.a)对小鼠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青春型双歧杆菌在瘤细胞移植前或移植后应用均显示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将青春型双歧杆菌注入肤腔可激活肤腔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功能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而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肝癌细胞未显示有杀伤瘤细胞作用。认为青春型双歧杆菌的抑瘤作用可能是该菌刺激了宿主的免疫活性细胞杀伤了瘤细胞,而非直接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介电谱方法详细研究了Cu2+、Zn2+、Cd2+、Pb2+、Al3+、Ni2+等金属离子以及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典型的真核细胞——酵母细胞介电性质的影响。在时间变化和浓度变化的情况下,对上述体系在40HZ~110MHz宽频范围进行了介电测量,Cole-Cole拟合确定了介电参数,定性讨论了不同试剂的时间和浓度的各种作用效果。通过无作用的对照细胞和有离子作用的作用组细胞10小时内的介电谱图比较发现,Cu2+、Pb2+及CTAB对酵母细胞介电行为的影响是以孵化时间依赖的方式发生;对有时间作用的三者选用不同的浓度进行作用,结果发现Cu2+及CTAB对酵母细胞的作用同样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进行,而不同浓度的Pb”的作用效果接近。进一步,根据酵母细胞的结构特点采用双壳介电模型,理论计算了相参数,并结合细胞生理学知识对细胞受金属离子或特殊试剂作用后的相参数变化原因给予了解释;给出了金属离子,特别是Cu2+以及CTAB与酵母细胞作用的可能机制。此外,模拟了实验条件下细胞悬浮液中各组成相参数对介电谱的依存关系,给出了一些有益的暗示:介电增量主要受细胞膜介电常数和细胞体积分数影响;特征频率尼与液泡膜介电常数以及细胞质的电导率等物理参数有关;而液泡内电导率支配高频的弛豫行为。这些模拟将对酵母细胞介电实时监测技术的实现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0.
T细胞分化是指幼稚T细胞在与抗原呈递细胞(APC)作用时定向分化为T细胞的一个亚群的过程。经典理论认为T细胞-APC作用过程中的微环境细胞因子决定了T细胞分化的方向,包括诱导出一种管家转录因子(Th1细胞的T—bet,Th2细胞的Gata3,  相似文献   

11.
研究天蚕素A-马盖宁杂合肽作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后对细胞生理代谢的影响。利用全波长酶标仪测定杂合肽作用MRSA后对DNA、RNA、总蛋白、β-半乳糖苷酶、碱性磷酸酶的影响,利用溶氧电极测定杂合肽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通过生物发光分析仪检测杂合肽作用细胞后ATP生产的变化。结果显示,杂合肽作用MRSA后对细胞DNA、RNA、总蛋白的合成能力均出现抑制作用。β-半乳糖苷酶、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活性同样受到了明显的抑制。杂合肽作用细胞后呼吸作用明显下降,ATP生产能力受到抑制。杂合肽作用细胞后抑制了胞内部分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能力、胞内酶的表达活性及细胞的能量代谢功能,通过胞内机制发挥了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培养的海洋甲藻Pyrocistiselegans(P.elegans)作为模型,研究外电场对细胞发光强度-时间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外电场作用下所产生的发光(电激发光)行为与细胞本身有关,电激发光是一种延迟发光,其松驰过程不遵从指数衰减规律而表现出双曲线的规律。从物理学的角度讨论了细胞电激发光的相干性及外电场对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作用的区别,前者更重要的是信息作用,从而提示了研究外电场对细胞作用以及细胞与环境和细胞与细胞间通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作用机制的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波  熊思东 《生命的化学》2006,26(2):131-133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是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群,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细胞-细胞接触依赖和可溶性细胞因子介导两种抑制模式。由于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机制复杂,争议较大,进一步阐明它们的作用机制将有利于多种免疫相关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血卟啉光敏化作用在细胞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有关血卟啉对细胞的光敏化作用的研究进展。对HPD在细胞内的动态分布机理及卟啉-脂蛋白亲和机理进行了讨论;阐述了细胞生物膜的光反应中心学说及HPD对各种细胞器的光敏作用;探讨了HPD对细胞周期的光动力学作用,认为不同周期时相的细胞其光动力学作用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基因表达的调节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细胞分裂素能显著改变植物基因转录的水平,在转录水平上或转录后水平上调控植物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磷酸化在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细胞分裂素的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尚未有报道。文章最后就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基因表达调节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中总结了应用T细胞受体转基因模型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四聚体研究流感感染时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应答,包括抗原特异性CDC4CD+T细胞的生成,多样性及其向肺部的移动,以及其在清除病毒中的作用.对于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效应细胞如何转变为记忆细胞,都有比较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细胞色素c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在高等真核生物及低等真核生物酵母中已经比较清楚,但在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中的作用却没有相关报道.所以我们用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测定了盘基网柄菌前柄细胞和前孢子细胞中细胞色素c的含量及表达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胸腺细胞的选择与程序性细胞死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海东  陈静 《生命科学》1997,9(1):11-14
胸腺通过阳性和阴性选择作用,保留有功能的并对自身耐受的T细胞,同时通过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celldeath,PCD)机制消除无功能的或对自身有反应性的T细胞。参与胸腺细胞PCD调节的因素中包括胸腺基质细胞和膜分子的作用。胸腺内细胞发生PCD的机理十分复杂。本文从两种选择中PCD出现的特点,PCD与选择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T细胞耐受形成中PCD的作用等方面,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描述当前这一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若干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冠状病毒感染调控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病毒是常见的感染人类和动物并造成健康危害的主要病原性微生物之一,冠状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产生免疫应答,病毒为了在细胞内转录翻译和装配下一代,应对细胞免疫应答的同时,还参与到许多细胞活动中,当细胞特定受体与病毒蛋白结合后,细胞即启动凋亡程序。冠状病毒的许多蛋白在细胞凋亡程序中起促进或抑制凋亡的不同作用,如病毒S蛋白与细胞膜死亡受体作用诱导细胞启动外在凋亡途径,病毒感染细胞后产生的M、S蛋白引起细胞内质网应激、Ca2+失衡,诱导细胞启动内在凋亡途径,而E蛋白则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冠状病毒对侵染细胞的促凋亡或抑制凋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通过了解病毒不同蛋白在各种凋亡途径中的不同作用,希望为人工干预调控细胞研究提供思路,为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IFN—γ作用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细胞后Fas mRNA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IFN-γ能否通过上调Ct(Chlamydia trachomatis,简称Ct)感染细胞Fas mRNA的表达而调节机体对Ct感染细胞的免疫应答.应用IFN-γ作用于感染Ct(K血清型)的McCoy细胞,通过观察细胞形态改变及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选出IFN-γ的最佳作用浓度和检测时间,用RT-PCR方法检测McCoy细胞Fa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1)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IFN-γ作用于Ct感染细胞28 h后细胞膜下出现大量空泡,整个细胞内充满颗粒,且随着IFN-γ作用时间延长,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变稀疏.(2)MTT法检测结果显示20 U/mL IFN-γ对Ct感染的McCoy细胞已产生显著的细胞毒作用,IFN-γ浓度继续增大,细胞毒作用的增大不明显.(3)RT-PCR法检测Fas 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IFN-γ上调了McCoy细胞Fas mRNA的表达,Ct感染McCoy细胞没有影响Fas mRNA表达的上调.IFN-γ可能通过上调Ct感染细胞Fas mRNA的表达而调节机体对Ct感染细胞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