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伟  张雁云 《动物学研究》2004,25(2):127-131
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作为遗传标记 ,探讨红喉姬普通亚种 (Ficedulaparvaal bicilla)和指名亚种 (F .p .parva)的分类地位。应用Kimura 2 parameter法计算出红喉姬普通亚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 0 1%~ 0 2 % ,而与指名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 6 4 % ,两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种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学的特征我们认为 :红喉姬指名亚种和普通亚种应为两个独立种 ,分别为红喉姬 (F .albicilla)和红胸姬 (F .parva) ,两者的分化时间为 3 15~ 3 2 5百万年  相似文献   

2.
大石鸡亚种分化及一新亚种描述(鸡形目,雉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地理分布、形态差异、分子进化证明了我国特有种大石鸡Alectoris magna分化为两个亚种,指名亚种A.magna magna和兰州亚种新亚种A.magna lanzhouensis subsp.nov..对新亚种与指名亚种的形态进行了比较.测新亚种12个和指名亚种7个样本的mtDNA控制区486个碱基,两个亚种间无共享单倍型,其间基因交流受到限制;新亚种各取样种群间共享一种单倍型,说明它们来自共同祖先;新亚种序列变异0.27%,而指名亚种为0.91%,其间差异显著(t=1.77,p=0.046<0.05);两个亚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103,约50万年前它们分歧进化.  相似文献   

3.
李伟  张雁云 《动物学研究》2004,25(2):127-131
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作为遗传标记,探讨红喉姬weng普通亚种(Ficedula parva albicilla)和指名亚种(F.P.Parva)的分类地位。应用Kimura 2-parameter法计算出红喉姬weng普通亚种个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0.2%,而与指名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6.4%,两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种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学的特征我们认为:红喉姬weng指名亚种和普通亚种应为两个独立种,分别为红喉姬weng(F. Albicilla)和红胸姬weng(F. Parva),两者的分化时间为3.15—3.25百万年。  相似文献   

4.
李伟  张雁云 《动物学研究》2004,25(2):127-131
以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序列作为遗传标记,探讨红喉姬鶲普通亚种(Ficedula parva al—bicilla)和指名亚种(F.P.parva)的分类地位。应用Kimura 2—parameter法计算出红喉姬鶲普通亚种个体问的遗传距离为0.1%~0.2%,而与指名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6.4%,两亚种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大于种间的遗传距离。结合形态学的特征我们认为:红喉姬鶲指名亚种和普通亚种应为两个独立种,分别为红喉姬鶲(F.albicilla)和红胸姬鶲(F.parva),两者的分化时间为3.15~3.25百万年。  相似文献   

5.
小熊猫种内遗传及亚种分化研究(食肉目:浣熊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到目前为止,多数学者认为小熊猫种内已分指名亚种A.f.fulgens和川西亚种A.f.styani。然而,由于其个体毛色变异较大,一些学者对其亚种分化问题提出质疑。本文采用DNA指纹方法,对小熊猫的种内遗传和亚种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西亚种所有个体在分子量约为8.4kb处均有一条指名亚种不具有的共有谱带,指名亚种所有个体则在分子量约为1.8kb处具有另外一条川西亚种不具有的共有谱带,且这两条谱带可通过双亲遗传给子代,说明此共有谱带可分别作为区分小熊猫川西亚种和指名亚种的特征带。另外,种内的遗传分化研究表明,川西亚种基因组的多态性强于指名亚种,且川西亚种内各个体之间的遗传变异高于指各亚种,说明小熊猫种内已形成遗传分化。因此,笔者认为以上研究结果为基因水平上进一步证明小熊猫种内已产生遗传分化,并形成两独立亚种,目前的亚种地位成立。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大林姬鼠两亚种(韩国的指名亚种及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的东北亚种)线粒体DNA 的变异程度并确定朝鲜亚种的分类地位,我们分别将来自韩国和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的两亚种的线粒体DNA 的细胞色素b 基因和控制区进行了测序分析。我们将测序所得到细胞色素b 基因序列与来自基因库的大林姬鼠5 个亚种的相应的单倍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林姬鼠可分为4 个类群[类群1:韩国大林姬鼠指名亚种;类群2:中国长白山和内蒙古地区的东北亚种、俄罗斯外加贝尔的majuculus 亚种;类群3:中国长春的东北亚种、俄罗斯Primorye(俄罗斯远东地区) rufulus 亚种、俄罗斯库页岛(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北海道地区的giliacus 亚种;类群4:中国黑龙江海林地区的东北亚种]。线粒体的控制区序列分析显示韩国指名亚种也不同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亚种。本研究的类群1,2 和3 与Serizawa et al. (2002)的研究的K、S 和R 的分支相对应。这表明韩国指名亚种(类群1 和分支K)的线粒体DNA 与其他类群不同。另外,我们还发现在细胞色素b 基因构建的系统树中,东北亚种可以与类群2 (分支S)及类群3 (分支R 的不同亚种聚合在一起。我们认为线粒体DNA 的母性遗传与两个相邻亚种的个体之间的种内杂交造成了基于细胞色素b 序列对东北亚种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基于形态学特征的分类结果的不一致。因此,我们提出对这些显示出核苷酸序列多样性的东北亚种不能只用细胞色素b的数据进行亚种分类,还应该结合形态学和核DNA 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我们还发现韩国的指名亚种的细胞色素b 序列在平均距离16. 93% 的基础上不同于来自基因库的A. speciosus。Jones and Johnson (1965)指出了韩国的大林姬鼠在形态上的区别,所以我们认为韩国的大林姬鼠指名亚种A. p. peninsulae 是一种具有形态和遗传特异性的地方亚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蚜科一新纪录属四新纪录种(同翅目,蚜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中国蚜科Aphididae 1新纪录属4新纪录种,包括蚜亚科Aphidinae蚜属Aphis 2新纪录种:番樱桃蚜Aphis eugeniae van der Goot,1917和粉蚜居梨亚种Aphis farinosa yanagicola Matsumura,1917;长管蚜亚科Macrosiphinae 1新纪录属:微小瘤蚜属Micromyzella Eastop,1955;2新纪录种:犹太微小瘤蚜Micromyzella judenkoi (Carver,1965)和香蕉交脉蚜卡拉第亚种Pentalonia nigronervosa caladii van der Goot,1917.提供了形态记述、寄主植物、分布及形态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五节根蚜亚科蚜虫大多营异寄主全周期生活,具有明显的原生寄主专一性,且能在原生寄主上形成形态各异的虫瘿,因此成为一个倍受关注的类群.但是亚科内族的划分问题却一直存在争议.基于线粒体基因COⅡ部分序列,用PAUP*4.0、MrBayes3.0等软件分别构建了该亚科的MP树、ML树和贝叶斯树,研究了五节根蚜亚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3种算法所构建的系统树都强烈支持五节根蚜亚科是一个单系;系统树明显分为两大分支,提示该亚科下分两个族.将蚜虫主要形态特征及其原生寄主植物信息对应到系统树上,经分析认为这两大分支分别对应倍蚜族和五节根蚜族.依据DNA分类理论,基于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及序列间遗传距离,初步推测术知种No.16961是肚倍蚜Kaburagia rhusicola,但究竟是哪一个亚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9.
2019至2023年,在四川省珙县(104°50′05″E,27°54′27″N,海拔1 331 m)和叙永县(105°32′05″E,28°13′51″N,海拔1370m)分别采集到2号和4号绒鼠类成体标本。这些标本个体较小,尾长约为体长的41%,形态鉴定属于滇绒鼠(Eothenomys eleusis)。对所采标本的Cyt b基因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并结合从GenBank下载的绒鼠属物种序列构建贝叶斯基因树,结果显示:所采标本与滇绒鼠指名亚种(E. e. eleusis)聚为一个支系(贝叶斯后验概率为1.0),遗传距离为0.8%,与滇绒鼠aurora亚种(E.e.aurora)的遗传距离为2.5%。根据标本形态、头骨特征,结合分子生物学证据,确定所采6号标本为滇绒鼠,是该物种在四川省的首次确认分布记录。标本现存于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动物标本馆(编号分别为SAF19843、SAF19844、SAF220125、SAF220131、SAF23176和SAF23177)。  相似文献   

10.
五倍子蚜共6属12种, 除北美分布1属1种外, 其余分布东亚。本研究采用数值分类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对北美五倍子蚜Melaphis rhois的形态特点和分类地位进行研究, 以倍蚜6属8种179个有翅孤雌蚜为研究对象, 对其头部、胸部、腹部的直接测量特征48个、量度间比例特征31个及转化为数值的描述特征29个共108个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欧氏距离的聚类结果显示, 北美倍蚜M. rhois与倍蚜属关系较近, 五倍子蚜8个种共形成3个大的聚类簇, 北美倍蚜M. rhois与倍蚜属的倍蛋蚜Schlechtendalia peitan和角倍蚜S. chinensis聚为一支; 铁倍蚜属的肚倍蚜蛋铁亚种Kaburagia rhusicola ovogallis和肚倍蚜枣铁亚种K. rhusicola ensigallis与小铁枣蚜属的红小铁枣蚜Meitanaphis elongallis、圆角倍蚜属的倍花蚜Nurudea shiraii和红倍花蚜N. yanoiella与铁倍花蚜属的铁倍花蚜Floraphis meitanensis分别聚为一支。另外, 测定五倍子蚜8个种共16个样本的mtDNA COI基因序列(约1.2 kb), 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P)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 ML)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均显示北美倍蚜M. rhois与倍蚜属的关系密切, 和形态数据得到的结果一致; 但倍蚜8个种之间的聚类总体上与形态学研究结果不太一致, 铁倍花蚜属的铁倍花蚜和小铁枣蚜属的红小铁枣蚜、铁倍蚜属的肚倍蚜枣铁亚种和肚倍蚜蛋铁亚种与圆角倍蚜属的倍花蚜和红倍花蚜分别聚为一支, 彼此之间的关系尚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