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矿油(包括石油和煤焦油)乳剂防治虫害早有悠久的历史,用在防治越冬的害虫和卵上尤有特殊的价值,因为有机氯杀虫药剂如DDT、666等在煤焦油里的溶解度很大,最近更大量地使用煤焦油的溶液作为烟雾剂的原料。 苏联于1952年曾在全苏列宁植物保护分院主持下,讨论了矿油乳剂防治害虫的研究及实际使用的情况,会议极重视在植物休眠期应用矿油乳剂防治越冬的害虫或虫卵。因为在此时期使用滑润油或太阳油处理果树可以消灭  相似文献   

2.
大螟是安徽省白湖农场的主要水稻害虫,列为病虫预测的主要对象。过去由于没有摸清它的越冬场所,常以稻根、芦苇和茭白遗株为越冬检查对象,往往见越冬虫口很低,而翌年第1代的发蛾量却较多,与实际越冬虫口有出入;无法掌握次年第1代的虫情,预测预报常不够准确,防治工作也容易形成被动。为了纠正这一缺陷,去年冬季检查时,从慎密而深入的调查工作中,发现三棱草是大螟越冬的主要寄主。据检查每百丛三棱草中有大螟幼虫48—64头、荸荠白螟(学名待定)  相似文献   

3.
越冬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Pallas)过冷点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希成 《昆虫学报》1965,(6):610-612
大量采集食蚜瓢虫的越冬集群,经人工保护安全越冬,来年散放在发生害虫的作物上扑食害虫,是生物防治的一个新的途径。获得巨量的瓢虫,必须在越冬亡或迁散前采完,放在适宜温度下才能安全越冬。本文给越冬保护和采集的时期,提供了依据。 作者于1961年冬至1962年春,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利用热电偶测定了越冬  相似文献   

4.
三突花蛛在东北地区一年一代、越冬龄期不整齐。在落叶松林内,早春上树捕食害虫,6月中旬后,下迁至林下的灌木丛和草上,在植物叶上做囊产卵,该幼蛛自孵化起至越冬前,不再主动向高树冠部迁移,而仅在灌木、草上及小树上活动,三突花蛛能捕食多种木害虫,在早春,其种群密度往往高于其它害虫天敌,是一种极有利用前途的天敌。  相似文献   

5.
胡麻短纹卷蛾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寿民  岳德成 《昆虫知识》1998,35(3):160-160
胡麻短纹卷蛾见”euncaria切S。切已见。’h幼虫俗称胡麻漏油虫,是胡麻重要害虫。在北方胡麻产区的甘肃、宁夏、内蒙、山西等省均有发生,特别是六盘山西麓静宁、庄浪发生猖撅。1990~1992年,笔者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回生活史胡麻短纹卷蛾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胡麻地土壤中作茧越冬,越冬期长达10.5个月。5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出土化蛹,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下旬为化蛹末期。蛹期8~13天,平均10.6天。6月上旬田间最早发现成虫,中旬成虫大量出现,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底至7月初往往出…  相似文献   

6.
洪若豪 《昆虫学报》1966,(4):294-302
本文记述福建地区为害柑桔三种象虫科食叶性害虫,即(1)大灰象虫;(2)大绿象虫;(3)长角小绿象虫。长角小绿象虫系国内尚未记载的柑桔害虫。这类害虫在本省柑桔产区及茶区发生较多,成虫主要食害嫩叶及幼梢,大灰象虫还能为害柑桔幼果,严重影响柑桔生产和育苗,需加防治。 大绿象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及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成虫于4月中旬开始出土活动,6月中、下旬为发生最盛期。初步观察成虫能食害16科24种植物,主要食害柑桔类果树及茶、桑等植物。长角小绿象虫,一年发生二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第一代成虫于4月末开始出土活动,以5月末至6月初,田间发生数量最大;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出现,11月幼虫进入越冬期。 文中对三种象虫形态特征均有叙述。  相似文献   

7.
低温对沙葱萤叶甲越冬卵存活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Joannis)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暴发成灾的一种新害虫,以卵在牛粪、石块及草丛下越冬,了解其越冬卵的抗寒能力有助于预测其分布范围及种群数量动态。【方法】在室内测定了沙葱萤叶甲越冬卵在不同低温条件下(-18~-39℃)暴露12和24 h及在-30℃低温条件下暴露不同时间(0~60 d)的存活率以及存活卵的发育历期。【结果】低温强度和暴露时间对沙葱萤叶甲越冬卵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和暴露时间的延长,越冬卵的存活率降低。当温度≤-33℃暴露12 h或≤-30℃暴露24 h,越冬卵存活率显著低于其相应的对照(25℃)。越冬卵低温暴露12和24 h的致死中温度(LT50)分别为-33.08和-32.13℃,在-30℃下的致死中时间(Lt50)为33.33 d。经-36℃低温暴露12 h或≤-33℃低温暴露24 h后,存活的越冬卵发育历期显著延长,而-30℃低温暴露30 d内差异不显著。【结论】沙葱萤叶甲越冬卵抗寒能力强,冬季低温通常不会造成越冬卵的大量死亡。  相似文献   

8.
王向东  郭荣华 《昆虫知识》2000,37(6):336-337
桃蚜 Mgzus Persicae(Sulzer)又名烟蚜 ,属同翅目蚜科瘤蚜属 ,是茄科、十字花科、蔷薇科植物的一种重要害虫 ,在西南地区全年均可发现有危害。由于桃蚜多型、多态 ,寄主及生活史关系极为复杂 ,前人为此做了很多研究工作。桃蚜的生活周期有全周期、不全周期及兼性周期之分 ,以卵或孤雌蚜越冬 [1] 。而我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由于冬季温度较高 ,湿度适宜 ,桃蚜没有以卵越冬的现象 ,终年以孤雌生殖方式繁殖 ,未见雄性蚜 [2 ] 。 1 998年冬 ,作者对在月季等花卉上危害的桃蚜生活周期及越冬情况进行调查时 ,发现了大量的雄性蚜和受精卵 ,为此进行…  相似文献   

9.
昆虫生理学的范围很广,在其所研究的课题中和害虫发生的预测预报有密切关系的很多。昆虫的食性、营养、生殖、越冬和滞育、感觉作用、趋性和活动等都是昆虫生理学中所研究的重要问题,由此所得的知识对于要了解害虫出现的时期和发生的数量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对于设计预测害虫发生的办法方面也常有很大的帮助。下面要谈到昆虫的滞育、越冬和生殖这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斑须蝽生物学特性及成虫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须蝽Dalycoris baccarum(Linnaeus)是多种作物和苗木的重要害虫。在鲁西南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主要在越冬菜叶夹缝、作物根际、枯枝落叶,树皮及房屋缝隙等处越冬。其越冬成虫结冰点和过冷却点分别为-5.2℃和-8.5℃。冬季极端低温对其越冬成活率有明显影响.第一代发生较轻.第二代发生重。成虫具弱趋光性,第二代上灯量占全年总量的77.56%。  相似文献   

11.
荔枝两种茎蛀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庭玉 《昆虫学报》1964,(2):159-171
本文记载两种钻蛀荔枝树茎的害虫,荔枝拟木蠹蛾及相思拟木蠹蛾。它们是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的荔枝和其他热带、亚热带果树及林木的常见害虫,而我国大陆过去尚未有记载。已查悉寄主植物有无患子科的荔枝、龙眼,芸香科的柑桔类等24科42种类。 这些害虫的幼虫钻蛀树茎成坑道后,匿居其中,夜出食害树茎韧皮部,并以虫粪、木屑等在树皮上缀成隧道,以循避敌害;它们一年皆发生一代,只幼虫在坑道中越冬,4-5月间相继化蛹,4月下旬至7月上旬有成虫出现。卵块生于树皮上。幼虫多于树茎分叉处蛀害。 以666及DDT粉剂或油剂滴注坑道,以及以该药剂较高浓度的水悬液,于7-8月间喷布树茎虫害处,皆有甚好的防治效果。 华南各地荔枝产区,蠹害荔枝树茎的害虫,主要有隶属于鳞翅目,拟木蠹科(Metarbelidae)的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及相思拟木蠹蛾(Arbela baibarana Mats.)等两种。这些害虫发生普遍,被害的植株往往导致风折或严重削弱树势,尤以幼树受害更显著,需要加以防治。 鉴于这些害虫除致害荔枝外,尚加害其他多种热带、亚热带果树及林木,而我国大陆过去缺乏记载,为此,笔者将近十年(1952-1962)来累积的一些资料整理报导,冀供昆虫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咖啡透翅天蛾Cephonodeshylas和茶长卷叶蛾Homonamagnanima为红栀子(Gardeniajasminonides)园中2种主要害虫。在湖北孝感地区咖啡透翅天蛾年发生5代,以蛹越冬;茶长卷叶蛾年发生4代,以幼虫越冬。文章介绍了2种害虫的年生活史、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前言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马尾松的主要害虫,国内外在松毛虫群体的数量变动、预测预报、化学、生物及物理等防治上的研究,已作了不少工作,并有很大进展,但化学药剂对越冬松毛虫的毒效以及幼虫内部生理生化的研究资料,目前还不多(蒋三俊 1957;赵善欢 1961;赵善欢 1962;蔡邦华 1964)。越冬松毛虫在许多地区为害程度以其他各代为大,且繁殖力强。至于越冬虫处于静止状态,若能进行有效防治,将有很大意义。本文旨在探索越冬期间利用DDT对马尾松毛虫防治的可能性以及由幼虫的某些生理代谢指标阐明药剂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湘北三化螟发生期变迁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nlas(Walker)是湘北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其发生期变迁的现状,概括起来有如下两点:一是由于蛾峰集中,代次明显,变为蛾峰不断,世代重迭;二是第三代发生期拉得很长,其主峰显著推迟,第四代变得不完整或不明显。 从1960年到现在,越冬代蛾和第一代蛾的发生期都基本稳定(见图)。第二代蛾,1960—1977年发蛾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后段个别年份出现在8月上旬初),蜂期明显,8月上旬盛孵,往往在晚稻分蘖期形成大量枯心苗;1978  相似文献   

15.
昆虫成虫越冬前会选择合适的越冬场所,为了更好地控制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brandti(Harold)成虫,需要了解其越冬场所的特点,找出影响其越冬场所选择的关键因素,以便开展越冬场所管理和翌年发生预测。在宁夏臭椿沟眶象发生区,采用平行线取样方法中的随机调查法调查臭椿沟眶象越冬场所(寄主、寄主树下植被、土壤温湿度)、越冬的树干方位、越冬位置距树干距离等情况。用皮尔逊相关性与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影响其越冬的主要因素为胸径(X_1)、流胶孔数(X_2)、羽化孔数(X_2)、土壤湿度(X_3)、越冬土壤深度(X_5)、越冬树干方位(X_7)对臭椿沟眶象越冬成虫数量有显著影响(P≤0.05),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为Y=-26.267+0.258X_1-1.138X_2+5.276X_3+0.824X_5+20.191X_7-0.707X_(10),R~2=0.586,正判率为63.4%。对越冬成虫数量的实测值与预估值进行t-检验,发现预估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103≥0.05)。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能够预测翌年害虫发生情况,利用其选择越冬场所的特点,为开展臭椿沟眶象潜所诱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中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现已大面积栽培,但油茶害虫一直未受到充分关注。本研究系统调查了浙江省衢州地区灯下油茶害虫和天敌昆虫的种类,分析了其多样性及种群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衢州地区灯下油茶害虫共有103种,隶属于6目33科81属;2012—2013年,共诱集各类油茶害虫41521头,以食叶害虫为主;油茶害虫的种类及种群数量季节变化明显受到气候条件、油茶生育期和茶果采摘的影响;5—9月为油茶害虫活动高峰期,4月和10月是过渡期,油茶害虫与天敌均由越冬转入活动或由活动转入越冬;黑光灯对油茶害虫天敌有一定的诱集作用,共诱集天敌昆虫21种983头。本研究结果为油茶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庞雄飞 《昆虫学报》1962,(2):207-213
在《论害虫大量发生及其预测(一)》中, 马世骏教授(1955)把猖獗周期性及害虫发生数量的平衡现象认为是害虫大量发生基本认识的问题。这是值得讨论的。间歇性大量发生的害虫种类可以举出一些, 而在其中能找到具有显明的猖獗周期的却不多。在我国间歇性大量发生的害虫中, 还没有那几种害虫找到了多年猖獗周期。而且在文献材料上列举的认为已证明了有明显的猖獗周期的害虫, 还有不少是受到周期论的影响而牵强计算出来的。认为害虫猖獗周期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和把猖獗周期性列为对害虫大量发生的基本认识, 理由是不够充分的。害虫发生数量的平衡现象, 在文献上也有过不少争论, 而且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以自然界中的平衡起着对发生数量变化的作用, 维系着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的数量, 如果某种生物的数量增加, 必然会遇到抗拒的自然平衡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各种的数量上趋于中等水平。由于这样的“动的平衡”使生物群落中各个种的数量保持着相当稳定的状态。另一种观点是以自然界本身存在着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规律, 从这规律出发, 具体地从生态学和种的生物学特性来研究害虫的数量波动问题, 而且反对承认存在超自然的自然平衡的力量。后者在苏联广泛传播。 我们认为应从有机体与其生存条件的统一的基本原理为基础, 从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法则出发, 具体地研究种群大量发生与其外界条件的水质联系, 才能正确地解决生态学问题。而以猖獗周期性和害虫发生数量的平衡作为害虫大量发生的基本认识, 这是不确切的, 因为猖獗周期性和害虫发生数量的平衡并不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 以这样的基本观点出发并不能正确地解决害虫大量发生问题。 猖獗周期性和害虫发生数量的平衡现象, 是马世骏教授(1955)《论害虫大量发生及其预测(一)》一文对害虫大量发生的基本认识中提出的两个命题。猖獗周期性和害虫发生数量的平衡, 是生态学争论的中心问题。我们希望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及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3种迁飞性害虫越冬情况的新动态,于2008、2010、2011年1月底和2月底至3月初,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测报处组织南方十余省基层植保部门参照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调查规范(GB/T 15794-1995和GB/T 15793-1995)调查了这3种迁飞性害虫的越冬情况。结果初步表明这3种迁飞性害虫的越冬北界与已报道的北界相比均没有明显的北移。通过这3年1月份温度距平与1978—1981年1月份温度距平的比较,除2010年属暖冬年份外,另2年均为冷冬年份,故这3年的越冬数据不能反映全球气象变暖对迁飞性昆虫的真实影响。  相似文献   

19.
湖北水稻蛀秆螟虫越冬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稻蛀秆螟虫是生产上的一类重要害虫。为了明确湖北省水稻蛀秆螟虫的种群发生现状和幼虫越冬情况,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2013年至2016年连续调查研究了武穴、崇阳、广水、曾都、公安和远安等地螟虫的越冬生物学。对蛀秆螟虫越冬生物学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湖北省田间蛀秆螟虫发生种类为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未见有褐边螟和台湾稻螟等。其中,二化螟为田间发生优势种群;三化螟仅在部分地区零星发生;大螟亦有一定程度地发生,并有加重趋势,应当引起重视和关注。这几种螟虫均以高龄老熟幼虫在稻茬中越冬,且在虫龄分布、越冬部位和头部朝向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趋性,可能与其耐寒性、地区气候和栽培制度等有关。并对螟虫发生现状与栽培制度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楼燕人工招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楼燕(Apus apus pekinensis)夏时分布于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华北、东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兰州、四川成都等地;越冬在印度和非洲东部。夏天迁到时,结群营巢于城楼、古塔、庙宇墙壁内或古式楼房天花板上。它们捕食大量蚜虫、蚊子、蝇类、蝽象等农林害虫和病原害虫,但其粪便给庙宇楼阁等古建筑造成危害,并影响其美观。目前,许多庙宇楼阁管理人员,为了阻止楼燕进入营巢繁殖,在屋檐下布设铁丝网或用木块、砖头堵塞楼燕巢洞进出口。此外,随着城市现代化建筑的普及,部分民用古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