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丙肝疫苗研究的困惑与希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80%的非甲非乙型肝炎为丙型肝炎病毒(HCV)所致。与甲肝、乙肝不同的是,约有60%的丙肝呈慢性化,且容易发生肝硬化,并与肝细胞肝癌关系密切”,危害很大。长期以来,对丙肝的治疗一直悬而未决。近几年采用基因工程产物IFN-α、IFN-β等治疗,但很不理想。因此对丙肝的预防很重要。除了加强对抗-HCV及HCV RNA的检测外,人们已注意到HCV疫苗,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该疫苗的研制并不顺利。本文着重就HCV疫苗研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  相似文献   

2.
张玲  谭文杰 《病毒学报》2011,27(6):614-618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由约9.6kb个核苷酸组成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属,被分为7个基因型及若干亚型。丙型肝炎是由HCV感染引起的常见血液传播型疾病,全球约有1.8亿人感染,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至今没有针对HCV的保护性疫苗,目前批准的标准治疗方式主要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和利巴韦林(RBV)的联合疗法。目前这种疗法对不同基因型的感染患者的作用效果差异很大,对HCV基因2型及3型的患者,80%可以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反应(SVR),然而  相似文献   

3.
Wang X  Cen S 《病毒学报》2011,27(5):481-493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始于1975年见诸报道,最终于1989年被确定为一种新病毒[1]。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种类间差异,HCV可划分为至少7个基因型及几十个亚型,据WHO统计全世界人口中约3%(超过1.5亿)受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始于1975年见诸报道,最终于1989年被确定为一种新病毒[1]。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种类间差异,HCV可划分为至少7个基因型及几十个亚型,据WHO统计全世界人口中约3%(超过1.5亿)受  相似文献   

5.
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是10年前发现的单正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病毒基因组RNA长约9.4kb),含1个开放读码框架,编码2 900左右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输血后和许多社区获得性非甲非乙肝炎的主要致 病因子.HC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长约9.5Kb,编码区含一个大开放读码框架, 编码3010-3033氨基酸残基的多蛋白前体,经宿主蛋白酶和病毒蛋白酶加工成具有生物 学功 能的成熟蛋白.HCV各区域的分布顺序是:C-E1-E2-p7-NS2-NS3-NS4A-NS4B-NS5A- NS5 B[1].本文我们应用RT-PCR方法从HCV患者血清中扩增编码病毒蛋白酶的非结构蛋 白(NS2-NS3)部分基因,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良好表达.  相似文献   

7.
1984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建议将黄病毒属从披膜病毒科(Togaviridae)划出来成为新的病毒科——黄病毒科(Flaviviridae)。Westaway等给黄病毒科作了如下的定义:由一组有包膜的单链RNA病毒组成,直径为40—50nm。包膜通常含糖蛋白;RNA有传染性,RNA的分子量约为4×10~6Dalton,3′末端缺乏多聚腺苷酸(PolyA)。体外实验中,病毒基因组RNA可翻译出结构蛋白,无亚基因组(Subgenomic)mRNA合成。成熟病毒颗粒的形态发生位于改变了的内浆网小池(cisternae)中。黄病毒科目前仪由黄病毒属(Flavivirus)组成,黄病毒属大约包括70种病毒,其代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个体后在宿主细胞内长时间保持低水平复制,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HCV感染后肝细胞发生转化的具体机制还不清楚.非结构蛋白5B(NS5B)是HCV编码的非结构蛋白之一,具有RNA依赖的RNA聚合酶活性(RdRp),是病毒复制所需的关键酶.除参与病毒复制外,NS5B通过...  相似文献   

9.
HCV全长NS3基因表达及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因子.被HCV感染的病例中,超过50%以上会引起持续性感染、慢性肝炎,最终可能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HCV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但目前对丙肝患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严格把好血源关,提高对丙肝患者检出的灵敏度,是阻止丙肝血源传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极易导致慢性肝炎,并能引起肝纤维化或脂肪肝,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尽管已被发现20多年,丙肝病毒的来源以及进化途径一直没有确定。与此同时,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严重阻碍HCV致病机理的研究。从2011年起,随着新型测序技术的应用,多种丙肝非灵长类同源病毒相继被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将在研究丙肝病毒来源、进化途径以及相关动物模型建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体,感染人体后极易导致慢性肝炎,并能引起肝纤维化或脂肪肝,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尽管已被发现20多年,丙肝病毒的来源以及进化途径一直没有确定。与此同时,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严重阻碍HCV致病机理的研究。从2011年起,随着新型测序技术的应用,多种丙肝非灵长类同源病毒相继被发现,这些研究成果将在研究丙肝病毒来源、进化途径以及相关动物模型建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发动态     
<正>中国科学院研制出世界首个丙肝病毒持续感染动物模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经过多年合作,利用免疫系统完整的小鼠,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丙型肝炎病毒(HCV)持续感染、完整反映HCV感染自然史和慢性病毒性肝炎进展的动物模型。成果发表于新一期CellResearch。目前,全球有近两亿人、我国有逾4000万人携带HCV。慢性丙肝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凶手。尽管慢性  相似文献   

13.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是引起牛黏膜病的病原,该病原给养牛业造成重大的损失,致病机理十分复杂。与丙肝病毒同属黄病毒科,二者有很高的同源性,所以被用作HCV的模式病毒。其基因组为一单股正链RNA分子,编码4种结构蛋白和8种非结构蛋白,这些蛋白质在病毒的复制、翻译及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该病毒及同属的其他病毒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该病毒的致病机制、免疫逃避、遗传特性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该病毒及其同科病毒编码的蛋白质的主要功能,为该病的防治及其他病毒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外泌体是一种在细胞间信息传递和物质运输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外囊泡,它携带来源于宿主细胞的蛋白质、脂质和RNA等物质,并对受体细胞的生理状态产生重要影响.黄病毒科病毒如丙型肝炎病毒和冠状病毒科病毒如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深入了解黄病毒科和冠状病毒科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对于筛选治疗的细胞靶点以及外泌体疫苗...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翻译及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单一阅读框架,编码约3010个氨基酸的病毒前体蛋白。HCV基因组结构和病毒蛋白的亲疏水性与黄病毒相似,因此将其归于黄病毒科丙型肝炎病毒群[1]。与黄病毒不同的是,HCV5′...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病因。HCV感染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HCV非结构蛋白5A是近年来HCV抑制剂研究的重要靶点及热点,本文对NS5A的三个结构域以及各个结构域在丙肝病毒复制、病毒颗粒组装及释放方面的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NS5A抑制剂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思路,有利于对NS5A抑制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17.
采用HCV 1a/1b嵌合体cDNA构建表达质粒转染HepG2细胞,以免疫组化和Westem blotting检测HCV蛋白表达,RT-PCR检测HCV正、负链RNA,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 1a和1b型嵌合体全长cDNA在HepG2细胞中的复制和表达。结果证明,转染细胞中检测到分子量约70kDa的HCV NS3蛋白,转染细胞连续传20代,仍能检测到HCV正、负链RNA。表明该HCV嵌合体可以在细胞中复制和表达,HCV1b型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可以起始含1a型非编码区的病毒复制。HCV5′端非翻译区第11、12、13、34和35位核苷酸改变可不影响其与核糖体结合。3′非翻译区9400,9403和9407位核苷酸改变,9435位缺失“A”,9409,9410位及9495,9496,9497位分别插入“TT”和“AAT”可不影响RdRp的生物活性。本研究对阐明HCV复制和翻译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孙利 《生物技术通讯》2010,21(6):887-891
丙型肝炎病毒(HCV)可引起急性和慢性病毒性肝炎,可发展成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V经典的传播途径为经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但1992年后献血员HCV的筛检已使输血后肝炎大为减少。在发达国家,HCV传播途径正在发生改变,儿童非血液制品的丙肝日渐增多。母婴间宫内、分娩时及产后感染已成为当前及今后的重要研究课题。研究证实,HCV可经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宫内感染是HCV传播的一条重要途径。尽管人们对HCV母婴传播中所涉及的风险因素逐渐明确,但到目前为止对具体的传播机制和传播时机仍知之甚少。我们就丙型病毒性肝炎母婴传播的现状、进展及未来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9.
NS3蛋白在黄病毒科病毒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病毒科病毒包括三个属,即黄病毒属(Flavivirus),瘟病毒属(Pestivirus)和丙型肝炎病毒属(Hepacivirus).这些病毒均能引起人和动物患严重疾病.黄病毒属黄热病毒(Yellow fever virus,YFV)、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能引起发烧、出血,患者死亡率极高,瘟病毒属牛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petivirus, BVD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等能引起其各自宿主家畜患严重疾病.近年来,又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与人类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密切相关.然而,目前仍没有对各种黄病毒科病毒有效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干扰素对丙型肝炎治疗的疗效低,反复率高,使得研究更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成为各种病毒疾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BVDV的研究中发现,当非结构蛋白NS3蛋白与NS2蛋白一起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时,病毒对其寄主是非致病性的;而当NS3蛋白独立地存在时,病毒颗粒是致病性的[1].这提示NS3蛋白很可能与病毒的致病性密切相关.而且,序列分析表明非结构蛋白NS3(nonstructure protein 3)是黄病毒科病毒中最为保守的非结构蛋白.后来许多研究证明NS3蛋白参与蛋白质水解加工,以及病毒的复制,对病毒的生命循环是必需的.因此,NS3蛋白成为了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 (HCV)是引起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因子。被HCV感染的病例中 ,超过 5 0 %以上会引起持续性感染、慢性肝炎 ,最终可能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 。HCV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但目前对丙肝患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因此 ,严格把好血源关 ,提高对丙肝患者检出的灵敏度 ,是阻止丙肝血源传播的有效手段。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 ,核苷酸长约 9.5kb ,仅含一个开放阅读框 ,翻译成一个大的聚蛋白前体 ,由宿主细胞信号肽酶和病毒蛋白酶加工成多个成熟蛋白。其中非结构蛋白NS3分子量为 70kD ,有丝氨酸蛋白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