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4~1996年研究了稻田13种可控因素对水稻病虫害、天敌和产量的综合效应以及分期混合施药技术。根据既控制病虫增产又保护生态的原则,综合评价了可控因素,提出了水稻病虫害系统最优控制为中国91或辐4-2,N150kg/hm  相似文献   

2.
湖北夏大豆种质 SSR 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SR标记和系统聚类分析,对92个湖北夏大豆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8个SSR位点检测到134个等位变异,每个SSR位点的等位变异范围为2~9个,平均4.78个。鄂西南山区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等位变异数最高,其次为江汉平原区。83.6%以上的遗传差异是由于地区差异引起,表现较高程度的地理分化。系统聚类将92个大豆品种分为3个类群,Ⅰ类和Ⅲ类分别以鄂西南山区品种和江汉平原区品种为主。鄂西南山区和江汉平原区的大豆地方品种表现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3.
河南夏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个河南夏大豆主栽品种为材料,对与株粒重有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相关、遗传参数和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株高、每节粒重、株有效荚数、粒茎比和株粒重呈高度正相关,与环境相关较小;株高与粒茎比的遗传力较大,每荚粒数与每节粒重的遗传力较小;各性状对株粒重的重要贡献的大小依次为每节粒重、株有效荚数与粒茎比。因此,大力提高节粒重、株有效荚数与粒茎比是河南夏大豆高产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几年我国对玉米的需求越来越大,玉米的产量在不断的增加,玉米种植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使我国的玉米产业也在快速的发展。因此,玉米种植方面的一些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挑战,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我国的玉米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实现粮食总产再创一个新高和佳绩,笔者在本文结合了多年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提出了一些夏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实用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杂草生态经济杀除阈期的概念,并在北京地区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苗后放任和免除夏大豆田间杂草生长的相对时间与大豆相对产量间的函数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夏大豆田间杂草群落的生态经济杀除阈期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夏大豆田间杂草的相对生态经济杀除阈期约处在大豆出苗至成熟期总天数的12.4%—31.0%的天数之前。在此期间进行除草,既能确保大豆不会因杂草生长而显著减产,又可节约阈期之前和之后盲目除草所消耗的费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利用杂草的固土保肥、增加土壤有机质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确保大豆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其防治成本的高低影响着大豆的质量和收益。本文通过对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等方面的介绍,进而提出降低大豆病虫害防治成本及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大豆生产的高效丰收。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7—8月份夏大豆田主要食叶性害虫及其天敌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分析了各昆虫种间的竞争动态,害虫与其天敌在时间上的同步性和空间上的同域性均较强,为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控制夏大豆害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抗双高夏大豆种质鲁99-2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优良种质创新是大豆新品种选育的关键。经过近20年的中间种质创新、亲本筛选、抗性选育、鉴定和品质检验等研究,育成了双抗双高的夏大豆优良种质鲁99-2。其对大豆胞囊线虫1、3、5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为1级;对大豆花叶病毒y6株系的抗性也为1级;籽粒脂肪含量平均为22.09%,高值为22.67%;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3.29%,高值为45.0%;蛋白质和脂肪合计含量平均为65.38%,高值达66.40%。鲁99-2的育成说明创造和利用优良种质、选择适宜的杂交亲本和采用有效的选育方法等对大豆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选择华北地区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制度,冬小麦设置90 mm、135 mm、180 mm3种灌水量。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夏大豆,夏大豆设置30 cm等行距、“20 40” cm大小行、“20 40” cm垄作3种种植方式。研究了底墒和种植方式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溉能够明显影响夏大豆播种时的土壤蓄水量(底墒)。随冬小麦灌水量的增加,夏大豆播种时底墒改善,180 mm和135 mm较90 mm处理明显提高了夏大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指数、Fo、Fv及ΦPSⅡ,增产效果显著。180 mm较135 mm处理增产效果不显著,且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夏大豆种植方式也能明显影响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指数、Fo、Fm、ΦPSⅡ、Fv/Fm、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体表现为:“20 40” cm垄作> 30 cm等行距>“20 40” cm大小行。综合评价,冬小麦135 mm灌水量条件下,夏大豆采用“20 40” cm垄作是生产上可行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夏大豆田稗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振国 《生态学报》1993,13(4):334-341
本文提出了杂草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的概念。并在北京地区1984和1985年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苗后放任的免除夏大豆田稗草生长的相对天数与大豆相对产量的函数关系及其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的计算模型。利用此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夏大豆田稗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处在大豆苗后生育期总天数的16.8%-26.0%之间,即按绝对天数计算,北京地区夏大豆田该杂草的生态经济防治阈期约处在大豆苗后15-23d之间,此期保持无  相似文献   

11.
近年广西银杏病虫害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惠凌  唐辉  韦霄  李锋   《广西植物》2000,20(3):264-268
近年来 ,银杏病虫害在广西各栽培地区普遍发生。主要报导了在广西危害比较严重 ,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的病虫害及其危害症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这些病虫害在广西多属首次发现报导。  相似文献   

12.
人工红树林的生长与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配合“十五”863项目研究红树林修复海水滩涂养殖水的营养污染,在深圳海上田园旅游区的科技试验区鱼塘构筑种植岛种植一年生红树植物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L.)、桐花树(Age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秋茄(Kandelia candelL.Druce)并监测了解其生长发育的情况及物候期;掌握危害红树林植物生长的主要病虫害.结果表明,海桑生长速度快,各生长形态指标都远大于秋茄和桐花树,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逆特性但怕冷冻.秋茄生长速度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怕水淹,成活率最低;桐花树抗逆性强,成活率最高.红树林植物幼龄时期容易受到病虫害严重威胁,要做好防治工作,保证红树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3.
广西杧果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4个市(县)杧果病虫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发现病害有20种,主要为白粉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蒂腐病等,其中杧果水泡病、杧果畸型病和杧果红点病为国内新发现的杧果病害;发现害虫94种,隶属于8目38科,主要为杧果小齿螟Pseudonoorda minor Munroe、杧果横线尾夜蛾Chlumetia transversa Walker、杧果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桔小实蝇Dacus dorsalis Hendel、杧果扁喙叶蝉Idioscopus incertus Baker等。腹足纲有害生物1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东省连平县鹰嘴蜜桃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于2015-2016年对连平县鹰嘴蜜桃病虫害的发生为害进行了系统调查。记录发现11种病害和13种虫害,其中为害严重的病害有果腐病、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果肉海绵组织病害5种;害虫有天牛、桑白蚧、蚜虫和桔小实蝇4种。在系统调查病虫害为害程度的基础上,对几种重要病虫害的发生、为害情况及相应的防治措施作了相应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详细论述了绿色防治技术的内涵,阐明了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充分掌握设施蔬菜病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O3棚室消毒、健身栽培、嫁接、生态调控、果实类蔬菜套袋、防虫网阻隔技术及科学限量使用化学农药等设施蔬菜病虫绿色防治关键技术,将对实现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保护菜田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枇杷害虫发生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枇杷发生常见害虫约35种。叶部主要害虫有枇杷瘤蛾、苹掌舟蛾,在6-8月份发生为害叶片;果实主要害虫有燕灰蝶、长卷蛾,在3-5月份发生为害果实。研究应用90%万灵WP和10%吡虫灵WP防治低龄瘤蛾幼虫,效果分别为92.61%和90.34%;采用喷5%齐螨素结合套袋(牛皮纸)保果能有效控制果蛀虫的为害,防效为96.5%。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农业病虫害预测模型及其效果检验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李祚泳  彭荔红 《生态学报》1999,19(5):759-762
选取与病虫害有关的因子作为样本的输入特征,建立了农业病虫害年分类预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方法应用于稻瘟病的预测建模结果的拟合率为100%,预留样本检验报率为83%。  相似文献   

18.
唐洁  唐启义  程家安 《昆虫知识》2006,43(3):410-413
介绍了对病虫发生程度预报质量进行评估的统计检验方法———McNemar检验和Kappa检验,以及这2种检验方法的原理、假设检验和统计学意义。结合2个实例来说明2种统计检验方法在病虫发生程度预报质量评估中的应用,分析结果表明McNemar检验、Kappa检验能对病虫发生程度预测质量给出更加有效、准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