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氨酸的神经毒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是一种拟议中的兴奋性神经递质。1969年 Olney 报道,外周注射大剂量谷氨酸—钠(monosodiumglutamate,MSG)可损伤动物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以后又对 MSG 的神经毒性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研究推动了神经解剖学、神经内分泌学、神经生理学及神经精神病理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电刺激腓深神经(DPN)对下丘脑室旁核(PVN)兴奋后的心血管反应的调节作用及杏仁中央核(CeA)在此作用中的地位。方法:电刺激SD大鼠中枢核团PVN,或用核团(CeA)内微量注射法注射L-谷氨酸钠(L-Glu)或红藻氨酸(KA)。同时记录大鼠股动脉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及心率(HR)曲线。结果:电刺激一侧PVN后,MAP升高,HR变化不一,以下降为主。电刺激腓深神经对PVN兴奋诱发的升压反应有抑制作用。在同侧CeA微量注射0.02mol/L的KA100nl,10min后刺激PVN,血压升高(13.8±3.2)mmHg,较注射KA前削弱了(6.6±1.6)mmHg(P<0.05),DPN对刺激PVN的升压反应的抑制百分比也从51.5%降为32.0%。结论:杏仁中央核部分介导了PVN兴奋后引起的升压反应。DPN传入冲动对PVN中枢性升压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杏仁中央核有关。  相似文献   

3.
詹昌德  潘敬运 《生理学报》1993,45(3):305-309
本文在氯醛糖麻醉猫中探讨室旁核毁损前、后,电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完整猫中,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无明显影响,但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去神经和迷走神经切断(SAD+VD)后,电刺激肾神经中枢端引起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微量注射红藻氨酸毁损双侧室旁核后,可阻断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这些结果表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可抑制刺激猫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室旁核在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揭示脑内参与神经免疫调节过程的部位和核团。方法 大鼠腹腔内给予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PS)或葡萄球菌肠毒素B (SEB)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Ⅰ型IL 1受体在脑内表达的变化。结果 Ⅰ型IL 1受体在正常成年大鼠脑内有广泛的表达 ,隔区、视前内侧区、新皮质、海马、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弓状核和正中隆起等部位有较多Ⅰ型IL 1受体阳性细胞。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非免疫应激对照组 (强迫游泳 )比较 ,LPS或SEB腹腔注射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表达Ⅰ型IL 1受体的细胞数量显著增加 ,染色加深 (P <0 0 5 )。阳性细胞的胞浆染色面积增大 ,突起染色的长度延长。结论 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在神经免疫调节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鼠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白鼠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ND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在视上核、室旁核的大细胞部、环状核、穹窿周核、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背内侧核、乳头体区大部分核团均可见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聚集成团。在视前内侧区、视前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背侧区、下丘脑后区、室周核、室旁核小细胞部及穹窿内可见散在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室周核内可见呈阳性反应的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大多可见突起,有的突起上可见1~2级分支,并可见膨体。下丘脑大部分区域内可见阳性神经纤维。弓状核内可见许多弧形纤维连于第三脑室室管膜和正中隆起。  相似文献   

6.
近年发现脑疾患特别是下丘脑损伤与应激性溃疡有关。关于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现已知道,室旁核(PVN)神经元能接受多种神经递质的影响,它们在应激性反应和痛调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有报道NE和ACh对室旁核神经元具有兴奋和抑制作用。因此,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以及脑内重要递质NE和ACh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本工作采用电刺激PVN及侧脑室内注射NE和ACh的方法,阐明PVN和NE、ACh之间在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和关系。  相似文献   

7.
下丘脑腹内侧核(传统上称为饱中枢)受损后,可以发生丧失饱感,摄食过度,形成增剧性肥胖。它在制作实验性肥胖动物模型中占有一定位置。本文是用金硫葡萄糖(一种特异损伤下丘脑腹内侧核的药物)和谷氢酸一钠(一种特异损伤下丘脑弓状核的药物)分别制做实验性肥胖动物模型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SUMO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其为人们熟知的功能是调控转录蛋白的细胞核内外定位与基因转录调节活性。近年来,研究发现SUMO/去SUMO化修饰的底物不仅限于核内与核周蛋白,一些膜蛋白,如钾离子通道、谷氨酸盐和红藻氨酸盐受体亚基、TGF-β受体等,均可作为SUMO/去SUMO化修饰的底物。本文就SUMO/去SUMO化修饰在膜蛋白功能调控这一新兴领域的最新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丘脑外侧核(LHA)-伏隔核(NAcc)orexin-A神经和功能通路构成及该通路对胃运动的影响及潜在机制。方法:将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逆行追踪组和胃运动组:逆行追踪组大鼠采用逆行追踪技术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下丘脑外侧核-伏隔核间是否存在orexin-A神经通路;胃运动组大鼠通过在体胃运动研究,观察伏隔核内微量注射不同浓度orexin-A对大鼠胃运动幅度和频率的影响,以及电刺激下丘脑外侧核后,大鼠胃运动的变化及机制。结果:荧光逆行追踪结合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下丘脑外侧核内有荧光金和orexin-A双重标记的神经元。胃运动研究结果显示:伏隔核内微量注射orexin-A,大鼠胃运动幅度和频率显著增加,并呈现显著剂量依赖关系(P0.05),伏隔核预先微量注射SB-334867,可反转该效应(P0.05)。电刺激下丘脑外侧核,大鼠胃运动幅度和频率显著增强(P0.05)。同样,伏隔核内微量注射SB-334867,再电刺激下丘脑外侧核,电刺激导致的胃运动增强效应显著减弱(P0.05)。结论:下丘脑外侧核-伏隔核存在orexin-A神经和功能通路,该通路可能通过orexin-A受体介导参与胃动力和能量代谢调控。  相似文献   

10.
红藻氨酸(kainic acid,KA)注入大鼠双侧下丘脑外侧视前区(POA)复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观察左侧交感神经肾上腺支放电活动,测定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及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物理特性变化。大鼠 POA 注入 KA 后交感神经放电频率迅速增加,(?)O和60min 时分别增加22.8±7.2%和32.2±8.0%。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增高,在30和60min 时最明显。PS 物理特性也有变化,最大表面张力降低,最小表面张力升高,回弹系数及稳定系数均下降,迟滞环面积缩小。实验结果表明:早期即有 PS 活性变化,交感神经神经放电活动和血浆儿茶酚胺含量变化在时间上相平行。这种神经源性肺水肿的发生可能与下丘脑水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发放增加、血浆儿茶酚胺增多有关,PS 表面活性下降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被称为中枢生物钟,在昼夜节律的产生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视交叉上核内含有多种类型的神经元,并在神经元化学表型、神经输入和输出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在昼夜节律功能中起到不同的作用。现对视交叉上核的神经元组成及在昼夜节律功能中的分化作用进行探讨。利用节律分裂这一现象阐明视交叉上核功能输出的结构基础。同时,也探讨了其他脑区内生物钟的可能功能以及生物钟与其他节律现象(如食物牵引的振荡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下丘脑室旁核胃动素对胃运动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下丘脑室旁核 (paraventricularnucleus,PVN)胃动素对胃运动调节的参与作用及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室旁核内胃动素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及室旁核与延髓迷走复合体 (dorsalvagalcomplex ,DVC)间的神经联系 ,应用室旁核内微量注入胃动素的方法观察清醒大鼠胃运动的变化。结果 :①下丘脑室旁核有胃动素免疫阳性细胞 ,在饥饿组和十二指肠灌酸组 ,阳性细胞数有明显增加 (P <0 .0 1)。②迷走背核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 ,HRP) ,在室旁核发现HRP标记细胞 ,证实室旁核与DVC间的纤维联系。③清醒大鼠室旁核内微量注射胃动素可使胃运动的幅度和频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后 ,胃动素对胃运动的作用消失。结论 :下丘脑室旁核内胃动素可增强胃运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丘脑 延髓迷走复合体 迷走神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下丘脑是机体代谢与能量平衡调控的重要神经中枢。下丘脑“黑皮质素”(melanocortin)神经环路参与能量稳态调节:该环路,由下丘脑弓状核POMC神经元、AgRP神经元、室旁核MC4R阳性神经元及三者间的神经投射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4.
左明雪 《动物学研究》1997,18(3):319-323
应用神经示踪物BDA(biotinylated dextran amine)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环鸽(streptopelia risoria)丘脑听区和下丘脑内分泌脑区间的神经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丘脑卵形核壳 (Ov shell)及周围区域存在丰富脑啡肽免疫反应神经元。丘脑卵形核尾侧(Ovp)有传出纤维直接投射至Ov壳和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卵形核壳周围和下丘脑内分泌脑区间的传出神经通路显示了丰富的脑啡肽阳性免疫反应细胞和终末标记,在下丘脑腹内侧核中亦存在大量脑腓肽终末标记。结果提示Ov周围的部分脑啡肽神经元发出的传出纤维可能参与了鸽丘脑听区向内分泌下丘脑区投射的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15.
应用神经示踪物BDA(biotinylateddextranamine)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环鸽(streptopeliarisoria)丘脑听区和下丘脑内分泌脑区间的神经通路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丘脑卵形核壳(Ovshel)及周围区域存在丰富脑啡肽免疫反应神经元。丘脑卵形核尾侧(Ovp)有传出纤维直接投射至Ov壳和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卵形核壳周围和下丘脑内分泌脑区间的传出神经通路显示了丰富的脑啡肽阳性免疫反应细胞和终末标记,在下丘脑腹内侧核中亦存在大量脑腓肽终末标记。结果提示Ov周围的部分脑啡肽神经元发出的传出纤维可能参与了鸽丘脑听区向内分泌下丘脑区投射的神经通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乌拉坦麻醉大鼠采用电刺激伏核和脑内微量注射等方法,观察伏核对血压、心率的影响:(1)电刺激伏核具有明显的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作用。(2)红藻氨酸微量注入伏核可消除上述反应。(3)伏核内注射纳洛酮可阻断电刺激伏核的心血管抑制反应(简称电刺激效应);μ受体激动剂DAGO微量注入伏核也能引起血压降低和心率减慢,减少幅度与电刺激效应相似,而κ受体激动剂U-50无此作用。(4)电刺激伏核时于蓝斑内记录到抑制性自发电活动,频率减慢,波幅交大、变宽。(5)切除颈部双侧迷走神经消除了电刺激伏核的心率变化,但降压反应依然存在。以上结果提示:伏核内某些神经元与心血管活动有关,并且至少涉及阿片肽能神经元及μ阿片受体。蓝斑和迷走神经可能参与上述心血管抑制反应。  相似文献   

17.
发育中脑惊厥性损伤与海马Zn2+转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Ni H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31-334
Zn^2+是一种新的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毒性损伤的离子型介质。积聚于海马苔藓纤维(MF)通路突触前膜囊泡内的Zn^2+,通过特定的自稳态机制向突触后神经元转运,以此实现对大脑兴奋-抑制平衡和认知功能的调节作用。发育中长程或反复惊厥造成海马MF通路Zn^2+的自稳态破坏,Zn^2+在细胞内和突触间发生异常转移,并有再生性发芽等病理损伤现象。Zn^2+转运体、Ca^2+通透性α-氨基-3-羧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MPA)/红藻氨酸通道(Ca-A/K通道)、金属结合蛋白和线粒体等共同参与发芽过程中Zn^2+的异常转移。除此之外,Zn^2+亦可作为神经调质,激活信号转导通路,对突触的功能或可塑性产生微妙的影响。这一独特的离子型跨突触信使作用可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21在红藻氨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兴奋毒中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皮质神经元经红藻氨酸(KA)处理24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光下观察细胞损伤,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21与p53蛋白表达的变化,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p53与p21基因启动子上p53反应元件1结合情况。结果:KA处理后神经元明显损伤,部分细胞胞体缩小、变圆,突起变短、减少或消失,p21与p53蛋白表达上调,并且p53与p21基因启动子上的p53反应元件1结合增加。结论:在KA诱导的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兴奋毒作用中p21蛋白表达上调,而p53直接参与了p21的激活。  相似文献   

19.
下丘脑下行通路及其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期以来认为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神经元是通过垂体后叶分泌催产素和加压素对生殖和泌尿等功能进行调节的;但在雄性动物催产素有何生理意义,很长时间曾是个谜。近年来发现,室旁核等下丘脑结构还与脑干和脊髓有直接纤维联系,并以催产素和加压素为递质或调制物,完成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作用。这是一种神经调节,与内分泌调节并存。  相似文献   

20.
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是调控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重要内分泌系统。下丘脑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神经元,能够接收各种神经传导物质和神经调节物质的信号输入,引起HPG轴的级联反应。下丘脑弓状核(ARC)和前腹侧脑室周围核团(AVPV)中的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可以调控GnRH的分泌和释放,影响性腺激素的分泌。近年来研究发现,性激素能够对下丘脑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产生反馈调节,且具有核团差异性。本文就性激素在下丘脑ARC和AVPV中对kisspeptin-GPR54信号通路反馈调节的差异性进行了综述,探讨下丘脑中不同核团对性激素刺激作用产生的不同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