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0 毫秒
1.
牡丹愈伤组织发生和分生结节形成的细胞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Golden era’叶柄薄层为外植体,结合外部形态,对愈伤组织发生,并分化为分生结节过程进行了细胞组织学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牡丹不定器官分化、实现离体微繁殖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愈伤组织的发生与发育经历了启动、分裂、形成和组织分化4个时期。启动期,外植体束中形成层最先去分化,表现为形态上变暗,内部细胞核变大,淀粉代谢增强。细胞旺盛增殖的分裂期,先后于外植体形成层和皮层薄壁细胞处产生了愈伤组织,形成了质地紧实的愈伤增殖团,愈伤细胞体积小、质浓、核位于中心,且具有绕核积累的淀粉粒。形成期,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减缓,只有接触培养基的周缘愈伤组织仍在增殖。组织分化期,愈伤组织内部分化出维管单元,可以作为生长中心,有的是以特化的薄壁细胞为生长中心,外围核大、质浓的薄壁细胞层形成了具有再生潜能的分生结节。  相似文献   

2.
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已继代培养三年零六个月共30多代的鳞芽愈伤组织,目前仍有分化能力。通过愈伤组织形态细胞学的观察,发现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形成小鳞茎的途径有二:一是由特化了的愈伤组织表皮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不定芽而形成小鳞茎;二是由愈伤组织表层或内层特化了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胚状体而形成小鳞茎。不定芽和胚状体的形态发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3.
刘克斌  李曙轩   《广西植物》1991,11(3):240-246+290
以番茄叶外植体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及其浓度配比对叶外植体培养行为的影响;同时,利用细胞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愈伤组织形成和器官发生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种类及浓度配比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直接影响愈伤组织的物理状态、大小和形成的速度以及器官分化的频率和速度。叶外植体切口处的叶肉细胞,维管薄壁细胞和维管束上方的少数叶肉细胞首先启动脱分化而开始分裂,这些细胞的活跃分裂和分化导致在外植体表层形成由薄壁细胞、维管组织和无分化状态的表层分生细胞团组成的愈伤组织。而不定芽则通过愈伤组织的薄壁细胞再次脱分化和再分化活动而形成,为“外起源”。认为存在由植物激素决定的“无分化活性”和“有分化活性”二种性质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4.
翅果油树茎段愈伤组织和芽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惠  白新生   《广西植物》1998,(2):157-159
本文对翅果油树大宫灯型茎段培养在MS附加6-BA较高、NAA较低浓度的培养基上培养0~30d的组织学变化进行了研究。创伤对其愈伤组织的形成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培养3~4d切口处的皮层细胞、形成层细胞、韧皮部薄壁细胞以及髓组织细胞,甚至表皮细胞均脱分化开始分裂;培养8~11d,切口明显膨大,起源于髓及维管组织周围薄壁细胞的愈伤组织突起大;培养12~20d愈伤组织块中出现了分生组织和维管组织结节;培养21~30d,愈伤组织表层和近表层细胞分化出芽原基,但与维管组织结节无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5.
油菜花序轴、叶片在MS培养基上经诱导可产生愈伤组织并形成再生植株。愈伤组织形成可分3个时期:细胞启动期、分裂期和分化期。实验证明:花序轴启动部位多发生在皮层薄壁细胞、髓部薄壁细胞、韧皮薄壁细胞和木薄壁细胞。叶片主要是叶肉细胞、叶脉薄壁细胞和表皮细胞启动。细胞分裂期的特点是启动细胞反复增殖,形成连续的分生细胞层。细胞分化期的特点是一部分细胞保持分裂能力,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薄壁细胞和输导分子。观察了愈伤组织中器官发生的部位和方式。实验证明,根的发生多为内起源,芽的发生多为外起源。  相似文献   

6.
甘蔗原生质体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甘蔗(台糖134)花粉植株叶外植体产生的愈伤组织,作为分离原生质体的材料。原生质体以液体浅层培养的方式培养在修改的 MS 培养基上,经培养后一周内,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约5—6周后,形成了愈伤组织。将胚性细胞团组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除去或降低2,4-D浓度,但含有 BA 的分化培养基上,约2—3周后,有的愈伤组织发育了胚芽鞘,另一些愈伤组织分化出胚根或根。系统观察了这些原生质体在分裂和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相似文献   

7.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花梗表皮薄层组织在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可分别诱导,得到直接发生的营养芽和花芽,以及根和不发生器官分化的愈伤组织。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器官发育潜能的发挥。细胞学观察发现,直接发生的营养芽和花芽起源于薄层组织的亚表皮细胞层。  相似文献   

8.
烟草薄层培养器官发生的控制及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花梗表皮薄层组织在不同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上及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可分别诱导,得到直接发生的营养芽和花芽,以及根和不发生器官分化的愈伤组织。组织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器官发育潜能的发挥。细胞学观察发现,直接发生的营养芽和花芽起源于薄层组织的亚表皮细胞层。  相似文献   

9.
陈瑶  刁瑕  宦云敏  杜阳春  李维  何兵 《广西植物》2017,37(9):1111-1121
为探究小檗科植物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方式,该研究以八角莲离体叶片、叶柄在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为对象,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分析八角莲组织培养的器官发生途径。结果表明:八角莲愈伤组织形成的解剖学特征是靠近表皮的薄壁细胞经激素刺激恢复分裂能力,继续培养形成拟分生组织。拟分生组织可形成许多分化中心。通过对八角莲组织培养产生的不定芽细胞组织学观察发现芽原基起源于愈伤组织外侧的几层薄壁细胞,芽原基背离愈伤组织中央生长形成不定芽,故八角莲脱分化形成的芽起源方式为外起源。而八角莲的根原基起源于组织深处髓部薄壁细胞和部分维管形成层细胞,进而形成类似球形或楔形并朝韧皮部突起的根原基轮廓,根原基继续发育会突破表皮生成不定根,起源方式为内起源。八角莲离体再生途径为器官发生型,在组培苗生长过程中先诱导形成不定芽,再诱导形成不定根,在愈伤组织上形成维管组织将不定芽和不定根连接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林荣  邹琦丽   《广西植物》1988,(1):89-91+105
用金桔茎段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1.0毫克/升BA和0.l毫克/升IBA的MS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芽形成。观察了愈伤组织和芽形成过程中的组织细胞学变化。培养一周后,在茎组织切口两端开始膨大,细胞增大和开始分裂。培养两周后,开始形成瘤状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中有形成层状分生组织、维管组织结节和分生细胞团。培养四周后,表层的分生细胞团分化形成大量芽原基,同时愈伤组织深层也出现分生细胞团。带节茎段可从切口两端的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芽,亦可从叶腋的潜伏芽直接形成芽。  相似文献   

11.
来源于开花植株的外植体(如花柄、花序轴等)具有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直接分化花芽的能力,这一现象已在数十种植物的组织培养中得到证实。但是,这种成花能力能否保留在由这些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之中?已有报道在风信子、布罗瓦利亚花、石龙芮、大蒜、矮通泉草等值物的愈伤组织中得到无  相似文献   

12.
在只含6-BA(2mg/L)的MS培养基上,烟草花柄外植体形态学基端膨大,上着生再生花芽,而花柄中部大多都形成愈伤组织。添加IAA(2,10,20 mg/L)后,花柄基端膨大的现象依然存在,但再生花芽的分布并不限于基端,在花柄中部、顶端都可见再生花芽。花柄外植体中部愈伤组织的形成也随添加的IAA和IAA浓度升高而受到抑制。在上述培养基中添加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TIBA后,无一花柄中部能形成愈伤组织,再生花芽的形态变化也很大,有具锥形花柄的花芽、喇叭叶和一些难于确定由何种器官衍生而来的喇叭状器官。这些异于正常形态的器官发生,显然与花柄外植体中生长素极性运输受抑制有关,本文对它们的形成机理作了一些推测。  相似文献   

13.
Tobacco ( Nicotiana tabacum L.) pedicel in the blooming period was used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of auxin binding protein 1 (ABP1) in the tobacco tissue and cell at different time in the culture of thin cell layers (TCL). Using the immunofluorescence marker 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main ABP1 was distributed in the epidermis and the 1st and 2nd layers of the subepidermis cells. A little ABP1 was distributed in the cortex. Tobacco ABP1 was induced to express in the protoplast of tobacco pedicel TCL cultured in MS culture medium containing IAA and BA. Expression of ABP1 in the protoplast was stronger in the active period of vegetative bud differentiation. ABP1 expression became weaker in later period of differentiation. The result of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 showe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obacco ABP1 in TCL was 26 kD.  相似文献   

14.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盛花期花梗薄层为材料,研究营养芽分化的不同时期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在组织与细胞中的分布变化,免疫荧光标记结果表明,烟草花梗中ABP1主要分布于表皮及亚表皮1-2层细胞内。不同分化期ABP1在烟草花梗薄层原生质体中的表达不同,细胞分化旺盛期ABP1的表达最强,分化后期ABP1的表达有所减弱;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ABP1多克隆抗血清与烟草花梗薄层细胞及分化过程中26kD蛋白有免疫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自李季伦等首次发现越冬的冬小麦茎尖中存在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以下简称ZEN)的类似物以后,大量的工作证实了高等植物可内源产生ZEN,并发现ZEN与植物的春化作用,光周期(短日)诱导以及花器官的分化、成熟乃至开花都密切相关。薄细胞层(Thin cell layers,以下简称TCL)具有外植体小和组成均匀,易于进行组织培养、对环  相似文献   

16.
甜菊不同叶龄细胞结构及其甜菊糖甙含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不同叶龄细胞结构与甜菊糖苷含量分布。应用电镜技术观察表明,现蕾期成叶细胞内具有内含物丰富的巨大液泡,这些内含物呈大小不一的颗粒或小泡。应用差速离心法,对甜菊成叶的叶肉细胞进行亚细胞分离,并对各部分进行甜菊糖苷的提取与微量测定。结果表明,甜菊糖苷主要存在于12000g的上清液(这部分主要包括液泡内含物和可溶性细胞质)。结合细胞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胞质是合成UDPG的主要场所,在甜菊糖苷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不同叶龄叶片甜菊糖苷测定表明,现蕾期成叶的甜菊糖苷含量最高。从甜菊不同叶龄细胞结构和甜菊糖苷含量测定结果,现蕾期是甜菊叶片收割的最适时期。  相似文献   

17.
Oligogalacturonides inhibit the formation of roots on tobacco explant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1,4-Oligogalacturonides with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DPs) ranging from 6 to 18 or 2 to 8 were added to tobacco leaf explants and root formation was evaluated after 15 days of incubation. Auxin-induced formation of roots was inhibited by oligogalacturonides with DPs 6–18 but not by the oligogalacturonides with DPs 2–8. The inhibition of root formation by the larger oligogalacturonides was prevented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auxin present in the medium. Oligogalacturonides (DPs 6–18) also inhibited root formation when added to tobacco thin cell-layer (TCL) explants in a medium that is known to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roots. The addition of size-homogeneous oligogalacturonides, to either tobacco leaf explants or TCLs, established that oligogalacturonides with DPs between 10 and 14 were most active in inhibiting the formation of roots.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oligogalacturonides of the same size as those known to elicit plant defense responses, and to affect floral development and membrane functions, also inhibit the induction of root morphogenesis in tobacco.  相似文献   

18.
净化污水植物香蒲形态解剖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高浓度铅锌废水和清洁水中生长的香蒲Typha latifolia 为材料,制片供显微观察,进行形态解剖特征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活在铅锌废水中的香蒲叶表皮细胞变小变方形,出现质壁分离。叶绿体的数量减少,而气孔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秋水仙碱诱变甜菊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0.1%秋水仙碱溶液处理甜菊实生苗生长点,可诱变产生甜菊多倍体(四倍体)植株,用8次点滴处理,诱变率可达31.25%。染色体数鉴定表明:四倍体甜菊染色体数是2n=44,而二倍体甜菊染色体数是2n=22.形态学和解剖学的观察表明,四倍体比二倍体甜菊植株的茎矮壮,叶片增大,长度增长2.1倍,宽度扩大2.3倍,叶片加厚1.7倍,叶色更浓绿,叶片气孔数减少,气孔变大。叶片糖苷含量测定表明:四倍体的叶片含量为15.7%,而二倍体的叶片含量为10.8%,前者比二倍体叶片含量提高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