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广东古兜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群落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广东新会古兜山自然保护区中108个5m ×5m的蕨类植物样方调查,初步分析了样方中蕨类植物的种类组成和区系特点及种群的多度、频度、重要值、蕨类的生长型、叶的性质和群落的外貌、季相等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1)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种类具有典型的南亚热带植物区系特点,热带亚洲植物区系成分对古兜山蕨类植物区系有强烈影响;(2)由于蕨类植物种群的随机分布和环境因子的异质性,种群的多度和重要值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正态分布规律;(3)样方中蕨类植物的形态外貌、叶的性质及其群落的外貌和季相均表现出典型的南亚热带蕨类植物群落特征;古兜山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可划分为花篮状蕨类、树蕨类、匍匐类、攀援类、附生类5种生长型类型。  相似文献   

2.
根据紫金山的自然条件和植被特点 ,对该区蕨类植物的区系和分布特点作重点分析 ,结果表明 :1)本区有蕨类植物 95种 (含亚、变种隶属 34科、6 0属 ,其中水龙骨科、鳞毛蕨科等 6科的种类占优 ;2 )本区蕨类植物中热带、亚热带属占总属数 88 33% ,具有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性质 ;3)古老植物成分丰富 ,单种分布的种类较多 ;4 )本区系成分与海南最为密切 ,与江西、浙江密切 ,与河北、东北较为疏远 ;5)分布特点表现为具有 5种生态类型 ,种类集中在海拔 340~ 6 50m区域 .  相似文献   

3.
为丰富并完善陕西秦岭山区蕨类植物种类记录,通过对秦岭山区的蕨类植物资料整理和野外调查,发现秦岭山区蕨类植物分布新记录属——荚囊蕨属,其属下种是荚囊蕨。该文描述了荚囊蕨在秦岭山区的形态特征和生境特点。凭证标本保存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与附载植物的关系,调查了附载植物胸径、树高、枝下高及附载植物种类对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按照径级分别对不周径级下的附载植物的附生蕨类植物的多样性进行偏相关分析,并采用方差分析判断附载植物种类对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附载植物树高和胸径与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附载植物的枝下高与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表明较低的枝下高有利于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的增加.附载植物种类对附生蕨类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生态地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区系有蕨类植物48科、118属、446种(包括变种和变型)。从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东西分布和生态类型的划分等几个方面对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生态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海拔分布上,蕨类植物有着与不同植被相关的生态适应性,2000~2800 m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山顶苔藓矮林地带蕨类植物种类最为丰富,附生蕨类植物占到了该海拔地带蕨类植物总种数的28.5%;(2)东坡有蕨类植物387种,西坡则只有355种,东西坡共有种达295种;(3)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可划分为16个生态类型,本区明显地以阴生植物、亚高温植物和中生植物居多,附生植物种类所占比例大,旱生植物和石生植物种类少等为主要生态特征。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的温度生态类型以亚热带植物种类为主,温带植物和寒温带植物少。  相似文献   

6.
蕨类植物是一类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隐花维管植物.是植物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与经济价值。台湾多山的地形特点以及丰富多样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蕨类植物,一直是蕨类研究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7.
鄂西后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初步探讨了后河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特点,结果表明:本区系蕨类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起源十分古老,亚热带成分占居主导地位,温带成分的比例高,组成本区系各成分来源不同,发展极不平衡,鳞毛蕨科,水龙骨科,蹄盖蕨科拥有大量属种,显现出复杂性,优势性特色;本区系中国特有种占较大比重,与我国西南区相似率最高,可能处于我国蕨类植物的川东-鄂西特有现象中心,并支持了秦仁昌在中国蕨类植物地理分区中将鄂西划为西南区  相似文献   

8.
中国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蕨类植物类群十分丰富,由63科230属约2600种组成,其中约有10%的种类为中国特有。迄今为止,中国蕨类植物进行过染色体计数的种类约有395种,仅占中国蕨类植物总数的15%,其中48%为多倍体。本文对中国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文中论述了蕨类植物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基数在系统学上的应用以及蕨类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多倍化、无融合生殖、多倍体复合体及网状进化的研究概况。中国20多年的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表明,蕨类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基数、组型分析、多倍化及其繁殖方式对蕨类植物的分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都有重要作用,对种及种复合体的鉴定、科属的划分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并对中国蕨类植物细胞分类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蕨类植物是一类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的隐花维管植物,是植物界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科研与经济价值。台湾多山的地形特点以及丰富多样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孕育了种类繁多的蕨类植物,一直是蕨类研究的热点地区。2011年3月,台湾辜严倬云植物保种中心和远流出版  相似文献   

10.
庐山地区观赏蕨类的引种及其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8种。其中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达102种。讨论了庐山地区观赏蕨类植物的引种情况,共有24科40属59种。其中绝大部分种类生长良好,对其中大部分种类进行了繁殖技术的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One hundred and sixty plots, approximately every 100 m above sea level (a.s.1.)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from 470 to 3 080 m a.s.1, at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watershed of Mt. Shennongjia, China, were examined to determine the altitudinal pattern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Mt. Shennongjia was found to have high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with 3 479 higher plants recorded.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DCCA) based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revealed that altitude w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on Mt. Shennongjia and that canopy coverage of the arbor layer also had a considerable effect on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The DCCA based on species data of importance value further revealed that altitude gradient was the primary factor shaping the spatial pattern of plant species. In addition, the rule of the “mid-altitude bulge” was supported on Mt. Shennongjia.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was closely related to vegetation type and the transition zone usually had a higher diversity. Higher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ppeared in the mixed evergreen and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zone (900-1500 m a.s.1.) and its transition down to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zone or up to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zone. The largest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whole communities on Mt. Shennongjia lay at approximately 1 200 m a.s.1. Greatest tree diversity, shrub diversity, and grass diversity was found at approximately 1 500, 1 100, and 1 200 m a.s.l., respectively. The southern watershed showed higher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than the northern watershed, with maximum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t a higher altitude in the southern watershed than the northern watershed.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t. Shennongjia shows characteristics of a transition reg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ltitudinal pattern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and the vegetation type in eastern China are also discussed and a hypothesis about the altitudinal pattern of plant species diversity in eastern China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沿河岸带的分布格局及其保护意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神农架香溪河流域从源头到河口的不同海拔高度沿河岸带共设置 4 0个与河流方向平行的10 0m× 10m的样带 ,进行了植物群落学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沿河岸带分布有珍稀植物 14种 ,占神农架地区珍稀植物总数的 4 2 .4 % .这些珍稀物种主要分布在海拔 12 0 0~ 180 0m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珍稀植物种类的物种丰富度在中等海拔高度上最大 .珍稀植物的种类可划分为低海拔、中等海拔和高海拔 3组 .针对珍稀植物的分布特点 ,明确指出应重视河岸带在生物多样性、尤其是珍稀物种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  相似文献   

13.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区系特征及食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特大冰雪灾害,给受灾林区的森林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影响。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分布的最东端,也是重灾区之一。该文基于灾前两年的实地调查资料,对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区系进行分析,以期为灾后生物多样性的检测评估及川金丝猴栖息地恢复建设提供依据。实地调查发现,川金丝猴栖息地内木本植物共有255种,隶属44科105属,其中乔木23科51属129种,灌木22科49属113种,木质藤本7科9属13种;据统计在栖息地内共有31科58属85种川金丝猴的食源植物。该区植物区系中温带分布性质的属占优势,有58个,占属数的56.30%;热带分布性质的属有22个,东亚和中国特有分布成分共有23个属,分别占属数的21.36%和22.33%;显示了该区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度性质。还统计了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谱,分析了该区域食源植物特点。  相似文献   

14.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中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区,植被构成以森林植被为主。通过调查和分析,将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划分为5个植被型组,11个植被型,32个群系。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分布中温带性质和热带性质的属分别为384和302属;植被类型中主要森林植的构成为:暖温性、温性和寒温性针叶林群系数目依次是1、1、0,常绿阔叶林、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群系数目分别为3、7、7;森林植被中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分布面积最大。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庐山、后河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以及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等地植被相关特征的比较分析表明,该区植被种子植物的主要组成种类以及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等具有明显的地带性过渡特性。  相似文献   

15.
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整理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名录共71种,新发现湖北省新分布种6种,其中腾格里蛙Rana tenggerensis Zhao,Macey et Papenfuss、宁陕小头蛇 Oligodon ningshaanensis Yuan离原分布区较远,神农架新分布种3种,神农架两栖爬行动物的区系特征以东洋界(74.69%)为主,广布种(18.31%)、古北界(7%)种类次之,体现了南北混杂的特点.随着海拔的升高,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总体呈下降趋势,400~1600 m两栖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最高,随海拔下降的趋势不明显,1900 m以上多样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6.
神农架太阳坪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华中地区由于其自然历史地理因子的作用,已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及保护的重要区域,但沉重的人口压力已使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生物多样性快速丧失,整个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太阳坪位于湖北省西部北纬31°36',东经110°40'的神农架林区,由于其地理位置偏远而免遭人类大规模的干扰,从而提供了研究华中地区潜在生物多样性的条件。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一地区生态系统中第一性生产力的植物生物多样性现状,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上研究了其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并提出了与地区性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王慧娟  张志敏  刘中来  熊国梅 《遗传》2006,28(10):1237-1264
神农架白熊的分类地位从它被发现后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文章测定了神农架白熊一个个体的Cyt b基因从423~1 140共718 bp的序列, 结合亚洲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美洲黑熊(Euarctos americanus)、马来熊(Helarctos malayanus)、棕熊(Ursus arctos)、北极熊(Thalarctos maritimus)、懒熊(Melursus ursinus)、眼镜熊(Tremarctos ornatus)、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小熊猫(Ailurus fulgens)、浣熊(Procyon lotor)同源DNA序列进行比较, 分析了碱基组成频率、替代数、变异位点、简约信息位点数、转换/颠换比率、相似指数和分化指数。用邻接法( NJ)和最大节约法(MP)构建了分子系统树, 得到了基本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 神农架白熊与亚洲黑熊的亲缘关系最近, 与大熊猫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8.
昆虫物种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保存状态相对良好,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然而该地区的昆虫多样性研究极为薄弱,就是一般的物种调查也为数不多,所以调查主要昆虫类群的组成与数量变化,能为本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积累资料,并为长期监测打下基础。我们选择暖温带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草甸、箭竹林及溪边灌丛6种不同环境,以23块样地为代表,以巴氏罐诱法为主,结合网筛、扫网等方法,进行全面的标本采集与数据收集。经初步整理鉴定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共获得标本58 368号,昆虫标本46 213号,其中膜翅目和鞘翅目数量较多,其次为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直翅目及脉翅目等。此外,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多足纲及蛛形纲动物也有相当数量。在膜翅目中,个体数量最多的是蚂蚁(蚁科);在鞘翅目中个体数量较多的类群依次是隐翅虫科、步甲科和叶甲科。(2)昆虫分布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密切:仅从较高分类阶元来看,如昆虫纲的鞘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不同环境对昆虫数量分布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从相对低的分类阶元来看,如统计鞘翅目中步甲科、隐翅虫科等,则可以显示不同环境对昆虫数量分布的显著影响。(3)在一些特殊地点,发现若干比较特殊的昆虫物种,这表明神农架地区在昆虫物种保护上具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9.
产自鄂西北神农架的北萱草植物一直被误定为萱草。笔者对产自神农架燕子垭的萱草属植草属植株进行了栽培实验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植株为北萱草而非萱草。北萱草通常分布在华北,故在神农架为新分布记录。  相似文献   

20.
湖北神农架蝗虫一新种(直翅目:斑腿蝗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species of grasshoppers from Shennongjia,Hubei province. The type specimens are preserved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y,Shandong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