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富贵草杀灭钉螺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富贵草(Pachysandra terminalis Sieb.et Zucc.)(以下简称PT)为实验材料,采用开放式浸杀法研究其植物原粉及提取物(PT-Ⅰ)对钉螺的杀灭效果和对鱼类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PT原粉浓度为17.5 mg/L时,钉螺72 h死亡率为93.4%,120 h死亡率达100.0%;其24、72、120、168 h的LC50分别为42.28、7.20、4.20、3.17 mg/L。PT原粉浓度为75.0 mg/L时,经168 h鱼死亡率为0。使用浓度为35.0、17.5、8.75、4.38 mg/L的PT原粉,分别浸泡1、2、18、42 h时,抑制钉螺上爬率均达到100%。原粉经提取分离得到PT-Ⅰ组分,以1.40 mg/L的PT-Ⅰ组分分别浸杀钉螺24、48、72、96、120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36.7%、73.3%、96.7%、96.7%、100.0%。表明PT具有很好的杀灭钉螺、抑制钉螺上爬效果,且对鱼毒性较低,是一种较有研究价值的灭螺植物。 相似文献
2.
以富贵草(Pachysandra terminalis Sieb.et Zucc.)(以下简称PT)为实验材料,采用开放式浸杀法研究其植物原粉及提取物(PT-Ⅰ)对钉螺的杀灭效果和对鱼类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PT原粉浓度为17.5 mg/L时,钉螺72 h死亡率为93.4%,120 h死亡率达100.0%;其24、72、120、168 h的LC50分别为42.28、7.20、4.20、3.17 mg/L。PT原粉浓度为75.0 mg/L时,经168 h鱼死亡率为0。使用浓度为35.0、17.5、8.75、4.38 mg/L的PT原粉,分别浸泡1、2、18、42 h时,抑制钉螺上爬率均达到100%。原粉经提取分离得到PT-Ⅰ组分,以1.40 mg/L的PT-Ⅰ组分分别浸杀钉螺24、48、72、96、120 h,钉螺死亡率分别为36.7%、73.3%、96.7%、96.7%、100.0%。表明PT具有很好的杀灭钉螺、抑制钉螺上爬效果,且对鱼毒性较低,是一种较有研究价值的灭螺植物。 相似文献
3.
4.
5.
富贵菜(Gynura divaricata DC.)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药食兼用型多年生草本植物资源,具有清热、凉血、止痛、调节免疫、降血糖和抗肿瘤的功效。对富贵菜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植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营养与保健、采后保鲜、栽培繁殖病虫害防治、功能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等方面。并在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在加强种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同时,开展现在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的研究,结合新兴生物技术和药理研究,开展富贵菜资源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态学报》2002,26(4):511-513
7.
富贵菜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为了满足城市特殊消费群体饮食需求,我们引进种植富贵菜,随后进行推广种植.随着人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所需质量不断提高,栽培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我们研究制订了文成县无公害蔬菜富贵菜生产操作规程,并经文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为我县无公害富贵菜的标准化栽培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星星草营养器官适应盐胁迫的结构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0.6%Na2CO3胁迫处理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Turcz.)Scribn.et Merr.]幼苗,光镜和电镜观察其根和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星星草根的表皮向外突出形成密集的根毛;外皮层由1~2层细胞组成,排列较紧密;中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内皮层呈典型的五面加厚;中柱鞘排列紧密,其壁加厚;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为5~7原型,中央为后生木质部导管,无髓存在。叶的表皮有表皮毛和丰富的蜡质层;叶上表皮泡状细胞数目较少,且深陷;气孔下陷,其下有较大的气室;叶脉有大、中、小3种维管束,大、中型维管束为C3型,小型维管束为C4型。星星草可能是介于C3和C4植物之间的类型,具有耐盐碱及耐干旱特征。 相似文献
9.
用光学显微镜对北草蜥(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中脑视叶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视叶分为背侧的顶盖和腹侧的被盖,两者无明显界限。顶盖处灰质和白质交替排列。由表及里,可分为分子层、外灰质层、浅白质层、中灰质层、中白质层、深灰质层、深白质层和室管膜层。被盖处细胞层次不明显。在视叶的前部有横行的纤维将左右视叶联系起来。左右视叶室与中脑水管以及两视叶间的纵沟在视叶的中、后部相通。同时将北草蜥的中脑与其它低等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推测北草蜥在进化上处于较低等地位。 相似文献
10.
草玉梅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玉梅(AnemonerivularisBuch.-Ham.exDC.)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根状茎和叶供药用,治疗喉炎、扁桃腺炎、风湿疼痛和胃痛等症[1]。其化学成分已有报道[2,3],主要为三萜皂甙。最近,我们从草玉梅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种化学成分,其中两种为已知成分乌苏酸(Ⅰ)和β-谷甾醇(Ⅱ),一种为新化合物,命名为草玉梅甙A(anemosideA)(Ⅲ)。本文主要报道草玉梅甙A的结构鉴定。化合物Ⅲ为白色粉末,Liebermann-Burchard试验为阳性,Ⅲ经酸水解,甙元与… 相似文献
11.
12.
Pachysandra型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及活性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报道黄杨科凳果族植物中Pachsandra型生物碱的化学结构研究概况及药理活性筛选的初步结果。药理活性筛选结果表明,筛选的化合物大多具有抗癌(P388和L1210)活性,部分化合物显示较高活性的抗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13.
7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形态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了水灵芝(Swertia davidii Franch)、双斑獐牙菜(S.bimaculata(S.et Z.)HK.f.Thoms)、江浙獐牙菜(S.hickinii Burk)、贵州獐牙菜(S.koui-tchensis Franch)、大籽獐牙菜(S.macrosperma C.B.Clarke)、翼梗獐牙菜(S.nervosa Wall)、紫红獐牙菜(S.punicea Hemsl.)等7种獐牙菜属药用植物的药材性状、根茎叶的显微构造和解离组织及粉末特征,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这一药物资源提供了鉴别依据,也为獐牙菜属植物的形态组织学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金丝矮陀陀植物中的二个新甾体生物碱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金丝矮陀陀植物中得到了二个新甾体生物碱甙——矮陀陀甙A、B。经光谱分析,结构测定,分别为20α-二甲胺-3-O-β-D葡萄糖基-5α-孕甾烷醇和20α-二甲胺-3-O-β-D葡萄糖基-5(6)-孕甾烯醇。 相似文献
15.
16.
长江江豚精巢发育和组织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性成熟的江豚精巢明显增大,其重量约为成熟前的14倍,结合有关江豚捕捞和野外生态学资料,初步认为长江江豚属多雌性群体,而成熟的雄性个体具有较大的精巢,可能对保证群体的成功繁殖非常重要。根据精巢的组织学特征,可将江豚精巢发育分为胚胎早期、胚胎晚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包括活动期和不活动期),通过对精巢生精小管管径大小和白膜厚度进行分析,认为成熟江豚精巢活动呈季节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免不1号和2号治疗免疫性不育雄鼠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中药复方免不1号,免不2号治疗免疫性不育雄鼠,观察睾丸,附睾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变化。用精子抗原免疫昆明种雄性小白鼠,建立免疫性不育动物模型。同时分别饲喂中药复方免不1号,免不2号,醋酸强的松,生理盐水;从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等方面观察免疫性不育症的变化。结果显示免疫性不育雄鼠血清,精囊液抗精子抗体高,睾丸间质,睾丸曲细精管界膜,精原细胞,附睾管上皮细胞免疫复合物沉积多,睾丸每曲细精管精子和晚期精子细胞减少,中药免不1号和2号能降低抗精子抗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的沉积,恢复曲细精管精子和晚期精子细胞数。结果表明:免不1号和2号通过调节全身免疫系统,清除循环和局部的抗精子抗体,免疫复合物,提高精子和精子细胞数,从而提高小鼠的受孕率。 相似文献
18.
江豚眼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结果表明:与黄海沿岸种群江豚相比,长江种群江豚眼中央至吻端的平均距离显著较小,与长江弱光环境相适应。长江种群平均眼裂高比较小,眼球平均相对水半径比较短,而前后径比较长。眼球较趋近于圆球型。视觉较近视。在显徽与亚显微结构方面未发现两种群之间有差异。江豚无典型的视锥,而具有细胞核和内节呈视锥状、外节呈视杆状的一种中间型视细胞。 相似文献
19.
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的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荧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系统研究了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发生的组织学和细胞学变化特征。辣椒单个花药中花粉发育具有强烈的不同步性。随着培养时期的变化.不同时期花粉的百分率也发生变化。处于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培养以后按两种发育途径之一进行发育。在多数情况下,孢子体不对称分裂,产生典型双核花粉。胚性花粉粒是由营养核的重复分裂形成的。当小孢子从四分体中释放出来.特殊类型的外壁已经形成。在随后的花粉发育过程中.小孢子体积增大,外壁继续加厚。培养24h后,小孢子体积增大。胚性发生的小孢子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形态变化。当胚状体发育到心形胚时.胚状体的表皮细胞排列规则。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小孢子胚状体形态形成过程.及胚状体诱导后细胞组织发生的一系列结构变化的时序性特征,这些变化主要影响质体、液泡室、细胞壁和细胞核,进一步分化的程序模拟合子胚的发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