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在分化条件下的甜菊愈伤组织分生区域细胞的质膜内陷进行了超微结构和酸性磷酸酶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液泡化状态的细胞中均有质膜内陷存在。在原生质浓密的细胞中,质膜呈起伏的波纹状,某些部位发生明显陷,大小不等,多呈圆球状。  相似文献   

2.
甜菊愈伤组织分生区细胞中膜内含物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在分化培养基上的甜菊(Stevia rebaudiana)愈伤组织分生区细胞中存在双膜和多膜内含物。电镜观察表明,这些膜内含物是由一圈或多圈呈同民贺或卷绕状排列的内质网包围部分细胞质而形成的。双膜内含物内外层膜的靠细胞质表面有核糖体附着,而多膜内含物仅在其最外层潴泡的外膜上偶有和量核糖体附着。附着细胞液泡化程度的提高,多膜内含物通过液泡膜内陷而转移到液泡中或通过消化其中被包围的细胞质及内膜而转  相似文献   

3.
对在分化条件下的甜菊 (Stevia rebaudiana)愈伤组织分生区域细胞的质膜内陷进行了超微结构和酸性磷酸酶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 ,在不同液泡化状态的细胞中均有质膜内陷存在。在原生质浓密的细胞中 ,质膜呈起伏的波纹状 ,某些部位发生明显内陷 ,大小不等 ,多呈圆球状。在部分液泡化细胞中 ,质膜内陷体积增大 ,内含物增多且结构复杂。在液泡化细胞中 ,质膜内陷嵌入中央液泡 ,但彼此间以一膜间隙隔开。质膜内陷中的内含物以小泡和卷绕的膜结构形式存在。酸性磷酸酶活性定位结果显示 ,质膜及其内陷含高的酶活性。推测质膜内陷在功能上与液泡相似 ,构成了这些细胞水解空间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分化条件下甜菊愈伤组织分生区细胞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甜菊(Steviarebaudiana)愈伤组织中尚未发生器官分化的分生细胞团进行了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器官分化条件下,愈伤组织中形成的分生区域的细胞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且具核仁泡,部分细胞核中含有核内含物.大量小液泡分布在细胞的边周或散布于整个细胞中.液泡中通常含有陷入的细胞质成分和膜状物.部分液泡的形成与内质网膨大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观察到由内质网形成的多圈膜和双层膜包围细胞质成分的同心环结构.高尔基体及其小泡丰富,有时聚集分布在细胞某一区域.核糖体密集,有的聚集成多聚核糖体.因此,愈伤组织中分生区的细胞与分生组织中的液泡化和分裂的细胞类似.分生区细胞的另一明显特征是出现质膜内陷.推测这些超微结构特征可能反映了甜菊愈伤组织器官分化前的某些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通过超微结构的观察,向日葵幼叶及其经培养后10天的愈伤组织细胞之间有明显区别。叶肉细胞的细胞质、细胞器及核的结构和发育都比较完整。当外植体组织发生变化和愈伤组织形成时,观察到线粒体相互连接成链状围绕在叶绿体周围,而叶绿体有的围绕在核的周围;线粒体的嵴和基质,叶绿体的基粒和片层结构常发生退化或解体,细胞质稀薄,核糖体和胞质凝成线状或网状,微体和高尔基体消失,液泡化程度高并含有较多的次生物质;而细胞核在后期才发生明显变化,轮廓不够清晰。  相似文献   

6.
白桦愈伤组织化学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对白桦(Betula platyphalla Sak.)愈伤组织进行化学诱变处理。结果表明:EMS诱变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有很大影响。在高浓度EMS短时间处理和低浓度EMS长时间处理条件下得到叶柄、叶片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剂量。通过观察半致死剂量下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发现,诱变后细胞中单倍体、非整倍体及多倍体比例均高于对照,这说明EMS的诱变处理引起了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 EMS)对白桦(Betula platyphalla Sak.)愈伤组织进行化学诱变处理。结果表明: EMS诱变剂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有很大影响。在高浓度EMS短时间处理和低浓度EMS长时间处理条件下得到叶柄、叶片愈伤组织的半致死剂量。通过观察半致死剂量下愈伤组织的染色体发现, 诱变后细胞中单倍体、非整倍体及多倍体比例均高于对照, 这说明EMS的诱变处理引起了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在水平回转(2rpm)条件下,菸草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减少约44%,细胞水势和渗透势下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约123%,K~+增加25%,细胞质膜透性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和细胞还原TTC 能力提高,水平回转生长的愈伤组织再静置培养时愈伤组织生长速度和有关生理反应又恢复到或接近对照水平,但可溶性糖含量却比对照低36%。水平回转生长的愈伤组织,细胞中缺少淀粉体,质体和线粒体变细,核膜出现不同程度内陷,有的深度内陷而使核呈海星状。粗面内质网减少,滑面内质网增加,常集中在细胞一隅,在薄切片中观测到的内质网平均长度超过对照8.9倍,最长的可达42μm,有的卷成筒状。在垂直回转(2 rpm)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速度比对照增加1.5倍,细胞水势和渗透势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增加92%,K~+和Na~+累积水平稍有下降,但K~+/Na~+比仍接近对照,质膜透性减少,膜脂过氧化作用削弱,细胞还原TTC 能力提高。垂直回转生长的愈伤组织静置培养时生长速度和有关生理反应又恢复到或接近对照水平。垂直回转生长的愈伤组织细胞中,薄切片中观测到的糙而内质网变短,平均长度只有对照的42%,最短的是0.15 μm。有些小段无核糖体,变成泡状。  相似文献   

9.
声波刺激对菊花愈伤组织膜脂物理状态和膜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糖梯度法纯化的菊花 (Dendranthemamorifolium (Ramat.)Tzvel.)愈伤组织质膜微囊为材料 ,研究了声波刺激下质膜膜脂代谢和物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 ,一定强度 (10 0dB)和频率 (10 0 0Hz)的声波刺激使质膜磷酸二脂含量和二苯己三烯 (DPH)荧光偏振值降低 ,质膜光散射值、MC5 40荧光强度和磷酸单脂含量增加。表明一定强度和频率的声波刺激使质膜变疏松 ,膜的流动性增加 ,膜表面电荷密度和疏水性降低 ,膜脂合成代谢增加 ,分解代谢减弱。由此可见 ,膜脂物理状态和膜脂代谢对声波刺激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以蔗糖梯度法纯化的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愈伤组织质膜微囊为材料,研究了声波刺激下质膜膜脂代谢和物理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 一定强度(100 dB)和频率(1 000 Hz)的声波刺激使质膜磷酸二脂含量和二苯己三烯(DPH)荧光偏振值降低,质膜光散射值、MC540荧光强度和磷酸单脂含量增加.表明一定强度和频率的声波刺激使质膜变疏松,膜的流动性增加,膜表面电荷密度和疏水性降低,膜脂合成代谢增加,分解代谢减弱.由此可见,膜脂物理状态和膜脂代谢对声波刺激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11.
甜菊叶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叶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当叶外植体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后,叶绿体的片层结构逐渐退化。在叶绿体发生退化的过程中伴有叶绿体出芽和原质体的形成。推测新产生的原质体来自叶绿体产生的芽状体。而叶绿体本身最后完全解体消失。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这种变化与高度液泡化的叶肉细胞脱分化至分生状态是平行的。随着培养的进行,分生状态的细胞发生液泡化变为薄壁细胞时,在愈伤组织表层的细胞中,质体重新形成片层结构,而内部细胞的质体则充满淀粉粒。  相似文献   

12.
1.甜菊花药发育至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达最大程度的发育。细胞器丰富且呈活跃状态,脂肪微粒沿内切向面和径向面沉积。2.绒毡层周原质团具有大量呈现活跃功能的细胞器,并不断积累各种物质,其RNA和蛋白质合成能力亦较强,认为周原质团有一定的重组行为。3.发育早期药室内壁细胞结构较简单,但至周原质团物质将被小孢子完全吸收时,其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剧增,RNA和蛋白质合成能力亦骤然增强,认为此时药室内壁细胞对花粉发育起供养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耐菊(Steviarebaudiana)愈伤组织中甜菊糖苷的积累与愈伤组织的生长呈负相关、与愈伤组织细胞的组织化及转绿呈正相关。愈伤组织芽的分化并不是积累较高水平甜菊糖苷的必要前提。绿色、质地致密、生长缓慢的愈伤组织,不论有芽分化或无芽分化时,其甜菊糖苷含量均较高。在电镜下观察到,这两种愈伤组织细胞具有类似的超微结构特征:细胞高度液泡化;叶绿体发育成熟,光合膜系统结构发达,基质浓厚且含有质体小球;微体具有典型的晶格结构,常与叶绿体紧密相靠。黄色、质地致密、生长缓慢的愈伤组织中甜菊糖苷含量较低,其细胞内质体富含淀粉粒,只有少量分散的片层结构,有的质体甚至完全被淀粉粒所充塞。黄色、质地疏松、生长快速的愈伤组织中甜菊糖苷含量最低,其细胞内质体结构简单,片层稀少。质体的发育和液泡的分化与甜菊糖苷的积累密切相关。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甜菊糖苷含量在于愈伤组织细胞的组织化以及细胞的高度液泡化并具有发育成熟的叶绿体。  相似文献   

14.
甜叶菊的受精作用及胚和胚乳的早期发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熟胚囊被珠被绒毡县包围,由卵器、具次生核的中央细胞以及数目为1至6个反足细胞组成。传粉后6小时左右,雌、雄性核融合。配子融合同精核与次生核的融合几乎同时发生;精核与次生核融合速度快于配子融合。甜叶菊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类型。传粉后8小时左右,初生胚乳核分裂,其分裂方向可与胚囊长轴平行或垂直,从而形成最初的两个胚乳细胞。胚乳细胞前5次分裂是同步的。心形胚阶段,胚乳细胞呈现被消化吸收的迹象。胚乳发育属细胞型。传粉后10小时左右,合子第一次分裂,为横分裂。胚胎发育属紫菀型。  相似文献   

15.
甜菊不同叶龄细胞结构及其甜菊糖甙含量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不同叶龄细胞结构与甜菊糖苷含量分布。应用电镜技术观察表明,现蕾期成叶细胞内具有内含物丰富的巨大液泡,这些内含物呈大小不一的颗粒或小泡。应用差速离心法,对甜菊成叶的叶肉细胞进行亚细胞分离,并对各部分进行甜菊糖苷的提取与微量测定。结果表明,甜菊糖苷主要存在于12000g的上清液(这部分主要包括液泡内含物和可溶性细胞质)。结合细胞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细胞质是合成UDPG的主要场所,在甜菊糖苷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不同叶龄叶片甜菊糖苷测定表明,现蕾期成叶的甜菊糖苷含量最高。从甜菊不同叶龄细胞结构和甜菊糖苷含量测定结果,现蕾期是甜菊叶片收割的最适时期。  相似文献   

16.
甜菊组织培养物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与脱分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含有叶绿体的甜菊(Steviarebaudiana)愈伤组织细胞转移至新鲜培养基后,导致光合片层的逐渐减少或消失,最后叶绿体脱分化形成原质体样的结构。超微结构观察表明,光合片层的减少或消失与降解及叶绿体分裂特别是不均等缢缩分裂而致基质组分和类囊体膜稀释有关。这一过程并不完全同步,一些质体含有少量正常的片展而另一些质体含有退化的片层甚至片展结构完全消失。细胞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细胞器大多聚集在细胞核附近,细胞质增加并向细胞中央伸出细胞质丝。同时可观察到原质体。培养7d后,许多细胞呈分生状态,细胞质富含细胞器,充满了细胞的大部分空间。此时细胞中的质体大多呈原质体状态。在细胞生长的稳定期,质体内膜组织成基质基粒片层,同时质体核糖体增加。文中讨论了高度液泡化细胞脱分化与细胞中叶绿体脱分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The plasmalemma of cells within meristematic regions was observed to possess invaginations in cultured callus of Stevia rebaudiana under differentiation. The ultrastructure and acid phosphatase (AcPase) ultracytochemistry Of these invaginations were studied. The plasmalemma invaginations occurred in the cells at various stages of vacuolation. In cells with dense protoplasm, plasmalemma appeared undulated but occasionally spherical and variable in size with conspicuous invaginations that projected into the peripheral cytoplasm. In the partially vacuolated cells, plasmalemma invagination became voluminously enlarged with increased contents and structurally complexed. In vacuolated cells, the enlarged invaginations protruded into the central vacuole but were delimitted from the tonoplast by an intermembrane zone continuous with the peripheral cytoplasm. Complex accumulations of membranes consisting of vesicular and coiled membranous Structures might develop within the plasmalemma invaginations. AcPase localization demonstrated high enzymic activity in the plasmalemma and its associated invagination. It seemed likely that these invaginations were functionally analogous to the vacuoles and therefore constituted part of the lytic compartment in these cel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