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部分裸子植物假种皮微形态特征及共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扫描电镜对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植物假种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以把红豆杉科植物分为两类,既具规则型网状纹饰的经豆杉属和具夫规则型网状纹饰的白豆杉属、穗花杉属和榧树属。在后三属中,穗花杉属的穗花帮和白豆杉属的纹饰特征更为相近,同属厚网脊亚型。而云南穗花杉和榧树属的特征相近,属薄网脊亚型。假种皮表面纹饰特征显示不宜将红豆杉(T.chinensis)再分为两个独立的种,认为设立  相似文献   

2.
运用RFLP方法对红豆杉科及相关类群14种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PCR产物进行限制酶酶切分析,共获29个酶切变异位点。采用PHYLIP 软件包对限制位点变异数据进行极大简约法分析得到18个步长为6的最简约树并求得一致树,结果显示:(1)红豆杉科和三尖杉科属单系群;(2) 穗花杉属Amentotaxus以置于红豆杉科内为宜,不支持将穗花杉属独立成科的处理方式;(3)白豆杉应为红豆杉科内一个属Pseudotaxus;(4) 三尖杉属内篦子三尖杉地位特殊,可设篦子三尖杉组;(5) 不赞同将竹柏类从罗汉松属中分离出去成立新科;(6) 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三者间,前两者的关系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红豆杉科、三尖杉科、罗汉松科及松科共9属13种植物的matK基因序列,发现3′端的单碱基插入造成mat k基因在这些类群间有较大的长度变异(1488∽1548bp),其它插入或缺失的长度为3、6或9bp(白豆杉中有一个长为27bp的缺失),且绝大多数插入或缺失事件具有系统发育信息。matK基因中,密码子第1、2及3位的变异率较为相近,平均同义替代率约为平均非同义替代率的2倍。以松科2属3种植物为外类群,运用PAUP软件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仅得到一棵最简约树(步长为895,CI=0.850,RI=0.876),该简约树的各分支均得到bootstrap分析的极强支持。结果表明:红豆杉科与三尖杉科均为单系群,二者互为姐妹群;白豆杉属与穗花杉属为红豆杉科中两个很自然的属,白豆杉属为红豆杉属的姐妹群,穗花杉属为榧树属的姐妹群。竹柏属与罗汉松属聚为一支,二者间的亲缘关系得到boot-strap分析的100%支持,从分支分类学及遗传距离角度,作者不赞同将竹柏属提升为科。  相似文献   

4.
红豆杉科及相关类群rbcL基因PCR—R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RFLP方法对红豆杉科及相关类群14种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PCR产物进行限制酶酶切分析,共获29个酶切变异位点。采用PHYLIP软件包对限制位点变异数据进行极大简约法分析得到18个步长为6的最简约树并求得一致树,结果显示:⑴红豆杉科和三尖杉科属单系群;⑵穗花杉属Amentotaxus以置于红豆杉科内为宜,不支持将穗花杉属独立成科的处理方式;⑶白豆杉应为红豆杉科内一个属Pseudotaxus;⑷三尖杉属内篦子三尖杉地位特殊,可设篦子三尖杉组;⑸不赞同将竹柏类从罗汉松属中分离出去成立新科;⑹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三者间,前两者的关系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5.
部分裸子植物叶片总蛋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艇  苏应娟  黄超  朱建明   《广西植物》1999,19(4):367-372
采用SDS- PAGE 技术, 分析了红豆杉科(Taxaceae) 植物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var- mairei (Lemee et Levl-) Cheng et L-K-Fu) 、穗花杉( Amentotaxus argotaenia (Hance) Pil ger) 、云南穗花杉( A- yunnanensis Li) 、白豆杉( Pseudotaxuschienii(Cheng) Cheng) 以及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 、植物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f-) 、粗榧( C-sinensis (Rehd-etWils-) Li) 、海南粗榧( C-hainanensis Li) 、篦子三尖杉( C-oliveri Mast-) 和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 、植 物罗汉松 ( Podocarpus macrophyllus ( Thunb- ) D-Don) 、鸡毛 松( P-imbricatus Bl-) 、竹柏( P- nagi(Thunb-) Zoll) 、陆均松( Dacrydium pierrei Hickel) 共12 种植物的叶片蛋白, 在蛋白质水平上采用  相似文献   

6.
红豆杉科植物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王艇  黄超 《西北植物学报》2000,20(2):243-249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红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白豆杉属(Pseudotaxus)、穗花杉属(Amentotaxus)和榧树属(Torreya)的6种植物: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er)Rehd)、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Lemee etLevl.)Cheng etMaireYew  相似文献   

7.
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植物叶片结构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扫描电镜和光镜下的叶表皮特征以及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结果,支持在红豆杉科内建立白豆杉属的处理方式;赞同在三尖杉属内建立篦子三尖杉组,叶片解剖结构方面,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的穗花杉属的相似之处颇多。而叶表皮形态特征方面又表现为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更加接近。反映了出了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之间的密切而又复杂的系统关系。  相似文献   

8.
苏应娟  王艇 《生态科学》1997,16(1):59-66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穗花杉、南方红豆杉、三尖杉和罗汉松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发现,三尖杉和穗花杉叶精油的组成特点极为相似,相同成分13个,占各自精油组成的48.07%和33.32%.三尖杉和南方红豆杉叶精油的相同成分4个,占各自精油组成的16.14%和40.59%.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的亲缘关系接近,红豆杉科可能是通过穗花杉属和三尖杉科相联系的观点.罗汉松和穗花杉叶精油的相同成分4个,占各自叶精油组成的比例为24.09%和20.82%,比罗汉松和南方红豆杉、三尖杉之间组分的相似性要高.反映出罗汉松科和红豆杉科之间有一定联系,穗花杉属是认识红豆杉科、三尖杉科和罗汉松科之间系统关系的关键属  相似文献   

9.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揭示红豆杉属和白豆杉的种子蛋白主要多肽的分子量为31、 22和20千道尔顿(K)。穗花杉的多肽谱与上述两属相差较大,没有22K多肽,代之以一个33K 主要多肽。榧树属和穗花杉有很多共同的多肽,但没有44K这个红豆杉科多数种类共有的中 等含量的多肽,并出现一个36K主要多肽。三尖杉属一些种的多肽谱十分接近红豆杉属,竹 柏的种子蛋白与上述分类群也有一定程度的近似。 红豆杉科各属之间针叶过氧化物酶谱差别很大,但三尖杉属一些种与红豆杉属却有些类 似。 两种蛋白质资料一致说明红豆杉科内的进化趋势是从红豆杉属、经白豆杉属和穗花杉属 至榧树属。红豆杉属和三尖杉属之间蛋白质的近似,说明红豆杉科和三尖杉科之间的关系,可 能通过红豆杉属相联系的,述资料也说明红豆杉科应置于松柏目之下。  相似文献   

10.
红豆杉科皆美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豆杉科在裸子植物中较为特殊,主要是它的种子像核果或呈坚果状,包于杯状或囊状假种皮中,与松、杉、柏等科的种子生于球果中的情况大不相同。另外,该科几乎所有的种都为雌雄异株。红豆杉科共有5个属:红豆杉属、白豆杉属、穗花杉属、榧树属和澳洲红豆杉属,除后者外,其它4属中国均有分布红豆杉——树皮抗癌需保护红豆杉属(Taxus)植物又通称紫杉,共11种,中国产4种1变种。在不久前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产的红豆杉属树种均位居一级,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红豆杉”这个中文名称颇有诗意,这不禁使人…  相似文献   

11.
元宝山南方红豆杉构件种群结构研究——Ⅰ.大小结构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黄玉清  李先琨  苏宗明   《广西植物》1998,18(4):385-389
在资源量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样地,采用10m×10m样方为基本调查单位,研究南方红豆杉种群,结果发现其在元宝山的种群是通过茎干萌生幼苗(构件)来延续和扩大的。种群结构可分为类型Ⅰ初始增长型、类型Ⅱ增长型种群前期类型、类型Ⅲ增长型种群、类型Ⅳ稳定型种群。对各样地的种群大小结构与大小级进行相关分析和负指数函数拟合,P1、P2、P3、P6、P7样地及种群综合大小结构呈显著相关关系。种群现状虽枯倒树较多但仍为稳定种群,元宝山红豆杉种群繁殖方式的发现和研究对开发和保护红豆杉植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豆杉丛枝菌根(AM)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南方红豆杉根部丛枝菌根真菌(AMF)侵染情况、菌根形态结构以及根际土中AMF孢子的种类与数量.结果显示:南方红豆杉可与AMF形成典型的丛枝-泡囊型菌根,侵染率在71.2%~94.4%,但是历山、蟒河自然保护区的侵染强度优于人工栽培区;在南方红豆杉根际土中共分离鉴定出5种AMF,无梗囊霉属1种、球囊霉属4种,分别是:光壁无梗囊霉、地表球囊霉、地球囊霉、缩球囊霉、明球囊霉,其中光壁无梗囊霉为优势种;南方红豆杉的根由表皮、外皮层、内皮层、中柱组成,AMF只侵染表皮层、内皮层,不能侵染中柱.这为将来利用AMF接种技术进行南方红豆杉的繁殖、移植栽培以及紫杉醇的积累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竹柏类植物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毛松(Podocarpusimbricatus)、竹柏(Podocarpusnagi)、长叶竹柏(Podocarpusfleuryi)、百日青(Podocarpusnerifolius)和罗汉松(Podocarpusmacrophylus)进行了RAPD分析。经筛选4组80个引物,发现9个引物的带型清晰并呈多态性。采用UPGMA法对求出的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植物明显地分为3个亚类群,支持在罗汉松属内建立竹柏组的处理方式,不同意把竹柏类从罗汉松属中分离出去成立新科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南方红豆杉无性系种群结构和动态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研究了元宝山南方红豆杉克隆种群的结构和动态.结果表明,种群S1~S6级个体均存在,S1、S2级个体占总个体数的64%.从元宝山南方红豆杉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图看,结构呈较规则的金字塔形;南方红豆杉无性系幼树幼苗的贮备较为丰富,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较规则的金字塔形,存活曲线近于倒J形;种群大小级动态指数Vpi=38.26%,考虑外部干扰时,Vpi′:6.38%>0,表现为稳定型种群.南方红豆杉种群更新的主要途径是无性繁殖,种群的数量动态主要受克隆内部调节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生存分析结果表明,种群幼树幼苗的生存状态不稳定,死亡的可能性很大,而成年个体的生存状态则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山西陵川县境内野生南方红豆杉群落的样地调查,采用总体相关性VR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生态位测度方法,在群落尺度上对南方红豆杉群落的种间联结性和生态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Pilger)Rehd.var.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Fu)、荆条(Vitex negundo L.var.heterophylla(Franch.)Rehd.)、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 Hance)、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和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 L.)的重要值和生态位宽度较大,为群落中的建群种和优势种;(2)物种间生态位重叠指数总体偏高,种间竞争较强,尤其是南方红豆杉与其他物种之间;(3)群落总体呈显著负联结,大多数种对间呈中性关联(χ23.84,P0.05);(4)群落中物种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生态位重叠指数之间表现为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而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指数之间未表现出线性关系,即物种间的竞争关系随种间关联性的增大而增强,而与生态位宽度没有直接关系。本研究可为保护和利用本区现有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合理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