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东北农林蚜虫区系考察中发现下述长管蚜亚科19种为我国首次纪录。 1.茜草叶无网蚜Acyrthosiphon rubifoliae(Shinji)此种名为一疑难名称(nomen dubium),我们采得此种与原记述特征相符。寄主:茜草*。分布:吉林(长白山);日本。 2.日本忍冬圆尾蚜Amphicercidus japonicus(Hori)寄主:莫罗氏忍冬、忍冬属植物*。分布:辽宁(沈阳);日本。 3.飞帘短尾蚜Brachycadus(Acaudus)cardui(L.)寄主:第一寄主李、榆叶梅*、樱桃李、乌荆子、杏、小樱桃、甜樱桃;第二寄主菊科、紫草科。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研究了角圆尾蚜属CeruraphisBorner, 1926, 并描述了1新种:食沙棘角圆尾蚜CeruraphishippophaetrophisZhang, sp. nov.,给出了该属所有种类的分种检索表。新种与C. eastopi近似,但尾片有毛9~12根(后者5根),触角末节端部约等于基部(后者4倍)。新种的模式标本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食沙棘角圆尾蚜CeruraphishippophaetrophisZhang, 新种(图1)有翅孤雌蚜:活时体绿色,体长1.170、体宽0.420m m 。玻片标本头、胸黑色,触角、足和尾片灰色。额具中额瘤,额瘤不存在。触角5节,长0.760m m ,为体长的0.65;节Ⅰ~Ⅴ比例:13,13,100,42,35+ 35。触角次生感觉圈小圆形,节Ⅲ~Ⅵ分别有16~20,1~3个。腹管端部直径大于基部直径。雌性蚜:活时体绿色,体长1.590、体宽0.740m m 。额具中额瘤,额瘤不存在。头顶缘毛相当长,约为触角节Ⅲ直径的4.00~5.00倍。复眼无眼瘤。触角5节,长0.580m m ,为体长的0.37;触角节Ⅰ~Ⅴ长度比例:26,18,100,58,58+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斑蚜科 Drepanosiphidae叶蚜亚科 Phyllaphidinae叶蚜族 Phyllaphidini1新属——群斑蚜属 Thelazacallis Zhang进行了研究 ,提供了该新属的寄主植物、地理分布及其与近缘属的示差鉴别。同时记述 1新种——毛茛群斑蚜 Thelazacallis ranunculicolaQiao et Zhang。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群斑蚜属 Thelazacallis Zhang,新属模式种 :Thelazacallis ranunculicola Qiao et Zhang,sp.nov.本新属的胚胎和成蚜与新叶蚜属 N eophyllaphis Takahashi相近 ,但喙端部有次生毛 (后者无 ) ;尾片完整 (后者分裂呈双叶状 ) ;触角节 I短于节 II(后者长于 ) ;生殖突 3个(后者 4个 )。与迪叶蚜属 Diphyllaphis Takahashi在胚胎毛序、成蚜的触角、体蜡片、喙端节等方面十分接近 ,但复眼仅由 3个小眼面组成 (后者多于 3个 ) ;生殖突 3个 (后者 2个 )。毛茛群斑蚜 Thelazacallis ranunculicola Qiao et Zhang,新种 (图 1~ 9)正模 :无翅孤雌蚜 ,No.Y16 0 3- 1- 2 - 1,1979- - 1,四川 (西昌 ) ;常勇楠采 ;副模 :1头无翅孤雌蚜 ,其他同正模。寄主 :毛茛 Ranunculus sp.。本新种与新叶蚜属已知种和迪叶蚜属已知种的区别见群斑蚜属与新叶蚜属和迪叶蚜属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我国蚜亚科(Aphidinae)蚜属(Aphis)4新种和二叉蚜属(Schizaphis)1新种。文中所用量度单位均为毫米。模式模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冻绿蚜Aphis utilis zhang,新种(图1) 本种在北京冻绿和其他鼠李属植物上大量发生。与泻鼠李定居蚜A.steinbergi ShaposhnikoV近缘,但触角6节(steinbergi,5或6节),触角为体长0.61(后者0.25—0.50),Ⅵ鞭部为其基部3.0(后者1.6—2.1)倍,为Ⅲ的1.4(后者0.79—0.91)倍;腹部Ⅰ缘毛为触角Ⅲ直径的3(后者1.5)倍。  相似文献   

5.
斑蚜科一新属及三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我国为害板栗幼叶的斑蚜科Callaphididae一新属及三新种。文中所用量度单位均为毫米。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栗斑蚜属Castanocallis,新属 模式种Castanocallis castanocallis,新种(图1—14) 胚胎 毛圆头状或尖锐。缘毛长于或等于中毛长度。中毛间距离向腹端渐近。 有翅孤雌蚜 体背毛尖端或钝或圆头状。头顶毛1对及额中毛2对尖锐,长为触角节Ⅲ基宽的3—4倍,位于毛瘤上。触角6节,鞭部长于或等于节Ⅵ基部。胸部无中瘤。  相似文献   

6.
张润志  张军  杜秉仁 《昆虫学报》1999,42(-1):26-30
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无翅孤雌蚜的体长、体宽、头宽、腹管宽、上尾片长、尾片长和触角节Ⅲ长等7个形态指标,在各龄期间差异显著。根据麦双尾蚜的翅、翅芽、触角节数、尾片形状、上尾片长与宽比值等特征作为龄期鉴别的主要指标,编制了麦双尾蚜龄期鉴定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东北斑蚜科及蚜科新种及新纪录(同翅目:蚜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我国东北地区斑蚜科一新种和蚜科一新种及一新纪录种。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椴绵叶蚜Sinishivaphis tilisucta Zhang新种(图1) 有翅孤雌蚜 活体灰绿,被白粉。体背及足股节、胫节有明显蜡片。腹部背片Ⅷ有一中瘤。喙不达中足基节。翊脉镶黑边如图所示。毛数:头背10,前胸背10,腹部背片Ⅰ—Ⅶ各4,Ⅷ6或7,触角节Ⅰ3,Ⅱ3或4,Ⅲ25—29,Ⅳ14—18,Ⅴ4或5,Ⅵ3+0,顶端3或4,喙节Ⅳ+Ⅴ10,附节Ⅰ7,尾片7,尾板15或16。触角次生感觉圈有睫:  相似文献   

8.
依阿华蚜属仅在美国报道过 ,原为单种属。本文记述依阿华蚜属 1新种 ,张依阿华蚜Iowanazhangi ,增加了该属在中国分布的记录。文中给出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采自黑龙江省尚志县帽儿山 ,现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新种张依阿华蚜Iowanazhangi与I .frisoni的区别为 :1)尾片三角形 (后者 :宽圆形 ) ;2 )腹管表面光滑 (后者 :有瓦纹 ) ;3)触角 6节 (后者 :5节 ) ,末节鞭部为基部的 2 .0 2倍 (后者 :1.4 3倍 ) ;4 )触角末节的原生感觉圈有副感觉圈相伴 (后者 :无 ) ;5)喙末节为后跗节II的 1.0 5倍 (后者 :1.71倍 )。该新种种名以昆虫学家张广学院士的姓氏命名。  相似文献   

9.
【目的】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pruni Geoffroy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分布广泛。本文对采自上海地区粘核毛桃Amygdalus persica L.var.scleropersica(Reich.)Yüet Lu、紫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ar f.atropurpurea(Jacq.)Rehd.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Cav.)Trin.ex Steud.3种植物上桃粉大尾蚜的取食偏好和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方法】通过叶碟法观测桃粉大尾蚜对3种寄主叶片的取食偏好,同时测量体长、体宽、触角各节长、喙末端长和宽、各足节长等30个形态指标,基于对形态数据的统计分析,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研究不同寄主植物上桃粉大尾蚜的形态变异。【结果】饲以3种寄主植物叶片时,来自粘核毛桃和芦苇上的桃粉大尾蚜对各寄主叶片的总体喜食程度依次为芦苇>粘核毛桃>紫叶李,来源于紫叶李上的个体对3种叶片的喜食程度为芦苇>粘核毛桃=紫叶李;形态数据分析发现粘核毛桃和紫叶李上的桃粉大尾蚜各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二者与芦苇上的个体在触角节Ⅱ、触角末节鞭部长、喙末端长和中足胫节的长度间差异显著(P<0.05),紫叶李与芦苇上的个体前足跗节Ⅰ长这一指标差异显著(P<0.05),此外,主成分分析筛选的体长、头宽、触角各节和各足长度等特征构成的前四个主成分对总体方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66.206%,其中贡献率较高的特征为触角和各足节长度,系统聚类和典型判别分析的结果显示采自芦苇上的桃粉大尾蚜区别于粘核毛桃和紫叶李上的,归为一类,同为蔷薇科植物的紫叶李和粘核毛桃上的桃粉大尾蚜克隆有小部分重叠。【结论】禾本科植物上的桃粉大尾蚜种群形态特征与蔷薇科植物上的相比,触角节Ⅱ和末节鞭部、喙末端长、中足胫节的长度存在一定的分化,初步推测造成桃粉大尾蚜形态分化的原因主要为寄主植物营养成分及其表面特征,其种内变异的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中国伪短痣蚜属(Aiceona Takahashi,1921)四个种,其中包括一个新种,长柄伪短痣蚜Aiceona longifestuca,sp.nov.和一个新记录种,日本伪短痣蚜Aiceona japonica Takahashi,1960,中记述了大隅伪短痣蚜Aiceona osugii Takahashi,1924的两种新型-雌性蚜和雄性蚜,长柄伪短痣蚜Aiceona longifestuca,sp.nov,正模:无翅孤雌蚜,No.Y2542-1-1-2,May15,1980,云南省宾川县,寄主植物未知;本新种因无翅孤雌蚜中胸腹岔具有长柄而得名,本新种与A.pallida Ghosh and Raychaudhuri 1972的不同在于:无翅孤雌:中胸腹岔具长槽(后:两臂分离);喙端节为后足跗节Ⅱ的0.65倍,端部具有2根次生长(后:为0.95-1.0倍,有3对次生毛);腹部背片Ⅰ-Ⅵ每节具有淡褐色缘斑,背片Ⅶ-Ⅷ全节具有淡褐色横带(后:体背除毛基斑外,无缘斑和横带);体背毛长,腹部前几节背板毛长为触角节Ⅲ最宽直径的3.75倍,背片Ⅷ毛长为0.21mm(后:体背毛短,腹部前几节背板毛长为触角节Ⅲ最宽直径的2.5倍,背片Ⅷ毛长为0.14mm)。提供了该属中国已知种的两个分种检索表,各种提供了地理分布和寄生植物信息,新种和新型给出形态特征图,所有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胡萝卜微管蚜Semiaphis heraclei孤雌蚜虫龄的鉴别特征,实现快速和准确识别虫龄的目的。【方法】采用显微成像技术,测量胡萝卜微管蚜孤雌世代无翅型与有翅型不同虫龄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中胸宽、腹管长、尾片长和后足胫节长8项指标,采用LSD多重比较方法对8项指标的测量值进行虫龄间方差分析,并将测量值与虫龄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胡萝卜微管蚜的8个形态特征指标在虫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1),触角长和后足胫节长在无翅型和有翅型的各龄间均无重叠,可作为该种虫龄识别的主要指标;尾片长在无翅型3龄与4龄若蚜间、有翅型4龄若蚜与成蚜间有部分重叠,可作为识别虫龄的的次要指标。根据触角节数可以区分1龄和其它虫龄,尾片发达程度可以区分若蚜和成蚜,中胸膨大具翅芽是有翅型3-4龄若蚜的典型特征。【结论】利用外部形态可以对胡萝卜微管蚜进行龄期鉴别,以触角长和后足胫节长为主要指标,结合尾片长、触角节数、翅芽有无及尾片发达程度等指标可实现对胡萝卜微管蚜孤雌蚜不同翅型虫龄的快速识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载云南省林木斑蚜科(Callaphididae)1新种、2新亚种和1新纪录。新种的模式标本和新纪录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樟绵斑蚜 Shivaphis cinnamomophila Zhang新种 本种与朴绵斑蚜Shivaphis celti Das近缘,但腹部背面各有缘毛4—6根(celti,2)根,Ⅷ有毛4(celti,2)根;跗节Ⅰ毛5(celti,8)根;尾片毛4或5(celti,8—11)根;触角为体长0.77(celti,0.49),节Ⅲ—Ⅵ长度比例100,84,72,61 11(celti,100,46,46,36 8),Ⅳ有毛9—13(celti,2—4);喙不达后足基节(celti,超过前足基节)。  相似文献   

13.
张峰  张钟宁 《昆虫学报》2000,43(-1):131-136
该文对桃蚜Myzus persicae(Sulzer)各型触角感器进行了比较研究。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桃蚜具有钟形感器、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和次生感觉圈4种类型的触角感器。桃蚜各型触角感器的最大差异主要表现在次生感觉圈上,雄蚜、雌性母和有翅孤雌蚜具有次生感觉圈,雌性蚜、干母和无翅孤雌蚜无;但雄蚜具有的次生感觉圈数目多于雌性母和有翅孤雌蚜,且不仅仅分布在触角第3节,第4、5节也有分布。本文探讨了桃蚜触角感器在化学生态学上的功能作用,各型触角感器的差异与桃蚜寄主选择、迁移及交配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桃蚜触角感器的性二型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茶蚜Toxoptera aurantia虫龄鉴别特征,为准确、快速识别茶蚜龄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体式显微镜分别对两翅型茶蚜各龄期若蚜和成蚜的体长、体宽、头壳宽、触角长度、腹管长度、尾片长度和后足胫节长度7项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无翅型和有翅型茶蚜的7个指标在各虫龄中均存在差异。不同龄期无翅型茶蚜体长、后足胫节长度和有翅型茶蚜后足胫节长度在不同龄期若蚜和成蚜间存在部分重叠或无,可用于鉴定茶蚜虫龄。此外,翅基发育程度可用于区分3和4龄若蚜,触角节数可用于区分1和2龄若蚜与其他龄期蚜虫,尾片的外部形态特征可用于区分若蚜和成蚜。【结论】无翅型茶蚜的龄期鉴定主要依据其体长和后足胫节长度,而有翅型茶蚜的龄期鉴定主要依据其后足胫节长度,同时结合胸部翅基发育、不同龄期触角节数及尾片形态等,可准确识别两翅型不同龄期的茶蚜。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我国长管蚜亚科9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文中所用量度单位为毫米。刺菜超瘤蚜Hyperomyzus sinilactucae Zhang,新种(图1) 本种与莴苣超瘤蚜H.lactucae(L.)相近。但本种有翅蚜背中大斑透明部分较少(lactucae,较多);尾片淡色(lactucae,稍深色);触角Ⅲ-Ⅴ次生感觉圈61-94,19-32,7-8(lactucae,38-62,8-20,0-10)个;触角Ⅲ-Ⅵ长度比例:100,58,60,19+103(lactucae,100,67,46,16+115)。  相似文献   

16.
在扫描电镜下,系统观察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的触角初生感觉器、触角次生感觉器、复眼、喙端感觉器、前跗节端部感觉器以及腹部末端的外部形态超微结构,并就其形态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长角圆属Temeritas属弹尾目圆科 ,其触角特别长,第四节分很多亚节,无胫跗感毛。分布于中美、南美、南非、马达加斯加、印度、越南、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中国原无记载。作者1982年访问西北农学院,承周尧教授给予研究的机会。中华长角圆(虫姚)Temeritas sinensis新种 体长1.5—1.9毫米。其与同属科类的区别为触角较短(图1);第三节近端部有2小感觉杆,生在2凹陷内;第四节分26亚节,各亚节有1圈长毛。背毛为长刺状,混有一些小毛(图2)。后足转节外侧有5长毛,内侧1长毛(图9)。握弹器有3端毛(图13)。弹尾长(图12):弹器基有7—7毛;齿节约有40毛;端节内、外缘齿状,内缘有15小齿,有1端节毛。生殖节毛列如图13,雌一尖而弯曲的尾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角倍蚜各蚜型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类型、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角倍蚜的触角上着生4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原生感觉圈、感觉突及次生感觉圈,它们在各蚜型触角上的分布和数量各不相同。其中,毛形感器有TypeⅠ和TypeⅡ两种类型,各蚜型触角上均有分布;原生感觉圈主要分布于干母、无翅干雌、第三代有翅干雌若蚜以及性蚜的触角上,有两种类型:PrⅠ和PrⅡ,分别位于触角的末节和倒数第二节,其中,第三代有翅干雌若蚜的触角上仅存在PrⅠ,无PrⅡ;感觉突仅出现于第三代有翅干雌若蚜触角的第3~5节;次生感觉圈仅存在于有翅型春迁蚜和秋迁蚜触角的第3~5节,其面积约占触角鞭节面积的2/3。我们认为,各蚜型触角感器的差异可能与蚜虫的生境(瘿内或瘿外)、行为(如取食、交配)以及翅的有无(如寄主选择、迁飞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谷希树  赵庆贺 《昆虫学报》1997,40(2):207-209
作者于1989年5月31日,在山西农业大学校园内毛白杨树上采集到数头僵蚜,经室内饲养,羽化出蜂,经鉴定为三叉蚜茧蜂属一新种,现记述如下。长度单位为mm。杨三叉蚜革蜂Trioxyspopuli新种(图1)雌虫:头横形,较翅基片处胸宽。头部三单眼呈锐角或近直角三角形,后颊与复眼横径近等长。复眼小,卵圆形。触角11节,第一鞭节长为基宽的3信强,与第二鞭节近等长,端鞭节细长,长为亚端鞭节的2信弱,各鞭节密生半直立长毛。胸部中胸盾片适度隆起,光滑毛稀。盾纵沟全程清晰,其边缘具毛。并胸腹节具宽大五边形小室,前中纵脊短,光滑毛稀。前翅…  相似文献   

20.
云南扁蚜科二新种记述(同翅目:蚜总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种头部有1对尖锐的头角,尾片及尾板末端圆,与 Ceratoglyhina bambusae van derGoot近似,但触角3节,Ⅰ—Ⅲ长度比例:26,23,100 10(bambusae,4或5节);喙长几乎达到中足基节(后者,前足);胸部及腹部各节无成列的缘蜡片。 数据:毛数:头角各2—3,头背6;前胸14,腹部节Ⅰ—Ⅶ 12—16,有时18,Ⅷ 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