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苹果幼苗根系自由空间铁累积量和活化利用能力不同。在缺铁胁迫条件下,抗缺铁的苹果基因型小金海棠幼苗与对缺铁敏感的山定于幼苗相比,根系自由空间铁累积量大,且它对此铁库的活化利用能力强。此外,供给铁源不同,在植物根中形成的自由空间铁库大小就不同;不同植物基因型对此铁库的活化利用能力也不同,因此,根自由空间铁库的大小及植物对该铁库中铁的活化能力大小可作为不同基因型苹果铁营养效率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四种基因型冬小麦幼苗Na+、K+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4种不同基因型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及Na^+、K^+和Cl^-的吸收、累积规律。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小麦吸水困难,幼苗生长受抑;幼苗含水量、生物量及干物质量明显下降;Na^+、Cl^-含量和单株累积量显著增加。K^+含量和单株累积量则明显降低。Na^+/K^+比值随介质中的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盐胁迫下各基因型冬小麦幼苗Na^+、K^+和Cl^-的单株累积量及其在地上部分和根系中的含量变化较大,说明小麦根系对Na^+、K^+和Cl^-的吸收存在基因型差异。盐处理下,暖型小麦NR9405对K^+的选择吸收能力强,对Na^+的吸收和累积少,植株体内的K^+浓度较高,Na^+/K^+比值小;幼苗的生物量较大,耐盐性强。冷型小麦RB6对K^+的选择能力差,对Na^+的吸收和累积量大,幼苗的Na^+/K^+比值大,生物量小,耐盐性较差。低盐浓度下,Na^+可作为渗透调节物质维持植物体内渗透平衡。高盐浓度下,Na^+的过度吸收和累积可能是盐害的主要原因。维持体内较低的Na^+水平和Na^+/K^+比值是小麦耐盐性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累积及其在缺铁时被利用的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亚娜  王贺 《Acta Botanica Sinica》1999,41(12):1299-1302
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了在不同程度的缺铁条件下,大豆(Glycinemax(L.)Merr.)根系质外体铁库累积与利用的规律,及其在缓解植物缺铁胁迫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缺铁处理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不断被再利用直至枯竭,根系还原力与过氧经物酶活性呈升降有序的周期性变化,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缺铁胁迫,延缓植株缺铁症状的出现,新叶叶绿素和活性铁含量缓慢下降,而低铁条件下(供应10^-6mol/LFeEC  相似文献   

4.
缺铁是石灰性土壤常见的植物营养问题之一.禾本科植物种或基因型的植物铁载体分泌能力与耐缺铁有关,提高植物铁载体分泌能力是改良缺铁的土壤上植物铁aestivum L.) 3个杂交种及其4个亲本在缺铁营养液中植物铁载体的分泌及杂种的效应.植物铁载体的分泌率通过根分泌物对新形成的Fe(OH)3的活化能力进行测定, 在缺铁症出现时每隔2、3天测定1次.在缺铁条件下,所有基因型都分泌较多的植物铁载体,并且随缺铁症状的发展分泌量增加.杂交种具有对缺铁更敏感的反馈系统,在缺铁条件下,杂交种比亲本分泌铁载体的速度更快、量更高.通过分析杂交种和亲本的关系,认为可以通过对亲本分泌植物铁载体能力和配合力的选择,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小麦铁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植物铁载体分泌的杂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铁是石灰性土壤常见的植物营养问题之一。禾本科植物种或基因型的植物铁载体分泌能力与耐缺铁有关 ,提高植物铁载体分泌能力是改良缺铁的土壤上植物铁营养的关键措施之一。在水培条件下分析了冬小麦(TriticumaestivumL .) 3个杂交种及其 4个亲本在缺铁营养液中植物铁载体的分泌及杂种的效应。植物铁载体的分泌率通过根分泌物对新形成的Fe(OH) 3 的活化能力进行测定 ,在缺铁症出现时每隔 2、3天测定 1次。在缺铁条件下 ,所有基因型都分泌较多的植物铁载体 ,并且随缺铁症状的发展分泌量增加。杂交种具有对缺铁更敏感的反馈系统 ,在缺铁条件下 ,杂交种比亲本分泌铁载体的速度更快、量更高。通过分析杂交种和亲本的关系 ,认为可以通过对亲本分泌植物铁载体能力和配合力的选择 ,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小麦铁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富钾植物烟草为研究对象,烤烟基因型ND202、NC628、G28、NC628×ND202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基因型间根系特性及其对矿物钾活化能力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 根系对矿物钾活化总量越高,烤烟的钾积累量越高.ND202根系发达,富钾能力强,但受环境中钾含量影响较大;NC628根系矿钾活化能力较强,能够显著提高根际土壤钾有效性,但富钾能力较弱;杂交种NC628×ND202较母本具有较高的矿钾活化能力及耐低钾能力,较父本有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及富钾能力.因此,利用杂交培育高钾品种是有效的,选育高钾品种时,亲本不仅应具有较高的配合力,更应优先考虑其能否提高根际土壤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与供铁处理相比,对缺铁敏感的大豆品种“哈83”幼苗在缺铁胁迫条件下根际没有酸化现象,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也没有明显增强。但抗缺铁的大豆品种“8701”幼苗根际则严重酸化,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显著增强;加入能抑制根系H+-ATP酶活性、减弱根际酸化作用的H+-ATP酶抑制剂正钒酸钠会降低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说明根际酸化与根系还原Fe(Ⅲ)能力相互联系,初步证实根细胞原生质膜H+-ATP酶和缺铁诱导的还原酶相互偶联的假说。  相似文献   

8.
缺铁敏感度不同的大豆品种对缺铁的适应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供铁处理相比,对缺铁敏感的大豆品种“哈83”幼苗在缺铁胁迫和上根际没有酸化现象,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也没有明显增强。但抗缺铁的大豆品种“8701”幼苗根际则严重酸化,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显著增强;加入能抑制根系H^+-ATP酶活性、减弱根际酸化作用的H^+-ATP酶抑制剂正钒酸钠会降低根系对Fe(Ⅲ)的还原能力;说明根际酸化与根系还原Fe(Ⅲ)能力相互联系,初步证实根细胞原生质膜H^  相似文献   

9.
研究亚适温(昼/夜18 ℃/12 ℃)条件下缺铁和硝酸盐胁迫对番茄幼苗生长及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适温对照相比,亚适温条件下番茄幼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株高、叶面积显著变小,干物质积累下降;亚适温下缺铁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比适温下缺铁的影响大.亚适温条件下,缺铁、硝酸盐胁迫及二者同时胁迫的番茄幼苗株高与无胁迫处理差异不显著,但幼苗叶面积明显变小,电解质渗漏率、根系活力和三价铁还原酶活性明显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及根尖数明显减小;幼苗根、茎、叶中铁含量明显降低.亚适温下硝酸盐胁迫以及缺铁与硝酸盐二者同时胁迫加重了番茄幼苗干物质积累的减少、电解质渗漏率的增加,以及减少了对铁离子的吸收.Fe2+对K+和Ca2+吸收具有拮抗作用,不同器官中的表现有所差异;降低营养液中的Fe2+浓度可使番茄幼苗的缺铁症状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0.
潜在性缺铁条件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积累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在不同供铁条件下,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积累与活化利用。结果表明:1、供应难溶性Fe(OH)3,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呈现出积累与亏缺的节律性变化。与之相应出现根系还原力的降低与升高的节律性变化,但地上部总铁含量和新叶叶绿素含量均无变化。说明了根系质外体铁库的利用,维持了大豆正常生长需铁。2、对缺铁植株脉冲供铁后,大豆根系质外体铁库首先出现明显积累,随后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与此同时根系还原力表现出相应的变化,前期下降,后期有波动。地上部总铁含量与新叶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前两者密切联系,出现升高、降低不同趋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黄瓜、番茄和大豆对缺铁胁迫适应性反应的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瓜、番茄和大豆同是双子叶植物,缺铁诱导的适应性机制都属于机理I,但是它们在适应缺铁胁迫的具体反应上却各有不同。黄瓜、蕃茄缺铁时主要表现为近根尖处膨大、变粗,根毛增多,发育成具有转移细胞特征,并主动向外分泌大量H+,使根系对Fe(Ⅲ)还原能力显著增强,从而提高了根际中铁的有效性。大豆则主要是依靠根尖膨大、变粗,表皮、皮层中积累大量酚类物质来还原难溶性Fe3+化合物。植物基因型之间对缺铁胁迫的这种反应上的差异,给铁高效基因型筛选和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小豆铁高效的生理指标,研究缺铁胁迫对小豆(Vigna angularisi)幼苗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选取4个小豆材料(13MY001、13MY007、FMY020及JN6)幼苗,采用溶液培养方法,设置Fe(Ⅱ)-EDTA浓度为0 mol/L、4×10-5 mol/L两组处理,分别于处理后7、14、21 d对其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缺铁胁迫降低了小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增加了小豆幼苗根系呼吸速率及Fe3+还原酶活性,并且在+Fe和-Fe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小豆品种(品系)间的上述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得出,小豆的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及根系Fe3+还原酶活性、根系呼吸速率可作为筛选、培育铁高效小豆品种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土培盆栽方法模拟玉米/花生、大麦/花生、燕麦/花生、小麦/花生、高粱/花生5种种植方式,研究混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的累积和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生与5种分泌植物铁载体能力不同的禾本科作物混作时,花生新叶叶色正常,而单作花生则表现出严重的缺铁黄化症状,混作花生各部位的含铁量明显增加.与麦类作物(大麦、燕麦、小麦)混作的花生其各部位铁含量高于与玉米、高粱混作的花生,说明麦类作物改善花生铁营养的能力强于玉米、高粱,而两个玉米品种之间的能力差异不大,这主要是由于麦类作物分泌植物铁载体能力高于玉米、高粱.在花生生长至第50、60和70d时,混作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含量也随着逐渐增加,并始终高于单作花生.同时,混作明显地提高了花生根际土壤有效铁的含量,花生根系还原力也逐步提高.混作花生逐渐提高的还原力和介质中不断供给的易被花生还原吸收的铁,在改善花生的铁营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土培盆栽方法模拟玉米/花生、大麦/花生、燕麦/花生、小麦/花生、高粱/花生5种种植方式,研究混作对花生根系质外体铁的累积和还原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生与5种分泌植物铁载体能力不同的禾本科作物混作时,花生新叶叶色正常,而单作花生则表现出严重的缺铁黄化症状,混作花生各部位的含铁量明显增加.与麦类作物(大麦、燕麦、小麦)混作的花生其各部位铁含量高于与玉米、高粱混作的花生,说明麦类作物改善花生铁营养的能力强于玉米、高粱,而两个玉米品种之间的能力差异不大。这主要是由于麦类作物分泌植物铁载体能力高于玉米、高粱.在花生生长至第50、60和70d时,混作花生根系质外体铁含量也随着逐渐增加,并始终高于单作花生.同时,混作明显地提高了花生根际土壤有效铁的含量,花生根系还原力也逐步提高.混作花生逐渐提高的还原力和介质中不断供给的易被花生还原吸收的铁。在改善花生的铁营养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矮化红富士苹果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交替滴灌(ADI)、固定滴灌(FDI)和常规滴灌(CDI)3种滴灌方式和3种灌水量对苹果幼苗的生理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以阐明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下苹果幼苗生理特性和节水机理.结果表明:与CDI方式相比,当灌水定额由20 mm增大到30 mm时,ADI方式提高了苹果幼苗根干重、根系导水率、叶水势和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其蒸腾速率、棵间蒸发量和蒸散量,从而使得ADI方式下的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总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较CDI方式大大提高;3种滴灌方式的根系导水率均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并以8月份最大,12月份最小;与CDI方式相比, ADI和FDI方式在节水达33.3%时的平均根系导水率仅分别降低了5.81%和14.7%,但水分利用效率、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较CDI方式高出16.31%和14.48%、40.52%和27.65%.可见,局部根区灌溉方式能促进苹果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并主要通过提高根系导水率的途径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镉水平下大麦幼苗生长和镉及养分吸收的品种间差异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邬飞波  张国平 《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595-1599
利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Cd水平下大麦幼苗的Cd和几种矿质元素吸收、积累、生长和生物学产量的品种间差异 .结果表明 ,1μmol·L-1Cd处理显著降低麦苗株高、绿叶数、叶绿素计读数、地上部和根系干重 ,显著抑制植株对Zn、Mn、Cu的吸收和累积 ;品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无芒六棱受抑制最为严重 ,米麦 114和浙农 1号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抗性 .麦苗Cd含量和累积量品种之间也有显著差异 ,浙农 1号的Cd含量最高 ,米麦 114最低 .相关分析表明 ,麦苗生物学产量与地上部Cd含量、累积量及根系C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其中与地上部Cd含量的相关性最强 ,与根系Cd累积量无显著相关 .  相似文献   

17.
旨在研究烟草铁蛋白基因NtFer1功能,提高粳稻抗逆性等。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NtFer1基因转入粳稻空育131,经抗性筛选、PCR、Southern杂交、Northern杂交和RT-PCR检测等,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空育131基因组中,并能够在子代稳定遗传表达。在缺铁和铁过量条件下培育T2代转基因植株,缺铁条件下转基因株系抗氧化酶活性(SOD、POD)、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片总铁含量和根系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铁过量条件下转基因株系抗氧化酶活性(SOD)、叶片总铁含量、糙米总铁含量和根系生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而MDA含量和稻瘟病叶瘟指数显著低于对照。表明铁蛋白基因NtFer1能够提高转基因植株抗氧化胁迫能力和稻瘟病抗性,增加植株铁离子储藏能力,增强植株缺铁胁迫的耐性和铁过量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磷铁锌缺乏时植物根系泌H~ 量增加原因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肥料生产使用后,作物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致使人们常常采用施肥等措施改良培肥土壤,以满足作物高产的需要,但这种“石油农业’咖速了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因此,60年代后,利用作物对贫瘠土壤的适应性,充分发掘土壤和肥料中养分的利用潜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对植物缺铁、缺磷等条件下的营养生理特性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其中根系分泌物是研究的焦点之一‘’“,在根系分泌物中,根系泌H“量增加引起生长介质或根际土壤酸化又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已知供应NH。N源以及缺磷、缺铁、缺锌等可使植物根系泌H“量增加[…  相似文献   

19.
石灰性土壤上HCO3-诱导花生缺铁失绿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土壤-营养液结合的分根培养方法,研究了部分根系供应HCO- 3或铁对花生铁营养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对花生部分根系供应HCO- 3或铁可以调控花生的铁营养,仅供HCO- 3可以诱导缺铁,而只供铁能矫正失绿,同时供应HCO- 3和铁时则不引起失绿。在花生新生叶失绿和复绿的过程中,其中的活性铁含量和全铁含量也有相应的消长。当花生表现缺铁失绿症状时,地上各部分的全铁含量显著降低,而土中根的全铁含量不降低、质外体铁含量升高。在HCO- 3存在的条件下,不同部分根系的铁( )还原酶活性因其生长介质而不同,营养液中根系的铁( )还原酶活性降低而土中根的铁( )还原酶活性不受影响。当花生表现缺铁失绿症状时,土壤中HCO- 3含量升高,有效铁含量不高,p H值无变化。因此,本试验证实了石灰性土壤上的高HCO- 3含量,主要是降低了花生地上部的铁含量而引起失绿,而且花生缺铁失绿又导致土壤HCO- 3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20.
玉米、小麦与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采用土培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玉米/花生、小麦/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禾本科作物与花生间作对花生的铁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当花生与玉米或小麦分别间作时,花生新叶叶色正常,而花生单作则表现出严重的缺铁黄化现象,间作花生新叶活性铁、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单作,两种间作花生各部位铁含量和吸收量明显高于单作,间作明显地促进了铁向花生地上部的转移;在单作花生表现缺铁症状14d的时间范围内,其根系质外体铁含量仅是间作花生的52%~80%;而根系还原力则是单作花生在表现缺铁症状后迅速提高,至缺铁第6d时还原力达到最大值,随后花生根系还原力迅速下降,而间作花生在0~14d内还原力增加速度缓慢,在10~14d中其根系还原力明显地高于单作花生根系还原力。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禾本科作物玉米、小麦根系分泌物(如:麦根酸类植物铁载体)螯合土壤中难溶性铁并被花生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