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通过对三叶虫身体尾部构造及其功能与其它节肢动物如昆虫类、肢口类等动物的腹部和尾部等比较后,提出将具有内脏器官和体节的"尾部"修订为腹部,在其后由背壳愈合而成的单一硬板,其内部不具内脏器官者,划为三叶虫的真正尾部。因而三叶虫身体可分成头部(cephalic region)、胸部(thoracic region)、腹部(abdominal region)和尾部(pygidium region)四部分,它不仅与有关节肢动物命名一致,也符合一般动物身体器官分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罗宜轩 《化石》2022,(1):46-47
投名 三叶虫(Trilobite),一般指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三叶形亚门(Trilobitomorph)三叶虫纲动物.身体扁平,背侧被以坚固的甲壳,腹侧为柔软的腹膜和附肢.背甲为两条背沟(dorsalfurrow)纵向分为一个轴叶(axiallobe)和两个肋叶(pleural lobes),前后两对附肢...  相似文献   

3.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节肢动物的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与人类的关系也最密切。节肢动物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身体的分部很明显,可以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胳,有保护作用。头部有触角、眼和口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有分节的附肢和翅,是运动的中心。腹部有内脏器官和生殖器官,是代谢和生殖的中心。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比环节动物更加复杂而高等,大大加强了对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它们能够广泛生活在陆上、水中、空中、地下等各种生活环境中。《节肢动物门》这章教材是动物学课本中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云南澄江早寒武世节肢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节肢动物不仅是现代动物界中最为成功的生物类群,在长期演化历史中也一直是非常成功的类群。早期的节肢动物,除三叶虫外,大都骨骼化程度较差,不易保存为化石,只有在非常特异的地质条件下非三叶虫类节肢动物才可能保存成为化石。云南澄江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下部地层中最近发现了众多非三叶虫类节肢动物化石,这一发现填补了寒武纪早期非骨骼化节肢动物化石记录的缺环,其中部分化石已作了报道(张文堂、侯先光,1985;侯先光,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报道湖北中部京山县郊发现的一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该生物群由大量三叶虫、腕足类、软舌螺及少量鳃曳动物、双瓣壳节肢动物、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等组成。文中重点描述非三叶虫节肢动物Clypecaris?和棘皮动物Sinoeocrinus,两者分别为澄江动物群和凯里生物群的典型分子。依据生物地层学证据,该生物群的时代大致为寒武纪第四期晚期(龙王庙期),与凯里生物群下部组合基本相当,稍晚于云南东部的关山动物群和峡东地区石牌组的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该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华中地区早-中寒武世化石库的资料,扩大了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的地理分布,并是目前已知唯一的分布在扬子地台北缘的该类型生物群,这对寒武纪环扬子地台古生态的重建和多门类后生生物的演化都将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正>做一只冒牌三叶虫的感觉真是——太糟糕了!是的,这就是总被认错的三叶虫红萤的心里话。至于为什么,还得从真正的三叶虫说起。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远古动物之一,三叶虫早在距今5.6亿年前的寒武纪就出现在地球上,一直到2.4亿年前的二叠纪完全灭绝。它们大多栖息在浅海底部,也有的在远洋中过着"随波逐流"的自在日子。从出土的化石分析,这种纵横海洋亿万年的节肢动物长得很有特色:身体分为明显的头、胸、尾三部分,坚硬的背甲被两条纵向的沟"切"成大致相等的三块,看上去好像三片细长的叶子。很显然,三叶虫红萤正是由于身披一副相似  相似文献   

7.
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之下的灰绿色粉砂质泥岩中存在一个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 ,即台江生物群。现已发现的台江生物群含 8个门类 4 0多个属的生物化石。其中三叶虫特多 ,其次为刺胞动物、“蠕虫动物”、海绵动物等。非三叶虫节肢动物、软躯体化石很少。这一生物群形成于浅海内陆棚环境。  相似文献   

8.
杨杰 《化石》2003,(3):19-21
古生物爱好者都十分熟悉三叶虫化石 ,在他们收藏的标本中 ,残缺不完整 ,不甚满意的那一块 ,也许却恰好是古生物工作者十分珍视的蜕壳标本 ,三叶虫蜕壳标本不仅为我们了解三叶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清晰线索 ,同时还是古生物学家判断化石埋藏类型的最佳证据 ,对深入研究化石生物与当时环境因素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三叶虫是典型的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背甲虽然起到了很好地保护作用 ,却也限制着虫体的生长。因此 ,三叶虫和其它节肢动物一样具有周期性的“蜕皮现象” ,也就是在脱去旧表皮、换上新表皮的间隙时间内进行体积增长。从对现生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9.
云南澄江早寒武世蠕虫化石——Maotianshania gen.nov.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5年,侯先光曾几次赴云南考察,在澄江县帽天山(24°39′N,102°57′E)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玉案山段下部,发现了一大批门类众多保存精美的后生动物化石,其中包括海绵、水母、蠕虫、软舌螺、腕足类、腹足类、金臂虫、三叶虫以及其它节肢动物等。这个以含有大量的软体后生动物的新化石组合,已被命名为“澄江动物群”(张文堂、侯先光,1985)。根据伴生的三叶虫化石,澄江动物群的层位为早寒武世筇竹寺组Eoredlichia-Wutingaspis带下部,距今大约为570百万年,略新于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期的梅树村阶(见孙卫国、侯先光,1987,表I)。澄江动物群中的蠕虫化石数量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10.
同足亚纲Tuzoia在华南的初次发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江 《古生物学报》1957,(4):523-526
在中国已发现的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化石有三叶虫纲(Trilobita)、昆虫纲(Insecta)和甲壳纲(Crustacea)。在华南甲壳纲中已发现的有介形虫亚纲(Ostraco-da)、古介形虫亚纲(Archaeostracoda)和鳃足亚纲(Branchiopoda)。其它,如Xeno-poda、蔓足亚纲(Cirripedia)以及本文所描述的同足亚纲(Homopoda)还未见到正式的报导。至于同足亚纲仅在我国東北烟台附近的中寒武纪地层内发现过,与三叶虫  相似文献   

11.
<正> (二)从节肢动物体内分离 (1)节肢动物标本的采集、保管和饲养: 携带立克次体的节肢动物(虱、蚤、婢、螨)皆营寄生生活。衣虱:喜在人们的衣服被褥缝隙排卵繁殖;蚤:喜居于动物毛发下及动物洞穴中,以及人们居室的多尘处。由于蚤全身有鬃(bristle)和刺(spine),用细白绒布易捕捉之;蜱:喜在动物(牛、羊等)腹股及肛门附近吸血,藏在杂草、干树叶下,吸血性强,易在动物体上发现;螨类:常在嚼齿动物的耳窝内或洞穴内,形体极小。  相似文献   

12.
漫话三叶虫     
“三叶虫”名字是怎么来的? 三百多年前的明朝崇祯年间,有一个名叫张华东的人,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了一种生在石头中的怪物。他当时还不清楚这究竟是什么东西,单凭外形容貌看,颇似蝙蝠展翅,于是命名为“蝙蝠石”。直到本世纪的20年代,我国的古生物工作者才给以科学的解释和描述,指出这是三叶虫的尾部,它是生活在晚寒武世海洋中的一种节肢动物,距今已有5亿年了。为了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给三叶虫取的名字,因此我们也就将拉丁学名翻译为“蝙蝠石”或“蝙蝠虫”(图1)。  相似文献   

13.
贵州东南部早、中寒武世凯里组非三叶虫节肢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贵州台江县革东镇八郎村早,中寒武世凯里组中,上部非三叶虫节肢动物2号4种,其中3新种和1比较种。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在我国中寒武统尚属首次报道,它的发现提供了有关地质发展中上早期节肢动物发生和演化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蝈蝈(Gampsocleis gratiosa Brunner Wattenwyl)也称聒聒儿,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直翅目、螽亚目、螽嘶科、聒聒儿亚科。可经加工入药,有解毒、行水、止痛功能。因其鸣声悦耳,夏秋季常被人们笼养。笔者经数年实践,在中学动物教学中,将蝈蝈作为代替蝗虫的实验材料。现将蝈蝈与蝗虫相同及不同的特征简介如下。蝈蝈身体呈筒形,腹部略膨大。体表为绿色或绿褐包。体长为43—48毫米。躯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体段构成(图1本文图见第11页)。  相似文献   

15.
贵州金沙寒武系牛蹄塘组产出大量古盘虫类三叶虫化石,包括分离头盖、尾部和完整背甲。依据标本中具分类鉴定意义的构造特征的测量数据比值并线性拟合,结合形态学特征、个体发育趋势等特点分析,认为Tsunyidiscus armatus和Tsunyidiscus niutitangensis两个三叶虫种是有效的,支持以尾部肋区分节差异作为两个种种征判别标志。本项研究可为厘定贵州金沙地区三叶虫Tsunyidiscus序列提供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16.
燕子石(一名蝙蝠石),学名三叶虫,是寒武纪的节肢动物.远在距今约五亿年前,三叶虫就衍生在大海之中,其家族之庞大、数量之多,是当时海洋生物之冠(约占60%),成了海国霸主.自奥陶纪以后,三叶虫逐渐衰落,二叠纪灭绝,无情的大自然遂将它们变成了化石.岩石中的三叶虫化石,不仅是研究生物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三叶虫的头尾搭配问题的讨论对"也论Protaitzehoia Yang三叶虫的分类位置"一文中置于原太子河虫属的某些尾部的可靠性提出了质疑,认为插图2中的尾(K),由于缺少宽而下凹的尾边缘,应属于Stephanocare Monke,1903一属的尾部;插图2中的尾(L)的归属尚难定论.将原太子河虫属的头盖、活动颊、尾部、唇瓣与Cheilocephalus Berkey,1898属的头盖、活动颊、尾部、唇瓣对比后,认为原太子河虫属应归属Cheilocephalidae Shaw,1956.  相似文献   

18.
Naraoia在亚洲大陆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Naraoia是一种奇特的三叶虫,它没有胸节,外壳尚未矿化,只有头部和尾部。一些作者认为它是三叶虫停滞发生(paedomorphosis)的典型例子(Whittington,1977;Conway Morris,1979)。这一三叶虫是加拿大落基山不列颠哥伦比亚东南部中寒武世早期,世界上著名的布吉斯页岩(Burgess Shale)动物群当中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9.
正张文堂,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对早古生代地层,三叶虫、叶肢介等门类化石尤有精深研究。他独著或作为主要编撰者的《中国的奥陶系》、《中国生物地层学》(英文版)、《中国的三叶虫》、《中国的叶肢介化石》、《西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华北地区寒武纪三叶虫(英文)》、美《无脊椎古生物学大典》三叶虫分卷莱德利基虫亚目之修订(英文)等均为经典巨著。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动物群"命名者和研究之先驱。  相似文献   

20.
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1个门。按新的分类系统,本门分三叶虫亚门(已灭绝)、螯肢亚门、甲壳亚门、六足亚门和多足亚门等5亚门。六足亚门相当于以前分类系统中的昆虫纲(广义的), 是最重要的一类节肢动物;此亚门分原尾纲、弹尾纲、双尾纲和昆虫纲(狭义的)等4纲;昆虫纲分3亚纲30目,包括了前昆虫纲“有翅亚纲”中的各目。为便于读者了解新、旧系统的异同,文中列举前人的代表性系统加以对照。同时,对学术界关于节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的一些新观点予以必要的说明,对现时流行的“泛节肢动物”、“泛甲壳动物”等概念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