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29年8月在北京成立。弹指一挥间,2019年我们迎来中国古生物学会90华诞,这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具有悠久历史的学会之一,在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可喜可贺。90年来,中国古生物学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过数代古生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成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凝聚力强、学术活跃、国际合作广泛、拥有数千名会员的全国古生物工作者学术共同体。90载砥砺奋进,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举荐、教育教学、科学普及以及化石保护等领域硕果累累,在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广大会员、面向国家需求,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5,(3):33-33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生物学其他领域甚至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等其他学科的成果不断向古生物学渗透,使古生物学从一门定性描述为主的科学逐渐发展到定量研究的新阶段。下面让我们略览一下近些年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异军突起的新技术。显薇组织结构研究利用最新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可以精确地将很微小的样品(几微米)进一步分层扫描出几十张连续图像,并通过计算机恢复其三维立体形象,以便进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史》一书以中国古生物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对中国古生物学史做了系统的梳理,综述学科形成发展的重要历程,展示学科发展的概貌,总结学科发展的成就和基本经验,分析学科发展的特点,动力,优势和不足,展望学科发展的趋势。全书除前言、绪论和大事记外,包括七章,即:第一章:中国古生物学科前史;第二章:近代古生物学在中国的萌芽;第三章:近代古生物学在中国的奠基;第四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古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第五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古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第六章:中国古生物学学  相似文献   

4.
黄冰 《古生物学报》2023,62(4):516-530
近半个世纪以来, 基于数据的古生物学研究日益占据重要位置。当下的科学研究进入大数据时代已得到公认, 虽然囿于总体上非实验性学科的特点, 古生物学数据产出速度有限, 目前尚难符合大数据的多数基本特征, 但大数据时代及相关理念显然对古生物学研究产生了积极效应, 比如近年来古生物学数据产出的多元化, 数学方法与模型的复杂化均与之密不可分。本文主要基于作者研究经验, 浅议了古生物学定量化研究历史三个阶段, 同时考虑古生物不同门类数据的相通性, 在大数据语境下将古生物学数据分为结构型、半结构型与非结构型, 并简介了基本研究方法。在讨论了定量古生物学与分析古生物学两大研究视角的异同后, 基于古生物学代表期刊最新论文的小样本抽样, 本文强调了分析古生物学的研究思路与统计模型较传统统计方法的优势。近年来古生物学展示了数据驱动型研究的特点, 未来可能需要同时重视模型驱动的研究视角, 将自上而下问题导向的模型设计与自下而上基于数据的收集分析相结合, 以保证古生物学数据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此外, 古生物学不是数据密集型科学, 未来将之与地学其他领域的数据有机整合, 会促成古生物学在学科交叉方向的深入。最后, 统计学领域最新的倡议同样需要古生物学者重视, 对统计模型的选择与对数据的解读需要考虑系统的复杂性与多解性, 统计显著性相关的因果规律识别尤其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5.
章森桂 《古生物学报》2019,58(3):281-292
40年前于1979年,在苏州召开的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三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次学术年会盛况空前,在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古生物学研究步入发展的新阶段,优秀成果大量涌现、学术交流频繁;此后的数年里学会活动空前活跃、会员人数大幅增加,从此学会活动正规化;中国古生物学界重新回到国际大家庭,对外交流频繁。  相似文献   

6.
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古生物学这门古老的学科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古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已从经验描述阶段进入到理论综合阶段.新理论与新假说层出不穷,不同学派的激烈争论已成为当代古生物研究领域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新形势给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当前古生物学研究中出现的理论和假说数量之多、所涉及的领域之广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为此,我们出版了由穆西南主编的《古生物学研究的新理论新假说》一书,比较集中地向国内古生物工作者介绍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生物学会3月22日在北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志留纪古鱼揭秘脊椎动物颌演化之路"和"绘制冰河时代欧亚人群的遗传谱图"等11项科研成果入选(含并列),内容涉及早期生命、古生代鱼类、早期陆生植物等研究领域,反映了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学各个分支领域所取得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研究成果,推动了对地质历史时期生命演化历程的认识.这是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8年来,首次组织全国性的科技创新成果评选,旨在推动学科创新发展,展示我国古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和科研成果,推动科学研究、科学传播等工作.  相似文献   

8.
杨洪 《古生物学报》2003,42(4):627-636
回顾和总结了杨式溥教授一生为中国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以其公开发表的论著为基础,论述了杨式溥在中国石炭纪地层学、腕足动物化石、古遗迹学以及古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贡献,并简要评述了他的学术思路和治学特色。杨式溥对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石炭纪的腕足动物化石的研究为中国石炭纪地层的内部界线划分、对比、化石组合、地理区系及沉积类型提供了重要证据。杨式溥是中国古生态学和古遗迹学的奠基人,他全面系统地引入了古生态学的概念与方法,并在全国高校首次开设了有关课程。他对中国各时代、不同沉积相中的遗迹化石的系统描述和遗迹相的研究开拓了中国古生物学的新领域。杨式溥执教半个多世纪,为中国地质和古生物事业培养了大批专门人才。文后附有以出版年代为序的杨式溥所著文献的完整目录。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生物学会头足类、(竹蜓)、有孔虫及苔藓虫-层孔虫四学科组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10—15日在四川省乐山市人民政府招待所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质、石油、煤炭、中国科学院及高等院校等38个单位的69名代表。中国古生物学会和中国微体古生物学会理事长郝诒纯教授首先致开幕词,她就我国古生物学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我  相似文献   

10.
自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4月在常州召开以来,我国广大古生物学工作者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创新进取,在基础研究、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以及学术出版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并于2006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赢得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广泛赞誉。为了总结和交流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回顾与展望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前言     
2009年中国古生物学会迎来了成立八十周年华诞.经过80个春秋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古生物学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且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成为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在团结广大会员、组织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弘扬科学文化以及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0年来,我国广大古生物学工作者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创新进取.  相似文献   

12.
谈地球生物学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生物学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形成的一级学科,它研究作为地球系统三大基本过程之一的生命过程,即生物圈与地球其他圈层的相互作用.不仅是地球影响生物圈.而且生物圈也影响地球系统.这种相互作用或影响,从地球历史早期到现在,是一直在协同、耦合地进行着.生命与地球环境的协同演化是地球生物学的核心.当前地球生物学发展的重点是地球微生物学.宏体生物能反映地球环境对它们的影响及它们对环境的适应,但除植物外,它们对环境的影响有限.了解生物圈与地圈双向的相互作用必须研究地球微生物学.生命科学和整个自然科学都在向微观方向发展,不断形成新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古生物学不能停留在以古动、植物学为主的阶段,而要与生命科学和整个自然科学保持同步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找到了解决微生物与地质研究相结合问题的途径.微生物功能群具有重要的地质学意义,是研究地球微生物学的突破口.地球生物学是古生物学的继承和超越.分类系统学将仍然是研究的基础,但是包含了传统古生物学的地球生物学在学科内容和技术方法上将更多地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交叉融合.其结果将使古生物学在时间上更前溯,在空间上更开拓,为古生物学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和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中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刊物《Palaeoworld》是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研究面向世界的重要窗口,自2006年开始由世界著名出版社Elsevier出版。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从2013年起《Palaeoworld》正式成为SCI刊物,被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收录(SCI-Expanded)。《Palaeoworld》主要发表以中国及其周边地区为主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面向广大地球科学工作者以及对演化生物学、历史地质学等感兴趣的专家和学生。发表文章主要包括以下领域:  相似文献   

14.
生物进化的研究向来是以生物的表型为对象的,如蕨类植物的维管束,马的脚趾,哺乳动物的齿冠等,都是用古生物学方法来研究的。生物的进化当然是由自然选择理论来说明的,不过这些都是定性的说明而已。 用定量方法研究进化论,是从群体遗传学的理论研究开始的。种的进化不仅是个体水平的变化,主要是整个群体的遗传变化。例如某个种的一个基因变化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家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日趋重视,我国科技投入力度正在逐年加大,包括古生物学在内的地球科学基础研究近十年来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近些年,我国的古生物学已开始在多门类起源、系统演化和环境背景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在部分研究方向开始发挥重要国际引领作用。加之华南、华北保存的化石材料优势和若干国家重大项目的稳定、持续支持(Zhu et al.,2016a;Zhu and Li,2017),使我国在科研队伍、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的领导下,“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的评奖工作已进行了4次,表彰了一批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和野外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我国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有些成果在国际古生物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涌现了一大批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为此,中国古生物学会将于2005年4月在第9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进行第5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的评选和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17.
提要Q型多变量线性回归方法是定量古生物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组方法。不同于把研究重心放在变量或变量组之间关系的R型回归方法,Q型回归方法对样本进行整体分析,通过构建样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矩阵或者距离矩阵,并进行分解与变换,进而用可视化的方法展示样本的整体相似性关系。本文将介绍常用的Q型多变量线性回归方法,包括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 analysis)、Q型聚类分析(Q-Cluster analysis)、Q型因子分析(Q-Factor analysis),以及综合了R型和Q型的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和它们在计算中的注意事项与适用场景。本文选取瓜迪亚纳河入海口大陆架地区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研究作为实例,分别用上述方法进行分析,以解释它们在定量古生物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三百多位古生物学界的代表在园林城市苏州聚会,举行各种活动,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建立五十周年。古生物学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学术团体之一,她对团结古生物学界,促进古生物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亲切地称她为“古生物学家之家”。五十年来,这个“家”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热闹和兴旺过。在反映古生物学会五十年变迁的书刊展览室里,出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近半个世纪以来,古生物学涉及越来越复杂的现象与过程,难以用传统的经验科学方法来解决。伴随着相关研究引入日益增多的定量分析,古生物学逐渐成为一门可定量分析的科学。作为最早的古生物学专用的免费统计软件包,PAST功能全面、易于使用,并在过去十几年中发展迅速,目前已在相关软件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在简单介绍该软件基本操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古生物学应用案例,解读最常用到的几类"常规统计分析"与"多元统计分析"的使用;同时,针对古生物学相关领域中的"多样性、丰度及居群结构","形态学"和"生物地层学"问题,给出具体分析实例。在相关案例的分析介绍中,详细梳理用PAST实现这些分析的具体步骤,因而具有较好的实用参考价值。受篇幅所限,文章对软件中其他不常用但相对重要的9个模块只进行简要介绍,以供读者在偶尔涉及该类分析时参考。PAST软件不仅功能强大,而且能够针对古生物学及地层学浮现出来的最新前沿问题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值得在古生物学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正一、本刊为微体古生物学会所属各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推广科学研究成果,开展学术讨论和经验交流,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提高。二、本刊主要刊载有关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论文和动态报道、学术思想讨论、新技术、新方法介绍及国内外重要微体古生物学论著的简介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