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生真蕨目马通蕨科(Matoniaceae)植物仅存MatoniaPhanerosorus两属, 集中分布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马通蕨科植物在中生代时期全球广布, 且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有近9个属, 被作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标志性植物化石之一。本文梳理总结了中国中生代的马通蕨科化石记录并分析其多样性特征, 共计有2属16种, 包括异脉蕨属(Phlebopteris) 15种和准马通蕨属(Matonidium) 1种。对其化石记录和地质地理分布分析表明, 晚三叠世时期, 异脉蕨属植物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湿热气候区, 包括华南一带的四川、湖北、 云南、西藏、福建等地; 早侏罗世时期, 其分布逐渐向北方扩展, 在南、北方植物区系界线附近均有发现; 中侏罗世局限于湖北、青海等地; 早白垩世时仅在黑龙江和西藏少量发现。准马通蕨属仅在黑龙江地区的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整体上, 马通蕨科在中国中生代的分布范围变迁与气候带范围变化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鄂西早侏罗世香溪植物群真蕨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对真蕨植物系统发育演化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对地史时期真蕨化石多样性变化、繁殖器官和原位孢子微细构造的探究成为了解该类群植物辐射演化历史和系统发育不可或缺的途径.我国湖北西部早侏罗世香溪组真蕨植物化石十分丰富,且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包括合囊蕨科、紫萁科、马通科、双扇蕨科及蚌壳蕨科等,共计约11属25种.近年来,对该地区真蕨植物化石研究日渐深入,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基于鄂西秭归地区保存完好的生殖器官化石标本,先后获得了合囊蕨科Marattia asiatica、马通科Phlebop-teris polypodioides、双扇蕨科Dictyophyllum nilssonii、蚌壳蕨科Coniopteris cf.bella和Coniopteris sp.等种原位孢子.利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Marattia asiatica和Dictyophyllum nilssonii原位孢子超微结构的研究,对认识真蕨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微观证据.香溪组上部真蕨植物代表我国早中生代南方植物区系典型的真蕨植物生态群落,且以马通科Phlebopteris和双扇蕨科Dictyophyllum为主导分子,伴生有合囊蕨科、紫萁科和蚌壳蕨科分子,指示热带、亚热带温暖潮湿气候类型,并代表原位埋藏的泥炭沼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四川箐河晚三叠世植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报道四川省盐边县箐河晚三叠世植物46属144种,描述5个新种,即四川合囊蕨(Marattia sichuanensis)、多裂镰羽叶(Drepanozamites multipartitus)、四川苏铁杉(Podozamites sichuanensis)、盐边松型球果(Pityostrobus yanbianensis)及全缘歧指叶(Scoresbyaentegra),并对植物群的性质进行了扼要的讨论,其地质时代应属于晚三叠世中至晚期,气候应属于热带至亚热带。  相似文献   

4.
描述发现于西藏拉萨晚中生代林布宗组的种子蕨化石,确定为新种——西藏叉羽叶Ptilozamites tibeticus Yang sp.nov.。该种有别于其它叉羽叶各种:叶二次羽状;末二次羽轴较粗,具斜向纵纹或瘤状突起;末次羽片披针形,在羽轴上互生;末次羽轴的表面具斜的纵条纹;小羽片在末二次羽轴和末次羽轴上互生至对生,排列规则而紧密。中生代种子蕨类植物主要发现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新种的发现表明种子蕨类植物在青藏高原可一直延续到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扁甲总科隶属于鞘翅目多食亚目扁甲系,目前包含25个现生科和3个化石科,其中10个科仅分布于南半球,特别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美。当前的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扁甲总科的起源时间为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而冈瓦纳古陆与劳亚古陆的分离也发生在早侏罗世约1.8亿年前。因此对中生代扁甲总科化石的研究是解释扁甲总科如今分布格局的重要基础,也有助于研究扁甲总科的演化历史。本文简要回顾了现生扁甲总科的研究历史,并对其中生代的化石研究进行了概述,迄今在中生代地层发现有12科54种扁甲总科化石。  相似文献   

6.
描述发现于西藏拉萨晚中生代林布宗组的种子蕨化石,确定为新种——西藏叉羽叶Ptilozamites tibeticus Yang sp.nov.。该种有别于其它叉羽叶各种:叶二次羽状;末二次羽轴较粗,具斜向纵纹或瘤状突起;末次羽片披针形,在羽轴上互生;末次羽轴的表面具斜的纵条纹;小羽片在末二次羽轴和末次羽轴上互生至对生,排列规则而紧密。中生代种子蕨类植物主要发现于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地层,新种的发现表明种子蕨类植物在青藏高原可一直延续到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7.
四川新龙晚三叠世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四川省新龙地区晚三叠世植物(包括英珠娘阿组及喇嘛垭组)29属48种。在这植物群中,真蕨植物占优势(8属15种),其中又以扇蕨科,合囊蕨科和紫萁科植物占显要地位,苏铁类植物次之,银杏类和松柏类植物比较丰富,种子蕨类植物出现了叉羽叶和鳞羊齿等。其组合特征与云南一平浪组、四川须家河组植物群,湘赣地区,箐河以及藏东地区晚三叠世中晚期植物群极为相似。与日本成羽,越南东京和东格陵兰等地晚三叠世植物群也比较接近,所属地质时代大致相当,应属于三叠世考依卜中——晚期。指示的气候属热带——亚热带。  相似文献   

8.
在1987年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第273卷上,刊登了一篇题为《现代龟类的起源:已知最古老的隐颈龟》研究简报。文中记述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东北部卡那他层中发现的龟类化石,命名为密合卡那他龟(Ka-yentachelys aprix)。属名取自出产标本的地层名,种名则表示该龟的基颅关节紧密愈合。卡那他龟不仅生存的年代早(早侏罗世,距今一亿八千五百万年前),且具有许多两类现生龟——侧颈龟和隐颈龟臆想的共同祖先的原始特征,因而被认为与现生龟类的起源有关。自从南非中二叠世(距今二亿五千万年前)的正南龟(Eunotosaurus)被否定为龟类后,现知龟鳖类的最早代表是西德、泰国晚三叠世(距今二亿年前)的原颚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北缘早侏罗世塔里奇克组植物化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舜卿 《古生物学报》1995,34(4):468-474
描述了新疆库车塔里奇克组的植物化石7属9种,根据植物化石及有关的动物化石,结合地层层序,指出塔里奇克组属早侏罗世早期。进一步阐明我国晚三叠世植物分区西端的界线不在天山而在昆仑山。  相似文献   

10.
闽西南早、中侏罗世叶肢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分布广泛。1930年,王恒升、李春昱在闽北建瓯上樟垅创立“梨山煤系”用以代表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定其时代为早侏罗世。1933年,斯行健研究了长汀珠山该地层内所产植物化石,定其时代为里阿斯世。这样,梨山煤系的地质时代就从古植物方面得到了肯定,并长期为省内外地质工作者所引用。303地质队于1963年在漳平大坑井田对这套含煤地层进行了详细划分,下部划分出大坑组和文宾山组,所含植物化石经徐仁研究定其时代为晚三叠世考依波—瑞替克期;上部改称为梨山组,属早侏罗世。稍后,省区测队在梨山组上部杂色碎屑岩中采获一些淡水瓣鳃类化石,定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故将其分出,称漳平群,后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发现于内蒙古乌达煤田早二叠世太原组顶部火山凝灰岩层中的莲座蕨类植物一新种Eoangiopteris congestus sp. nov.,标本包含有机连生的辉木型茎干,栉羊齿型营养羽片和始莲座蕨型繁殖羽片。其中营养羽片为三次羽状复叶,末二次和末次羽片均为线形,小羽片栉羊齿型,卵圆形,中脉下延,侧脉分叉一次,属于东方栉羊齿Pecopteris orientalis (Schenk) Potonié类型。繁殖小羽片与营养小羽片同形;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成单列分布在中脉两侧,排列拥挤,由6–8个孢子囊组成,通过一个薄壁组织构成的聚合囊托与叶片相连;孢子囊呈纺锤形,无环带;孢子囊面向外的壁2–3层细胞厚,面向内的壁厚度仅1层细胞。原位孢子为三缝孢,椭圆形至圆形,表面具小刺状纹饰,可与分散孢子属Apiculatisporites对比。当前始莲座蕨属植物的发现代表其在华夏植物群目前最早的化石记录。此外,这些两侧对称的聚合囊明显区别于以往报道中与东方栉羊齿叶型化石连生的辐射对称聚合囊类型(星囊蕨Asterotheca),表明在古植物学研究中一种化石羽片类型可能对应多种繁殖器官类型。  相似文献   

12.
山东莱阳隐翅虫科化石一新属二新种:鞘翅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鞘翅目隐翅虫科是现存的一个种类繁多的大科。但是,中生代的这个类群发现较少,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的中侏罗世(林启彬,1976)和山东的晚侏罗世(张俊峰,1988)以及前苏联的卡拉套(Kaparay)的晚侏罗世(,1968)和外贝加尔()的早一中侏罗世(,1985)。 本文所描述的我国山东莱阳晚侏罗世的隐翅虫科化石2属2种,其中有1新属2新种。标本采自山东省莱阳市南李格庄村莱阳组的薄层页岩中。所有标本现保存于山东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早三叠世卡以头组地质时代和植物组合问题,对采于黔西滇东地区两条二叠系-三叠系海陆交互相界线剖面卡以头组中、下部的植物化石Annalepis(脊囊属)进行深入研究。与Annalepis同层或上部层位见有早三叠世早期的海相双壳类、介形类、腕足类、菊石类及大羽羊齿植物群残余分子,因此可以确定Annalepis在该地区出现于早三叠世早期的印度期(Induan),说明卡以头组(至少中、下部)地质时代属早三叠世早期。推测我国南方的Annalepis在早三叠世始于黔西滇东,随后向北迁移、中三叠世广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建立由早三叠世An-nalepis和大羽羊齿植物群残存分子共同构成的我国南方早三叠世早期植物组合,填补了早三叠世晚期岭文组与晚二叠世B期Gigantonoclea guizhouensis-Ullmannia cf.bronnia-Annularia pinglouensis组合之间的空白。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有关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正式报道还是近十年的事,本文是新疆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首次报道,也是继山西沁水盆地(王立新、解志民和王自强,1978)及海南岛九曲江(周志炎、厉宝贤,1979)之后有关我国早三叠世植物化石的又一个记录。标本发现于西部边陲,由于地理位置及生态环境的差异,组成成分与前两个产地均不相同,植物种类丰富,有苔藓类?、有节类、真蕨类、种子蕨类、苏铁类、银杏类及松柏类等。既包括冈瓦那达穆达和潘切特植物群的分子,也含有与中亚马迪根植物群相同或相似的属种,西欧斑砂统和壳灰统及粘土煤层和芦草砂岩的一些属种,在这里也有产出。另外,在这个植物群中还见到我国南北晚三叠世植物群的一些属种。因此,新疆南部植物化石的发现,不仅为我国早三叠世植物群增添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采自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镇的中国对囊蕨属一新记录植物——光叶对囊蕨Deparia otomasui(Sa.Kurata)Seriz.。光叶对囊蕨之前仅发现于日本,其根状茎细长横走,叶片一回羽状,羽片羽状分裂,叶为纸质,有光泽,近光滑无毛,是对囊蕨属中形态较为独特的一个物种。该文对光叶对囊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提供了生态照片和线描图,编制了安徽省对囊蕨属部分物种的检索表,同时对该种的保护等级进行了评估。凭证标本保存于上海辰山植物标本馆(CSH)。  相似文献   

16.
<正>腔骨龙类属于基干兽脚类恐龙,体型较小,仅发现于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在北美和非洲具有丰富的化石记录。2014年10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海鲁等在国际刊物《动物分类学》(Zootaxa)上报道了在云南禄丰早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一具保存较好的腔骨龙类恐龙新属种:禄丰盘古盗龙(Panguraptor lufengensis)。这是腔骨龙类化石在亚洲的首次发现,对研究该类恐龙的演化和分布,乃至早期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产自中国辽西的逍遥蛛科化石1新属:白垩逍遥蛛属Cretadromus gen.nov.,1新种:辽宁白垩逍遥蛛Cretadromus liaoningensis sp.nov.:这是逍遥蛛科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也是逍遥蛛科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首次报道。标本采白辽宁省凌源市大王杖子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义县组地层,现存于大连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关于龙爪沟群"Aucellina"问题--兼论"假丝梳"的分类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金华 《古生物学报》1999,38(4):454-458
对龙爪沟群“Aucellina”的鉴定问题进行讨论,根据新发现的铰合构造,沙金庚等鉴定为Aucellina的标本应归Buchia属的晚侏罗世种类。还对海扇类的“假丝(pseudoctenolium)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沙金庚等认为它是Aucellina区别于Buchia的关键,但笔者发现,假丝梳仅是一类种内变异现象,它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在化石和现生标本上均极不稳定,不能作为分类标志,它可能与生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蝎龄化石1新属4新种。新属Megabittacus2新种,即Megabittacuscolosseussp.nov.,Megabittacusbeipiaoensissp.nov,新种Sibirobittacusatalussp.nov.属于现生的蚊蝎蛉科,新种Orthophlebialiaoningensissp.nov.属于绝灭的直脉蝎蛉科。化石采于辽宁省北票市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中。这些新的化石属种,其虫体特征包括触角、喙、足和翅脉特征均完整的保存。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20.
假铰蚌类壳质微细结构新观察及其系统分类位置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铰蚌类(pseudocardiniids)是亚洲中生代十分重要的化石双壳类,地质历程为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内部构造研究比较清楚的属有:Pseudocardinia Martinson, 1959; Jiangxiella Liu, 1976; Lilingella Chen et Liu. 1977; Guangdongella Li et Li, 1977; Apseudocardinia Liu et Zhu, 1978; Hunanella Xiong et Wang, 1980; Xinyuella J. Chen et Xu, 1980等。自苏联学者马廷生(1961)建立假铰蚌科以来,各古生物工作者对其高级分类位置的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