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生态学现已成为一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美国高校的生态学专业注重生态学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实验技能及应用的系统培养, 课程设置也充分体现这一特点。以美国佐治亚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芝加哥大学的生态学专业为例, 主要表现在:开设的学科交叉复合课程多、在课程设置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注重课程梯度; 研讨类课程较多; 倡导实行主辅修制,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和研究能力等方面。这些做法可为我国高校在生态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社会需求,暨南大学于2003年依托水生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开办了生态学本科专业,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该文从生态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总结回顾了办学以来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韦桂峰  胡韧 《生态科学》2009,28(4):382-384
植物学实验是生态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对生态学专业植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师的科研特长,对实验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教学改革研究以2007级生态学专业本科生为对象,从优化整合实验课内容、引导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强化实践过程三个方面,对生态学系的植物学实验课进行了改革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进行了以培养综合素质为核心、创新能力为主线, 立足多元化教学主体, 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即时互动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创新型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对《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可归纳为 :(1)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和生产实践; (2)基于教学主体多元化的多元教学模式的灵活选择;(3)开设《农业生态学》综合大实验和田间综合训练,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 (4)生态学理论知识与农业生态实践的合理平衡; (5)设置多种交流平台 , 方便学生随时与教师互动。教改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 该教学改革法是适用于生态学和农学类专业学生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较为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动物微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定居的动物 (包括陆上动物、水生动物、特种动物和实验动物 )内环境相互关系的生命学科分支 ,是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生态学 ,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方法学。当前我国的动物微生态学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生产应用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之势 ,展示强大的生命力。自 1987年国家教委高教司曾批示在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开设微生态学课程以来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 ,在十几所农医类高等院校已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开设了微生态课程 ,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科技成果。我校自 1985年…  相似文献   

6.
“生物化工大实验”是湖南科技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必修课程,是在“新工科”背景下为提高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而开设的实验课程。课程实验项目为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其内容主要结合了永州市地方特色资源、研究平台和工科人才特征合理编制而成。授课过程中,综合运用符合课程特点的启发式教学、科研案例导入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通过课程考察和课后调查发现,生物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明显提升,学科竞赛和项目立项成绩优异。因此,基于对本课程授课内容和方法的实践及不断完善,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高,为培养生物工程专业高水平创新型、应用型工科人才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环境生态工程是一个设立较晚的新专业,其基本的教学体系和专业课程设计还有待摸索和完善。"环境微生物学"作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普遍设置的专业必修课,其授课内容和形式如何适应专业整体的培养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们结合所在学校、学院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将融入海洋特色和生态学思想的"环境微生物学"作为载体,结合课上理论教学、学生课堂报告、课下专题培训和实验技能培养等形式,培养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科创能力。这可为同专业开设"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也可以为其他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科创能力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于 1991年起 ,在部分市、县的初中阶段开始试用综合理科即自然科学课程 ,并于 1993年起在全省范围内使用该课程。自然科学课程涵盖了有关物理、化学、生物学、地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多门学科内容 ,不同于以往的学科中心课程。因而 ,从 1994年起设置的自然科学中考科目实质上是一门综合考试。自然科学课程的设计思想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中心 ,以物质的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为基本内容 ,并注意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渗透 ,密切联系实际 ,综合自然科学各分支学科而形成一门综合课程 ,目的是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由于自然科学是…  相似文献   

9.
医学免疫与病原实验学综合了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寄生虫学的实验,独立为一门新课程。课程内容按照基本实验、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三级设置。设计性实验没有给定题目,要求学生自己拟题。学生必须综合三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术,设计并完成设计性实验。本课程的教学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目的。进一步完善后,值得向各医学专业推广。  相似文献   

10.
《医学微生物学及实验技术》是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该课程的实验技术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本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和重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引入企业实践教学,逐步形成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体系,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企业实践三部分组成,并初步建立和实施了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助益,有效提高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浅议生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永民  于霞  张其中 《生态科学》2007,26(5):478-481
生态学实验是生态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文章分析了当前生态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生态学学科特点提出了强化实验教材建设;改进教学方式,突出能力培养;独立设置实验课,增加学时;增加投入,更新和综合利用实验设备等改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物工程专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调整微生物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建立微生物实验教学新体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综合动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个"好"的试验,统计检验的显著差异可证明处理效应存在;而一个"坏"的试验,统计检验的显著差异本身并不能证明处理效应的真实存在.试验单位的不独立就可能使干扰因素偏倚地影响试验结果,是多种形式的伪重复的根本原因.如果不统筹地考虑试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环境要素的时空格局就可能被错误地当成处理效应.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了中国生态学试验设计与解释中常见的3个问题:(1)简单伪重复问题,这是Hurlbert[2]早已指出的伪重复情形中的一种,通常是把取样的重复当成了处理的重复;(2)把反复测量结果当成重复的问题,即对同一个对象的反应变量前后进行多次观测,却把这些观测值视为重复而进行统计检验所造成的问题;(3)混淆时空效应与处理效应的问题,由于取样方法(破坏性取样)或者研究对象(例如流动的水体)性质的特殊性等原因,数据中所体现出来的格局有可能由于时空效应而并非处理效应所造成.在这3种情况下,数据的产生方式与所用统计方法的前提相违背.  相似文献   

14.
天然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近年来,天然药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为重视与青睐,而随着国家中医药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对创新型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为了进一步提高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使之紧密切合学科发展的前沿,笔者根据本教研室在实验教学实践中的相关经验,结合该课程的特点与定位,总结了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与思考,针对课程重视程度低、教学中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缺失、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实验评价考核体系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完善课程设计、严密教学方案、改进课程内容、改革考核标准等具体改进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建构和完善“人体解剖生理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笔者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强调课程价值、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评价方式等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与梳理,以期与同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6.
陈文青  邓子新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10):2294-2297
微生物药物学是针对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主干选修课。在生物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有效建立合理的微生物药物学课程教学体系是教学工作者值得深思的课题。本文从微生物药物学教学内容及教学理念方面入手,简要阐述了作者对微生物药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所进行的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生态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践教学是生态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论文根据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学科的发展特点,结合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我校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对生态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的选择、实习教学内容与计划的安排和实施、实习的考核评定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这为促使实习内容由原有的单纯注重课堂知识验证转向实践技能与运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两者的并重提供借鉴,对客观地评价学生野外综合实习的水平和质量,提高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也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君  陈盛 《生物学杂志》2012,(5):100-103,99
作为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课的教学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课程教学改革围绕生物化学在食品、环保等多个领域的应用,以设计创新性实验为依托,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改革后,既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Annual Review     
In recent years, the science teaching community and curriculum developers have emphasise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inquiry and teaching science as inquiry. One way of developing learners' skills for planning and carrying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is by allowing them to perform independent research, guided by a teacher. It was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there are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iments conducted by scientists and those conducted by students, with regard to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the experimenters go through. Developing inquiry study activities that emphasise authentic inquiry was suggested in order to introduce students to cognitive activity that more closely resembles that of scientific professiona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Biomind programme, intended for students of Grades 11 and 12 (ages 16 to 18 years) majoring in biology. The curriculum, developed by biology teachers, enables students to conduct independent research under teacher guidance. The curriculum emphasises the learning process, not just the outcome, and so students must reflect upon the work in progress. Moreover, the Biomind curriculum follows the principles of authentic inquiry. Biomind may improve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ies, expand the guidance aspect of teachers' work, and inspire curriculum developers to further emphasise inqui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