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夹竹桃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玉兰  林仲桂 《昆虫知识》2010,47(5):918-922,F0004
夹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Linnaeus)是夹竹桃上的重要害虫,具有间歇性爆发的特点。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附近的枯枝落叶层、表层松土及土壤缝穴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中下旬产卵。6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第1代成虫于7月中旬出现,7月下旬产卵。第2代幼虫8月上旬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危害最历害,9月中旬开始化蛹,化蛹持续到10月中旬。第2代蛹发生分化,一部分成为越冬蛹,另一部分则羽化为成虫。第2代成虫于10月上旬开始产下第3代卵。10月上旬第3代幼虫开始孵化,11月中旬第3代幼虫开始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2.
在宁夏银川利用室内自然条件比较观察了莱氏脊漠甲Pterocoma reitteri Frivaldszky和洛氏脊漠甲Pterocoma loczyi Frivaldszky的生物学特性。莱氏脊漠甲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羽化成虫7月上旬开始出现;洛氏脊漠甲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幼虫越冬,越冬幼虫于翌年3月中、下旬出土活动,并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化蛹,羽化成虫6月上旬出现。2种脊漠甲的幼虫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均有自相残杀的习性。  相似文献   

3.
警纹地老虎Euxoa exclamationis(Linnaeu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警纹地老虎在新疆各地与黄地老虎同时混合发生,各虫态又与黄地老虎相近似,因而两种地老虎常常混淆不清,给研究和测报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对它与黄地老虎的形态做了比较,生物学特性作了叙述。 2.此虫在南疆莎车地区一年发生二代,以滞育的第二代幼虫在土中越冬。越冬深度较黄地老虎为浅。成虫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9月中旬,其间出现两次高峰,第一次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第二次为7月上中旬。 3.警纹地老虎虽是杂食性害虫,但其寄主植物范围较黄地老虎为狭。第一代幼虫一般生活在藜科杂草上,作物地除苜蓿外很少发现它的踪迹:第二代主要集中苜蓿、甜菜和马铃薯等作物为害。 4.各虫态历期长短随温度而异。卵期当温度为20℃及26℃时,分别为8-10天、4-6天;蛹期在17-18℃及25-27℃时,分别为25-28天、12-14天;幼虫期第—代以灰藜、甜菜、玉米饲养者,分别为26-33天、33天、37-38天。 5.成虫取食马蔺花蜜者产卵量较取食白菜花及清水者高1.29、2.26倍。幼虫取食甜菜者其成虫产卵量较取食玉米者高1.74倍,蛹重以取食灰藜和甜菜者较重,取食马铃薯和玉米者较轻。  相似文献   

4.
黄环绢须野螟Palpitaannulata(Fabricius)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上新出现的一种害虫,严重危害小叶女贞叶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同时也危害金叶女贞(L.vicaryi)。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和第1、2代成虫分别于4月下旬、5月下旬和6月下旬出现。成虫产卵于嫩梢顶端叶片上,卵期3d,幼虫期9~12d。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是第1代和第2代幼虫盛发期,危害最重。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喷药是防治该虫的关键,在成虫期和幼虫期分别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稀释液喷洒寄主叶面,可控制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地区大猿叶虫发育历期与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哈尔滨对白菜上的大猿叶虫Colaphellus bowringi Baly的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猿叶虫在哈尔滨地区绝大多数个体1年发生1代,少部分个体1年发生2代。主要以成虫入土在2~27cm土层中滞育越冬。越冬成虫翌年4月下旬开始出土活动。第1代发生在5上旬至7月上旬,第2代发生于6月中旬至7月中旬。所有成虫在7月下旬以后均滞育越冬。在25℃条件下,雌虫产卵期为6~55d,平均为30.95d,单雌平均产卵量为454.9粒。在25℃各虫态的发育历期为:卵(4.46±0.33)d,幼虫(8.22±0.26)d,蛹(4.17±0.22)d。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卵为10.80℃,幼虫为10.95℃,蛹为9.79℃;有效积温卵为64.82日.度,幼虫为117.37日.度,蛹为64.36日.度。  相似文献   

6.
茴香薄翅野螟生物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茴香薄翅野螟是黑龙江省油菜和十字花科蔬菜的一种害虫,幼虫蛀食果荚、籽粒。1年2代,以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第二年5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羽化。6月中旬至7月上旬是第一代幼虫危害期,第二代幼虫发生于8月。幼虫有吐丝结网习性,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产卵,卵产在嫩角果或柄上。成虫有趋光性,寿命4—16天。  相似文献   

7.
鲁西南甘薯天蛾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天蛾在鲁西南一年发生3-4代,以蛹在土中7-15cm深处越冬。各代幼虫发生期:第1代发生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第2代于7月上旬至下旬,第3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而第4代则于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发育起点温度15.6±1.3℃,有效积温370.6±13日度。温度、天敌、降水是影响此虫发生的重要因素。采用高效低毒农药、点灯诱杀、保护利用天敌等措施综合防治甘薯天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跗粗角萤叶甲Diorhabda tarsalis Weise是甘草上的重要食叶害虫,成虫、幼虫危害甘草叶片及幼嫩组织。该虫在河北省保定1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土缝、洞穴或者枯枝落叶下面的疏松层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交配产卵,卵产于寄主根部10~15mm的疏松土层。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幼虫分别于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上旬孵化,各代幼虫均能对寄主造成严重为害,幼虫3龄。记述该虫的寄主、生活年史、发育历期、生活习性,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河南伏牛山区地理和气候环境独特,核桃Juglans regia L.栽植面积较大,但是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的危害严重制约着当地核桃产业的发展。为了绿色防控核桃举肢蛾,本研究利用生态学手段调查了伏牛山区核桃举肢蛾的年生活史和发生规律,对包括苏云金杆菌在内的11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比较,并检测了该地区核桃的农药残留,以期为伏牛山区核桃绿色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结果表明核桃举肢蛾在河南伏牛山区1年发生2代,越冬代成虫发生期为6月上旬至6月下旬,其中6月中旬为核桃举肢蛾越冬代成虫发生盛期;第1代卵孵化盛期为6月底至7月上旬;第1代幼虫盛发期在7月中旬;第2代卵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8月中旬为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第2代成虫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核桃举肢蛾的成虫羽化盛期至初孵幼虫期为最佳防治时期,药剂筛选试验表明:8 000 IU/m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使用剂量为稀释75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最好为93.62%,与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使用剂量为稀释7 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1.49%)相当。农药残留检测表明:核桃果仁注干吡虫啉残留较高,但灌根未检出...  相似文献   

10.
黄檀丑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檀丑舟蛾是南岭黄檀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疏松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雌虫产卵于嫩叶上,成块。每雌产卵82-306粒。幼虫5龄,各代幼虫的危害盛期;第一代5月下旬至6旬上旬。第二代6月下旬,第三代7月下旬,第四代8月中旬,第五代9月下旬,第六代11月上旬至中旬。试验表明,20%杀灭菊酯4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对幼虫均有良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高建发  杜进琦 《昆虫知识》2010,47(4):794-796
小红珠绢蝶Parnassius nomion Fischer von Waldheim在甘肃甘南1年发生1代。翌年5月上旬幼虫孵化,6月下旬开始化蛹,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8月中旬至9月上旬成虫开始产卵,该虫以卵越冬。  相似文献   

12.
北京郊区苹果小卷蛾成虫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小卷蛾AdoxophyesoranaFischervonR slerstamm为北京郊区大桃生产中的主要害虫 ,试验采用黑光灯诱杀、糖醋盆诱集 2种方法在不同生态环境果园对其成虫发生期进行了观测。结果显示苹果小卷蛾在北京地区 1年发生 3代 ;越冬代成虫羽化高峰为 5月底至 6月初 ,第 1代幼虫防治适期为 6月1 0~ 1 5日 ;第 1代成虫羽化高峰为 7月中旬 ,第 2代幼虫防治适期为 7月下旬。  相似文献   

13.
弯齿琵甲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于有志  张建英 《昆虫知识》2005,42(3):290-294
弯齿琵甲BlapsfemoralisFischer Waldheim在宁夏银川2年发生1代。以成虫和不同龄期的幼虫越冬,3月下旬至1 0月上旬产卵,卵期1 2~1 5d ;幼虫一般为1 1龄,幼虫期3 2 0~490d ;越冬幼虫于次年6月下旬至9月上旬化蛹,蛹前期1 2~1 8d,蛹期1 8~2 5d;羽化成虫经2 0 0~2 60d性成熟开始交配产卵。食性杂,不喜光,活动有明显的节律性。成虫具有利用防御腺进行自卫的特性,防御腺分泌物可为医学提供天然的药物。幼虫各项营养成分较高,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昆虫。  相似文献   

14.
黑刺粉虱及其天敌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黑刺粉虱Aleurucamhus spiniferus Quaint.是柑桔、茶树等经济作物的重要害虫。福建一年发生4-5代,闽北、闽中发生4代,世代重叠。主要以若虫在柑桔等叶背越冬,越冬若虫于翌年2月间开始化蛹(伪蛹),4月间成虫羽化并产卵。各世代若虫发生期为第一代4月上旬至6月上旬;第二代6月中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7月中旬至9月上旬;第四代9月中旬至翌年3月,11月进入越冬期。一年中以6-9月为发生为害高峰期。黑刺粉虱的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资源丰富,蛹期被寄生率甚高,对该虫的综合治理可以生物防治为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饲养、野外调查等方法研究黑脉蛱蝶Hestina assimilis(L.)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境状况。该蝶幼虫以榆科朴属(Celtis spp.)植物为食,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3代,10月下旬以4龄或5龄幼虫在寄主植物的落叶中越冬,翌年4月初越冬幼虫眠起活动。越冬代成虫5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第1代7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第2代9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幼虫共5龄,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4~5d,幼虫期为28~42d,蛹期为7~8d。  相似文献   

16.
宽额螯蜂Dryinus latus Olmi在山东商河寄生恶性席瓢蜡蝉Sivaloka damnosus Chouet Lu若虫,具有捕食和寄生的双重控制作用。首次明确该蜂寄主,记述其幼期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在山东商河1年发生2代,以4龄老熟幼虫在茧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化蛹盛期,5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出现,捕捉寄主若虫补充营养。成虫主要产卵于恶性席瓢蜡蝉3~5龄若虫前后翅芽下紧贴体背的淡绿色组织上。第1代卵历期平均78.1h,幼虫孵化至脱囊平均历时209.5h,产卵至脱囊平均历时280.0h,蛹期平均386.4h。幼虫作茧于枝条、叶片或地面枯叶上,茧外缀有枝条表皮或叶片碎屑。7月下旬至8月上旬出现第1代成虫,第2代幼虫8月上旬开始脱囊结茧越冬。野外寄生率27.8%~45.7%,控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地区大豆主要食叶性害虫种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健  赵奎军 《昆虫知识》2010,47(3):576-581
2005~2007年,对大豆食叶性害虫种类开展了系统调查。共发现5目、15科、29种害虫。大豆蚜Aphisglycines Matsumura、茄无网长管蚜Acythosiphon solani(Kaltenbach)、豆黄蓟马Thrips nigropilosus Uzel、二条叶甲成虫Monolepta nigrobilineata(Motsch.)、双斑萤叶甲成虫Monolepta hieroglyphica(Motsch.)、大造桥虫Ascotis selenaria Schiffermüller et Denis幼虫及豆卜馍夜蛾Bomolocha tristalis Lederer幼虫为主要食叶性害虫。其中,大豆蚜、茄无网长管蚜田间发生较早,6月上旬已有发生;大造桥虫幼虫、豆卜馍夜蛾幼虫发生较晚,6月下旬后田间始见发生。豆黄蓟马成虫危害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上旬,若虫危害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下旬。二条叶甲成虫的危害期为6月上旬至9月下旬,双斑萤叶甲成虫发生期为7月上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8.
小波分析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Moschler),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和欧洲等地。我国于2005年7月在河北省夏玉米田首次发现。近年来,该虫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为害程度日益加重。2011年二点委夜蛾在我国夏玉米产区严重暴发,虫情涉及6省47市302个区(县),面积近220万hm2。山东省2007年首次在德州市发现该虫为害玉米,2011年全省17个地市普遍为害严重。为更准确地确定该虫的发生代次、每代各虫态发生历期、发生盛期、发生高峰日等信息,适时准确监控发生时期,本文采用symlets小波函数变换滤除高频信息,对山东省多地点二点委夜蛾成虫诱虫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在山东省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1代、2代、3代,始见蛾日在3月底—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1代发生期在4月上旬至6月中下旬,2代发生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3代发生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越冬代幼虫发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10月下旬左右老熟幼虫做茧越冬。另外,通过调查和室内观察还发现高温环境不利于二点委夜蛾幼虫生长发育,7—8月份高温期,成虫致畸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梁兴善 《昆虫学报》1966,(4):327-332
1.榆毒蛾在北京地区,一年两代,每代的历期与季节性气候变化有关。第—代在夏季完成,卵期,约在7月上中旬,幼虫于7月中下旬孵化,至8月下旬化蛹,9月上旬羽化,历期约50日;第二代从秋末到次年春末夏初,卵期在9月上旬至下旬,幼虫9月中下旬孵化至10月中旬前后进入越冬,次年4月中下旬活动至6月下旬化蛹,7月上旬羽化,除越冬期外,历期约120日。 2.榆毒蛾的雌雄性比,1956年统计:第一代雌雄比例(%)为68:32,第二代为56.5:43.5。其产卵量,每雌最多215粒,少为26粒,平均79.1粒。成虫期遇天气晴朗,卵量较多,阴雨天气,产卵量减少。卵的孵化率,在自然条件下,每代都在90%以上。 3.榆毒蛾在北京地区,以2龄幼虫越冬。越冬场所主要在榆树洞穴、裂皮和树下的堆积物内。榆毒蛾成虫不取食,幼虫取食叶片;幼虫1-3龄,趋光性弱,大部在榆树下层,叶片背面,5-7龄,趋光性增强,栖居于榆树上部、叶片表面;成虫夜晚有趋光习性,白天在晴朗的中午前后飞翔数量较多,阴雨和风速在3级以上的夭气停止飞翔。 4.榆毒蛾虫口数量的变化与降雨量及其分布有关。少雨的世代,榆毒蛾数量上升,多雨的世代,其数量下降。如1955年第一代幼虫初期降雨125.5毫米。蛾量较越冬代增长11.8倍,1956年第一代幼虫期降雨529.0毫米,其蛾量较越冬代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20.
胡麻短纹卷蛾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寿民  岳德成 《昆虫知识》1998,35(3):160-160
胡麻短纹卷蛾见”euncaria切S。切已见。’h幼虫俗称胡麻漏油虫,是胡麻重要害虫。在北方胡麻产区的甘肃、宁夏、内蒙、山西等省均有发生,特别是六盘山西麓静宁、庄浪发生猖撅。1990~1992年,笔者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回生活史胡麻短纹卷蛾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胡麻地土壤中作茧越冬,越冬期长达10.5个月。5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出土化蛹,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下旬为化蛹末期。蛹期8~13天,平均10.6天。6月上旬田间最早发现成虫,中旬成虫大量出现,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6月底至7月初往往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