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志刚 《生物多样性》2019,27(6):698-703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包括《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称《国家重点保护名录》)、《具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简称《三有名录》)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简称地方重点保护名录)。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实施后,《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修订工作提上日程。修订《国家重点保护名录》应明确该名录与《三有名录》之间的关系,前者要突出重点,体现保护优先和方便管理的原则,划分中央和地方的保护责任。建议依据物种的濒危属性、特有属性、稀有属性、珍贵属性以及管理属性来确定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的级别。保护名录可以采取将整个属、整个科等较高的分类阶元集体列入原则(Principle of Clump Listing)。当一个亚种、一个种群有显著的进化潜力和确定的分布区时,也可以应用拆分列入原则(Principle of Splitting Listing),将其作为管理单位列入物种保护名单。此外,还应密切跟踪并及时更新物种分类法的变化、制订保护级别的判定标准、编写物种恢复计划指南、制定《国家重点保护名录》修订程序。建议为每一个重点保护物种制定相应的种群和生境恢复计划。根据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动态管理的需要,通过定期评估,及时对列入名录的物种进行升级、降级、删除或维持现有保护等级等处理。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由国务院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每5年组织科学论证评估,根据论证评估情况进行调整,也可以根据野生动物保护的实际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公布;名录调整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不断适应各种新的变化和要求至关重要。为提高名录调整的效率和合理性,有必要建立一套高效的遴选方法。本研究使用公开的中国脊椎动物名录(不含海洋鱼类)数据,从国内外已广泛使用、由专门的组织或机构编制发布的专项名录中,选用了6项8个指标并赋予权重来遴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调整名录,并进行了案例研究。所得到的案例名录有一级保护动物204种、二级718种,合计922种,其中92.0%的物种与2021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相对应部分相同,两者一致性较高;2021年名录中有8.0%的物种未进入案例名录,案例名录中有7.6%为新增种,并对部分物种的保护等级进行了调整。案例名录明显提升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全球红色名录中受威胁种、中国特有种的保护比例(分别提升了6.5%、5.2%和5.6%),契合遴选出更濒危、更有意义、更具代表...  相似文献   

3.
黄林韬  黄晖  江雷 《生物多样性》2020,28(4):515-328
造礁石珊瑚是珊瑚礁框架建造者, 具有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其分类对于造礁石珊瑚和珊瑚礁的研究与保护至关重要。目前, 随着分子系统学的不断发展, 造礁石珊瑚的分类体系发生改变, 伴随着出现大量同物异名。近年来也出现许多无中文学名的中国造礁石珊瑚新记录种, 这些都给物种认定和命名带来困难, 阻碍了中国造礁石珊瑚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为此, 本文收集了中国造礁石珊瑚物种记录文献资料, 采用最新的造礁石珊瑚分类体系, 确认同物异名, 形成中国造礁石珊瑚物种名录, 并对中国造礁石珊瑚物种的中文名进行统一的规范和命名。结果表明, 中国共有造礁石珊瑚2个类群16科77属445种。与《中国动物志·腔肠动物门·珊瑚虫纲·石珊瑚目·造礁石珊瑚》相比, 科级分类阶元新增7个科, 变更5个科; 属级分类阶元新增26属, 变更1属, 合并3属; 种级分类阶元新增291种, 变更13种, 合并20种, 新命名305个物种的中文名。并且筛选出187个同物异名。此外, 由于造礁石珊瑚分类体系现仍有部分争议, 文章也进行了讨论说明。  相似文献   

4.
1999年8月4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由国务院正式批准公布,这是我国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此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意义重大。1996年9月30日,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野生植物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由国务院正式发布,并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是《条例》的配套文件,《名录》所列物种是《条例》具体的保护管理对象。《名录》是由我国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和农业部共…  相似文献   

5.
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都是物种灭绝风险的测度, 前者是全球性评估, 后者则是国别研究。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预警了全球物种的濒危状况, 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大数据; 国别红色名录确定了各国物种受威胁状况, 填补了前者的知识空缺, 两份名录互为补充。目前对国家濒危物种红色名录重视不够。基于如下原因, 应当重视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意义: (1)国家是濒危物种保护的行为主体, 物种在一个国家的生存状况是确定其保护级别、开展濒危物种保育的依据; (2)对于仅分布于一个国家的特有物种来说, 其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即是其全球濒危等级; (3)对于跨国境分布的物种来说,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则确定了该物种在本国的生存状况; (4)结合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建立跨国保护地、保护迁徙物种的栖息地与跨国迁徙洄游通道提供依据; (5)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所特有的“区域灭绝”等级, 反映了一个物种边缘种群在该国的区域灭绝, 恢复“区域灭绝”物种是该物种原分布国重引入保育工作的重点; (6)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提供了该国物种编目、分类、分布和生存状况的最新信息。然而, 国别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重要性在许多情况下被忽视了。目前正值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 人们正在重新审视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我国将修订有关野生动物保护与防疫法法律以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防控新的人与野生动物共患疾病再次暴发。对于确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名录来言, 物种受威胁程度是物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特征之一。重视国别红色名录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量野生植物的生存正在遭受着威胁,对植物物种现状进行客观评估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为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我国编制了多个红色名录和保护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明确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范围,是依法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法律基础,补充完善该名录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拟通过对现有名录进行客观评价,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更新完善提供合理建议。通过综合我国现有植物保护名录,建立统一表格,对各名录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我国具有代表性的野生植物红色名录,将其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进行比较,对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更新前后的变化,分析各个名录间的相似性、差异性、完整性,对现有名录作出评价。我国现有名录中存在各名录评价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差别大、物种命名有争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调整不全面、国际名录与国内名录差别较大等问题。建议将193种野生植物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讨论范围,其中44种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9种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以完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应重点关注1,313种野生植物,可以考虑将其纳入省级自然保护名...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办公室、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主编的《水生野生保护动物识别手册》一书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囊括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和《地方重点保护水生动物名录》中的大部分物种 ,共编入 6门 15纲 42目  相似文献   

8.
对野生动物物种按照珍贵、濒危程度等分类分级,根据价值采取不同保护措施,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基本制度。价值评估的准确性对于实现保护目的、管理的有效性和处罚的公平性至关重要。我国于2019年制定《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价值评估办法》(下称《评估办法》),规定水生野生动物的基准价值和涉案个体价值核算方法。然而,该方法对于2019年后新纳入名录的水生野生动物未规定基准价值,只能依据物种间的种属接近程度确认价值。随着越来越多水生野生动物新进入名录,这一方法的科学性受到质疑。鉴于此,本文通过使用《评估办法》对2021年新纳入《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236种(类)水生野生动物进行价值评估,评价现行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并结合IUCN物种濒危状况评价及生物学种群增长模型,提出改进的价值评估方法。研究结果显示:(1)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名录》新增的236种(类)水生野生动物中,仅有30种(类)明确规定了基准价值,8种(类)新增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31种(类)新增国家II级重点保护动物评估参照“其他种”,价值评估存在明显偏差,67种(类)新增保护动物则无明确可...  相似文献   

9.
随着大量新物种被发现,我国已知的菌物多样性愈加丰富。然而,菌物汉语学名的拟定和使用并没有跟上菌物学科的发展,逐渐积累出一些问题,对菌物学知识的传播和交流造成了阻碍。文中通过收集历史文献和书籍中的菌物拉汉学名信息,从中总结出汉语学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为解决近年新发表物种汉名缺失的问题,邀请了菌物领域研究者及2021年发表新物种较多的一些中国学者共同合作,为所有2021年中国菌物新物种拟定了汉语学名,并编制为拉汉学名名录。通过上述工作,以期推动《真菌、地衣汉语学名命名法规》的有效实施,促进汉语学名的规范使用。  相似文献   

10.
昆虫濒危等级和保护级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国际上目前普遍通用的物种濒危等级系统“IUCN红色名录等级 ( 1994年版 )”来源和结构及使用注意事项 ,对我国 1989年公布生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和昆虫收录情况进行了评介 ,最后就保护名录与红皮书或红色名录的关系及国家重点保护昆虫的遴选和定级原则提出讨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研究及科学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近年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断索取和全球变化,一些野生植物仍面临灭绝的风险。目前,仅有1999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所列种类受到法律的保护。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引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的评估体系开展了受威胁物种的评估工作,先后出版了《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一册)(傅立国,1991)和《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汪  相似文献   

12.
杨舒婷  曹明  邓敏 《广西植物》2015,35(1):15-19
竹叶青冈为我国南方及中南半岛常绿阔叶林常见树种,为该区域的重要材用树种。中国植物志中文版采用Cyclobalanopsis bambusifolia(Hance)Chun ex Y.C.HsuH.W.Jen作为其学名,但是基源名Quercus bambusifolia Hance由于错误鉴定1857年并未合格发表,随后基于同一模式和不同的模式,这一种加词先后多次被发表,其中涉及多个裸名、晚出同名、新名称、新组合,学名变化复杂,但其正确学名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数据库中并未采纳,正确学名在生态学等研究中亦未采用。因此,对竹叶青冈而言,其学名还存在众多疑问。为了澄清该种的学名,作者通过文献考证和标本核实查阅,对竹叶青冈学名变更历史进行追溯并根据最新的《藻类、真菌、植物国际命名法规》(简称墨尔本法规)对各变更学名进行了评述。本研究结果支持Q.neglecta(Schott.)Koidz作为竹叶青冈正确的学名。但由于国内植物学名仍以中国植物志为主要依据,而中国植物志仍采用狭义栎属Quercus s.s.的概念,为避免造成更多学名混乱,竹叶青冈的学名可沿用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学名Cyclobalanopsis neglecta,但中文版所采用C.bambusifolia为错误学名,应该弃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海南省蝴蝶保护与可持续性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1994年前制订的《IUCN红色名录》和 1994年IUCN理事会第 4 0次会议上通过的《世界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IUCNRedListCatagories) ,针对我国 198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和 2 0 0 0年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有关蝴蝶的部分 ,简述制订时的历史背景 ,就其中涉及海南分布的蝴蝶保护种划分的科学依据进行了探讨 ;建议今后蝴蝶保护名录修订时应将栖息地的保护状况列为评估濒危状况的首要依据 ,使保护名录更附合客观事实并有利于保护的可操作性 ;提出保护生物资源的最终目的是在条件成熟时对它们进行利用 ,如果可持续性利用的生物资源不加以利用 ,就是对资源的浪费 ;在利用中需引入高新技术、开拓创新 ,以提高利用效益 ,进而提升资源保护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海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海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1950年成立后开始大规模系统进行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迄今已有千篇论文和约200部专著出版.主要专著《中国动物志》“无脊椎动物”已出版47卷,其中27卷为海洋生物,5年计划编写中17卷;《中国动物志》“脊椎动物”鱼类11卷,哺乳类1卷;《中国海藻志》8卷,待出版4卷,编写中3卷.另外,《海洋科学集刊》已出版的50卷中有22卷是海洋生物的专刊;另有《西沙群岛生物考察专辑》6卷.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国海洋生物种类与分布》(黄宗国,1994)集成国内外文献,记载物种20,278种(内有化石种及异名应除去).2008年出版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刘瑞玉主编)记录22,629现生种,比1994年相同门类多5,118种,仅次于澳大利亚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主要进展是取得了中国海翔实可靠的物种鉴定、编目和分布数据.此外还参加了国际“物种2000”计划项目,交出的“中国生物名录”比2008年名录显著增多.全部物种正进行“世界海洋物种登录,”(WoRMS),可供与世界不同海域和生境的种类多样性作比较研究.完成国家标准《海洋生物分类代码》(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发布)的修订,纠正了种名和分类系统的错误,增补了物种,保证了作为国家标准的高水平,待付印.完成全国濒危物种评估,负责编写《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3、2卷海洋无脊椎动物部分;结果发现濒危物种显著增多.1997-2000年“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环境资源调查”的结果进一步显示陆架海域生物多样性和主要资源衰退,还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中国参加了国际重大项目“海洋生物普查计划”,进行了浮游动物普查,提交了中国国家汇总报告——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交PLoS ONE出版.全面加强了多样性和濒危种的保护,全国已建立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3个,特别保护区21个.论文在肯定中国海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和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不足是调查采集和研究的生境主要在陆架浅海,深海大洋特殊生境刚刚起步;多样性调查缺少全国统一计划行动,缺全面的多样性“背景值”资料.而监测、采集、研究不够;评估、保护亟待加强.文终提出了几点涉及学科发展和多样性监测、评估、保护的关键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5月22日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出发,促进生物资源永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即日,环境保护部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15版》和《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生物圈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整体,生物物种的分布和迁徙没有国界,局部的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将影响整个生物圈。野生生物国际贸易导致了  相似文献   

16.
任立  张润志 《昆虫知识》2010,47(1):193-196
2007年5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中,隶属于鞘翅目象虫总科的2种象虫的学名需要更正。李虎象Rhynchites cupreus(L.)正确的学名应为Involvulus cupreus(L.);西瓜船象Baris granulipennis(Tournier)正确的学名应为Acythopeus granulipennis(Tournier),文章根据《国际动物命名法规》对上述种类的学名变更进行论述。同时,文章还讨论进境植物检疫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是中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中药材的使用过程中,利用植物分类学方法对药用植物进行鉴定、亲缘关系及演化规律研究,有助于中药资源的系统认知、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科学保护.本文参考国内外权威植物名录数据库、植物分类系统,以及最新的分子系统研究成果,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植物药材基源物种科属范畴变动进行了系统考证,并对相关物种的拉丁学名和中文名进行了梳理,旨在推动植物分类学与中药资源学进一步学科交叉,维持药典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促进中医药行业的科学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段维军  严进  刘芳  蔡磊  朱水芳 《菌物学报》2015,34(5):942-960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进境检疫性菌物名录中共有130种。近年来由于菌物分类研究的快速发展,许多检疫性菌物的分类地位已经发生变化。本文对我国进境检疫性菌物名录中的名称与国际公认的分类体系和现用名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和分析,进一步以茎点霉属和轮枝菌属为例说明分类系统的变化对菌物名称的影响。另外,名录中很多汉语学名的使用也不符合规范。我国进境检疫性菌物名录亟需修订。  相似文献   

19.
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是进行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我国已经制定并发布了 多个与外来入侵物种相关的名单/名录,包括《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我国主要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名单》《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和《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相继施行的管理框架下,有必要开展我国已有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梳理与分析,并与相关名录如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就未来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的制修订方法进行了讨论,针对名录的管理和应用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是我国两栖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受威胁的两栖类物种数显著增加, 亟需对两栖类的名录进行更新和完善。本文在《云南两栖爬行动物》的基础上, 通过收集近十余年的研究资料, 结合近年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 确定物种有效性和分类归属, 并结合本团队野外考察数据, 对云南两栖类的物种名录和分布进行系统的整理与修订。修订后的名录共记录云南省两栖类191种, 隶属3目12科49属, 占全国两栖类种数的32.5%。自2008年以来, 云南省新增两栖类1科23属70种, 本名录修订3科31属47种; 共发现34个新种、15个中国新纪录和10个省级新纪录种, 主要集中在云南的边境地区。云南省记录45种受威胁物种, 占云南省两栖类种数的23.6%, 占全国受威胁两栖类物种数的25.6%。其中, 2种被列为极危(CR), 9种被列为濒危(EN), 34种被列为易危(VU)。名录共记录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占受国家保护两栖类种数的16.0%。此外, 列入CITES附录I和附录II的分别有1种和8种, 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而作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有5种。在新名录的基础上, 本文讨论了云南省两栖类多样性与分类研究不足的类群、考察薄弱的地区、物种丰富度的格局分布以及受威胁情况, 以期对云南省未来两栖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