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霞  刘峰 《遗传》2017,39(9):863-864
正血液系统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系统之一,能够为机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通过物质交换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同时为机体提供免疫防御和保护。血细胞是血液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分为髓系和淋系两大类,其中髓系细胞包括红系细胞、巨核系细胞、粒系细胞和单核系细胞,淋系细胞主要  相似文献   

2.
滋养层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ML  Peng JP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4):335-337
胎盘滋养层是母体与胎儿之间进行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物交换的组织。大量研究证实 ,滋养层细胞凋亡是正常妊娠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 ,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滋养层细胞的凋亡受到Bcl 2家族蛋白、Fas FasL系统、p5 3蛋白及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的调控。本文主要介绍滋养层细胞凋亡的调控及滋养层细胞凋亡与妊娠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生物组织由多种异质性细胞组成,单个细胞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对多细胞生物的功能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开发的单细胞RNA-seq技术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无偏、可重复、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的转录分析。相对于传统的群体细胞的转录组分析,单细胞RNA-seq技术从另外一个维度了解转录组信息,揭示生物组织的细胞构成、转录组动力学以及基因间的调节关系。随着细胞捕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该文对单细胞RNA-seq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应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是机体最基本的结构组成及功能单位,细胞类型和功能由其整个转录表达谱决定,通过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可以获得单个细胞转录表达谱,由此以高精度分辨率鉴定细胞类型、细胞状态以及稀有类型细胞,从而可以在单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动态变化及细胞间的关系,深入解析驱动细胞变化及细胞异常背后的分子细胞机制。随着单细胞测序技术稳定性和测序通量的提高,以及测序成本的降低,其在发育生物学、肿瘤、免疫及疾病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研究对象主要涉及人及模式生物,在动物上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主要介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及其生物学应用并综述目前其在动物上的一些开创性研究,以期为今后更好的在动物上应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物分析测试主要包括开发生物分析方法和研制标准物质,是生物学研究、应用及生物安全监管与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核酸、蛋白质、代谢物及细胞、微生物等生物量的含量或数量进行快速或精准分析。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尽管不同生物的体型差异很大,但是细胞的尺寸却都保持在微米范围内,因为只有细胞足够小,才有足够的表面积/体积的比例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分子也才能利用扩散作用到达细胞内的指定位置。由多个细胞聚合和分工组成更大的生物体,同时保持细胞微米级的尺寸,是比细胞自身变大更有效的进化方式。  相似文献   

7.
细胞膜是包围细胞质、维持细胞内部组分动态平衡的一个半透膜,参与细胞黏附、离子传导、信号传导等分子生物学过程.类细胞膜提供了有效的模型研究这些生物学过程,故而分子层面上研究医学纳米颗粒对类细胞膜的作用有助于评估纳米颗粒的生物安全性以及促进纳米颗粒的生物医学应用.本文初步探讨了医学纳米颗粒对类细胞膜作用的仿真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膜生物物理学的研究热点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同一组织中的细胞往往具有类似的结构和功能,然而通过对单个细胞进行测序分析后,发现每个细胞都具有一定异质性.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是进行单细胞测序的前提,该技术可用于揭示单细胞基因组结构差异,同时在肿瘤研究、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热点之一.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的难点在于单细胞的分离和全基因组的扩增.本文介绍了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中常用的单细胞分离技术和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并对各技术间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同时着重讨论该技术在肿瘤研究、发育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单细胞测序技术凭借其能全面反映细胞群体异质性这一优势,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提供了在分子水平上对细胞作分类或表征的替代方法,在发育生物学、神经科学、血液学、免疫及癌症等研究领域均展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并列举了该技术在造血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从水样的采集、保存及教学的具体实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让学生认识原生生物的多样性,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构建"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原生生物可以由单细胞独立完成生命活动"、"藻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等生物学概念。  相似文献   

11.
张松  张丽  戴赟  俞佩芳 《生物学通报》2007,42(1):51-52,F0003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非常经典的基础实验,其实验原理是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2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就是半透膜,只要原生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培养的植物细胞最大量地生产次级代谢物,需要一个可连续地清除和回收产物的系统.近年来,通过把细胞固定在泡沫材料、凝胶珠、载粒或纤维的表面或膜之间,形成了这样的系统,使培养基的清除和替换不会干扰细胞.但是,这些固定方法会阻碍细胞生长,并减少大量转入细胞的养分和氧气以及转出细胞的次级代谢物.  相似文献   

13.
王勇 《生物工程学报》2017,33(3):478-485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合成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从单细胞的生物元件和装置的研究,逐渐过渡到多细胞的复杂体系。植物合成生物学被称为合成生物学研究的"下一篇章"。从复杂而多样的植物代谢切入进行植物合成生物学研究,有助于人类在更复杂的层面上理解生命运行的本质规律,及更深入地认知复杂人造生命的设计和构建的科学及工程原理;也有望在药用植物活性代谢物的合成生物学设计和创新生产方面实现突破。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国内外进展,并提出新本草计划的研究设想,通过基于合成生物学的药用植物活性代谢物研究,使数千年传统的本草学研究焕发新生。  相似文献   

14.
生长和繁殖是生物体重要的生理机能。徽生物在适宜条件下,通过酶的作用,不断吸收外界的营养物质,进行一系列的代谢活动,将营养物质转变成为其本身的细胞物质,结果使细胞内原生质的总含量不断增加,个体逐渐长大,此过程称为生长。在单细胞微生物中,由于细胞分裂引起细胞数目增多的过程称为繁殖。在多细胞微生物中,由于菌丝  相似文献   

15.
细胞透性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透性化技术可以在不破坏细胞整体有机体系的情况下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克服细胞膜的渗透屏障,降低胞外物质的传质阻力,使胞内酶在稳定的细胞内环境中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和催化效率.细胞透性化技术方法简便,在提高固定化细胞生物转化效率以及胞内酶的原位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将简要介绍细胞透性化技术的概念、处理方法及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作为女性第2大恶性肿瘤,仍然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外泌体是活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囊泡,能够携带蛋白质、脂质、DNA和RNA(包括mRNA、miRNA、lncRNA和circRNA)等多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物质.作为新型的细胞间通讯分子,外泌体不仅参与细胞间正常的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换等生...  相似文献   

17.
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在单细胞水平上进行转录组测序,提供了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信息,使在单细胞尺度下研究个体细胞、相关环境细胞及其相互作用的机理成为可能.近年来,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在c DNA扩增原理上经历了从末端加尾、体外逆转录到模板置换的方法发展,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数量、基因表达的准确性等.同时,在单细胞选取方式上进行了从96/384孔板到油包水液滴以及纳米微孔的创新,在提高通量和重复性的同时降低了整体实验成本.单细胞转录组技术广泛应用于细胞群体分类和异质性研究,推动了从发育生物学到正常、病态组织细胞图谱的构建.本文对单细胞转录组技术近年的技术进展以及在人类细胞图谱构建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细胞外囊泡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具有磷脂双分子层结构的纳米级囊泡。细胞外囊泡作为蛋白质、核酸、脂质和代谢物等物质的载体,能够在细胞与细胞之间穿梭,行使物质传递、信息交流的功能,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媒介。近年来,植物中细胞外囊泡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其研究和分析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细胞外囊泡的组成,综述了植物中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细胞外囊泡分离与富集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原位成像技术的应用,最后对植物细胞外囊泡研究技术发展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一个正常的完全生长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中央液泡,原生质占细胞体积的5%,是质膜与液泡膜之间的一个薄层。原生质与质膜和液泡膜合称为原生质层。它是液泡和外界溶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屏障,非电解质从外界溶液进入液泡主要依赖于扩散过程,即被动透性。原生质层对非电解质的透性大小表示原生质层对液体或处于溶解状态物质的通透能力,是原生质层的一个特性。通过原生质层透性大小的测定,可以获得有关膜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
维持一定的跨质膜电势,关乎到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基本代谢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是所有细胞生存的前提。这是生物的单细胞祖先发展出的有效生存手段,当进化到多细胞生物体后却遇到麻烦。多细胞生物为细胞营群居生活,在物理导体的静电荷分布规律的支配下,个体细胞所携外正内负的净电荷有向细胞集团边缘汇集的趋势,导致多数细胞失去本身所携净电荷,不能维持正常跨膜电势,从而逐渐失去活力。这可能就是多细胞生物衰老的根本原因。衰老是生物体在发育中随细胞数量增多不可避免的自然发生的效应。有证据显示以上描述的电荷分布变化过程的假说是真实存在。植物体中细胞所携电荷的汇集,以及随之发生的带电离子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扩散流失,可导致产生有趣的植物生电的现象,例如大树发电。对植物电压、电的极性、高密度电荷位点分布的测结果与此假说理论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