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青枯病菌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植物青枯病的早期诊断,需要建立一种适于田间快速便捷检测青枯病菌的方法。以细胞色素C基因为靶标设计一套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植物青枯病的LAMP检测方法。此方法最低检测极限为1 pg,可在1 h内完成,不依赖昂贵复杂的仪器,结果可经肉眼观察。利用此方法,在人工接种发病的茄子、番茄、花生、芝麻和凹头苋茎部浸出液和马铃薯病薯块茎组织液中均检测出青枯病菌的存在,尤其适用于田间疑似罹病的芝麻、花生、番茄、马铃薯和甘薯等植株的检测,且LAMP法的检出率远高于PCR法。应用LAMP技术检测青枯病菌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适于在基层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辣椒疫病拮抗菌株筛选、鉴定及其防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疫病发病严重田块的健康辣椒植株根际分离到98株拮抗菌,从中筛选出两株具有广谱抗性并可在贫营养条件下生长良好的高效拮抗菌株HL-3和LZ-8.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HL-3为多粘类芽孢杆菌,LZ-8为短小芽孢杆菌.HL-3和LZ-8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和68%.HL-3和LZ-8还对黄瓜枯萎病菌、辣椒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黄瓜立枯病菌、烟草黑胫病菌和番茄青枯病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表明,HL-3和LZ-8对辣椒苗期疫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2%和83%,且对辣椒生长表现出明显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瑞香狼毒根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周乐  元超  秦宝福  苗芳  刘拉平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12):2346-2349
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 ,首次从瑞香狼毒根中分离出两个具有广谱性杀菌活性的物质 ,通过波谱分析分别鉴定为新狼毒素 B和狼毒色原酮 .生测结果表明 ,两个化合物在 2 2 0 0 m g· L- 1浓度对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蕃茄早疫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棉铃虫灾害减灾对策及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治平 《生命科学》1994,6(1):27-28
我国棉铃虫灾害减灾对策及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娄治平(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100864)棉铃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十多年前就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我国五大棉区也均有危害。1992年我国棉铃虫大爆发,几乎所有作物包括花生、蕃茄、豆类、芝麻、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大害虫——斜纹夜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s Fab.)亦称连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以往发生不多,1958年在全国范围大发生,尤以长江流域的江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安徽和黄河流域的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发生密度最大,广东、山西、陕西、辽宁、四川、云南等省发生较少,仅在局部地区为害较重。它的食性很杂,嗜食甘薯、棉花、芋、莲、向日葵、苜蓿、甜菜、马铃薯、烟草、花生、芝麻、蓖麻、黄豆、绿豆、商麻、黄麻、苋菜、空心菜、豇豆、番茄、茄子、辣椒、菠菜、甘兰、白菜、葱、南瓜、丝瓜、冬瓜以及玉米及多种禾本科植物及木本植物(如桑、茶、柑桔、杨柳),几乎所有植物都能加害。 斜纹夜蛾各期的形态大致是这样。成虫是中型蛾  相似文献   

6.
我国植物青枯菌的内生质粒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检测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龙葵、苎蔗、芝蔗、木蔬黄、油橄榄、桑、烟草、姜、辣椒、茄、蕃茄、甘薯、花生和马铃薯等14种寄主植物的51株野生型青枯菌的内生质粒(1ndigesPlasmid),并对其中20株野生型菌株及其相应的20株“突变型”菌株进行了质粒的比较研究。14株野生型菌株和10株“突变型”菌株含有1或2个质粒,质粒分子量不一,最小的在5Md以下,最大的为120Md。有些野生型菌株(ssl、Snl、E4、Pc2、Tin9、Z2、P3、PoI、P03、Po¨.)和它们的“突变型”菌株均不含质粒;另一些野生型菌株(MS、M6、El、P9.)和它们相应的“突变型”菌株却具有电泳迁移率相同的质粒;这些菌株的致病性与质粒的存在没有关系。但某些野生型菌株(P7、P8。zl、z3、M2、P041.)不含质粒,而它们的“突变型”菌株中却出现了质粒,这些菌株的致病性的丧失与质粒的形成之间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以烟草赤星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对峙法、代谢液培养法对分离自大豆根瘤的内生细菌进行抑菌筛选,对筛选菌株作用的病原菌菌丝进行显微观察,研究筛选菌株细胞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测序序列、系统发育,以及进行温室接种防病试验.结果表明: 大豆根瘤内生菌经初筛、复筛,对烟草赤星病菌抑菌率42%以上的有7株菌,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中华根瘤菌属和寡养单胞菌属.显微观察表明,在拮抗性内生菌作用下病原菌菌丝末端出现明显畸形,呈珊瑚状分枝、球状膨大等;代谢液试验表明,内生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内生菌代谢产生的胞外物质在发挥作用;对峙试验表明,芽孢杆菌可迅速形成生物薄膜,有效阻碍病原菌丝生长和延伸.盆栽防病试验表明,拮抗性内生菌处理下烟草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表明筛选菌株可作为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8.
凡在广西留心园艺害虫者,必知有金龟子一物。每逢春夏之交燠热之夜,结伴而出,成千成万,满坑满谷。其行踪所至,往往於一夕之间,园圃瞬成废墟,山林为之变色。因其来也均在夜间,其去也匿迹土中,故本省农民常呼作夜魔虫。举凡梨、梅、无花果、豆菽、乌桕、油桐、大豆、花生、玉米、棉作、烟草,甚至芭蕉、蓖麻,靡不受  相似文献   

9.
红皮云杉外生菌根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瑞清  吴克 《微生物学报》2005,45(6):910-914
2000年8~10月自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和兴隆林业局采集各种林型下的伞菌担子果,进行分离培养、纯化,获得36个菌株。经对红皮云杉室内接种试验获得6个可与红皮云杉共生形成外生菌根的菌株。室内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红皮云杉播种苗上接种菌根菌的时期应在出苗后30d左右。菌根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左右。筛选得到的6个菌株对红皮云杉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接种林地菇(Agaricus silvaticus)、031和L15菌株的苗木叶绿素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和对照;接种009、004、林地菇和L15菌株的苗木叶绿素b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菌株和对照;接种林地菇、L15、031、009和025菌株的苗木与对照苗木在重量上差异显著;其中接种林地菇和L15菌株的苗木比对照苗木分别增加了19.23%和23.08%;接种6个菌株的苗木与对照苗木高度比较差异非常显著,接种林地菇和L15菌株的苗木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7.83%和16.37%。室外接种结果表明,接种林地菇的苗木高生长最好,接种70d高于对照9.24%;接种菌株L15的苗木地径生长最好,接种70d高于对照9.92%;接种菌株009的苗木侧根数最多,接种70d高于对照51.91%;接种菌株009的苗木主根最长,接种70d高于对照3.36%;而接种菌株031的苗木全株感染菌根率最高,接种70d高于对照13.90%;接种菌株031的苗木光合作用最强,高于对照20.02%。从几项主要的指标综合来看,菌株L15、菌株009和菌株031是有潜在研究和应用价值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丛枝菌根真菌(AMF)和植物共生放线菌(PSA)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抑菌、抗逆和防病等作用.然而,AMF与PSA之间是否能协同发挥促生防病作用值得探究.本试验旨在评价AMF和PSA对茄科蔬菜的促生防病效应,获得高效AMF+PSA组合.温室盆栽试验采用辣椒(羊角椒)和茄子(黑冠长茄子),分别接种和不接种AMF摩西斗管囊霉(Fm)、变形球囊霉(Gv)、PSA浑圆链霉菌(H6-1)、娄彻氏链霉菌(S2-2)、珊瑚链霉菌(D11-4)和病原真菌灰葡萄孢,共48个处理,测定各处理植株生长、发病和根系共生体发育状况等.结果表明: Fm与PSA能相互促进侵染定殖,而Gv与PSA相互抑制.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AMF、PSA和AMF+PSA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和茄子植株的光合性能、根系活力和生长量.接种病原真菌条件下,接种AMF和PSA处理均显著促进植株生长,降低植株的病情指数,其中,PSA的促生防病效应大于AMF,Fm+H6-1组合对辣椒的促生防病效果最好,对灰霉病的防效达69.1%;Fm+D11-4对茄子的促生防病效果最佳,对灰霉病的防效达75.5%.在本试验条件下,Fm+H6-1和Fm+D11-4分别是辣椒和茄子促生防病的高效组合,有待进一步开展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1.
林福耳德(Linford)和奥力维拉(Oliveira)首次在美国报道肾形线虫寄生在马铃薯的块茎和豆类根部,随斤史密斯(Smith)和泰勒(Taylor)于1941年报道肾形线虫侵染棉花和大豆根系,斯坦涅尔(Steiner)于1949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现肾形绂虫严重危害番茄和咖啡树。笔者于1974—1981年先后在我国福建省的丝瓜、空心菜、四季豆、黄瓜等蔬菜作物,在广东省的芭蕉、香蕉、木瓜、桃树、芒果、茶苗、菠萝、桑、冬瓜、番茄、豆角、辣椒、花生、烟草等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银杏(Ginkgo biloba)茎叶中分离鉴定内生细菌, 测定其体外抑菌活性及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 并用平板对扣法测定其中一株防治效果较好的内生细菌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辣椒疫霉菌生长的影响。通过生防菌液和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辣椒果测定该菌株对辣椒果疫病的防治效果。基于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和gyr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生防菌株。【结果】从银杏的茎和叶中分离获得9株内生细菌。平板对峙生长试验结果表明, 菌株W5对供试的辣椒疫霉菌、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水稻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荔枝霜疫霉菌(Peronophythora litchi)、荔枝酸腐菌(Geotrichum candidum)均有抑制作用, 其中对辣椒疫霉菌、稻瘟病菌和荔枝霜疫霉菌的抑菌效果显著, 抑菌率分别为88.9%、86.3%和90.2%。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能明显抑制辣椒疫霉菌菌丝的生长。对辣椒采后果疫病的防治效果表明, 先喷雾接种W5菌悬液24 h后再接种辣椒疫霉病菌孢子悬浮液的防治效果最好, 可将辣椒果的保鲜期延长2?3 d。该菌株被鉴定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结论】获得了一株对植物病原菌物有良好防治效果的银杏内生解淀粉芽胞杆菌W5, 对辣椒采后果疫病及其他病原真菌的防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防治烟草赤星病有益内生细菌的筛选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从健康烟草的叶、茎中分离到302株非病原内生细菌,通过平板对峙培养,筛选出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不同致病力的4个代表菌株均有拮抗作用的11个菌株。室内测定其对赤星病菌抑菌带的宽度达5.5~13.2mm;拮抗、防病试验测定,来自叶片内的内生菌株Itb162对赤星病菌有较强和稳定的拮抗作用,对赤星病有52.0%的防病效果。无菌滤液实验表明,拮抗内生细菌Itb162无菌滤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能有效地抑制菌丝生长,减少孢子萌发,且浓度越高,抑制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4.
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对番茄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安徽合肥、蚌埠、长丰、和县等市、县的番茄、辣椒、草莓、葡萄等发病寄主上分离鉴定获得18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分别测定了上述不同寄主来源的灰葡萄孢菌对番茄果实和叶片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接种番茄果实后均引起发病,但不同菌株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显示灰葡萄孢菌株间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按照在番茄果实上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大小可将供试菌株致病力划分为较强、中等和较弱3种类型.总体来说,来自番茄的菌株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较强,来自草莓、葡萄和辣椒的菌株对番茄果实的致病力较弱,但来自相同寄主的菌株间致病力也存在差异,菌株致病力差异与菌株地域来源无明显相关.供试灰葡萄孢菌株接种番茄叶片后,除CF1外,均可引起番茄叶片发病,但不同菌株所致番茄叶片病斑的平均直径也有显著差异;供试菌株对番茄叶片的致病力差异与菌株的寄主和地域来源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水稻恶苗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稻根际土壤中筛选出拮抗水稻恶苗病的菌株,初步研究其抑菌作用及生防效果。采用平板稀释法从水稻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菌株,以水稻恶苗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菌;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 DNA序列分析对筛选出的拮抗菌进行鉴定;检测拮抗菌无菌发酵液对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拮抗菌的抑菌谱及进行盆栽实验。分离得到6株拮抗菌,其中有一株对水稻恶苗病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菌株SH15,经鉴定菌株SH15为多粘类芽孢杆菌。菌株无菌发酵液对水稻恶苗病菌菌丝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菌株SH15抑菌谱广,对水稻恶苗病菌、层出镰孢菌、棉花枯萎病菌、辣椒疫病菌、棉花黄萎病、黄瓜黑斑病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水稻盆栽实验表明,接种多粘类芽孢杆菌SH15可显著降水稻恶苗病的发病指数,平均防效高达65.68%。因此,多粘类芽孢杆菌SH15在水稻恶苗病的生物防治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2株根际促生菌耐酪氨酸束村氏菌P9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P10对花生的促生机制。利用GFP及利福平对2个菌株进行标记、结合扫描电镜观察,追踪了2株PGPR菌株在花生组织中的定殖动态;并通过16S rRNA全长测序对菌株接种花生根际土壤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福平标记的P9和P10菌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其生长和促生特性与原始菌株基本一致。GFP标记菌株可在花生的根尖及其分生区定殖;利福平标记菌株可稳定定殖在土壤及花生的根、茎部,且接菌30 d后定殖数仍保持在10CFU/g数量级。与未接菌植株根际土壤相比,P9、P10及混合菌株接种组的细菌群落相似性更高;接菌组的Flavihumibacter、unidentified_Rhizob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芽孢杆菌属、链霉菌属等的丰度较CK有不同程度增加,溶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及假黄单胞菌属等的丰度降低。2株PGPR菌株均可通过直接定殖在植株组织中、间接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而发挥对花生的促生作用,混合菌株接种效果更优。研究结果明析了2株促生菌的促生机制,并为菌株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根际真菌对黄瓜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吕恒  牛永春  邓晖  林晓民  金春丽 《生态学杂志》2015,26(12):3759-3765
为了了解根际真菌对黄瓜土传病害的影响,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和温室人工接种盆栽试验,对分离自根际土的16株真菌开展了对土传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和黄瓜土传病害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有4株真菌对一种或多种供试病原真菌表现有拮抗作用,其中经鉴定为土曲霉的菌株JCL143对黄瓜枯萎病菌、立枯病菌和菌核病菌3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在温室盆栽试验中,接种菌株JCL143对黄瓜3种病害的相对防效均在74%以上;而在不灭菌育苗基质的盆栽试验中,接种菌株JCL143对立枯病和菌核病的防效均在85%以上.在用自然土进行的温室盆栽试验中,接种菌株JCL143对伸蔓期黄瓜枯萎病的相对防效平均达84.1%.菌株JCL143的发酵液对3种供试病原真菌菌落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菌核病菌的菌落生长抑菌率达63.3%.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随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对碱性pH值比酸性pH值敏感,而对蛋白酶处理不敏感.说明土曲霉是土壤中抑制植物土传病害的重要因素,菌株JCL143的抑病效果稳定,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土壤类型与作物基因型对花生籽实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生主产区的棕壤和潮土为供试土壤,以种植面积最大的白沙1016、花育22和湛油27基因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为供试作物,采用不添加Cd(对照)和添加Cd(1.5 mg· kg-1)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土壤类型和作物基因型对花生籽实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对照处理的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而Cd处理下均高于食品安全标准.同种土壤Cd处理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基因型间表现为湛油27>白沙1016>花育22,棕壤花生籽实Cd含量及总量均高于潮土.对照处理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生物富集系数均大于1.0,Cd处理下多小于1.0,表明花生籽实对土壤中Cd的累积能力较强,土壤Cd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其生物富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9.
以花生主产区的棕壤和潮土为供试土壤,以种植面积最大的白沙1016、花育22和湛油27基因型花生(Arachis hypogaea)为供试作物,采用不添加Cd(对照)和添加Cd(1.5 mg·kg-1)处理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土壤类型和作物基因型对花生籽实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土壤对照处理的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含量均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而Cd处理下均高于食品安全标准. 同种土壤Cd处理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不同基因型间表现为湛油27>白沙1016>花育22,棕壤花生籽实Cd含量及总量均高于潮土. 对照处理3种基因型花生籽实Cd生物富集系数均大于1.0,Cd处理下多小于1.0,表明花生籽实对土壤中Cd的累积能力较强,土壤Cd含量进一步增加时,其生物富集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20.
用非病原细菌、病毒和赤星菌弱毒株先对烟草作预处理,后在未诱导叶片上接种赤星菌毒性菌株,发现诱导处理可引起病菌7类侵染前行为失误:①孢子萌发延迟;②持续产孢;③孢子、芽管产生粘联物(adhesin)的能力降低或丧失;④芽管背离叶片生长;⑤芽管顶端膨大、侵染能力降低或丧失;③芽管盘附在叶面上,但侵染能力降低或丧失;⑦芽管弯曲生长,顶部液泡化或原生质流空.这些行为导误与赤星菌致病力的诱导减弱有关,使烟草发病程度减轻55—94%.分析认为,病菌侵染前行为导误取决于接触识别导误,是烟草抗赤星病诱导的一种有效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