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赫刺螨的一新亚种(蜱螨目:巨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1948)为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中的一个属。我国已知的赫刺螨共24种(邓国藩、潘錝文,1963;徐启丰、马安石,1964;刘政忠,1964;郑智良、殷绥公、张家祺,1965)。著者在过去收集的赫刺螨标本中,发现一种与外伊犁赫刺螨(Hirstionyssus transiliensis Bregetova)相近似的种类,定为该种赫刺螨的一个新亚种。现将其形态特征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记述的两个新种是我国华东地区柑桔、甘蔗上的重要害螨,属于瘿螨科(Eriophyidae)、叶刺瘿螨亚科(Phyllocoptinae)刺皮瘿螨属(Aculops Keifer)及畸瘿螨属(Abacarus Keifer)。前者国外已报道1种,后者国外已报道5种,本文记述各属的一种。苏州刺皮瘿螨 Aculops suzhouensis,新种(图1—5) 雌螨:体长155—159微米,宽55—64微米;纺锤状,黄色,有光泽,从侧面看稍弯曲。  相似文献   

3.
肪刺螨(Steatonyssus Kolenati,1858)(=Ceratonyssus Ewing,1923)是脂刺螨科(Liponyssidae)中的一个属,这一属的螨系寄生于蝙蝠和鸟类体上的吸血螨。这种螨在寄主窝巢内的数目往往比在寄主体上为多。有时在鼠类或小型哺乳动物的体上偶尔可以检出。 关于这一属螨与人类虫媒性疾病关系的资料我们知道的很少,国外文献上亦很少记载。近年来我们在蝙蝠、麻雀和燕鸟等的窝巢内共采集有4种的肪刺螨,其中除游旅肪刺螨(Steatonyssus viator)已见于国外文献报告外,其余3种皆系新种。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国苔螨属记要附四新种及一新纪录(蜱螨目:叶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芙 《昆虫学报》1985,(3):330-340
苔螨属Bryobia是叶螨科中一个古老的属。自从Koch(1836)建属以来,该属共记述种类百余种,但其中很多种类存在混淆,直到本世纪50—70年代,一些学者使用幼螨的形态及足Ⅲ、Ⅳ跗节双毛等形态特征才澄清了一些种类。目前在分类学上已确立的种类达60余种。苔螨属的分类地位目前尚未统一,Reck(1959)和Livshits(1964)确立该属为苔螨科Bryobiidae的模式属;而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应属于叶螨科Tetranychidae中的苔螨亚科Bryobiinae(Wainstein,1960;Tuttle et Baker,1968)。中国的苔螨属已记录有12种(曾义雄,1975;马恩沛等,1981;王慧芙等,1981、1984)。本文再记述四个新种及一个新记录种,至此我国苔螨属共达17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中国鼠刺螨属一新种记述(蜱螨目:皮刺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刺螨属(Myonyssus Tiraboschi)于1904年所建立,以M.decumani为模式种。Fon-seca于1948年将此属隶于厉螨科(Laelaptidae)。迨至1955年,Furman和Tipton又将此属归属于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的巨刺螨亚科(Macronyssinae)。他们认为巨刺螨亚科  相似文献   

6.
白学礼 《蛛形学报》2013,(2):96-109
本文报道宁夏中气门螨22科61属238种。其中厉螨科15属63种,寄螨科9属38种,血革螨科2属24种,赫刺螨科1属21种,裂胸螨科6属18种,巨螯螨科2属14种,6科共记录35属178种,占其种类的74.79%,是宁夏中气门螨的主要构成者。  相似文献   

7.
在山西省的蝙蝠体上共采得5属7种革螨:赛蝠螨Spinturnix psi(Kolenati,1856)与宽埃螨Eyndhovenis euryalis(Canestrini,1884)隶属于蝠螨科Spinturnicidae Oudemans,1902;另5种隶属巨刺螨科Macronyssidae Oudemans,1936:长刺肪刺螨Steatonyssus longispinosus Wang,1963、中华肪刺螨S.sinensis Teng,1980、盾板浆刺螨Ichoronyssus scutatus(Kolenati,1856)、四棘巨刺螨新种Macronyssus quadrispinosus sp.nov.与太原巨刺螨新种M.taiyuanensis sp.nov.。文中列出了各螨的宿主及采集纪录,对2个新种巨刺螨加以绘图描述,并讨论了它们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8.
我国巨剌螨属与浆刺螨属纪要(蜱螨目:巨剌螨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巨刺螨属 Macronyssus Kolenati, 1858 与浆刺螨属 Ichoronyssus Kolenati, 1858 均隶属于巨刺螨科 Macronyssidae Oudemans, 1936, 它们都寄生在蝙蝠体表,形态也相近,故容易混淆或误定。根据Radovsky(1967)所列属征,二属的主要区别在于:巨刺螨属的背板刚毛不超过28对,缺M_9;胸板具2对隙孔;生殖腹板在末体区不膨大,无副毛或可有1—7根副毛;螫钳定趾具2个钩状棘;雄螨全腹板整块;叉毛二分叉。浆刺螨属则背毛29对,  相似文献   

9.
赫氏刺螨属(Genus Hirstionyssus)是F.Da.Fonseca氏1948年在发表Macronyssidae科的属和种的专论时所创立的。这个新属中包括当时有一部分过去曾列入刺螨属(Lipo-nyssus Kolenati,1858)中的腐食螨。这类腐食螨系小型哺乳动物的寄生螨,其主要的寄主为囓齿目(Rodentia);而在食虫目(Insectivora)、小型的食肉目(Carnivora)和翼手目(Chi-roptera)等动物的体上及巢窝内均有发现。通常是借鼠类及食虫类为生。若干种类有固定的寄主,但也有的种类其寄主则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10.
云南医学革螨数值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礼溥  郭宪国 《昆虫学报》2007,50(2):172-177
以云南省57种医学革螨作为分类单元,以形态特征为主列出60项分类性状特征来探讨云南省医学革螨不同属和种的亲缘关系。运用SPSS 11.5 统计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57种医学革螨进行了数值分类分析。结果显示:57种医学革螨划分为厉螨科(La elapidae)、寄螨科(Parasitidae)、皮刺螨科(Dermanyssidae)、赫刺螨科(Hirstionyssidae)和裂胸螨科(Aceosejidae)5个类群。赫刺螨属和棘刺螨属从厉螨科中分离出来另立为赫刺螨科,柏氏禽刺螨归入了皮刺螨科而不是巨刺螨科。分类结果与传统形态分类结果基本一致,因而认为数值分类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医学革螨各分类阶元的分类地位与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1.
西藏南部革螨的三新种(蜱螨亚纲:中气门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记述从西藏南部小型哺乳动物体上采到的革螨3新种,分别隶属于血革螨科(Haemogamasidae)血革螨属(Haemogamasus Bcrlese)和皮刺螨科(Dcrmanyssidac)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模式标本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医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
羽管螨科Syringophlidae是Lavoipierre在1953年建立的,当时只包括模式属Syrlngophilus一个属。1957年Dubinin把肉食螨科分为鸟喙螨科、蛇寄螨科、肉食螨科和羽管螨科,羽管螨科包括Syringophilus和Picobia两个属。嗣后Fritsch(1958)、Clark(1964)、Casto(1970)等陆续发现了一些新种,几十个种均列入Syringophilus一个属中,Picobia属只有一种,分类上存在一定的混乱。1970年,Kekhley重新把已知的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把已有种分类为17个属,并于1972年建立了一个新属。1977年,Casto把羽管螨科分成三个亚科,又确立了一个新属。1978年,Philips和Norton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采自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野荷谷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市三堡乡的中国刺触螨科一新纪录亚属:杂刺触螨亚属Mixosperchon Viets,1926及两新种:凹须刺触螨Sperchon(Mixosperchon)curvipalpis Zhang et Jin,sp.nov.和吐鲁番刺触螨Sperchon(Mixosperchon)turfanensis Zhang et Jin,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大学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温廷桓 《昆虫学报》1975,(3):347-352
寄生在蝙蝠体上的革螨有很多,其中有几属是极其近似的,例如浆刺螨属IchoronyssusKolenati,1858、棘厉螨属Spinolaelaps Radford,1940、胸器螨属Hirstesia Fonseca,1948等,它们大体上极其相似,只有少数几点可以区别,归纳为(1)胸板上有无一对“胸器”,(2)生殖腹板上有无鳞形纵纹,(3)生殖腹毛一对还是几对,(4)基节有无弧形隆起或腹棘。本文中描述的新种,腹板浆刺螨Ichoronyssus(Bianyssus)ventralis Wen,sg.et sp.nov.,它兼具了上述几个特征,且介乎三者之间。 因此本文考虑浆刺螨属是一个较大的复合属,目前可分为4个亚属,即浆刺螨亚属、胸器螨亚属、蝙刺螨亚属(新亚属)和棘厉螨亚属。  相似文献   

15.
赫刺螨属(Hirstionyssus Fonseca,1948)是小型哺乳动物(主要是啮齿类)的寄生革螨。目前为止,我国已知的赫刺螨共19种(邓国藩、潘錝文,1963)。我们在湖北省采到的本属标本中,除鼩鼱赫刺螨(H.sunci Wang,1962)外,尚有两个新种。现将此二新种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6.
宽埃螨Eyndhovenia euryalis(Canestrini,1884)隶属寄螨总目(parasitiformes);中气门目(Mesostigmata)蝠螨科(Spinturnicidae);埃螨属(Genus Eyndhovenia Rudnick,1960),该螨专性寄生于蝙蝠体上。Rudnick(1960)仅以宽埃螨单一种成立该属,并对雌雄成虫进行了描述。潘錝文等(1973)报道在福建省崇安县鲁氏菊头蝠(Rhinolophus rouxisinicus)体上采到该螨,并对雌螨进行了描述,这是宽埃螨在我国的首次记录。但是,到目  相似文献   

17.
范青海 《昆虫学报》2000,43(4):421-428
利用形态特征分析了小黑螨科已知 5个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对异物同名SinognathusFanandLi (华颚螨属 )重新命名为Paraneognathus(副新颚螨属 )。讨论了原来归在新颚螨属Neog nathus的 4个种的分类地位。描述了柔小黑螨Caligonellatunicasp .nov .和邵武刺爪螨Coptochelesshaowuensissp .nov .二新种。模式标本存放于福建农业大学植保系。  相似文献   

18.
记述蛇刺螨属1新种:鞍胸蛇刺螨Ophionyssus seUisternalissp.nov.,该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9.
记述尾足螨股前爪螨科二爪螨属1新种,具齿二爪螨Dinychus dentatus sp.nov.和革螨股(虫穴)螨科中(虫穴)螨属1新种,敦化中(虫穴)螨Mesozercon dunhuaensis sp.nov.,中(虫穴)螨属在中国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0.
西藏为我国物种多样性非常丰富的地区,但是迄今该地区未有水螨的记录。本文报道采集自西藏的2种水螨:羽足刺触螨Sperchon glandulosus Koenike,1886和伪腺刺触螨Sperchon plumifer Thor,1902,其中伪腺刺触螨为中国新纪录。文中对伪腺刺触螨进行了详细描述,绘制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图,并提供了本文所采集标本的DNA条形码以及目前中国刺触螨属22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