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免疫毒素 (immunotoxins)是由某些细菌和植物产生的毒素蛋白与抗体或生长因子等靶向分子连接而成 ,用于杀伤表面带有特定抗原或受体的细胞。在试验中 ,免疫毒素在肿瘤周围环境中的稳定性是影响其抗肿瘤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对几种由不同形式的抗体Fv段构建的免疫毒素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 ,并对定点突变和PEG化学修饰提高免疫毒素稳定性的方法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免疫毒素的抗肿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毒素是由具有导向能力的载体(抗体或细胞因子)和具有细胞毒性的分子(毒素)偶联而成的具有特异性细胞杀伤能力的杂合分子,是一种靶向药物。免疫毒素首先利用肿瘤细胞上导向分子的受体与细胞结合,然后进入细胞,再由毒素发挥蛋白质合成抑制作用,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与其他抗肿瘤药物相比,免疫毒素具有毒性强和特异性高的优点,在肿瘤治疗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简要概述了免疫毒素的作用机理、制备及其抗肿瘤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免疫毒素设计的新思路——基因免疫毒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毒素设计的新思路——基因免疫毒素严明张祖传(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200031)关键词免疫毒素基因免疫毒素免疫毒素是一种导向性药物,它是由生物来源的毒蛋白和抗肿瘤抗体或某些细胞表面受体的配基偶联而成,以抗体或配基为载体,把毒素定向带到...  相似文献   

4.
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是将缺失天然受体结合活性的白喉毒素片段或突变体与抗体或细胞因子偶联而得到的一类新型导向药物,它可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细胞,通过发挥其ADP核糖基化活性而抑制细胞蛋白合成,引发细胞凋亡。由于白喉毒素类免疫毒素能高效、特异地杀伤特定靶细胞,而使其在肿瘤等疾病的药物开发中暂露头角。综述了基于白喉毒素的免疫毒素的研制现状与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5.
蛇毒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蛇毒含有多种酶类和毒性蛋白,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对蛇毒各种组分的研究,发现蛇毒具有抗血栓,止血,镇痛及抗肿瘤的作用。本就其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蛇毒的抑瘤机制,抑瘤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理化特性及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已研制出多种免疫毒素,IL-2免疫毒素是研究最为成功的例子之一,包括IL-2与绿脓杆菌外毒素的融合蛋白,IL-2与白喉毒素的融合蛋白等.这类毒素以IL-2为导向分子,IL-2受体阳性细胞为靶细胞,治疗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在Ⅰ/Ⅱ期临床试验中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是这类免疫毒素对人体均有较强的抗原性,使治疗时间和效果均受限制,为此研制了人源化的IL-2免疫毒素,能在体内外杀伤IL-2受体阳性细胞.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Ultrogel AcA 34凝胶柱纯化单克隆抗体和蓖麻毒素的结合物。结合物与游离毒素的分离较Sephadex G150柱好。继而利用蓖麻毒素B链能与半乳糖基结合的特性,用酸化Sepharose 4B柱进一步纯化结合物;达到完全除去游离抗体,使免疫毒素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毒性提高20倍。  相似文献   

8.
PE类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E类重组免疫毒素是将经过修饰加工后失去与细胞结合能力的PE分子与导向分子(载体)通过DNA融合技术而成的新型导向药物。因其可特异性识别、结合和杀伤靶细胞,因而被用来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AIDS等疾病。目前有许多种PE类免疫毒素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尤其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已取得显著的疗效,预期这些药物在未来几年将取得更长足的发展。本文对目前PE重组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抗体靶向超抗原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强大的T细胞激活剂,超抗原具有激活T细胞杀伤HLA-DR 肿瘤细胞的能力,但这种杀伤作用无特异性。抗体靶向超抗原通过抗肿瘤抗体与超抗原偶联,既具有超抗原活性,又具有肿瘤靶向性,从而可以选择性地结合到目标细胞,进行有效的特异性杀伤,因此,抗体靶向超抗原在肿瘤的生物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能显著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现将近几年大豆异黄酮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大豆异黄酮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抗肿瘤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30年肿瘤治疗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基因工程技术推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以基因工程为基础的单链抗体导向药物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热点,其用于治疗肿瘤的药物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表明,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能特异性结合肿瘤相关靶点,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的杀伤作用,并在动物实验中有显著的疗效。基因工程单链抗体导向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免疫毒素通常是由抗肿瘤的靶向单克隆抗体与具有毒性的弹头蛋白进行交联而制备。免疫毒素能靶向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并释放特异毒素到肿瘤细胞,通过其抑制蛋白合成或改变信号传递途径而杀死肿瘤细胞。在肿瘤的导向治疗方面具有诱人前景。对目前免疫毒素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免疫毒素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肿瘤导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并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是各种导向治疗方法的共同目标。本文综述了前体药物疗法,免疫毒素,基因疗法,以肿瘤增殖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分子为靶的导向治疗,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等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以VEGF及VEGFR为靶点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EGF和VEGFR因其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生物治疗的又一个重要靶点。通过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小分子抑制物,可溶性受体及导向治疗,或使VEGF和VEGFR表达减少,或阻断其信号转导通路,或耗竭肿瘤细胞产生的VEGF,达到抑制血管新生,切断肿瘤血供,抑制肿瘤生长,发展及转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药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庆  范晓磊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7,19(3):317-318,F0003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毫无疑问,综合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根本原则。临床治疗肿瘤西医一般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疗法,疗效快捷,确有根治效果,但往往有明显的损伤和毒副作用。而中医一般采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三大治则,讲究辩证论治,虽然对局灶的缩小或消除效果缓慢,但能改善机体的整体条件,另外对西医三大疗法有减毒、  相似文献   

17.
HER2/neu 基因在肿瘤中的过度表达使其成为许多肿瘤的标志分子 . 为了增加过度表达 HER2/neu 的肿瘤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 的敏感性和提高 HER2/neu 抗体的肿瘤杀伤效应,将抗 HER2/neu 单链抗体 C6.5 与人肿瘤坏死因子 hTNF-α融合,构建了 scFvC6.5-hTNF-α融合蛋白,完成了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率为 400 μg/L 菌液 . 经过亲和层析和柱复性,融合蛋白的纯度达 95%以上 . ELISA 试验表明, scFvC6.5-hTNF-α能够特异结合 HER2/neu 阳性卵巢癌细胞 SKOV-3 和乳腺癌细胞 MCF-7 ,而不结合 HER2/neu 阴性的黑色素瘤细胞 A375. MTT 试验表明, scFvC6.5-hTNF-α能够选择性地杀伤 SKOV-3 和 MCF-7 细胞,而不影响 A375 细胞的生长 . 这种肿瘤细胞特异性杀伤作用提示该免疫毒素具有肿瘤靶向治疗的潜在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8.
丹参酮是一类从传统中药材丹参中提取的醌类化合物,近年研究发现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等作用,本文针对丹参酮自2008年至今的国内外抗肿瘤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括搂素的纯化及其免疫毒素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凝胶过滤及离子交换层析从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owicz种子中分离出一种核糖体失活蛋白,称之为括楼素。这种毒素在无细胞体系中对蛋白质生物合成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而对完整细胞的毒性很低。与单克隆抗体偶联后,括搂素对靶细胞显示了明显的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