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株转化淀粉或麦芽寡糖生成海藻糖的菌株D-97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东北大田采集的土样中筛选到菌株D-97,该菌株胞内酶可以利用淀粉或麦芽寡糖合成海藻糖。通过生理、形态、结构特征分析及16SrDNA基因全序列与参比菌株的序列比较,菌株D-97与食尼古丁节杆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高达97.98%,故将该菌株命名为食尼古丁节杆菌D-97(Arthrobacter nicotinovorus D-97)。我们还将D-97菌株与日本林原公司的海藻糖生产苗——节杆菌Q36的有关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一株产海藻糖合成酶极地细菌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来源于极地的微生物中筛选得到一株产海藻糖合成酶的耐冷细菌S1,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相似文献   

3.
四株高产磷脂酶C新菌株的鉴定和分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前面研究高产磷脂酶C(PLC)菌株筛选及其抗血小板功能的基础上,对新筛选的四株高产PLC的754-1、779、970和1107菌株进行了鉴定和分类。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RNA序列测定及其同源性分析,证实754-1菌株与Bacillus cereus基本一致,因此将754-1菌株分类属于蜡状芽孢杆菌,命名为蜡状芽孢杆菌深圳株754-1,B.cereus shenzhen 754-1 strain。而779、970和1107三株菌则与Bacillus mycoides基本一致,因而将这三株菌分类属于蕈状芽孢杆菌,分别命名为蕈状芽孢杆菌深圳株779,B.mycoides shenzhen 779 strain,草状芽孢杆菌深圳株970,B.mycoides shenzhen 970 strain,和蕈状芽孢杆菌深圳株1107,B.mycoides shenzhen 1107 strain。这将为进一步利用这些菌株及其PLC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背景】采矿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因此矿区重金属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生物修复法成本低、资源广、没有二次污染,是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有效途径。【目的】以山东省曲阜市某煤矸石山周围土壤为材料,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筛选一株同时对铅、锌、铬有高耐性且吸附能力强的菌株。【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种;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各重金属的浓度。【结果】鉴定菌株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命名为Bacillus cereus MZ-11。菌株MZ-11在pH为5.5-8.5、温度为15-45°C、NaCl质量分数为2%-8%时可正常生长。菌株MZ-11最高耐铅、锌、铬浓度高达1 000、1 200、1 600 mg/L。在培养基中铅、锌、铬3种重金属浓度分别为初始浓度(含Pb2+、Zn2+、Cr6+浓度分别为50、60、80 mg/L)、初始浓度的5倍、10倍、20倍的条件下,MZ-11对Cr6+和Zn2+的吸附比例则随浓度的提高逐渐增大,吸附百分比均在98%-99%以上。对Pb2+的吸附比例有一个最高值,并且P...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淀粉酶的鉴定及其产酶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对筛选到的菌株ZX99产生的一种新型淀粉酶(异麦芽低聚糖酶)进行了分析鉴定,ZX99菌株能产生一种胞外淀粉酶,该酶能催化淀粉的降解产生异麦芽低聚糖,对原产酶菌株ZX99多次进行紫外线照射诱变后,获得了优良,稳定的变异菌株RB3.232,其产酶水平为原株的160%,产物薄层层析证明,该酶能催化淀粉的降解,产生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和异麦芽四糖等低聚糖,但对普鲁兰基本不起作用,由此证明它是一种不同于新型普鲁兰酶(nepullulanase)和 传统淀粉酶(amylase)的一种新型淀粉酶。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烟草特有亚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简称TSNA)是烟叶中的主要致癌物质。本研究从筛选建立的特有菌库中发现了1 株可有效降解TSNA 的菌株AS97,并对其进行了鉴定及初步应用研究。【方法】采用富集驯化及选择培养基筛选得到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转化能力最强的菌株AS97;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 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将AS97 自制发酵液喷施于烟丝表面,确定适宜接种量和发酵条件,采用LC-MS /MS(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TSNA 中四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菌株AS97 源于云南玉溪烤烟样品表面,经分析确定其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GenBank 登录号:JF449445)。将AS97 自制发酵液以5% 的接种量喷施于烟丝,30℃(相对湿度是60%)条件下发酵10 d 检测烟叶中硝酸盐、亚硝酸盐、TSNA、4-(N-甲基-亚硝基) -1-(3-吡啶基)-1-丁酮(NNK)、N-亚硝基去甲基烟碱(NNN)、N-亚硝基新烟草碱(NAT) 及N-亚硝基假木贼碱(NAB) 的转化率分别达到68. 77%、45. 57%、45. 47%、59. 08%、38. 79%、21. 41% 及11. 7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烤烟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与TSNA 的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进一步证实硝酸盐与亚硝酸盐是TSNA 的主要前体物质。【结论】醇化烟叶表面的荧光假单胞菌AS97 能够显著降低TSNA 的含量。本文首次报道了源于醇化烤烟表面对TSNA 有良好转化能力的Pseudomonas fluorescens。可将其开发成新型微生物制剂,应用于低害卷烟制品的生 产实践中。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一株藤黄微球菌 (Micrococcusluteus)具有产酶能力 ,可以淀粉糊精为底物合成海藻糖 ,从还原糖含量变化、纸层析和高效阴离子交换 脉冲安培法检测几方面对酶反应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8.
一株丁二酸高产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瘤胃中筛选到一株高产丁二酸生产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无芽孢,不运动,兼性厌氧.经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和基于16S rR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该菌株为巴斯德菌科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是产琥珀酸放线杆菌CCUG 43843的变种,二者的序列相似性为99.93%,命名为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3.5L发酵罐分批发酵实验表明,当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为50g/L时,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3可以产25.8g/L丁二酸,具有较好的丁二酸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9.
从1000多株放线菌中筛选出对Monacolin K有转化作用的菌株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发现菌株ST2710的气丝交替或不规则分枝,不形成螺旋;可利用多种碳源;牛奶不凝固,不胨化;不利用纤维素,水解淀粉;通过对其细胞化学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T2710细胞壁为Ⅳ型,糖型为A型,醌组分为MK-9(H4,H6),不含枝菌酸,G C含量为67.3%(摩尔比);将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中已有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其序列与Amycolatopsis属菌株的16SrDNA序列相似性最高,达到99%以上。初步将菌株ST2710归类为Amycolatopsis sp.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酶可用于药物渗透剂、动物皮革松散及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制备.实验室前期筛选了一株具有较高透明质酸降解能力的菌株,本研究对其进行了 16S rRNA基因和生理生化反应鉴定,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但弗氏柠檬酸杆菌来源的透明质酸酶的功能还未见报道.因而,以透明质酸为底物研究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酶最适pH值为5.5,在pH值4.0~8.0下处理1 h可以保持60%以上酶活力;最适温度为50℃,在50℃和60℃下处理1h后剩余60%以上的酶活力.该酶和人源透明质酸酶最适pH相似,但其耐热性更高.因此,本研究挖掘到了新颖的透明质酸酶的资源,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转化石胆酸为熊去氧胆酸的菌种筛选和产物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黎  法幼华 《微生物学报》1995,35(3):197-203
筛选到一株泡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90-9菌株,它能转化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为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该菌转化0.1%(W/V)石胆酸96h,熊去氧胆酸重量收率为38.1%.经各项理化性质,包括熔点、比旋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等项鉴定,证明产物为熊去氧胆酸.  相似文献   

12.
一株产类胡萝卜素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武汉东湖发生水华的水样中分离到一株产橙黄色色素的菌株OB 2 ,经可见光光谱扫描分析 ,证明该菌株所产色素为类胡萝卜素。为了确定OB 2的分类学地位 ,PCR扩增后测定其 16SrRNA基因序列 ,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较 ,并与一些相关细菌构建系统发育树。综合分析后将菌株OB 2鉴定为Microbacteriumkitamiense。  相似文献   

13.
养殖美洲黑石斑(Centropristis striata)发生以“内脏白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暴发性死亡, 为明确美洲黑石斑患病原因, 对患病鱼进行了病原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以期为防治美洲黑石斑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患病的美洲黑石斑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鳃和内脏组织如脾脏及肾脏上布满白点。从患病鱼的病灶处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致病菌株(ZS201807), 通过对该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基因测序等综合分析, 鉴定该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此菌株可引起健康美洲黑石斑发病并表现出与自然发病相似的症状。利用组织切片和电镜超薄切片技术对患病美洲黑石斑鱼的肝脏、脾脏、鳃丝等6种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组织病理结果显示, 脾和肾是感染较严重的主要靶器官, 脾脏组织内大量红细胞浸润, 出现严重瘀血; 鳃丝毛细血管扩张; 肾小管管腔狭窄, 肾小球肿大, 上皮细胞肿胀, 细胞空泡化。超微病理显示, 病鱼脾脏和头肾组织有大量杆状细菌积聚。药敏试验发现该菌对环丙沙星(5 μg/片)、四环素(30 μg/片)、恩诺沙星(5 μg/片)等14种药物敏感; 对青霉素(10 U/片)、阿奇霉素(15 μg/片)、丁胺卡那(30 μg/片)等13种药物耐受。证实此次养殖美洲黑石斑发病死亡的病原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  相似文献   

14.
一株高产黑色素细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倪丽娜   《微生物学通报》2004,31(1):55-59
从武汉东湖中分离出一株高产胞外黑色素的细菌(BFHM2002)。BFHM2002具有产黑色素速度快,产量高且不需要酪氨酸诱导等优点;而且经酪氨酸诱导可显提高BF-HM2002胞外黑色素的产量,初步鉴定BFHM2002属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鉴于BFHM2002的产黑色素特性,将成为芽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5.
日本樱花根癌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浙江省的慈溪、奉化、嵊州等地的日本樱花苗圃内,采集到具有典型症状的日本樱花根癌病植株。经分离纯化及在指示植物番茄、向日葵幼苗的致病性测定,共分离到致病性病原菌株11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学特征鉴定及菌体可溶性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引起日本樱花根癌病的病原细菌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生物型1,经平皿拮抗和盆栽试验表明,生防菌K84能够明显抑制致病菌株的致癌能力。  相似文献   

16.
瑞拉菌素产生菌的鉴定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自陕西秦岭太白山土壤中分离到 1株编号为S 5 12 0的放线菌。根据对其生物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它与链霉菌属中委内瑞拉链霉菌最为相近 ,但菌种S 5 12 0对梨黑星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等多种引起植物病害的病原真菌有拮抗和溶菌作用 ,故认为S 5 12 0是委内瑞拉链霉菌的一个新变种 ,定名为委内瑞拉链霉菌秦岭变种(Streptomycesvenezuelaevar .qinlingensis.n .Var)。  相似文献   

17.
金属硫蛋白产生菌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龙  贾乐 《微生物学通报》1999,26(2):102-106
采用亚硝基胍和紫外线诱变,自金属硫蛋白(MT)产生菌酿酒酵母(deccharomycescerevisiae)BD101-25单倍体中获得遗传稳定的高Cu2+、Cd2+抗性突变株BD101-69和BD101-30。并对其重金属解毒、桔抗u.v.和60Co辐射效应、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等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与出发菌株相比,上述生物学活性与酵母细胞对Ci2+抗性、MT表达量表现出正相关性。两个突变株类MT表达量与生物学活性皆有所提高,为酿酒酵母MT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株氨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氨氮降解能力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殖水体中高浓度的氨态氮及硝态氮是导致鱼虾发病的直接或间接因素1, 特别是近几年来,不断发生养殖生物氨氮中毒的事件, 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 因此对养殖水体中氨氮浓度的控制以及如何解决养殖水体中的氨氮污染问题, 已成为净化养殖水质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王君玮  姜平  王志亮  张维  任炜杰 《生物磁学》2009,(19):3633-3642
采用能稳定表达犬信号淋巴细胞活性分子(SLAM)的Vero-DST细胞从发病貉、狐狸和水貂病料,分离获得5株病毒,经电镜形态观察、RT-PCR检测、理化特性测定和人工感染发病试验鉴定,均为犬瘟热病毒(CDV),分别命名为HT-P(貉源)、THD1(貉源)、HD(貂源)、LN(貂源)和HB(狐源)。5个分离毒株TCID50为10-5.2~-7.3/ml;除鸡、鹅红细胞呈微弱阳性外,其余均未见血凝作用;对乳鼠的LD50分别为2×10-3.8~-4.8/ml,对实验兔无致病性,对貉有明显致病性作用。5株CDV H和N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为5个分离株之间H基因nt序列同源性均达到97.5%以上,HT-P(貉源,山东青岛)与THD1(貉源,山东潍坊)的aa同源性为100%,二者与其他分离株间aa序列同源性为87.9%~99.1%;与chn等疫苗株基因nt序列和推导aa序列同源性普遍较低,分别为90.5~91.8和89.%~91.8%。5个分离株之间N基因nt序列同源性均≥94.5%,HT-P与THD1同源性最高(99.8%),分离株之间aa序列除HT-P、THD1与HD(貂源,山东青岛)同源性较高(99.0%以上)外,其他.分离株之间同源性低。与chn等疫苗株nt序列同源性较低(90.9~93.5%)。此外,HD和LN(貂源,辽宁大连)发病区域相距较远,但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但与HB(狐源,河北沦州)具有相对较低的nt同源性,提示野毒株在易感动物上可能存在种属差异。分离毒株与疫苗株之间H和N蛋白基因差异,可能与CD免疫失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