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为害竹林的叶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叶螨是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害严重时对竹子的生长及质量影响很大。由于螨体微小,过去对其为害未加注意。为保护我国竹林资源,引起林业植保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对我国已知的8种竹林叶螨以检索表的形式对其形态特征、分布及为害状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2.
叶面积损失是衡量食叶性害虫对农作物为害的一个重要指标。咀嚼式害虫取食的叶面积损失,可以通过直接测量计算出来,这方面前人做了许多工作,而刺吸式口器昆虫特别是农螨取食产生的叶面积损失,主要表现为失绿、黄  相似文献   

3.
4.
红蜘蛛在早春间危害麦苗。受害轻者叶片变黄并呈现许多小白斑,重者全部变黄以致枯萎不能继续生长。解放以後农民群众在正确领导下已经创造了不少简便有效的除治方法。但在总结工作经验中感到各地情况颇有出入,以越冬情况来作例子,究竞以卵还是以成虫过多,说法并不一致。因此使我们感到小麦红蛛蜘是否就只一种。自1951年起我们即着手收集资料进行观察,至最近对於种别问题始获得初步答案,特先报导以供参  相似文献   

5.
关于红叶螨属Tetranychus中T.cinnaba-rinus(以下简称T.c)与T.urticae(以下简称T.u.)二种害螨的区别,欧美、日本等国有很多报道,如1975年F.Saba就地中海地区的红叶螨复合体进行详细研究;日本江原昭三(1976)就此二种红叶螨也作了详细的比较,美国Lee R.Jeppson et al.(1975)对此也有记载,此外如R.L.Metcaef et al.(1962)对红叶螨的体色变化以及用纸层分析法研究螨体的色素特征;日本刑部胜对神泽红叶螨T.Kanzaa-  相似文献   

6.
甲螨主要栖居于土壤和枯枝落叶层,取食各种有机物质,但有些种类与植物有关,栖居于树干或产卵于植物表面,为害植物的根系,或取食裂果(Jeppson et al.,1975)。我国四川万县地区农科所(1977)曾报道过甲螨为害水稻,致使叶片枯黄,纵向卷曲,严重地影响了秧苗的生长发育,个别植株甚至枯死。作者之一(王)在广东、广西二省调查时,见人工栽培的纤维植物——剑麻叶片呈现很多直径一至数厘米大小的斑点,其中有甲螨取食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整理和研究近年来采集到的叶螨科标本中,发现二个新种,隶属于叶螨属Tetranychus和始叶螨属Eotetranychus。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上海农学院。  相似文献   

8.
马恩沛  高建荣 《昆虫学报》1989,32(1):122-126
在鉴定云南叶螨标本时,发现叶螨属二新种,兹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农学院。(文内量度单位均为微米)。 野葵叶螨Tetranychus malvae新种(图1—7) 雌螨 体长(包括喙)556,体宽344。体椭圆形,红色。 须肢端感器圆柱形,长6.2,宽4.2。背感器棒形,长6.7。两刺状毛长度约等,为8.5。口针鞘前端圆钝。气门沟U形弯曲。 背表皮纹纤细,在第三对背中毛间和内骶毛间为纵向,形成菱形纹。背毛12对(缺臀毛),刚毛状,具细茸毛,不着生在结节上。背毛长于横列间距。背毛长度如下:第1—3  相似文献   

9.
入侵我国的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及其为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曲叶病是世界棉花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毒病害,已在巴基斯坦、印度、苏丹、埃及和南非等国棉花产区广泛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已克隆了与该病害相关的植物病毒8种,木尔坦棉花曲叶病毒(CLCuMV)即是其中之一,这些病毒均属双生病毒科菜豆金色花叶病毒属。CLCuMV是引起巴基斯坦、印度棉花曲叶病大流行的主要病原之一。该病毒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也可以嫁接传播,但不能通过机械摩擦接种传播和种子带毒传播;其基因组仅含有DNA-A组分,并伴随卫星β分子。自2006年首次在我国广东朱槿上检测与鉴定到该病毒以来,目前已在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多个地理区域发现该病毒引起的病害,受侵染寄主植物包括朱槿、黄秋葵、棉花和垂花悬铃花;同时,已入侵我国的CLCuMV及其卫星β分子的各地理区域和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物DNA序列相似性均大于99%,遗传较稳定。基于文献报道及作者近年的研究,本文对棉花曲叶病的分布、病原、CLCuMV特性、已入侵我国的CLCuMV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同时对入侵我国的CLCuMV来源及其威胁我国棉花生产的风险进行了讨论。CLCuMV"对我国棉花等作物的威胁日益加剧,本研究可为该病毒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冬生  马恩沛 《昆虫学报》1992,35(4):493-499
始叶螨属(Eotetranychus Oudemans,1931)是叶螨科中较大的一个属。自1931年建属以来,种数不断迅速增加,目前已知种数达150余种,仅次于叶小爪属(OligotetrangchusBerlese)。国内自60年代开始研究,迄今已发现30种。作者在研究华东园林叶螨时,发现了该属叶螨四新种,兹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农学院植保系。文中测量单位  相似文献   

11.
1976年,在我国西北地区调查时,发现叶螨属二新种,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敦煌叶螨Tetranychus dunhuangensis,新种(图1—12) 雌螨 体长471微米,包括喙529微米,体宽278微米。椭圆形,黄绿色,体侧各有三个大型黑斑。足及颚体部分色稍浅,呈黄色;前足端部呈土黄色。 须肢端感器呈柱形,其长约为宽的2倍;背感器小棍状,稍短于端感器;刺状毛明显地  相似文献   

12.
远在殷商时代(公元前11—15世纪),甲骨文中已见有鸟名。东周春秋的《诗经》(距今约3千年)提到各种禽鸟,前后约70次。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列有鸟名,约40之多。《尔雅》(公元前二世纪,作者不详),内列鸟类计78项,每项一般为一种鸟,但也有一项泛指好几种鸟;另方面,还有几项均属单一种鸟,甚至纯属杜撰。《尔雅》之后,还有《广雅》(魏朝张揖)、宋朝《埤雅》(陆佃)、尔雅翼(罗愿)《疏尔雅》(邢  相似文献   

13.
马恩沛  高建荣 《昆虫学报》1991,34(2):241-243
岩螨属(Petrobia Murray,1877)雌螨背面观椭圆形,具3对前足体背毛,9对后半体背毛和1对肩毛。背毛均不着生在结节上。足Ⅰ跗节具2对双毛。跗节爪垫状,具粘毛。爪间突钩状,具2列指向腹侧的粘毛。  相似文献   

14.
王慧芙 《昆虫学报》1977,(3):339-341
广叶螨属(Eurytetranychus Oud emans)是叶螨科中较小的一属。自 Oudemans(1931)建属以来,至今全世界已知有8种,其中半数为害松柏类植物。该属种类虽少,但分布较广(古北区、新北区、新热带区和非洲区),我国未曾记载过。笔者在整理近年来所藏的标本时,发现2种:一种是苜蓿广叶螨(Eurytetranychus recki Bagdasarian)(我国新纪录),为害苜蓿、绵鸡儿等豆科植物;另一种是新种,榆广叶螨(Eurytetranychus ulmi)。新种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叶螨属初步报道(蜱螨目:叶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螨属Tetranychus Dufour是极为重要的农业害虫,其中包括我国的著名大害虫棉叶螨(棉红蜘蛛)T.urticae和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T.viennensis,它们严重地为害棉花、果树、蔬菜等主要经济作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至为密切。本文介绍了叶螨属的形态特征,报道了作者初步采集到的7种叶螨:1.棉叶螨(棉红蜘蛛)T.urticae;2.红叶螨T.telarius;3.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T.viennensis;4.牡荆叶螨T.viticis,新种;5.上海叶螨T.shanghaiensis,新种;6.野生叶螨T.desertorum,中国新记录;7.曼陀罗叶螨T.ludeni,中国新记录。最后,对棉叶螨和红叶螨的学名和中文名称的确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在鉴定云南叶螨标本时,发现叶螨属一新种,现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农学院。本文量度单位均为微米。 食禾叶螨Tetranychus graminivorus新种(图1—14) 雌螨 体长(包括喙)454,宽298。椭圆形。浅黄绿色。须肢端感器圆柱形,长6.8,  相似文献   

17.
1962年6月作者在江西省临川县鹏溪地区调查农作物病虫害时,发现一种瘿螨(学名未详)为害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1963年5月在临川湖南人民公社再次发现,1964年在两地区普遍为害。被害率一般在30%左右,高者达97%。受害的植株,树势衰弱,  相似文献   

18.
叶刺瘿螨亚科三新种记述(真螨目:瘿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海源 《昆虫学报》1991,34(1):99-102
  相似文献   

19.
叶刺瘿螨亚科四新种记述(蜱螨亚纲:瘿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叶刺瘿螨亚科4新种:长瘤上三脊瘿螨Calepitrimerus longitubereris sp.nov.,梅叶刺瘿螨Phyllocoptes mume sp.nov.,柿丽瘿螨Calacarus diospyris sp.nov.和拟福刺瘿螨Aculus parafockeui sp.nov.,附有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20.
朱勤 《昆虫学报》1984,(1):104-106
1982年在安徽合肥进行叶螨种类调查时,发现始叶螨属一新种,今记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安徽大学生物系。 梧桐始叶螨Eotetranychus firmianae新种(图1—10) 雌螨 体长409微米(包括喙),体宽214微米。背面观椭圆形。须肢跗节端感器圆柱形,长5.65微米,宽2.26微米;背感器小棒状,长2.26微米,短于端感器。刺状毛二根,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