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 桔绿绵蜡蚧Chloropulvinaria aurantii(Cockerell)又名黄绿絮介壳虫,在上海发生普遍,是海桐重要害虫,亦为害夹竹桃、柿、杜仲、山茶、桂花等。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枝条和叶片上为害。严重时可使枝叶枯死,并诱生煤烟病。 此虫在上海一年发生2代,以若虫在枝条上越冬。4月变为成虫,雄虫交配后死亡,5月雌虫从腹后分泌出一个蜡质卵囊,产卵于囊中,每头雌成虫产卵数百粒至2千余粒,产卵后干缩死去。5月下旬孵化为若虫,先群集在枝条上为害,后迁至叶片上,在叶片上沿主脉寄生。8月出现第2代成虫,8月下旬产卵,9月孵化为  相似文献   

2.
柿长绵粉蚧Phenacoccus pergandei Cockrell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柿树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河南省郑州地区1年发生1代,以3龄若虫在枝条上和树皮缝中越冬。每年3月上旬越冬若虫开始为害,4月中旬雌成虫继续为害。4月下旬开始产卵,卵期约20d。5月上旬卵开始孵化,5月中旬为卵孵化盛期。幼虫有3个龄期,以3龄若虫于10月下旬开始越冬。7种药剂对柿长绵粉蚧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1000倍液、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柿长绵粉蚧具有良好的防效,药后7d和药后15d的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黄杨绒蚧Eriococcus abeliceae Kuwana是危害园林树木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蚧在西宁地区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树干裂皮缝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2龄若虫蜕皮变为3龄若虫,开始为害,雌虫5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18~23d,每雌虫产卵量134~424粒,平均287粒。6月上旬卵开始孵化,孵化率100%。雌虫3龄,雄虫2龄。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对黄杨绒蚧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卵发育起点温度12.98℃,有效积温39.03日.度;预测式为N=(39.03±2.66)/T-(12.98±0.18)。  相似文献   

4.
我区恭城、平乐、荔蒲、阳朔等地是我区柿子集中的产地,这些地方的柿树普遍遭受柿绵蚧的为害,严重引起落果,降低柿树的长势。为了促进柿果稳产高产,我们对柿绵蚧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现介绍如下: 一、形态 柿绵蚧(Acanthococcus kaki Kuwana)的卵红色长椭圆形,密集于白色绵状结构物的卵囊下。若虫、雌虫、蛹期以前的雄虫,均胭脂红色。雌、雄在若虫期很  相似文献   

5.
金泽革蜱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姜在阶 《昆虫学报》1987,(3):285-290
金泽革蜱是分布于东洋区的三寄主蜱, 成虫活跃于夏季到晚秋, 其发育历期随季节而不同.雌虫在兔休上吸血时间, 七、八月为16—20天, 十一月只需9天.产卵前期在夏季饱食的雌虫为13—27天;十一月饱食者产生滞育, 至少需244天.产卵期持续31—43天(七、八月), 总产卵量为1749—8995粒.雌虫产卵显与饱血雌虫体重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r=0.989, p<0.001).金泽革蜱的产卵力(饱食后每毫克体重产卵数)为7.631.卵期为55—79天(九、十月), 幼虫在兔体上吸血4—6天, 饱食后经18—29天脱皮为若虫, 若虫寿命可达124天.  相似文献   

6.
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朱艺勇  黄芳  吕要斌 《昆虫学报》2011,54(2):246-252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 特别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27±1℃, RH 70%±5%)该虫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 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雌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雄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 2龄若虫、预蛹、 蛹和雄成虫。卵期很短,雌虫若虫期15~20 d,总历期约为47~59 d;雄虫若虫和蛹期17~22 d,总历期约为20~26 d;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该蚧虫繁殖能力强,雌成虫产卵量200~862粒/头,平均产卵458粒/头。各虫态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橙黄色, 略微透明; 1龄若虫,淡黄绿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突起显现, 尾瓣突出,至末期可根据体表黑斑的可见程度区分雌、 雄虫;3龄雌若虫, 体表有薄层蜡粉, 在前、中胸背面亚中区和腹部1~4节背面亚中区可见清晰斑点, 形成纵向黑色条斑, 外表形似雌成虫。雌成虫呈卵圆形,体表蜡粉厚实,胸、腹背面的黑色条斑在蜡粉覆盖下呈成对黑色斑点状,体缘蜡突明显,共18对,其中腹部末端2~3对较长; 雄虫蛹包裹于松软的白色丝茧中;雄成虫,虫体较小,黑褐色;触角细长,具一对发达透明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具2对白色长蜡丝。本文通过对扶桑绵粉蚧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各个龄期发育的形态特征的研究, 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了基本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捕虱管蓟马的多种行为,认为该虫的日常行为为取食、行走、搜索、休息、交配和产卵;对所试验的5种害虫的喜好程度依次为椭圆蚧卵,柑桔木虱卵、褐圆蚧卵、柑桔粉虱卵、桔全爪螨若虫,褐圆蚧若虫、桔全爪螨卵、椭圆蚧若虫、柑桔木虱一龄 若虫,除柑桔木虱一龄若虫外,取食差异不显;捕虱管蓟马取食卵的量比若虫多,经T-检验分析,两无明显差异;室内饲养蓟马和田间采获蓟马的行为,及各行行为间差异,通过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显;不同虫态蓟马取食时间长短依次为雌成虫、雄成虫、若虫、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不同虫态之间几乎没有竞争,偶有成虫捕食幼虫现象发生。对该虫的交配行为及产卵行为作了详细的观察,发现雌蓟马成虫和雄蓟马成虫都多次交配;雄虫之间的性竞争十分激烈,而雌虫之间几乎没有竞争。  相似文献   

8.
徐龙江 《昆虫学报》1980,(3):304-304
糖槭蚧Parthcnolecanium corni (Bouche)近年来在新疆为害葡萄、苹果、桃、杏、核桃、酸梅、巴旦、械、白蜡、杨、柳等多种植物,并猖獗漫延。 此蚧虫一年发生1-2代,通常以2—3龄若虫在嫩枝或树皮裂缝处越冬。翌年4月下旬或5月上旬为雄虫羽化期,5月中旬雌成虫产卵,卵于5月底或6月初孵化,孵化盛期为6月中旬,6月下旬孵化  相似文献   

9.
石蒜绵粉蚧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是近年来我国大陆新记录的一种有害昆虫,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而本研究旨在明确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27±1℃,RH 70%±5%,12L∶12D)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作为寄主,研究了石蒜绵粉蚧的生殖方式、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石蒜绵粉蚧只能营产雌孤雌生殖,生活史包括卵、1-3龄若虫和雌成虫;卵单个散产且在母体外孵化,孵化时间约24min,雌成虫还能产下一部分不能孵化的卵;若虫期14~22 d,总历期33~64 d;雌成虫繁殖能力强,单头产卵量135~337粒,平均产卵244粒。各龄期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黄色且透明,具一对红棕色的复眼;1龄若虫呈黄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出现齿状突起;3龄若虫呈深黄色,体缘突起明显,尾瓣突出;雌成虫体表的白色蜡粉较厚实,体缘蜡突明显,体色变深,足呈深红色。【结论】从生殖方式、发育历期及繁殖能力等方面明确了石蒜绵粉蚧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预示该虫是一种重要潜在的危险性害虫。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南北各地温室中,普遍种植有白兰、含笑、万年青、鹤望兰、夹竹桃、杜鹃、凤尾兰和桂花等花卉,它们常会受到蚧虫的危害,其中考氏白盾蚧则是最为常见,也是危害较为严重的虫害之一。考氏白盾蚧的雌性成虫介壳近似三角形或梨形,雪白色,壳点有2个,淡黄色,突出于一端。雄性蚧壳虫介壳银白色,长形、体背中心线稍稍隆起,略呈一纵脊,群聚在一起,并分泌出白色的腊粉。刚孵出的若虫可缓慢爬行,长椭图形,橙黄色,虫体被有很薄的透明状蜡质层。该虫一年发生3代,但在北京温室花卉上一年可繁衍4—5代。3月下旬雌成虫产卵于介壳下,每个雌虫产卵平均为76…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非洲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Palisot de Beauvois生物学特性研究中发现有孤雌生殖的现象。 自1982~1985年,我们先后单独饲养雌虫69头,其中,有2头进行孤雌生殖,占3.9%。产卵量38~247粒,孵化率28~80.4%,卵期19~57天,成虫寿命97~137天。共孵化101头小若虫,再将这些若虫单独饲养,羽化为成虫54头(其中雌虫32头)。对这些成虫以3种不同配对方式进行观察:(1)无性后代雌虫与有性雄虫交配(5对),产卵54粒,未孵化;(2)无性后代雄虫与有性雌虫交配(8对),未产卵都死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条赤须盲蝽Trigonotylus coelestialium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发育历期和成虫繁殖力等生物学特性,为条赤须盲蝽的预测预报及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2021年9-10月郑州室内自然变温(22.0~28.1℃)和25℃恒温条件下,以玉米灌浆期籽粒为食料进行饲养,并观察、记录条赤须盲蝽个体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测定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及雌成虫产卵量。【结果】条赤须盲蝽卵块产于玉米籽粒基部内颖内侧,卵粒长圆筒形,向一侧略弯。从1龄若虫开始触角呈现红色,随龄期增加红色逐渐明显,至5龄若虫时触角第1节出现3条清晰可见的红色纵纹。翅芽从3龄若虫开始明显可见。雌成虫产卵器长瓣状,平放于生殖节中部的沟槽内。室内自然变温下,条赤须盲蝽卵历期为6.27 d,卵孵化率为89.90%;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2.80, 2.33, 2.70, 2.77和3.90 d,若虫总历期为14.50 d,若虫总存活率为85.97%;雌成虫产卵前期为4.43 d,产卵持续期为13.93 d,单雌产卵19.47块,产卵量为82.55粒。25℃恒温下,条赤须盲蝽卵历期为7.73 d,卵孵化率为81.13%;1-5龄若虫历期分别为2.17, 1.90, 1.77, 1.90和2.93 d;若虫总历期为10.67 d,若虫总存活率为7184%;雌成虫产卵前期为4.17 d,产卵持续期为11.27 d,单雌产卵21.17块,产卵量为72.22粒。【结论】条赤须盲蝽的5龄若虫和成虫的触角第1节的形态特征可用于区分其与该属其他昆虫;其翅芽的发育特征可判别若虫龄期;变温能延长其若虫历期和成虫寿命,同时有利于提高雌成虫产卵量和卵孵化率。  相似文献   

13.
赵彦民  郭丽萍 《昆虫知识》1998,35(4):209-212
柿树真绵蚧Eupulrinariacitricola(Kuwana)的报道在国内尚属首次。近年来该虫在河北省部分柿产区日趋严重,成为柿树的一种重要害虫。该虫在当地1年发生1次。以2龄若虫在当年生枝条上越冬,第二年3月上旬越冬虫体复苏,4月20~25日成虫交配,5月20~25日雌成虫产卵,6月10~20日若虫孵化后,固定在叶片上越夏,9月下旬越夏若虫蜕皮进入2龄,并转移到当年生枝条上越冬。农药防治结果表明:久效磷、氧乐果等有机内吸剂的防治效果很好,防治的最佳时间是6月中旬。该虫在当地的主要天敌有红点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黑缘红瓢虫C.rubidusHope和一种寄生蜂。  相似文献   

14.
邓根明  罗标  卿澈  蔡昭雄 《昆虫知识》2007,44(5):726-730
柿绒粉蚧(柿绵蚧)Eriococcus kaki Kuwana在广西灌阳县1年发生6代,以若虫和成虫在树干裂皮缝、缝隙,1、2年生枝条轮痕、芽基、芽鳞片及干柿蒂上越冬,次年柿树萌芽期开始活动。第1代~第6代低龄若虫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4月上旬初、5月下旬末~6月上旬初、6月下旬末~7月上旬初、8月上旬~中旬初、9月上旬初~中旬初及10月中旬初~11月上旬初。卵期7~18d,若虫期22~136d,成虫期6~140d。柿芽萌动前用99.1%机油乳剂180倍液(敌死虫)或20%松脂酸钠(融杀蚧螨)150倍液清园喷杀,防治效果分别达88%、79.8%。第1代低龄若虫高峰期用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加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9.6%,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9.1%,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金世纪)2500倍液防治效果99.5%。  相似文献   

15.
柿斑叶蝉(Erythroneura sp.)在山东荷泽地区柿园和零星柿树上普遍发生。1969—1972,1974—1975年我们对此虫做过一些观察。鉴于国内尚未有关于此虫的报道,故将部分结果整理如后。 一、为害和寄主 以成、若虫聚集叶背,初沿叶脉吸食汁液,叶面出现褪绿斑点,叶背无任何症状。以后随着受害加重,斑点密集并遍及整个叶片。至7月中下旬以后被害叶片苍白、上卷,中脉附近的组织变褐。至9月中旬大量脱落,严重影响树势。越冬卵产在当年生枝条的皮层内,也影响树体的正常生理。 通过调查和接虫试验,证实柿斑叶蝉只为害柿树(品种间无差异)。第一代成虫盛发时,有极少数只取食同株柿树上君迁子(Diospyros lotus L.)的叶片,但并不在上面产卵。  相似文献   

16.
华北稻区灰稻虱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灰稻虱为华北稻区主要害虫之一,在天津地区每年发生4-5代,以第4代或第5代的3-4龄若虫在稻田沟边、荒地杂草、土缝、稻茬内越冬;10月中旬能出现第6代的卵期,但由此孵出的若虫至11月中旬相继死去,故第6代若虫能否安全越冬尚待进一步考查。各代的发生期间互相重迭。 当春天2月末越冬若虫迁到杂草上取食、活动;4月末羽化为成虫迁入返青麦田,并在麦田内繁殖第1代;5月末以羽化后第1代成虫转入秧田,6月初至7月初移到本田,9月中水稻收获后转到荒地或新麦苗上为害。 灰稻虱卵期平均5.5-19.5天,若虫有2-7龄,一般为5龄,各龄期随不同世代而异:平均第1龄期3.1-8.9天,第2龄期2.6-8.8天,第3龄期2.2-11.1天,第4龄期2.2-10.1天,第5龄期3.5-6.8天,第6龄期3.3天,第7龄期2.5天。成虫有长翅型及短翅型两类,在天津地区—般可见短翅型雌虫而短翅型雄虫却极为稀罕。短翅型雌虫的发生和温度及饲料有关:高温和以稗子、三棱草为饲料者,短翅型雌虫发生较多。不同翅型在不同时期的成虫其产卵量不同:长翅型成虫平均每雌产卵119.2粒,而短翅型为158.1粒。 灰稻虱在本田中的消长与水稻生育期中的温湿度有关:其发生高峰处于水稻抽穗期及乳熟期。下雨后,高温有利于灰稻虱的发生。 灰稻虱每年在大田中发生数量的多寡可能受当年7-9月份降雨量的影响,7月份干旱以及7-9月降雨量较少,可能使短翅型雌虫增加,从而引起灰稻虱的猖獗。  相似文献   

17.
柿绒蚧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元  石祥  吴修铃 《昆虫知识》2001,38(6):460-461
柿绒蚧EriococcuskakiKuwana又称柿刺粉蚧、柿毡蚧 ,属同翅目绒蚧科 ,在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均有发生。该虫在山东省枣庄市区柿树上发生 ,危害严重 ,如成龄的柿树被害株率达到 70 %以上 ,在柿树上取不同部位 50支长 1 0cm的枝条 ,平均虫口密度为 3 3头 ,造成柿果大量脱落 ,导致柿果减产 3 0 %~ 40 %。作者于 1 998~ 1 999年在峄城区阴平镇对柿绒蚧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方法进行观察与研究 ,简要报道如下。1 形态特征1 1 雌成虫体被为介壳 ,体椭圆形 ,颜色暗紫色 ,体长3mm ,宽 2mm …  相似文献   

18.
红腹柄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红腹柄天牛是阔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在福建戴云山2a发生1代,当年以幼虫、次年以成虫在被害木虫道内越冬。雌成虫产卵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是产卵末期。卵期7—17d。幼虫共8龄,历期约为481d。成虫出孔后即可交配,每雌虫最大产卵量69粒,最少为20粒,在1株树上产卵量4—46粒不等。雌雄性比约为1:1。  相似文献   

19.
筛豆龟蝽卵寄生蜂田间发生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友廷  杜相革  董民  邵伟 《昆虫知识》2003,40(5):443-445
调查表明 ,筛豆龟蝽卵雌虫从 5月初开始产卵 ,5月中旬到 6月底为产卵高峰期 ,接着进入产卵衰退期 ,高峰期产卵量占 80 4%。通过有机毛豆田间标记筛豆龟蝽卵块 ,共发现 2种卵寄生蜂 :卵跳小蜂Ooencyrtussp .和沟黑卵蜂Trissolcussp .。结果发现 :卵跳小蜂是优势种 ,在自然控制因素中起主要的作用。寄生蜂和筛豆龟蝽卵发生动态基本一致 ,寄生蜂数量与寄主卵数量正相关。自然状态下 ,寄生蜂对筛豆龟蝽第 1代卵平均寄生率为 61 3 6%。寄生蜂的羽化集中于毛豆灌浆初期 ,高峰期内 1周羽化量占 81 3 3 %。  相似文献   

20.
紫薇毡蚧种群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报道紫薇毡蚧EriococcusLagerostroemiae Kuwana的种群生物学特性。该虫80年末传入贵州,在贵阳地区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极重,越冬代是第3、4两代的混合群体,越冬虫态有卵、若虫和蛹。分别估测了卵、雄若虫、蛹、雌若虫和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T0)和有效积温(K)。周年虫口变动有两个高峰:6月中旬至7月上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11月至翌年4月,因寄主休眠和低温导致虫口缓慢下降。雌成虫产卵量与寄主生长势好坏有关。控制紫薇毡蚧虫口最有效的天敌是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 Silverstri。药液涂干并辅之具内吸作用的杀虫药液灌根是目前较好的药剂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