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酒精对全身器官均有损害,随着研究的深入,酒精性肺疾病逐渐被人们重视。基于酒精的挥发性和肺脏的丰富血供,酒精可以通过支气管循环从纤毛上皮进入到气道,汽化的酒精还可以沉积回气道随呼气再次被释放,这种重复循环使局部气道上皮细胞持续暴露于高浓度酒精下。酒精在肺脏的代谢分为氧化和非氧化代谢两种途径,氧化代谢产物乙醛可引起氧化应激,并产生大量的ROS和自由离子。酒精可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提高血管紧张素II水平,并引起内皮细胞应激。酒精还可降低肺脏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损害机体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功能。本文将阑述酒精在肺脏的代谢途径及代谢产物对肺脏的损害,其引起重要的应激反应对肺脏均造成损害,是发生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征等肺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通过酒精对肺脏的作用机制,总结最新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免疫学理论及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肺脏疾病的免疫病理学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近十余年来对肺脏疾病中的免疫—过敏性损伤机理及免疫缺陷与肺脏疾病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肺脏的免疫防御机能肺脏是机体与外界直接接触的器官,空气中各种抗原性物质与非抗原性物质均可入肺;来自右心的血液几乎全部经肺过滤,因此,肺脏是易受侵袭的器官;然而它有强大的免疫与非免疫性防御机能使其免受侵害。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肺脏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生素A缺乏(vitamin A deficiency,VAD)对大鼠肺脏发育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VAD大鼠模型,取出生后2周正常及VAD幼鼠肺脏,HE、Weigert染色分别观察其肺脏组织形态变化和弹力纤维变化;Image Pro Plus5.0软件做肺脏形态学定量分析,蛋白质免疫印记检测大鼠肺组织MMP-9及TIMP-1蛋白含量变化。结果①VAD组大鼠肺上皮细胞堆积,出现明显的肺气肿,并发弥散的间质性肺炎,肺组织弹力纤维显著减少;②VAD组大鼠肺MMP-9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IMP-1水平变化不大,MMP-9与TIMP-1的比值升高。结论VAD导致大鼠肺脏正常发育受损,肺脏组织形态异常,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诱发大鼠肺气肿。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以前的工作中曾注意到,扩张或缩小肺脏以刺激肺牵张感受器时,不仅在当时引起大家熟知的肺牵张反射(即 Hering-Breuer 二氏反射),而且对呼吸机能有明显的后作用。一次短暂的缩小肺脏的刺激即可使呼吸机能发生持久的兴奋性变化。在这些工作中肺扩张或缩小的方法,是向肺内注入空气或由肺内抽出气体,与常用的器械人工呼吸方法相同。这使我们想到,在人工呼吸过程中是否可应用缩小肺脏的刺激作为兴奋呼吸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例成熟,正常丹顶鹤肺脏进行了光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丹顶鹤肺脏由各级支气管和无数肺小叶及小叶间结缔组织组成。肺小叶呈六面棱柱形,由副支气管、肺房、漏斗和大量呼吸毛细管组成。呼吸毛细管含相当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呼吸毛细管的上皮细胞,连同其间少量的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生理上的气-血屏障。在肺房表面可观察到两种上皮细胞,一种扁平而光滑,另一种表面有微绒毛并有胞质突起。  相似文献   

6.
老龄ICR小鼠对SARS-CoV的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并提供易感的SARS动物模型。方法利用RT-PCR和病毒分离后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龄鼠和老龄鼠接种SARS-CoV后肺组织内病毒复制情况,同时观察两组动物的肺脏和肺外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对肺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观察SARS-CoV在肺内复制的主要部位。结果老龄鼠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龄鼠;老龄鼠肺脏出现更为严重的弥漫性肺泡损伤,其中两只老龄鼠的肺外器官出现了变性、灶状坏死以及血管广泛的扩张充血等全身中毒性变化;肺脏内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肺泡上皮细胞和间质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老龄ICR小鼠对SARS-CoV的易感性明显高于成龄鼠,有可能作为研究SARS发病机制以及药物评价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临床认为肺水肿已成肺移植过程中的最大障碍。近年来资料表明,过是肺泡液的吸收与Ⅱ型肺泡上皮细胞Na^ 的跨膜能力有关,保存中若能保持肺上Na^ -K^ -ATPase的活性,对成功的肺移植是非常必要的,本实验研究0℃、4℃Kyoto-1(NewET-K)保存液保存体肺脏,型Ⅱ肺泡上皮细胞Na^ -K^ -ATPase的活性变化,为Kyoto-1在临床上最大时限地保存供体肺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取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取新鲜肺脏。实验组分别灌注0℃、4℃的Kyoto-1保存液,分别放入0℃、4℃冰箱中保存4h,24h,48h,进行光,电镜酶组织化学研究。使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测定。结果:4℃、24h实验组钠泵活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存(P>0.05)。结论:钠泵可以作为检测供保存质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流感泰得预防给药在小鼠体内对H1N1型FM1株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及对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组,流感泰得2.5、5、10 mg/kg组,提前24h和1 h滴鼻给药2次,于第二次给药1 h后滴鼻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连续观察14 d,统计小鼠存活率、平均存活天数、体重变化;按以上方法于造模后第5 d天取肺脏,计算肺指数、肺脏病毒滴度。结果: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流感泰得3个剂量组可明显提高病毒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延长平均存活时间,缓解病毒感染引起的体重降低,降低病毒感染小鼠的肺指数和肺脏病毒滴度。结论:流感泰得在小鼠体内预防给药具有抗H1N1型FM1株流感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9.
黄惠棉 《蛇志》2012,24(2):169-17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病之一,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肺外)的不良效应[1]。在国内外均为常见病,尤其多见于老年人和吸烟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肺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功能器官,对人类生存至关重要。肺上皮细胞对维持肺脏功能和修复肺脏损伤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认为,位于细支气管与肺泡交界处有一种肺干细胞,即支气管肺泡干细胞(bronchioalveolar stem cells, BASCs),但由于体内示踪BASCs的技术瓶颈,该干细胞是否具有再生为肺脏上皮细胞的能力一直存在争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利用双同源重组系统(Cre-loxP和Dre-rox)特异性标记和示踪BASCs,并结合不同小鼠肺脏损伤模型揭示,BASCs在体内具有再生肺脏的能力,为肺脏的修复和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肺脏干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成体干细胞,对于维持肺脏稳态、肺损伤后的修复发挥关键的作用。作者总结了现有采用流式细胞分选和小鼠的谱系追踪模型,在成年肺的不同解剖位置鉴定不同的肺干/祖细胞亚群的最新进展,对于更进一步了解肺损伤后的修复、肺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鉴定肿瘤的来源细胞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指出:从肺的发育角度研究肺的再生和激活肺损伤后修复的相关信号通路将为加深对肺干/祖细胞的认识,促进再生医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冷应激对雏鸡肺脏DNA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健康15日龄雏鸡为试验对象,进行冷应激(12±1℃)处理。检测了肺脏MDA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并应用KCl-SDS沉淀法和荧光检测法检测肺细胞DNA-蛋白质交联(DPC)系数和DNA-DNA交联(DDC)系数。结果:冷应激时,肺脏MDA含量随应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SOD、GSH-Px活性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肺细胞DPC和DDC含量也均随应激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结论:揭示冷应激可使肺组织氧化-抗氧化平衡破坏,引起肺组织细胞DNA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脏超声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肺超声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确诊的NRDS患儿4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我院就诊的非肺病患儿4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行肺脏超声检查。分析NRDS患儿肺脏超声特征性征象,比较肺脏超声对两组患儿各种征象的检出率,分析肺脏超声对NRDS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组肺超声评分。结果:NRDS患儿全部存在肺实质征象,超声下肺组织回声呈肝样伴支气管充气征,轻度的NRDS患儿于肺脏超声下表现为局灶性的肺实质,且支气管充气征不明显;重度的NRDS患儿于肺脏超声下表现为肺实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且支气管充气征随病情的加重而愈发明显。观察组肺实质、胸膜线异常、A线消失、弥漫性肺水肿、支气管充气征等征象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线存在征象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实质、胸膜线异常和A线消失三种特征征象同时存在时对NRDS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100.00%,肺实质、胸膜线异常和支气管充气征三种特征征象同时存在时对NRDS诊断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性为100.00%。观察组双肺、左肺、右肺、双侧肺、双肺底肺超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脏超声对NRDS的诊断价值较高,且肺超声评分可以评估NRDS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犬瘟热病毒XJ株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犬肺原代巨噬细胞,从新疆阿克苏送检的一只病死犬肺脏中分离出1株犬瘟热病毒,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理化学、血清学、动物感染试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证明所分离的XJ株为1株CDV的强毒株。  相似文献   

15.
胎儿肺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与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研究胎儿肺脏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 ,表型和多向分化能力。方法 :取胎龄为 4~ 5个月水囊引产胎儿 ,将肺脏细胞在SF(含 2 %FBS)培养基中培养。测定生长曲线、利用流式细胞仪对培养细胞进行表型测定 ,细胞周期分析 ,体外诱导分化实验。NOD SCID鼠放射损伤后 ,尾静脉输入经PKH2 6染色的间充质干细胞 ,两个月后检测外源细胞在肺脏的定植情况。结果 :从胎儿肺脏可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 ,并可诱导成骨、软骨和脂肪细胞分化 ;移植两个月后可以检测到外源细胞在肺脏的定植。结论 :从胎儿肺脏可分离培养出间充质干细胞 ,在体外有效扩增且保持其低分化状态 ;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肺脏长时间定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体外肺灌注技术(Ex vivo lung perfusion, EVLP)对于肺移植的实施意义重大,但成本昂贵。本文采用国产经济材料建立猪模型的EVLP系统,以探索保证系统性能的同时降低移植费用。方法:我们首先依据国产材料配置肺灌注液,并组装管道、连接仪器以建立EVLP系统;之后通过外科手段获得3头家猪的肺脏,并灌注肺灌注液,低温保存6小时;最后我们将肺脏连接到EVLP系统,通过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来评估肺脏随时间变化的状况。结果:离体并在低温保存6小时的猪肺脏,通过我们建立的相对经济的EVLP系统,可以在2小时内维持良好的氧合功能和肺生理指标:肺动脉压、气道峰压、平台压力、肺动脉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和左心房的氧气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都保持稳定,同时肺脏具有正常的颜色和弹性,没有明显水肿和功能损害。结论:我们建立的EVLP系统可以有效地维护离体猪肺的生理功能,且降低了成本,从而为肺移植体外肺灌注技术的优化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慢性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鉴于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伤害,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mia,Hcy)对全身器官损害多有报道,随着研究的深入,Hcy目前对于肺部疾病的影响也受到重视。部分学者提出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COPD发病机制中又一重要因素。Hcy在体内可以刺激产生大量的ROS和自由离子,并引起内皮细胞应激,还可降低肺脏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处于高表达状态,且其高表达水平与患者疾病的程度成相关性。本文将通过总结Hcy在肺脏及体内的代谢、各种应激反应等方面阑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COPD的相关性,并总结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相关的COPD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大鼠在急性胆道感染时应用 L- NAME、G- csf后 ,其肺脏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7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即 :假手术组、急性胆道感染组、L- NAME处理组、G- csf处理组。采用胆总管注入大肠埃希菌 0 .2 m l(菌型 :2 5 92 2 ,浓度 4× 10 9CFU/ ml) ,双重结扎制成胆总管的急性胆道感染模型 ,观察肺组织光镜下的一般结构。 72只 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分组方法如上 ,观察每组大鼠在 2 4、48、72 h的存活率。结果 :G- csf处理组与急性胆道感染组比较 ,肺脏病理损害减轻 (P<0 .0 5 ) ,存活率则显著增高 ((P<0 .0 1或 P<0 .0 5 )。L- NAME处理组肺脏病理改变有加重趋势。结论 :外源性细胞因子 L- NAME及 G- csf可影响感染中某些炎性介质的分泌和释放 ,L - NAME加重脏器损害 ,G- csf可减轻脏器损害 ,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野外褐家鼠不同脏器中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状况和带毒量的差异,选取经检测鼠肺组织中HV-RNA并呈阳性的鼠个体20只,采用巢式RT-PCR检测这些个体心、肝、肺、脾和肾5种共85份脏器中的HV,对阳性标本重复扩增后直接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获得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另外,针对汉城型汉坦病毒株Z37-M片段全序列设计定量PCR特异性引物,采用SYBRGreen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上述85份不同脏器中HV带毒量情况与相对差异。结果显示:RT-PCR对除肺脏之外的其它脏器中HV-RNA的检出率较低(11/65),不同个体肺组织来源的HV-M片段变异较多,其中A→G碱基变异类型占1/3强。从11份除肺之外的脏器中扩增到的HV-M基因序列和其对应同一褐家鼠个体肺脏HV-M片段相比,其碱基差异不大;一肺脏来源的与该个体其他脏器来源的HV-M片段两个位点存在A→G差异,并分别导致两位置氨基酸差异。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褐家鼠不同脏器中HV-RNA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0,P=0.003),总体阳性率大小为肺>肝>肾>心>脾;肺脏中病毒的分布比其他脏器更为普遍。带毒量也以肺脏中最高,其它脏器之间HV带毒量没有显著性差异(χ2=8.79,P=0.088)。这些结果说明:褐家鼠肺脏是HV侵犯与贮存的主要靶器官,HV基因在该器官中可能更易发生变异。这对进一步了解HV在宿主体内的贮存规律、传播及其在流行病学上的意义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严重肺部疾病的可能性,为临床上利用干细胞方法治疗严重肺部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用6周龄健康Wistar大鼠(约150克),分离和培养BMSCs。取2代BMSCs,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CD29、CD44、CD34、CD45表面标志。20只大鼠分为两组,一组经尾静脉注入脂多糖,另一组经尾静脉注入脂多糖和经溴脱氧尿嘧啶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另有2只大鼠:1只为正常对照,1只为干细胞对照。观察比较大鼠呼吸状态,呼吸频率,活动状态,摄食情况,口鼻分泌物情况;留取肺组织标本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原代培养的BMSCs一般9-10天即可长到80-90%融合,第2代后细胞的形态比较均一;免疫荧光法检测BMSCs,CD29、CD44呈阳性反应,CD34、CD45呈阴性反应;正常对照和干细胞对照大鼠呼吸状态及活动性良好;大体观察显示,A、B两组大鼠肺脏均出现不同程度淤血水肿,但A组程度更重;肺脏病理切片显示,A组大鼠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水肿,充血,甚至肺实变的情况;B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较轻,且没有肺实变情况发生。结论经外源性BMSCs治疗干预的急性肺损伤大鼠,肺脏病理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轻;外源性BMSCs在急性肺损伤的大鼠肺脏中可归巢定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