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及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1例甲状腺病变组织中EGFR和EGF的表达情况。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分化型甲状腺癌标本中EGFR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5%、25%、68.62%,EGF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10%、15%、68.62%,其中EGFR、EGF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与其余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和EGF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临床因素无明显相关。结论:EGF和EGFR的表达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肿瘤良恶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2.
阿霉素肾病大鼠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分布以及表达量与尿蛋白之间关系。方法选择第5天、14天、28天作为动态观察的时点,同期设立正常对照。采用荧光定量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EGF mRNA以及EGF、EGFR蛋白在肾组织的表达,同时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WT1和EGFR双重免疫组化确定EGFR在肾小球内确切细胞定位。结果阿霉素注射后第5天,EGFmRNA即较正常增高,28 d明显增高并高于5 d和14 d。正常对照组EGF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远曲小管和髓袢,阿霉素组EGF还在集合管和近曲小管上表达;EGF阳性表达范围和强度随尿蛋白增加而增加;EGFmRNA表达量以及EGF在肾小管中的表达强度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肾小管上皮细胞广泛表达EGFR,阿霉素组EGFR在小管表达均高于正常,但组间各时点差异无显著性;随尿蛋白增加EGFR在肾小球内表达逐渐增多。EGFR在肾小球和肾小管中的表达强度均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WT1和EGFR双重免疫组化显示阿霉素肾病组EGFR可在足突细胞上表达,正常组则无。结论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小球脏层上皮有EGFR的表达。EGF/EGFR可能参与了阿霉素肾病的发病过程以及蛋白尿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一种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膜表面受体,其胞内区的3个亚区是其发挥酪氨酸激酶活性、介导信号转导的关键部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其他的erbB受体可形成同源和异源的多种二聚体,不同的二聚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6种配体形成的不同组合可将不同的细胞外刺激传入胞内。表皮生长因子可激活多种下游信号路径,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ras-raf-MEK-erk/MAPK途径与增殖的激活有关,PI3K-PKC-IKK途径与细胞移动性的增强有关。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器官的修复有密切的关系,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肿瘤治疗和器官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大鼠脊髓损伤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脊髓的表达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脊髓的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CI术后3 d、7 d和14 d组。应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评分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损伤段脊髓组织中EGFR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损伤段脊髓灰质中EGFR蛋白表达情况;并对EGFR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与BBB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行为学观察发现大鼠脊髓损伤后下肢神经功能逐步恢复;RT-PCR结果显示EGFR mRNA在假手术组大鼠脊髓中微量表达,SCI术后3 d表达显著升高,随后趋于下降,14 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损伤段脊髓灰质中EGFR阳性细胞数在损伤后3 d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随后趋于下降,但14 d时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EGFR 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与BBB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956,P<0.05;r=-0.966,P<0.05)。结论EGFR在大鼠脊髓损伤后具有时相分布特点,且与动物行为呈负相关,提示其表达可能阻碍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EGFR主要由三个结构区域组成,即EGF结合区域、跨膜区域和依赖EGF蛋白激酶区域。EGFR被激活后,不仅能使许多底物蛋白磷酸化,自身也发生磷酸化,这些磷酸化作用在信息传导中有重要作用。EGFR与EGF结合后,其复合体以胞饮方式内容形成受体小体,除部分被降解外,大部分在高尔基GERL区加工后到达细胞核调节基因表达。本文通过对受体激活模型和用体外遗传变异方法对变异EGFR的研究阐述了EGFR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将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膜外第Ⅲ功能区(hEGF-RⅢ)表达于大肠杆菌菌膜上,重组构建了EGF-RⅢ表达载体,并转化获得大肠杆菌表达株.放射性受体分析发现125I-EGF可与表达菌特异性结合,其特异性结合量随反应的时间和温度而变化,Scatchard分析显示表达菌表达单一亲和性受体,其解离常数为3.0×10-11 mol/L,每个细菌约有738个结合位点.免疫电镜显示EGF-RⅢ多分布于细菌菌膜上.  相似文献   

7.
作者以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肺组织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 EGFR 广泛分布于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肺泡细胞、血管内皮下结缔组织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上。其提示 EGF 通过作用于肺组织内的特异性 EGFR 而发挥其生理和/或病理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其信号传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是ErbB家族成员之一,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是一种重要的跨膜受体。EGFR被配体激活后启动胞内信号传导,经过细胞质中衔接蛋白、酶的级联反应,调节转录因子激活基因的转录,指导细胞迁移、黏附、增殖、分化、凋亡,且与肿瘤的形成和恶化密切相关。本文对EGFR的结构特性、几种重要的信号通路及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交联,以及信号的衰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受体及其信号通路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到目前为止,抑制或阻断雌激素信号通路的内分泌治疗尤其是他莫西芬,仍是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他莫西芬的耐药问题直接影响了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最近多项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尤其是HER2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在多个点上相互交叉,彼此影响,与他莫西芬的耐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肝脏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8例肝硬化患者及6例非肝病患者肝脏表皮生长因子(EGF)受体的表达及意义。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核出现EGF受体阳性反应;增生的小胆管上皮细胞呈EGF受体强阳性反应并出现细胞核EGF受体。提示肝硬化患者肝脏EGF受体分布与对照组肝脏明显不同。肝硬化患者肝细胞核内EGF受体可能与维持肝实质细胞数量有关;EGF与胆管上皮细胞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大鼠和小鼠睾丸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了解大鼠和小鼠睾丸是否产生EGF及其细胞定位,本实验用EGF单克隆抗体对大鼠和小鼠睾丸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显示:(1)出生后,大鼠和小鼠睾丸即开始产生EGF,分泌活动主要位于睾丸间质细胞。(2)至性成熟期,少数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个别圆形精子细胞和管周肌样细胞也产生EGF,使生精小管尤其是血睾屏障管腔小室侧的EGF分泌增加。(3)在本实验中,睾丸支持细胞未见明显EGF阳性染色。结果表明,大鼠和小鼠睾丸是可以产生EGF的,间质细胞是其主要的EGF分泌细胞。进入性成熟期后,少数精原细胞、精母细胞及个别圆形精子细胞和管周肌样细胞也产生EGF。大鼠和小鼠睾丸在发育过程中EGF分泌量呈上升趋势,至性成熟期达分泌高峰  相似文献   

13.
消溃灵对大鼠胃溃疡愈合时粘膜EGF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研究中药消溃灵对消化性溃疡愈合的影响及其对胃粘膜保护作用,采用乙酸注射至大鼠胃窦部浆膜下形成慢性胃溃疡模型,测定溃疡指数,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溃疡周围粘膜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雷尼替丁组和消溃灵组溃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较对照组增加(积分光密度值和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P<0.01),消溃灵组比模型组和雷尼替丁组进一步增加(积分光密度值为P<0.05,阳性细胞占总面积的百分比为P<0.01)。本文提示,消溃灵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可能是消溃灵促进胃溃疡愈合和胃粘膜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4.
鹿茸表皮生长因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作者等通过应用一凝肢柱或DEAE凝胶柱和固定金属离子亲和凝腔柱(Lmmobilised Metal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Column,IMAC)的组合,成功地从梅花鹿的鹿茸表皮层中分离出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此半纯化的EGF能刺激小鼠Balb/c 3T3的静态成纤维细胞对~3H-胸嘧啶的渗入,渗入量随EGF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在鹿茸表皮层的组织中亦同时含有大量的EGF受体,而骨轴组织不舍有EGF,只含少量受体。  相似文献   

15.
利用放射受体结合测定证明了两株人体肝癌细胞株7402和7721细胞均有EGF受体的存在。受体数目分别为每细胞6.2×10~4和2.5×10~4,代表它们亲和力的解离常数K_D值分别为1.2 nmol/L和0.80 nmol/L。PMA处理对7721细胞的EGF受体及其亲和力均无明显影响;对7402细胞EGF受体却显示了调变作用。受体数目虽同样没有变化;但亲和力却随药物处理时间有一个下降、恢复的变化过程。在PMA处理1小时,EGF结合抑制达最大,此时受体的解离常数K_D值为3.0 nmol/L;在处理96小时,受体亲和力恢复并略有增高,此时K_D值为0.95 nmol/L。~3H-TdR参入实验表明,在PMA抑制7402细胞EGF受体亲和力的同时,细胞DNA的合成速率也相应下降。对于佛波酯等因子对EGF受体的调变作用,我们认为是属于生长因子启动细胞DNA合成进行细胞分裂的整个生物学过程中感受性因子对进行性因子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鼠视网膜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和erb-B的表达,作了研究.结果表明:①EGF,EGF-R和erb-B分别在视网膜各层有不同表达;②EGF免疫反应着色不强,但有特异性地均匀分布在节细胞层(GCL)、内核层(INL)、外核层(ONL)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③EGF-R免疫反应着色以GCL和INL的细胞明显,分布于细胞浆和细胞核,以细胞核更明显;④erb-B的分布类似EGF.但在ONL内出现一条较明显的着色带.对以上结果的可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研究前列腺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 的生理学意义。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 检测43 例前列腺增生组织, 8 例腺癌组织和8 例正常组织中β-NGF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显示β-NGFm RNA 在正常组织及增生组织中定位于间质细胞, 偶见于上皮细胞中; 而在癌组织中, 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有同样强度的β-NGFm RNA染色。其蛋白在良性组织中表达主要着色在间质细胞中,上皮细胞呈弱表达,而癌组织中上皮细胞见着色明显增强(P< 0.05)。NGF的自分泌异常可见是前列腺组织由良性向恶性转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Shih等首次通过NIH/3T3细胞转染试验在乙基亚硝脲(ENU)诱导的大鼠神经胶质纤维瘤中分离鉴定出一种转化基因,称之为neu基因,其表达可导致培养的NIH/3T3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