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粘细菌中的纤维堆囊菌(Sorangium cellulosum)在近20年的新型天然化合物的筛选中以其产生的化合物种类新、结构多样、作用机理特殊等而崭露头角,已经报道的200多种化合物及衍生物在抗细菌、抗肿瘤、抗病原真核生物中有很强的作用,是很好的天然药物筛选资源,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对10种作用机理具有典型意义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纤维堆囊菌的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纤维堆囊菌不同菌株不但表现细胞和子实体形态的差异 ,而且代谢产物的组成和生物学活性也存在差异。纤维堆囊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不表现任何抑制活性 ,部分菌株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 ;但所有菌株对真菌和肿瘤细胞有广泛和强烈的抑制作用。薄层层析显示 ,纤维堆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组分较多 ,且大多数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真菌和肿瘤细胞的活性。在筛选中发现四株菌的代谢产物能够促进微管蛋白聚合 ,其中So3 3 1活性组分的薄层层析Rf 值与已知的EpothiloneA相似 ,而So81的则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堆囊菌是很好的筛选抗真核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资源。  相似文献   

3.
纤维堆囊菌的供谢产物及其生物学活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纤维堆囊菌不同菌株不但表现细胞和子实体形态的差异,而且供谢产物的组成和生物学活性也存在差异。纤维堆囊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不表现任何抑制活性,部分菌株可抑制革兰氏阳性细菌;但所有菌株对真菌和肿瘤细胞有广泛和强烈的抑制作用。薄层层析显示,纤维堆囊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组分较多,且大多数组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真菌和肿细胞的活性。在筛选中发现四株菌的代谢产物能够促进微管蛋白聚合,其中So33-1活性组分的薄层层析Rf值与已知的Epothilone A相似,而So81的则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纤维堆囊菌是很好的筛选抗真核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微生物,不同于其他的生物资源,真菌菌种相对容易选育和保藏、适应力较强,可通过大规模发酵获取产物,更具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性和利用价值。篮状菌(Talaromyces sp.)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在天然色素上的研究受到科学家的青睐,同时在食品、环境、农业和医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海洋来源的篮状菌及其次级代谢物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例如杀虫、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近来研究表明,篮状菌次级代谢产物根据生物合成的方式可以分为六大类:萜类(terpenes)、生物碱类(fumiquinazolines)、聚酮类(polyketides)、聚酯类(lactones)、醌类(quinones)和甾体类(steroids),这些活性物质对促进药物的先导物质挖掘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和资料的查阅,总结了近年来篮状菌及其次级代谢物的研究开发进展,希望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未建华  李净净  倪金凤 《微生物学报》2019,59(10):1864-1871
昆虫共生微生物是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资源,其中放线菌在昆虫肠道、体表和巢穴中广泛分布。近年来,人们从培菌昆虫来源的放线菌中分离得到多种新型化合物,可以选择性抑制菌圃的致病真菌,部分还对植物致病真菌、昆虫致病真菌、人类病原菌和癌细胞有抑制活性。因此,研究培菌昆虫相关微生物不仅有助于了解宿主与微生物的共生机制,还能发掘新的活性物质,用于生物农药、生物医药的开发。本文对培菌昆虫来源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低温型真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耀  刘如明  肖建辉 《菌物学报》2016,35(5):495-510
真菌栖息生境及物种的多样性使其次级代谢产物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呈多样性特点,结构与功能多样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已成为新药先导化合物发现的重要资源。低温型真菌因其独特而恶劣的生存环境进化出特有的适冷特性及代谢途径,使其产生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的几率大大提升,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领域。近年来,研究者陆续从高海拔地区、南北极地和深海地带等低温生境分离鉴定出上百种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并显示出抗肿瘤、抗菌、抗病毒和免疫调节等多种活性。本文对近10年来源于上述生境的低温型真菌抗肿瘤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用于创制抗肿瘤新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植物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内生菌经过与寄主植物长期的协同进化,成为植物内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营养吸收、胁迫应激以及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等生理生化行为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利用植物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抗逆性,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综述了植物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生理功能及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植物内生菌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极地微生物处在南北极严峻、极端的自然环境下,体内的一些“沉默基因”可能会被激活,形成了独特的生存机制和生物合成途径,能够产生化学结构多样、活性显著的次级代谢产物。近年来,从极地放线菌中分离鉴定出一系列结构新颖、活性突出的次级代谢产物。本文综述了1999至2021年间的极地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将极地放线菌来源的104个次级代谢产物按肽类、生物碱类、萜类、大环内酯类、聚酮类、大环内酰胺类等化学类别,着重介绍结构新颖和活性突出的次级代谢产物,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极地放线菌、研发创新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韩俊杰  宝丽  刘宏伟 《菌物学报》2015,34(5):900-913
药用真菌作为我国传统中医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能够产生丰富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具有神经保护、抗肿瘤、降血脂等诸多药效。然而,目前对大部分药用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较少。本课题组主要以抗肿瘤、抗炎、抗菌以及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为指导,选择重要药用真菌进行化学研究,构建我国特色药用真菌代谢产物库。文章主要介绍近4年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地衣是一种独特的菌藻共生体,能够在荒漠、高山、冻土等恶劣环境生存,具有特殊的生理结构和独特的生存环境.地衣及其内生真菌能够产生结构新颖、活性广泛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地衣及其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对新型药用资源开发以及利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关注了近年来地衣及其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相关研究,并对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  相似文献   

11.
真菌杀线虫代谢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虫危害严重,它不仅给人类和动物带来严重的疾病,而且估计每年给农作物造成相当于1000亿美元的损失(Sasser & Freckman , 1987)。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胞囊线虫(Heterodera spp.)是两大类严重危害多种重要作物的线虫,在全球分布广、危害重。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spp.)的危害引起疫区的恐慌,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虽然可以通过传统的轮作、土壤改良及化学防治等途径加以控制某些植物的线虫病,但对于一些经济作物和林木而言,轮作防病难以实施,甚至在根本上不可能进行。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化学杀线剂的应…  相似文献   

12.
嗜碱放线菌YIM-80147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嗜碱放线菌YIM-80147的发酵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根据光谱数据的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P371A2(1),4-hydroxymethyl-3-(i-hydroxy-6-methyl-heptyl)-dihydro-furan-2-one(2),nonactic acid(3),homononactinic acid(4),对羟基肉桂酸(5),阿魏酸(6)。  相似文献   

13.
海洋半知类真菌次级代谢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海洋真菌的次级代谢物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中主要在海洋子囊菌和半知菌的菌体和发酵液中发现了很多结构新颖、具有独特生理活性的化合物,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真菌中蕴含了丰富的新型化合物,将是未来新药研究的重点领域.综述了近年来海洋子囊类真菌活性次级代谢物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4.
脑甙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存在于动物、植物和海洋生物中的单糖脑甙类化合物(cerebrosides)的结构进行分类和光谱分析,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针对这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见解,同时也总结了它们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5.
简要论述了近十年来泥盆纪石松类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支系统学研究增进了对石松类起源与谱系分异的认识,新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石松纲与真叶植物互为姐妹群,并识别出原始鳞木目和异孢石松类两个单系。基于化石数据库和定量统计分析,揭示了泥盆纪石松类的多样性演变模式:早泥盆世布拉格期(Pragian)石松类的属种数量显著增加,在埃姆斯期(Emsian)至艾菲尔期(Eifelian)逐步取代工蕨类,至晚泥盆世进一步辐射。依据华南、新疆及全球其他地区丰富的化石材料,大量泥盆纪的石松植物新类群得以建立,一系列已有属种得到详细的再研究,明确了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也促进了对石松类根系、生长和繁殖习性演化的深入理解。对华南早泥盆世的镰蕨类和挪威中—晚泥盆世乔木状石松的研究分别揭示了这一时期植物-土壤相互作用及热带森林群落面貌,为了解早期维管植物对地球环境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ADVANCES IN CHROMOSOMAL STUDIES OF GASTROPOD MOLLUSC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伊贝母组织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组织培养和细胞液印迹直接荧光观察法相结合,建立了伊贝母组织培养生物合成高含量贝母碱的技术,并通过薄层层析和薄层扫描对贝母生物碱的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组织培养物还是栽培贝母中都含有母碱的主要成分-西贝素。但根中贝母碱的成分要比其它组织或器官中更为复杂,含量和活性也较高。继代培养8代的不定芽和不定根中贝母碱的含量分别高于栽培5年贝母根的0.01%和0.02%。  相似文献   

18.
野生稻遗传基础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