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机氯杀虫剂DDT风靡一时,广泛用于消灭害虫。随着化学杀虫剂大量使用,伴随产生害虫抗药性提高、环境污染严重、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弊病,人们不得不在研究高效低毒杀虫剂的同时探索新的害虫防治途径。利用昆虫生态活性物质防治害虫就是其中之一。最近二十年鉴定了一大批主要害虫的生态  相似文献   

2.
<正> 自四十年代起使用DDT防治害虫以来,有机杀虫剂中使用最多的是酯类化合物,如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以及近些年来发展较快的菊酸酯类杀虫剂。这些有机杀虫剂的主要作用是影响昆虫的神经系统,使昆虫中毒致死。一、有机磷酸酯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对昆虫的中毒作用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一般认为必须经过透入、吸收和转化,再到达作用部位并与其相互作用,以及生理活性反应等三个过程。完成这三个过程,则决定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分配系数、立体效应、化合物在昆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抗虫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周兆斓,朱祯(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100101)在世界范围内,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收获量的13%,每年大约损失数千亿美元。目前,广泛使用化学杀虫剂控制虫害,由于化学杀虫剂的作用方式是非特异的,因此在施放杀虫剂时不但杀死了害虫,同时也杀死了有益昆虫及害虫的天敌,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化学杀虫剂对人、畜也有严重危害,其在自然界中的残留以及在食物链中的积累已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另外,由于长期使用农药,害虫已逐步对其产生抗性,目前已经出现了几百种对杀虫剂有耐受性的害虫,有些甚至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据有关部门反应,我国棉花的主要害虫-棉铃虫对农药的耐受性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常规使用剂量已不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关於DDT、666防治菸草害虫的试验研究工作,近年来国内外做的很多,国内农业杂志及一般农作物害虫防治的书籍上也有一些介绍,但在实践上用DDT、666防治菸草害虫,发生药害的事情仍然是很多,这对於菸草生长以及产量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或损失,对於推广它防治菸虫也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之,用DDT、666防  相似文献   

5.
家蝇的抗药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Georghiou, G. P. (1985年)报道,仅1980—1984年全世界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抗性的种类由428种增加到447种。其中,重要的卫生害虫占全部害虫抗性种类的38%。多年来由于新杀虫剂的大量开发和应用,害虫抗性种群的地理分布,抗性基因频率的比例不断地增加,而导致害虫对杀虫剂产生多种抗性,家蝇  相似文献   

6.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学者米勒(Miil—ler)由于发明了DDT而荣获诺贝尔奖金。DDT是一种有效的杀虫剂,为当时粮食产量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曾风行一时。为什么DDT在今天又成为禁用品呢?下面就DDT在生态系统中的运移规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使用飞机喷药防治棉花害虫已取得了一些成绩。所用农药一般为单纯DDT。1960年江西九江市曾将DDT和敌百虫混用。但我们在湖北黄梅县使用过程中发现单纯使用25%DDT乳剂对棉叶跳虫效果不稳定;DDT和敌百虫混用因敌百虫价高,增加成本。棉花蕾铃期害虫种类很多,为解决“一药多治”和防治适期,我们在1960年在湖北黄梅县结合飞机治虫作了一些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上进行应用。现将初步结果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室内药效测定结果 在飞机喷药后于当天摘回棉叶放在培养皿或马灯罩内饲养斜纹夜蛾幼虫,并接种羽化后1—2天的红铃虫、金钢钻的雌雄成虫。以未经喷药的棉叶作为对照。结果如表1、2。  相似文献   

8.
朱弘复 《昆虫学报》1978,(3):297-308
前言 有害动物,本文着重谈其中的有害昆虫。所谓有害,是指这些动物或昆虫对人类生命和生活起着有害的作用。地球上已知约一百万种昆虫中,一部分对人类造成严重灾害。举若干有数据可查的例子来说:美国约有一万种害虫和螨类,其中约七百种(212种从国外传入)为害比较严重(smith、et al.1973,p.446)。世界上棉花害虫的记载有1,326种(Hargreaves,1948),美国有一百种左右昆虫和螨类为害棉花,1951—1960年平均年损失五千万美元,约为年产量的19%(Metcalf et al.1975,p.379)。印度1963—1964年因虫害损失粮食15%,约计1,300万吨。Cramer(1969)根据世界各地许多资料分析研究,估计世界上农业因虫害损失每年产量的13.8%,约值200—3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颗粒杀虫剂     
颗粒杀虫剂是杀虫剂的一种新的加工形式,是由某些有效的杀虫剂如DDT、氯化茚等和某些具有一定细度的颗粒状填充剂混合加工配制而成,其成品就叫做DDT颗粒杀虫剂、氯化茚颗粒杀虫剂或其他。  相似文献   

10.
三化螟对丙体666、对硫磷及杀螟松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 Walker)为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治螟工作极为重视,有机杀虫剂的大量合成和施用,为保证水稻稳产高产起了重大作用。上海地区1958年左右开始大面积使用666可湿性粉剂(含丙体6%)防治三化螟,每亩用量为1.5—2.0斤,效果很好。但到1966年普遍反映效果大大减退。以金山县山阳公社为例,在1969年每亩用药量达4斤,效果仅为59.57%。于是1966年后各县相继改用对硫磷乳剂和对硫磷-666混合粉来防冶三化螟。对硫磷虽然是一种高效杀虫剂,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