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2021年4和5月及7和8月在云南省高黎贡山开展两栖爬行动物调查过程中,采集到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湍蛙属(Amolops)标本8号,通过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鉴定为僜湍蛙(Amolops deng)和察隅湍蛙(A. chayuensis),为云南省两栖动物分布新纪录种。僜湍蛙雌性体长63.1 ~ 68.5 mm(n = 3),雄性体长49.3 ~ 52.9 mm(n = 3),头长大于头宽,鼓膜明显且纵径大于横径,掌突三个,颞褶不显,背侧褶直达胯部,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超过吻端,形态特征与模式标本基本一致;察隅湍蛙雄性体长44.7 ~ 44.8 mm(n = 2),具咽侧下外声囊,颞褶及背侧褶明显,前后肢均具褐色条纹,形态特征与模式标本基本一致。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OI基因片段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僜湍蛙和察隅湍蛙均和其模式产地西藏的序列聚成单系支。此外,基于16S rRNA计算本次采集的标本与模式产地西藏的序列间遗传距离均较小,僜湍蛙是0.8% ~ 1.2%,察隅湍蛙是0.2%。综上,确定云南高黎贡山采集到的两种湍蛙分别是僜湍蛙和察隅湍蛙。僜湍蛙此前记录仅分布于西藏察隅县和墨脱县,察隅湍蛙仅分布于西藏察隅县和八宿县,僜湍蛙在福贡县和贡山县及察隅湍蛙在贡山县的分布为首次记录;本研究进一步更新了察隅湍蛙分布的海拔海拔范围,较此前纪录低1 385 m高至2 884 m,这提示其有更广阔的生态位。  相似文献   

3.
2006年9月16日—9月21日,在湖北省咸丰县二仙岩(海拔:1543m,29°43′72″N,108°47′98″E)采集到一批两栖类标本。经分类鉴定,发现其中采到的一标本(雌性)为湖北省新记录——仙琴水蛙(Hyiarana daunchina)。标本存放在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室。主要鉴别特征:体长40mm,头长15mm,头宽15mm,眼间距5mm,上眼睑宽3mm。其头长宽相等,眼间距大于上眼睑宽,鼓膜、眼几等大;体背面皮肤光滑,背侧较窄,但两背侧褶的间距较宽,后肢胫部有明显的纵行肤褶。体背面颜色灰棕色,背正中有一条浅色脊线;两侧上颔上缘自鼻孔后缘至前肢基部相嵌有一条乳黄…  相似文献   

4.
2023年4月21日,在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开展野生动物多样性调查过程中,于白云湖(26°18′36.23″N,110°20′05.43″E;海拔606 m)采集到2号蛙类标本(1雌1雄),经初步形态鉴定,其与桂北琴蛙(Nidirana guibeiensis)特征相似。对采集标本的线粒体16S r RNA进行PCR扩增测序后,构建琴蛙属(Nidirana)部分物种贝叶斯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蛙类标本与桂北琴蛙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1.00);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估算,该标本与广西兴安县采集的桂北琴蛙标本间的遗传距离为0,远小于琴蛙属不同种间的遗传距离(3.2%~8.7%)。经形态特征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蛙类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琴蛙属(Nidirana)桂北琴蛙,为湖南省两栖动物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5.
刘硕  饶定齐 《四川动物》2020,39(5):491-499
2018年9月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采到14号湍蛙属Amolops标本,雄性体长46.4~56.5 mm(n=9),雌性体长74.7~89.7 mm(n=5),个体明显大于西域湍蛙Amolops marmoratus,线粒体基因16S rRNA序列与西域湍蛙序列的平均遗传距离为12.61%,与克钦湍蛙Amolops afghanus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5%。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对比研究,确定为克钦湍蛙,并对克钦湍蛙在中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7.
2021年9月在沈阳市蒲河湿地公园(41°41′54″N,122°52′19″E,海拔35 m)采集到3号无尾两栖类动物,经形态特征比较确认为侧褶蛙属(Pelophylax)金线侧褶蛙种组(P.plancyi species complex)的物种。基于线粒体12S rRNA和16S rRNA基因联合构建的侧褶蛙属部分物种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显示,采集到的侧褶蛙标本与朝鲜侧褶蛙(P.chosenicus)聚为一支,且具有较高的支持率(0.95)。综合形态和系统发育比较,确定采集到的标本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侧褶蛙属的朝鲜侧褶蛙,系中国两栖动物分布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产自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贵州省7种新记录植物,分别是狭冠长蒴苣苔(Didymocarpus stenanthos Clarke)、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acuminatus Wall.ex A.DC.)、石蜘蛛(Pinellia integrifolia N.E.Brown)、网子度量草(Mitreola reticulata Tirela-Roudet)、棒距虾脊兰(Calanthe clavata Lindl.)、金长莲(Staurogyne sichuanica H.S.Lo)和石萝藦(Pentasacme championii Benth.),其中叉柱花属(Staurogyne Wall.)和石萝藦属(Pentasacme Wall.ex Wight)为贵州省新记录属,凭证标本均保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植物标本室(CSFI)。这些植物新的地理分布对于贵州北部植物区系和丹霞地貌植被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康定湍蛙Amolops kangtingensis依据多地混合标本订立,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居群水平出发,涵盖其多个模式产地及分布区,联合染色体核型、形态数量性状、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对其有效性及物种进行界定。结果表明,以新都桥为模式产地的康定湍蛙成立,分布区域大致界定于折多山以西雅砻江流域,海拔3000 m及以上高原地区,而原康定湍蛙大渡河流域各居群应划归四川湍蛙A.mantzorum物种之中。  相似文献   

10.
刘京  李仕泽  程彦林  陈龙  张霞  魏刚 《四川动物》2021,40(2):189-195
2016年4-6月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46′8.07″E,27°50′56.77″N,海拔539 m)和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8°11′47.2"E,26°22′42.24"N,海拔1 687 m)采集到2号两栖动物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与武陵掌突蟾Leptobrachella wulingen...  相似文献   

11.
韩玲  肖宁  罗涛  周江 《四川动物》2019,(4):368-378
2010年8月和2018年5月于贵州省雷山县(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号标本)、贵州省黄平县(朱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3号标本)和麻江县(1号标本)共采集到5号游蛇科Colubridae后棱蛇属Opisthotropis标本,经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鉴定为赵氏后棱蛇Opisthotropis zhaoermii,这是该种在模式产地湖南省古丈县外的首次发现。线粒体cyt b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5号赵氏后棱蛇(武陵山系以西)和模式产地(武陵山系以东)的聚为一支;遗传距离计算结果显示,5号赵氏后棱蛇与模式产地的为0.08%;分子遗传学结果表明,赵氏后棱蛇分布于武陵山系东、西两侧。武陵山系的余脉(如佛顶山)对赵氏后棱蛇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可能起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周江  杨天友 《四川动物》2012,31(1):120-122,177
2010年10月在贵州省荔波县进行翼手目动物调查过程中,于荔波县洞塘乡捕获14只鼠耳蝠,经鉴定为狭耳鼠耳蝠Myotisblythii。主要鉴别特征:体型中等,前臂长64.60(60.78~67.72)mm(n=14,SD=1.71);耳狭长;耳屏直而细长,顶端尖锐;第三指最长、第五指最短;后足长约为胫长之半;无距缘膜;尾长67.99(60.56~73.82)mm(n=14,SD=3.7);雄性个体无阴茎骨,阴茎长12.58(8.42~15.72)mm(n=5,SD=2.86);颅全长24.09(23.48~24.72)mm(n=6,SD=0.55);头骨窄长;听泡发达;矢状脊较低;上颌内门齿有1个主尖和1个小附尖,外门齿小,与上犬齿分离;第2上前臼齿(P3)稍位于齿列内侧。此种鼠耳蝠为贵州省翼手目新纪录。  相似文献   

13.
李仕泽  石磊  吕敬才  魏刚  徐宁  陈靖  姜森  王斌 《动物学杂志》2016,51(6):1110-1117
2015年5月至7月在贵州省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6号臭蛙标本,经鉴定为宜章臭蛙(Odorrana yizhangensis)(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属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本文给出了这6号标本的22项外形特征量度,并描述了其生境特征。基于12S r RNA和16S r RNA基因片段构建的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表明,这些标本与宜章臭蛙模式产地标本聚在一起,且他们之间的遗传距离远远小于臭蛙属物种之间的距离。宜章臭蛙在贵州的新记录将促进该物种的分类与谱系地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福建蕨类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福建省蕨类植物4个新记录种:线羽凤尾蕨(Pteris linearis)、林下凤尾蕨(Pteris grevilleana)、台湾鳞毛蕨(Dryopteris formosana)和节肢蕨(Arthromeris lehmanni),并提供描述。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3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从江县秀塘乡九万大山采得石龙子1只,经鉴定为黄纹石龙子(Eumeces capito),为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1月21日于青海省西宁市红十字医院外科大楼三楼内捕获蝙蝠一只,经鉴定为东方蝙蝠Vespertilio sinensis Peters, 1880,是青海省的新纪录,现报道如下.东方蝙蝠又称东亚蝙蝠,英文名Asian particolored bat,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蝙蝠属Vespertilio.我们采集到的标本为雄性,体重7.88 g,体长60.02 mm,尾长38.56 mm,耳长10.80mm,后足长10.03 mm,胫骨长17.02 mm,前臂长43.08 mm.  相似文献   

17.
川西缺齿鼩鼱Chodsigoa hypsibia又称川西长尾鼩,隶属于鼩形目Soricomorpha鼩鼱科Soricidae缺齿鼩鼱属Chodsigoa,主要分布于我国中部和西南部(Smith & Xie,2008)。缺齿鼩鼱属全世界共有8种(Wilson & Reeder,2005),我国分布有7种(Wilson & Reeder,2005;Smith & Xie,2008)。相较于鼩鼱属Sorex和川鼩属Blarinella上颌有5枚单尖齿,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蝙蝠科二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在对贵州省松桃县进行翼手目动物生物多样性研究时,采获一批蝙蝠标本.其中爪哇伏翼Pipistrellus javanicus和棒茎伏翼Pipistrellus paterculus为贵州新纪录.  相似文献   

19.
周江  杨天友 《动物学杂志》2012,47(1):119-123
2010年8月在贵州省从江县进行翼手目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中,于从江县加鸠乡采集到2只雌性山蝠,体型较大,前臂长60.22 mm,59.72 mm;耳屏明显,短而厚,呈肾型;第5指最短,第3指最长;体被黄棕色;有距缘膜;头骨宽而粗壮,人字脊显著;上齿列长9.12 mm,9.28 mm.外门齿大于内门齿;第一上前臼齿(P2...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29日在贵州黔南州三都县拉揽乡来楼村采得海南棱蜥(Tropidophorus hainanus)1只,经鉴定为贵州省爬行动物新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