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嗜线虫致病杆菌产生抗生素的培养基及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对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dbus nematophilus)产生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对该菌代谢过程pH值、还原糖、总糖、氨基氮与抗生素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筛选该菌对碳源和氮源的要求,用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该菌产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条件为:玉米粉1%,大豆粉3%,蔗糖1%,蛋白胨1.5%,KH2PO40.02%,MgSO40.2%,活化剂T0.1%;发酵培养基的起始pH值在6.0-8.0,种龄16h,接种量4%,500mL摇瓶装量15-150mL的条件下培养72h可获得较高的抗生素产量;产素量与菌代谢过程中pH、还原糖、总糖和氨基氮的变化有一定关系,通过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研究使该菌的产抗生素能力提高了56.3%。  相似文献   

2.
果糖及葡萄糖混合物为底物的丙酮丁醇发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以果糖和葡萄糖混合物模拟能源作物菊芋块茎水解液发酵生产丁醇。在培养基初始pH 5.5,发酵过程不控制pH的混合糖发酵中,出现了发酵提前终止现象,终点残糖浓度达23.26 g/L,而丁醇产量仅5.51 g/L。进一步对比混合糖及葡萄糖、果糖不控制pH的发酵结果表明,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有机酸毒性太大和pH太低。全程控制pH的混合糖发酵结果表明,高pH条件有利于提高糖利用率,但产酸多,丁醇产量较低;而低pH条件下发酵残糖较多,但丁醇产量相对较高。基于此,文中采用阶段性pH调控策略,即将发酵初期的pH控  相似文献   

3.
鸡腿菇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碳源、氮源、接种量、初始pH值、温度等对鸡腿菇深层发酵的生物量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摇瓶培养确定了该菌株的发酵优化条件,在此条件下,获得了较高的多糖产量。结论: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浸粉有利于鸡腿菇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形成,在初始pH值6、接种量10%、温度26℃、250ml摇瓶装液量l00ml的条件下,鸡腿菇深层发酵结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发酵曲线测定,确定了鸡腿菇适宜发酵周期为144h,胞外多糖最高可达1.98g/L。  相似文献   

4.
利用嗜鞣管囊酵母P-01对木糖和葡萄糖共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木糖和葡萄糖混合液生产燃料乙醇的最佳条件为发酵液的pH值5.5、30℃、摇床转速120 r/min、接种量10%、发酵液初始糖浓度6%、葡萄糖与木糖之比为2、发酵周期为84h。在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醪液中的燃料乙醇浓度为2.101%,糖醇转化率为35%。  相似文献   

5.
发酵条件对短梗霉多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短梗霉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初始蔗糖浓度,酵母膏浓度,NH4^ 浓度,接种量和装液量等发酵条件对短梗霉多糖发酵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条件对多糖发酵有显著的影响,当初始pH,初始蔗糖浓度,NH4^ 浓度,酵母膏浓度和装液量分别为6.5,5.0%,0.5g/L,0.2%和25ml时多糖的产量达到最大值;但接种量在2.0%-7.0%之间对多糖的产量影响不大,可见,通过对培养条件的调整,有助于短梗霉多糖的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液体发酵生产北冬虫夏草胞外多糖。方法:对北冬虫夏草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的影响因素如碳源、氮源以及起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接种量、发酵周期等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最佳发酵条件为:玉米淀粉4%、硫酸铵0.28%、磷酸二氢钾0.05%、七水硫酸镁0.05%、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10%、培养温度23℃、转速150r/min,胞外多糖的产量最高达到41.271mg/100mL。结论:利用液体发酵生产胞外多糖,可有效地缩短生产周期。  相似文献   

7.
实验充分利用混合菌系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luconobacter oxydan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混合发酵的优良特性,通过在发酵过程中间歇流加L-山梨糖的方法,实现了在自动控制温度、pH和溶氧的条件下,高效发酵L-山梨糖生成2-酮基-L-古龙酸(2-KLG)的目的。结果表明:当将L-山梨糖的终浓度调高到14%(w/v)时,2-KLG产量为130mg/mL左右,转化率达90%,发酵周期40—60h之间。结论:发酵过程中间歇流加L-山梨糖可以解除高浓度糖对产酸的抑制作用,提高了糖的转化率,但是发酵周期略有延长。  相似文献   

8.
黑木耳深层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碳源、氮源、接种量、初始pH、温度等对深层发酵黑术耳的生物量和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膏、豆饼粉有利于黑木耳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形成。在初始pH5.3、接种量10%、种龄6d,温度28℃、250ml摇瓶装液量80ml的条件下,黑木耳深层发酵结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发酵曲线测定。确定了黑木耳适宜发酵周期为96h,胞外多糖最高可达5.01g/L。  相似文献   

9.
对玉米芯稀硫酸水解条件及糖化液发酵L-乳酸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玉米芯木聚糖最适水解条件为2%H2SO_4、120℃、30 min、固液比1:10,糖化液还原糖含量可达40.8 g/L,主要成分为木塘。细菌A-19可以利用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和木糖产酸,最适发酵条件为45℃、pH 6.5,从45℃~51℃、pH 5.5~pH 6.5产量均较高。用未浓缩的水解液发酵24 h,L-乳酸产量为30.6g/L,残糖为1.6 g/L,糖酸转化率为82.6%;用浓缩1倍的水解液发酵48 h,L-乳酸产量为41.4 g/L,残糖4.1g/L,糖酸转化率为68.2%,在发酵48 h后继续补料发酵至72 h(补料液为浓缩3倍的水解液),L-乳酸产量为50.9 g/L,残糖6.3 g/L,糖酸转化率为71.8%。该研究为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L-乳酸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纳他霉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lackett-Burman法、最陡爬坡实验和响应面实验(Box-Behnken设计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褐黄孢链霉菌合成纳他霉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的蛋白胨、pH和摇瓶装液量是影响纳他霉素产量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0 g/L、蛋白胨19.5 g/L、酵母粉7 g/L、pH 7.4~7.5;发酵条件为装液量60 mL/500 mL、接种量15%、发酵温度29℃、摇床转速200 r/min、发酵周期96 h。此条件下,纳他霉素的产量较优化前提高了94%,达到2.19 g/L。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提高极细链格孢菌产蛋白激发子的产量,通过单因子和多因子试验与分析,筛选优化了适于极细链格孢菌产生蛋白激发子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并检测了发酵过程中pH、还原糖、氨基氮和菌丝量变化以及与蛋白激发子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豆淀粉和黄豆粉对蛋白激发子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蛋白胨和无机盐。优化的发酵培养基主要成分(g/L):碳源I 15、葡萄糖5、玉米淀粉5、土豆淀粉20、谷氨酸10、氮源I5、黄豆粉10、硫酸铵5。确定了优化的培养条件,调整培养基起始pH为7.0~7.5,将18h菌龄的种子培养液按10%接种量接种到装液量为75mL的500mL摇瓶中,在温度(28±1)℃、摇床转速180r/min下培养可获得理想的蛋白产量。在优化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发酵12~48h该菌进入对数生长期,48h进入稳定生长期,60h菌丝扣蛋白激发子产量达最高。蛋白产量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当还原糖、总糖量消耗到最低水平时,菌丝产量和蛋白激发子产量达最高。优化的培养基菌丝干重收率迭3.9g/100mL,蛋白激发子产量达到5.17g/L,比普通的土豆液体培养基提高近4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培养高山被孢霉利用糖蜜来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ARA),研究了不同甘蔗糖蜜预处理方法对ARA发酵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H2SO4法是最利于ARA发酵生产的糖蜜预处理方法。利用预处理的甘蔗糖蜜发酵生产ARA,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优的培养条件,包括初始还原糖80 g/L,N源6 g/L,接种量20%,初始pH6.0和培养温度25℃,在此条件下发酵,干细胞质量、油脂含量、ARA产量和糖利用率分别达到28.5 g/L、11.7g/L、3.68 g/L和94.5%。  相似文献   

13.
金针菇菌丝体的深层培养及多糖制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党阿丽  王凤云 《生物技术》1996,6(6):41-44,46
从20株金针菇菌株中筛选出适于液体发酵的94B2株。该菌种适宜的摇瓶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3~24℃,pH6.5,接液体种量10%,装液量≤50ml/500ml瓶;不同的间歇振荡形式对菌丝球产量和形态有显著影响。深层发酵工艺相似于抗生素发酵。发酵期间发酵液pH变化幅度很小,总糖、还原糖、氨基氮与菌丝生长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发酵酵的菌丝产量可达47.5g(湿重)/100ml、胞外多糖达174.7kg/100ml发酵液上清、胞内多糖达338.1mg/100g湿菌丝体。  相似文献   

14.
研究昂立植物乳杆菌(LP-Onlly)的发酵特性、耐药性及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LP-Onlly发酵培养条件为:37 ℃培养16~18 h发酵结束,pH可达4.4左右;LP-Onlly对研究的33种抗生素敏感、7种耐受;LP-Onlly连续传代15代后,基因组DNA指纹图谱及代谢产物HPLC指纹图谱与原代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5.
对芦竹内生真菌F0238的细胞生长和代谢产曲酸量进行了代谢调控。结果表明,F0238生长及产曲酸的营养和环境条件为:PDA培养基,8%淀粉为碳源,0.2%蛋白胨为N源,发酵温度28℃,初始pH值为6.5,发酵时间5d/(120h),装液量80mL/500mL三角瓶。在摇瓶试验的基础上,对该菌发酵过程作了初步放大试验(10L全自动发酵罐),得到F0238发酵过程的动态曲线。动态曲线反映了在一个发酵周期内,发酵液的pH值、DO值及残糖的降低趋势和生物量与抗菌产物量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红酵母NZ-01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红酵母菌株NZ-01为试验菌株,研究其发酵工艺与中试生产。采用摇瓶发酵优化的方式,研究培养基组分与发酵工艺条件对该菌发酵的影响,并进行中试放大生产。结果显示,该菌最适生长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0g/L,蔗糖10g/L,酵母膏10g/L,牛肉膏2.5g/L;色素合成最适培养基组分为葡萄糖15g/L,蔗糖10g/L,酵母膏2.5g/L,牛肉膏5g/L。最适生长起始pH值为6.0,最适接种量为8%,生长周期为44h;最适色素合成起始pH值为7.0,最适色素合成接种量为8%,色素合成周期为48h。发酵优化后的色素产量3.88μg/mL较优化前1.71μg/mL提高了127%。中试产量达3.05μg/mL。红酵母菌NZ-01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可以应用于中试生产虾青素,有规模化生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玉米水解糖液体培养灵芝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化液体培养灵芝的发酵条件,提高多糖产量。方法:采用玉米水解糖为主要成分的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赤芝G22菌株液体培养过程中影响多糖产量的发酵温度、摇床转速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经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了多糖高产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7℃、摇床转速170r/min、培养基初始pH值6.5、发酵时间144 h。结论:通过优化液体发酵条件,可显著提高灵芝多糖的产量。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液体培养G22菌株,灵芝总多糖产量由1.851g/L提高到2.439g/L,提高了31.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纤维堆囊菌(Sorangium cellulosum)So F5-76在5 L发酵罐水平上发酵生产埃博霉素B的基本工艺参数,具体考察了接种量、搅拌转速、通气量、添加消泡剂及补糖等5个工艺参数对埃博霉素B发酵产量的影响。最后确定发酵罐基本发酵条件为接种量9%,搅拌转速180 r/min,空气流量3.5 L/min,消泡剂种类选择Antifoam B聚醚类消泡剂,补糖控制在发酵液糖浓度为0.2 g/L,在此条件下埃博霉素B的产量可达25.6 mg/L。  相似文献   

19.
中华稻蝗内生菌SDLH抑菌物质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作者实验室前期分离到的一株中华稻蝗内生菌SDLH,可产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强烈抑制作用的的活性物质,本文对该菌株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条件进行探索,以期得到最优化发酵条件,提高抑菌活性物质的产量.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及回归分析方法寻求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成分和优化pH、温度、接种量、种龄、装液量、转速等发酵条件.结果: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α-乳糖2.00g,胰蛋白胨12.00g,酵母膏5.00g,NaCl 3.50g,K2HPO4 3.68g,KH2PO4 1.32g,dH2O 1000mL,pH7.0.培养条件为pH6.8,温度30℃,接种量10%,种龄24h,250mL三角瓶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50r/min.结论:得到了该菌株产生抑菌物质的最优发酵条件,为下一步规模发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嗜线虫致病杆菌 (Xenorhabdus nematophilus)产生抗生素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 ,同时对该菌代谢过程 p H值、还原糖、总糖、氨基氮与抗生素产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筛选该菌对碳源和氮源的要求 ,用正交试验初步确定了该菌产素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和条件为 :玉米粉 1% ,大豆粉 3% ,蔗糖 1% ,蛋白胨 1.5% ,KH2 PO4 0 .0 2 % ,Mg SO4 0 .2 % ,活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