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省10年来熊类资源的分布及变动趋势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熊类是大型动物,其毛皮、油脂以及胆、掌、肉等都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在黑龙江省林区,熊类历来是重要的狩猎对象。然而,熊是大型猛兽,每被击伤或受惊扰,常凶猛袭人,故猎熊并非易事。历史文献中曾记载:“熊矫捷而罴憨猛,皆兽之绝有力者”,又说,“刺虎者,不过五人一排…刺熊罴,非十人不能胜。盖其力倍于虎也”(《满洲源流考》)。现在,黑龙江省的猎人,通常是在冬季待熊在树洞或地穴中冬眠时进行猎杀,即猎取洞中冬眠的熊,俗称“掏仓子”,或在春季捕捉刚出洞的幼熊,故每年都有一定的猎取量。  相似文献   

2.
银钟花(Halesia macgregorii Chun),属被子植物,安息香科(Styracaceae)、银钟花属(Halesia)。稀有,为国家3级保护植物。现状银钟花(Halesia),全世界共有6种,其中北美产5种,我国仅产1种,分布于华东、华南和华中各省(区)。我国的银钟花植物,最早由我国著名植物学家秦仁昆先生在浙江最南部与福建北部交界的泰顺县(Taishun Xian)的东北麻平山区发现。接着先后在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和浙江等省(区)的山地林中陆续发现,目前都是间断星散分布在海拨300米以上的山脊坡地林窗中、也还没有发现重大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地处温带,景观复杂,熊类资源曾很丰富,直至本世纪50年代,熊在我国各地乃系较常见的大型兽类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大力开发新的自然生态系统,使原有的一些生态系统遭严重破坏,森林砍伐严重,致使熊的栖息环境大大缩小,更令人痛心的是许多地方,为了取熊胆和防害兽为名任意捕杀,时至今日,我国熊的数量大减,近年来国家虽然采取一些法律措施加以保护,但效果不显著。这是引人注意的一个课题。然而熊胆是医学上用途很广,药效显著的名贵药材之一。为了保护自然  相似文献   

4.
亚洲黑熊 (Ursus thibetanus) 与人类之间的冲突普遍存在。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人熊冲突严重威胁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因此研究人熊冲突现状是了解其发生机制并提出缓解冲突措施的基础。我们于2019年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对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片区周边社区的79位居民进行了人熊冲突相关的调查。结果表明亚洲黑熊在高黎贡山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肇事类型按发生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破坏农作物 (119起)、捕食家畜 (43起)、损害蜂箱 (40起) 和伤人 (5起)。亚洲黑熊造成受访者经济损失最多的肇事类型是捕食家畜 (799 200元),之后依次为损害蜂箱 (309 300元) 和破坏农作物 (298 790元)。在高黎贡山保护区周边社区亚洲黑熊肇事的高峰期是每年的7—9月。在高黎贡山东西两侧亚洲黑熊肇事特征明显不同:东坡以破坏农作物为主,而损害蜂箱在西坡最常见。居住在高黎贡山西坡的村民比在东坡的村民对亚洲黑熊持有更为消极的态度,但消极的态度没有导致他们对黑熊进行报复性捕杀。此外,在高黎贡山周边社区72.0%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当地有偷猎黑熊的事件,98.6%的受访者表示没听说过熊产品交易事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未来也没有使用熊产品的意愿。本文分析了高黎贡山保护区保山片区周边社区人熊冲突的现状,探讨了人熊冲突的空间和时间格局,为在高黎贡山开展缓解人熊冲突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余刚  杨营 《四川动物》1992,11(4):34-34
1991年在都江堰市九甸坪繁殖场和四川养麝研究所对13头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进行了人工授精,其中1头于1992年2月产1胎1仔,现报道如下。1 采精选体重100kg以上,年龄3岁以上的雄性未手术熊、取胆淘汰熊、取胆熊。用广东省科学院实验工厂生产的DCE—2型电刺激釆精器采精。方法为氯胺酮常规麻醉黑熊,固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部武夷山风景区苔藓中的缓步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潼 《动物分类学报》2008,33(2):348-353
记述了采自中国东部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区苔藓中的缓步动物11种,包括:日本棘影熊虫Echiniscus japonicus Morikawa,1951中国东部新纪录种;结痂棘影熊虫Echiniscus scabrospinesus Fontoura,1982中国东部新纪录种;华美假棘影熊虫Pseudechiniscus facettalis Petersen,1951中国东部新纪录种;迟缓小斑熊虫Milnesium tardigradum(Doyère,1840);埃卡门大生熊虫Macrobiotus ariekammensis Weglarska,1965中国东部新纪录种;节值大生熊虫,模式亚种Macrobiotus harms worthi harmsworthi Murray,1907;华丽大生熊虫Macrobiotus richtersi Murray,1911;陆栖大生熊虫Macrobiotus terricola Miheli,1949;异常拉玛熊虫Ramazzottius anomalus(Ramazzotti,1962)中国新纪录种;肥曲拉玛熊虫Ramazzottius oberhaeuseri(Doyère,1840);黄色具矛熊虫Doryphoribius flavus(Iharos,1966)中国东部新纪录种。所有的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我国熊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熊是大型兽类,历史上人类与熊的关系很密切,我国劳动人民对熊的认识和猎取利用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采用近代动物分类学方法研究我国熊类的,最初还是一些外国人。1853年,Blyth根据得自我国西藏拉萨的棕熊标本命名为Ursus< pruinosus,Swinhoe(1864)将台湾的熊标本订名为Ursvs formosanus,Gray(1867)则依据一个活的由我国北部运到英国伦敦动物学会公园的棕熊订名为Ursus lasiotus,后来,Heude(1901),Pocock(1914,1932,1941 Sowerby (1920,1923) Howell (1928,1929),Allen ( 1929,1938 ) , Schwarz ( 1940)等人相继对我国的熊进行了研究。由于他们多依据个别标本订名,现在看来所发表的许多种实际上并不存在或仅是亚种,而绝大多数亚种则是某一亚种的同物异名,因而,也给我国熊的分类带来某些混乱。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部的晚二叠世地层相当发育并产有丰富的菊石和鹦鹉螺化石。赵金科等(1978)曾对华南晚二叠世菊石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关于鹦鹉螺,限于标本,仅描述了部分保存较好的。近年来,在安徽、湖南、广西又陆续发现一些鹦鹉螺化石,其中有的保存相当完整,特在此文予以报道。头带角石科鹦鹉螺是二叠世常见的化石,本文新建的Nodonautilus gen.nov.与Neoclavinautilus gen.nov.即属于此类。这类鹦鹉螺的壳面往往饰有发育的肋与瘤,有时骤然一看,与假提罗菊石类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果标本好,保存有缝合线则就不难区分,因为鹦鹉螺的缝合线远较菊石的简单。 Permonautilus属系首次在我国发现,这类鹦鹉螺很特征,即在近口部处脐缘迅速向侧部  相似文献   

9.
湖南新邵早石炭世岩关阶一个新的三叶虫及其卷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的三叶虫,属砑头虫科(Proeti-dae)。砑头虫类是三叶虫中的一个大类。有意义的是,当三叶虫在晚古生代渐趋消失时,砑头虫类则恰是一个兴旺时期,而且分布广泛,因此是地层(特别是石炭系)对比中的重要标准化石。在欧洲,有许多学者专门从事砑头虫的研究,论著颇多。过去,我国在这方面采集少,因此起步较晚。从我国各地的陆续报道(各大区古生物图册)中看,砑头虫类三叶虫在我国石炭纪地层中含量亦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10.
新疆北部地区动物地理区划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北部地区的动物地理区划,至今没人专门做过。在郑作新、张荣祖(1959)提出的我国最早的全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正确地把准噶尔盆地动物区系划归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的西部荒漠亚区,并指出它同东部草原区系有明显区别,也与天山区系很不相同,把后者单独划为天山山地亚区。同时,根据阿尔泰区系与东北大兴安岭动物区系相似,而把它附在东北亚界东北区的大兴安岭亚区。张荣祖、赵肯堂(1978)对全国区划做了修改,但有关新疆北部的区划部分全无更动。  相似文献   

11.
南充地区处于四川盆地中部,嘉陵江中下游,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是我国著名的产蜡区。过去只广安县有少量白蜡虫繁育,1962年扩大引种成功,逐步在全区推广,到1973年全区12个县都能产白蜡虫种虫,产虫33万斤,产蜡30多万斤,分别占全省虫、蜡产量的50%以上,1979年全区产虫达45万斤,名列全国第一,从而改变了“蜡区不产虫,虫区不产蜡”的局面。生产实践证明,南充地区白蜡虫世代稳定,雌雄虫生长发育正常,都是优质良种。(表1)表1不同地区白蜡虫主要生物学指标对比中囊大小(毫米)怀卵量(粒)性比(♂:♀)虫源测定人长宽高平均最多最少平均最高最低南充昭…  相似文献   

12.
刘友樵 《昆虫学报》1963,(3):345-353
我国的松毛虫种类已知的有13种, 是世界上已记载的松毛虫种类最多的国家。 根据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历年来在国内所收集的松毛虫种类和分布的资料, 结合已知主要松树种类的天然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显示出松毛虫不同种类的地理分布与其寄主植物的天然分布有着密切的相关。例如西伯利亚松毛虫的分布只限制在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黄花松的天然分布范围里, 油松毛虫在油松分布区, 赤松毛虫在赤松分布区, 云南极毛虫在云南极分布区以及马尾松毛虫在马尾松分布区等。 由于这些松树种类彼此间的天然分布界限十分明显而基本上少有重迭, 因此试将我国东部地区松毛虫不同种类的地理分布按照其寄主植物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五个松毛虫区: 一、东北部分 北界大兴安岭, 南至安东—沈阳线(相当于全国一月份平均-12℃等温线), 是西伯利亚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兴安落叶松和黄花松天然分布所在地。故名1)西伯利亚松毛虫区。 二、华北部分 北界西伯利亚松毛虫区, 南至淮河流域(相当于全国一月份平均0℃等温线), 是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油松和赤松的主要分布所在。因此可分为2区: 2)油松毛虫区 主要位置在冀热山地和黄土高原东部, 是油松毛虫分布区, 是油松分布所在地。 3)赤松毛虫区 主要位置在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渤海湾沿岸, 最南直到苏北连云港, 是赤松毛虫分布区, 也是赤松和黑松的主要分布所在地。 三、华南部分 北界油松毛虫和赤松毛虫区, 南至南海沿岸, 东到台湾, 西至昌都、波密。松毛虫种类较多, 有马尾松毛虫、云南松毛虫、思茅松毛虫、西昌松毛虫等。松树种类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等。从中又可分为2区: 4)马尾松毛虫区 占华南的绝大部分, 东至台湾, 西至大相岭东坡, 西南至贵州毕节, 是马尾松毛虫分布区, 也是马尾松分布所在地。 5)云南松毛虫区 主要在四川西部和云南省境内, 是云南松毛虫、西昌松毛虫和思茅松毛虫主要分布区, 也是云南松、思茅松分布所在地。 以上划分不仅可供各地识别松毛虫种类或采取防治时之参考, 而且还可以为进一步发现新的松毛虫种类和探索种下问题以及发生规律研究等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是我国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划定的重要区域,辽宁省境内目前并无此类优先区,弥补相关缺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生态系统保护、人类影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划3个准则层7个指标进行计算,依次获得辽宁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指标值、准则层值和优先区识别综合值,结合辽宁省县(市)行政边界和自然保护区边界数据,确定了辽宁西部和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建议地域范围。其中,辽宁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为12951 km2,森林覆盖率为53.6%,包括9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以水土保持作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辽宁东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为20057 km2,森林覆盖率为78.9%,包括8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以水源涵养作为区域重要生态功能。上述优先区是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的集中分布区,也是辽宁省重要生态系统的分布区,亟待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沙漠地区植物区系的发生与形成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对前人的“关于我国沙漠地区的植物区系的发生和形成”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概括,井着重对我国沙漠地区起主导作用的古地中海、中亚及蒙古区系成分中有影响的植物属种及其迁移途径进行了分析。我国沙区大部在老第三纪已形成了亚热带旱生植物。但由于地域辽阔,其形成既非统一的古老性,也不全年轻,而是因地而异。本文根据(1)地理位置、地形、受古地中海海浸海退、冰川的消长、高山的屏障作用、距海洋的远近以及印度板块的影响,(2)区系成分中的特有属种、寡种属,特征种、间断分布等,将我国沙区分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阿拉善荒漠、东部草原区沙地五片,并讨论了其区系成分的来源及形成时期。准噶尔植物区系在第四纪形成,中亚成分占主导作用。塔里木盆地植物区系在老第三纪就已发生,第三纪形成,第四纪有新发展。柴达木盆地在新第三纪上新世已形成温带荒漠,第四纪有新发展。阿拉善荒漠植物区系在第三纪已形成,第四纪也有新发展。东部草原区沙地第四纪在几个中心同时发生,其成分包括蒙古、亚洲中部、东亚、华北等区系。  相似文献   

15.
<正> 本文报道了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熊胆汁中牛磺酸及氨基酸进行分析的方法,并对天然熊胆汁与人工引流熊胆汁中牛磺酸及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情况进行了研究。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系属哺乳纲(Mammalia)食肉目(Carnivora(熊科(Ursidae)动物,我国多数地区均有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是全国主要人工林区之一。其中针叶人工林以落叶松(Larix)为主,全省约有4万公顷,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山区(属长白山系)。落叶松是主要速生用材树种,很有发展前途,但由于现有林分多属纯林,极易发生松毛虫(Dendrolimussibiricus)、落叶松鞘蛾(Coleophora laricella)等虫害。  相似文献   

17.
关于北方狭口蛙的个体发育的研究,李汝祺曾在1934年发表过有关早期胚胎发育的观察(Li Ju-Chi,1934)。1958年江先群与李汝祺(1958)又发表了有关鳃和肺的发生与发展的研究。随后在1959年林志春与李汝祺(1959)又做了食物对其消化系统发育影响的分析。在所有这些研究中,作者们一再指出,如果从形态、生理和生态三位一体的角度来研究个体发育,任何器官的发生与变化都是有其适应的意义的。而作为把以上三方面结合起来的一种研究材料,北方狭口蛙是相当适合的,因为它发育速度不仅快,而且它在发育上所需要的条件也很特殊(Li Ju-chi,1934)。  相似文献   

18.
四种鹿的染色体组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鹿(Ccrvus canadensis macneilli Lydekker)又称“白臀鹿”。是产在我国西藏、新疆和青海交界处及甘肃西部的一种大型鹿,它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东北马鹿(Cervus canadesisxanthopygus Milne-Edwards)也是马鹿的一个亚种,产在西伯利亚东南部、蒙古东部和我国的东北。爪哇鹿(Cervus timoriensis timoriensis Blainville)产于西印度群岛的摩鹿加、爪哇等岛,是鬣鹿的一个亚种。日本梅花鹿(Cervus nippon nippon Temminck)产自日本列岛。日本梅花鹿的染色体组型据1968年报道为2n=66、67;其余三个亚种(青鹿、东北马鹿和爪哇鹿)的染色体组型目前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9.
湖北川桂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川桂 ( Cinnamomum wilsonii Gamble)是中国特有植物 ,主产湖北、四川和湖南 ,在广西、广东、江西和陕西等省区也有分布 ,资源贮量相当丰富。由于其各部位器官均含有挥发油 ,具有比较浓烈的药香气味 ,我国民间历来习惯于利用川桂作为辛辣类佐料 ,烹调制作食品 ,或当作桂皮类中药材用以治疗疾病。因此 ,关于川桂挥发油 (精油 )的化学组成颇为引人关注。我们曾经研究报道过 ,湖北长阳和咸丰两县产川桂叶精油的主成分均为柠檬醛 ,其含量分别高达77.99%和 86.47% [1]。另据报道 ,四川产川桂叶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 ( 2 4 .1 4% )和 1 ,8-桉叶…  相似文献   

20.
异色瓢虫与隐斑瓢虫的区别及其色斑型和横脊的频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国跃 《昆虫知识》2010,47(3):568-575,F0004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和隐斑瓢虫H.yedoensis(Takizawa)是亲缘关系很近的姐妹种,在中国(北京到南岭,西至甘肃南部和西藏东部)、日本(北海道以南)和南韩等地同域分布,常常在松树等植物上共存。长期以来,隐斑瓢虫被认为是异色瓢虫的一个异名。有时从外形上很难区分这2种瓢虫,因此对于依据野外数据,分析异色瓢虫色斑型和鞘翅横脊的发生频率及小进化会产生一些错误。本文从没有隐斑瓢虫分布的东北地区的材料及其他数据,报道异色瓢虫的色斑型及鞘翅横脊发生频率。异色瓢虫的花斑型在我国东部地区(从东北至广东北部,西至甘肃和云南)发生率很低,而在新疆西北部发生率较高。鞘翅横脊的发生率从东北佳木斯的98.85%降低到云南大理的78.26%。本文列出了区分这2种瓢虫的形态特征及自然分布。如果鞘翅具横脊,则属于异色瓢虫,但如果标本来自2种瓢虫的共存区,鞘翅没有横脊,鞘翅的斑纹呈花斑型、四窗型或二窗型,则很难从外部形态上对它们进行鉴定。但这2种瓢虫的幼虫很容易区分。本文还提供了2种瓢虫的雄性外生殖器形态图、幼虫和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