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德”(得 音译)本意为健康,在藏语中“姑述德唐”则指贵体体育的意思。例如,为了祝福子女一生平安、幸福成长,父母常常为自己的女儿取名叫德吉,而在藏语中“德吉”但是幸福、吉祥的意见。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也会经常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一词来相互问候、相互祝福。  相似文献   

2.
在藏语里“巴”则为工作人员的意思。因此,由“潘、得、巴”这三个藏语字线所组成的“潘得巴”一词的意见为福利员(为社区谋福利的人)的意见。既指帮助别人、为人行善、助人为乐的人。 云来云去,太阳总在那里。 全部考察20多天,采访近百人,涉及共20多个村子和部门。从普通的放牧老人到村妇女主任、村支部书记以及绒布寺的阿尼:从牧区、河谷、雪山、湖畔到新的居民点:闯泥潭、遭车坏、人消瘦、住帐篷、宿地震危房.珠峰自然保护区首次自然与文化综合考察队历经风霜雨雪。而社区管理潘得巴项目考察小组则重新梳理和开启了潘得巴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3.
在生物课的学习过程中,常见有许多同学乃至个别教师在作业、试卷、读书当中,将“膈膜”写作“隔膜”,将“栅(zha)栏组织”读作“栅(shan)栏组织”。笔者在此提出异议与各位同学及同仁商榷。“膈”,也叫“横隔膜”,是人和哺乳动物的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膜结构,它是一块骨路肌,属于名词。而“隔”是“分开”、“间隔”的意思,属于动词。因此,人和哺乳动物胸腔和腹腔的特有结构应是“隔”,而不是“隔”。关于“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读音、两种解释:(l)栅(Zhd):[栅栏」:用铁条或木条做成的类似篱笆而较坚固…  相似文献   

4.
高渭清 《化石》2002,(1):22-22
在形形色色的古生物世界里 ,有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动物 ,它的名字叫旋齿鲨。多年来 ,人们所能见到的只是它奇妙的、螺旋排列的牙齿(古生物学称之为“螺旋齿”) ,真正完整的骨架目前还没有发现 ,因此 ,它的“神秘”引起了很多古生物专家及古生物爱好者的关注。旋齿鲨的学名Helicoprion。“Helico”一词在希腊语中是“螺旋形的”或“环状的”的意思 ,“prion”是“锯子”的意思 ,“Helicoprion”的组合意思是“环状的锯子”。可见 ,这个学名对螺旋齿的外观做了形象的比喻。迄今为止 ,对于旋齿鲨的研究已有…  相似文献   

5.
运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云南省迪庆400例康巴藏族成人和西藏林芝507例卫藏藏族成人进行了体型研究。卫藏藏族男性(5.0-6.2-1.1)和康巴藏族男性(4.4-5.1-1.6)均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卫藏藏族女性(5.7-6.1-0.8)和康巴藏族女性(5.6-5.7-1.1)均为内胚层-中胚层均衡型体型。总体上看,卫藏藏族和康巴藏族体型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卫藏藏族男、女性和康巴藏族男、女性都属于身体线性度低,骨骼、肌肉发达,体脂丰满的体型。卫藏藏族男性、女性比康巴藏族男性、女性的脂肪更多一些,肌肉、骨骼更发达一些,体态更丰满一些。本文从藏族族源的形成以及生活环境的视角,探讨了同为藏族的卫藏与康巴藏族之间体型的异同,和同为生活在高海拔族群间体型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结果提示藏族具有中国北方民族的体型特征。藏族的多脂肪,骨骼肌肉发达,身体粗壮的体型特征也是对高原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6.
在我所查阅的英汉词典和英汉医学词汇中 ,apnea都被译为“呼吸暂停” ;不少专业书刊 ,也沿用此译法 ,我认为不够妥当。原文apnea中 ,没有“暂停”的意思。a 在希腊文中是表示“否定”的构词成分 ,汉语的意义是“不” ,或“无” ,或“缺”。pnea也是希腊字 ,意思是“呼吸”或“风”。所以 ,apnea应译为“无呼吸”或“呼吸停止”。Dorland医学词典对apnea的解释就是cessationofbreathing。两本德文词典 (Real和Pschyrembel)对该词的注解也都是Atemstillstand(呼吸停止 ) ,都没有“暂停”的意思。可见 ,把apnea译为“呼吸暂停” ,不符合原文…  相似文献   

7.
<正> 在昆虫学术语中,近年常出现一些不恰当的简化语,如将“防治效果”简化为“防效”,“防效率”;把“农业昆虫”简化为“农昆”,“普通昆虫”简化为“普昆”等,都是不恰当的。 因为“防”字如单独使用,只能作“预防”解释,“治”才是杀除的意思。预防的效果,不像用药或其他措施把虫杀死了多少那样显著,一般也不好用百分率来表示。而更重要的是普通所谓的“防”或“防效”,都是说的用药剂或用其他方法治虫和治虫的效果,实际是“治”而不是“防”。这方面的实例在有关杂志、书刊上是较多的:例如把用呋喃丹治稻蓟马的死亡率称为“防  相似文献   

8.
周士航  牛东伟 《化石》2023,(4):61-64
<正>2019年4月,《自然》杂志报道了Florent Détroit和Armand Mijares等在菲律宾卡劳洞穴(Callao Cave)发现5万年前人属新种化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卡劳洞穴遗址坐落在一个被誉为菲律宾“洞穴王国”的城市——菲律宾北部的吕宋岛卡加延(Cagayan)省佩尼亚布兰卡自治市(Pe?ablanca),城市名字是由两个西班牙语单词组合而成,它的字面意思是“白色的岩石”或“白色的石头”,这是因为从远处可以看到,沿着皮纳卡纳万河(Pinacanauan River)畔的山脊上排列着明显的白色石灰岩。  相似文献   

9.
蕲蛇酶对大白鼠和家兔实验性脑血栓的溶栓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广芬  王晴川 《蛇志》1997,9(3):6-8
采用血小板聚集诱导剂二磷酸腺苷(ADP)加肾上腺素(Ad)从家兔颈内动脉或大白鼠颈总动脉注入,以形成脑血栓,2h后各组动物分别从静脉给予不同剂量蕲蛇酶(150、300和600mg/kg),阳性对照药潘生丁(10mg/kg)及空白对照生理盐水(1ml/kg)。以脑组织对伊文思蓝通透性改变及脑组织切片计算血栓数目为指标,判断蕲蛇酶对血栓的影响。结果不同剂量蕲蛇酶组对大鼠或家兔的实验性脑血栓均比生理盐水组血栓消褪加快,形成的血栓数目减少,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亦明显减少;潘生丁组亦显示促血栓消褪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当今,人们对野生植物的食用之风日盛,不仅大量山野菜上了高级饭店的餐桌,而且为了避免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的危害,来自野生植物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倍受青睐。但有关专家对其中许多种类的食用安全性也提出了置疑。前人的经验和现代临床药理试验表明,如果使用不当,“天然食品添加剂”对我们的健康也会造成严重威胁。首先,对于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植物种类要经过严格筛选和专家鉴定。植物种类选择不当或识别错误,是造成不安全的最大隐患。例如:在我国华东到西南的许多地区,有用杜鹃花科植物乌饭树(VaCiniumb。teatum)的叶捣汁作色素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界有许多可以治病的青草药。我校所处闽西山区,民间传统就有用青草药治病的习惯。如:用鲜“鱼腥草”(蕺菜)治痢疾,“风草子”(爵床)治伤风感冒,用“苦斋”(白花败酱)制凉茶等等。本人通过对生物课及自然选修课教学经验的总结,结合“园丁科技...  相似文献   

12.
贞佑 《生命世界》2008,(8):74-75
菱角属芰科(菱科),古人称之为“芰”、角菱、菱芰。中医典籍里称其为“芰实j各地又称菱实、红菱、水菱、菱果,又因为它的味道与栗子类似,所以中西方都曾称它做“水栗子”或“水栗:又因它外形有“角:人们也常称它“菱角”。此物原生于欧洲与亚洲,长于池塘、河沼中,只要是温带气候的湿泥地,例如池塘、沼泽,都是它的适宜生长地。  相似文献   

13.
《生物技术通讯》2001,12(1):S4-S6
1 稿件内容   本刊登载生物技术各类学科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技术方法、综述、信息交流、知识介绍等文章。所有来稿都应是没有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的,为了作者的学术道德声誉,请不要一稿多投。研究论文应为原始研究工作报告;研究简报是为争取时间以简要的形式发表的具有重要结果的原始研究工作报告。研究论文中英文兼收。用英文撰写的研究论文,请附上较英文摘要更为详细的中文摘要。为充分利用版面,本刊欢迎有关生物技术的科学新闻、简讯、学术活动通知、书评、短评、启事等。 2 投稿要求   来稿请附作者工作单位的推荐信,一式两份,其中一份可以是复制品,并请附文稿软盘。请另附纸写明稿件联系人详细通讯地址(包括邮政编码、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第一作者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等)。来稿正文请用小4号字通栏打印,行距适当宽松,数字与单位之间请空一格。请特别留意区分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希腊字母、罗马字母等。   作者来稿发表后,其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文责由作者自负,本刊有权将刊物制成光盘版或被其他正式出版的光盘版学术期刊以及数据网站收录。作者如不同意将自己的文章编入上述光盘或网站时,应在投稿时声明,否则视为同意。 3 行文格式 3.1 文题   文章题名应言简意赅,方便检索,不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宜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题名,尽量避免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请在文稿首页地脚标注课题基金来源及项目号。 3.2 作者   文章署名人应是对文章全部或部分内容作出主要贡献,并能对内容负责的人,应征得各人同意。在不泄密的前提下作者工作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及所在城市和邮政编码。请用脚注标明联系人。 3.3 摘要   除短篇文稿以外,其它稿件(包括综述)均应有中、英文摘要。   摘要以第三人称撰写,内容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及摘要内容。英文摘要文题的首字母大写,其余部分小写(专有词汇例外)。请注意英文摘要中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写法为先姓后名,姓和名的首字母均大写,复姓和双名间均不加连字符,但会产生歧音的可加“′”区分,例如“Wang Xiaobing”、“Chen Xi′an”、“Liu A′nan”、“Ouyang Hong”等。 3.4 关键词   每篇文章应选取反映文章内容的关键词3~8个。关键词分别列在中英文摘要之后。关键词应尽量从最新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Medical Subject Headings)中选用,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3.5 正文   引言只概述基本原理、研究背景、有关工作、研究目的等。正文部分一级标题一般为“1 材料和方法”、“2 结果”、“3 结论”,请左齐顶格顺序编排。二、三级标题如“1.1 菌株与质粒”、“1.2.1 cDNA第一链的合成”等也左齐编排。一、二级标题后的内容另起行,三级标题与正文之间空2个汉字距。三级以下可用(1)、(2)、(3)等区分段落。文中叙述性内容分级可用圈码如①、②、③等。 3.6 脚注   脚注在正文首页地脚,内容应顺序包括经费(基金)来源及项目号、第一作者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等,以及原工作单位或现工作单位)、联系人(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等)等。 3.7 名词   科学名词、术语请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英汉-汉英生物化学词汇》、《英汉生物物理词汇》、《英汉化学化工词汇》、《医学名词》以及各学科门类专业词汇等新近版本中的汉译名词,一般不必再出现英文写法。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个别有争议的译名或无译名的附原文。外国人名、地名,生物学名可用原文,如用中文,应用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惯用译名。国际通用或上述名词汇编中已有的缩写词,可直接引用;但为了方便读者,除常用缩写外,在摘要和正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应先写出中文名词,再在括号中写出原文及缩写词。另外,本刊建议,表示基因座名称的英文缩写用斜体小写,基因位点用正体大写,突变或等位基因的符号或数字用正体,例如“大肠杆菌aroG基因”、“突变基因argSΔr245”;表示蛋白质名称的英文缩写用正体,首字母大写或全部大写,例如上例突变基因表达产物为“ArgRSΔR245"。限制性内切酶的前3个字母用斜体表示,例如“EcoRⅠ,HindⅢ”等。 3.8 单位符号   量和单位的名称和符号请按国家标准GB 3100~3102—93《量和单位》书写。如:(1)溶液浓度用mol/L表示,而不是M、N;(2)相对分子量单位为“1”,即不需要书写kD;(3)转数用r/min表示,而不是rpm;(4)用百分数表示的物质浓度,其单位必须是“1”,即B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质量之比,或B物质的体积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例如75 ml 乙醇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水溶液,可表示为“75%乙醇”;而B物质的质量与混合物的体积之比不可用百分数表示浓度。如5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00 ml溶液,不能表示为“5% NaCl”,而应是“50 g/L NaCl”;(5)在一个组合单位中,不得有1条以上的斜线,如“g/L/h”应改为“g/L-1h-1”或“g/(L*h)”;(6)图表中表示数量的量和单位时,应采用“量/单位”的标准化形式,即把物理量符号写作分子,单位符号写作分母。如“t/h”(时间,单位“小时”),“p/kPa”(压力,单位“千帕”),Mr(相对分子质量,单位为1,不标出)。 请注意,量的符号为斜体字母表示(除pH用正体外),例如m(质量)、λ(波长)、T(热力学温度)、θ(摄氏温度)、U(电压)等。为表示不同的限定条件,量符号可设下角标,例如Mr为相对分子质量、物质B的质量浓度表示为“ρB/g*L-1”,物质B的量浓度表示为“cB/mol*L-1”。无论量浓度或质量浓度,一般使用“L”(升)作为浓度基准单位;(7)光密度(吸光度)量符为斜体D,如D292nm;(8)带长度单位的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例如30 mm×40 mm×50 mm不能写成30×40×50 mm,也不能写成30×40×50 mm3。 3.9 数字的使用   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计数和计量的数字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不是表示科学计量和具有统计意义数字的一位数可以用汉字,例如:四种产品、三本书、两次检查等。4位和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留适当空隙。   数值的修约不能采用“四舍五入”法则,应为“4舍6入5看后,5后有数进上去,5后为零向左看,左数奇进偶舍弃”。例如:修约到一位小数,12.149修约为12.1;12.169修约为12.2;12.152修约为12.2;12.150修约为12.2;12.250修约为12.2。   数字的增加和减少要注意用词的概念,增加可用倍数或百分数,如原来为100现在为200,应为增加了1倍或增加了100%;减少不能用倍数,只能用百分数或分数表示,如原来为100现在为50,应为减少了50%或减少了1/2,不能用减少了1倍。   数值范围的表示形式,例如: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至5×109应为3×109~5×109,或(3~5)×109,不能写成3~5×109;60%至70%应为60%~70%,不能写成60~70%。 3.10 统计学符号   统计学符号均为斜体,本刊常用统计学符号如下: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概率用英文大写P。 3.11 图表   应将照片和插图的复印件贴在正文中,原图请另行包装,以防皱折、污损或丢失;照片图上不要用手写字;请用铅笔在图稿背面注明图序号及上下方向。插图及照片可采用≤10 cm×10 cm(线条较少的简单插图)或≤21 cm×21 cm大小。图题、图注输入正文中图的位置下面。图中的文字数字如相对分子量、条带编号等请在正文中标出。函数图、质粒示意图等图中的文字、符号、数字等用五号字,英文字体用“Times New Roman”。照片应反差明显,主题突出。   表格请使用“三线表”,不用竖线。表中不能用“同上”、“同左”、“″”和类似词语,一律填入具体数字;如无此项可空白;未发现用“…”;结果为零用“0”。 3.12 致谢   对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进行某项工作的辅助人员,以及给予指导、提供资助者,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原则上应征得被感谢人的同意方可提名致谢。致谢内容应置于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 3.13 参考文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即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标出。未正式公开发表的文章、著作、数据以及个人通讯等不能作为文献引用,但可在正文中叙述时引用(个人通讯的内容需征得对方同意)。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已被期刊或出版社接受,但尚未出版的文章、专著可列入参考文献,应在刊名或出版者后用括号注明“在排印中”或“in press”。   引用期刊的格式为:   著者. 题(篇)名. 刊名, 出版年,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   引用专著(书)的格式为:   著者. 书名. 版本(第1版可省略).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所在页)   引用专著中析出的文献时格式为:   析出责任者. 析出篇名. 见(In): 原文献的责任者. 原文献题名. 版本.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   引用会议论文集的格式为:   著者. 题(篇)名. 见(In): 文集的编者. 文集名, 会议名, 会址, 开会年.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页次   引用专利文献的格式为:   著者. 题(篇)名. 专利国别, 专利号, 出版日期   文献著录举例如下:   1 张大兵,姜育蕾,吴祥甫等. 人乳铁蛋白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8, 30(6): 575~578   2 Claessens M, van Cutsem E, Lasters I et al. Modelling the polypeptide backbone with ‘spare parts' from known protein structures. Protein Eng, 1989, 2: 335~345   3 Weinstein L, Swartz MN. Pathologic properties of invading microorganisms. In: Sodeman WA eds. Pathologic physiology: mechanisms of disease. 8th ed. Philadelphia: Saunders, 1974. 457~472   4 汪敏刚. 支气管哮喘. 见: 戴自英主编. 实用内科学. 第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833~840   5 吴川灵. 论高校学报模式的改变. 见: 邹宜昌, 陈国治, 钱俊龙等编. 上海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论文集, 上海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上海, 1994. 上海: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4. 16~19   6 0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剂的制备方法. 中国专利, 881056073, 1989 07 26   7 Howland D. A medel for hospital system planning. In: Krewernas G, Morlat G eds. Actes de la 3eme conference internationale de recherches operation nelles, Oslo, 1963. Paris: Dunod, 1964. 203~212   请特别注意著录参考文献中西文作者名时,姓在前名在后,其姓的首字母大写,名仅用大写首字母缩写。例如“Bernard Shaw”应著录为“Shaw B”,“Ludwig von Beethoven”应著录为“von Beethoven L”,“Peter Ilych Tchikovsky”应著录为“Tchikovsky PI”。 4 其它   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的2个月左右通知作者是否被接受。本刊有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的编辑权。来稿请自留底稿,对不采用的稿件,本刊将退还作者。稿件录用后编辑部将通知作者交寄版面费,文章发表后酌付稿酬,并寄送当期刊物。   本刊通讯处: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东大街20号 《生物技术通讯》编辑部   电话:010-66948856;传真:010-63895646   电子信箱:yanmf@ns.glc.cn.net biolett@bj163.com  相似文献   

14.
寡糖的含义及作用和在改善肠道内环境上的意义(上)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寡糖的含义及作用和在改善肠道内环境上的意义(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后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虽然很早就有用半乳糖苷果糖治疗肝昏迷的报告,但当时尚不知其机理及半乳糖苷果糖与“肠内细菌群”(以下简称“肠内菌群”)的关系。日本的光冈知...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在《中国伊朗编》中曾高度称赞中国人向来乐于接受外人所能提供的好事物,“采纳许多有用的外国植物以为己用,并把它们并入自己完整的农业系统中去”。这一段“采纳和吸收”的过程常被我们忽视,然而,它对于中国农业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却着实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化”的生活黄瓜(胡瓜)、大蒜(葫)、  相似文献   

16.
有机硅橡胶固定化细胞进行的生物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硅橡胶固定化细胞进行的生物转化潘冰峰,戴学倩,冯青,李祖义(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200032)关键词硅橡胶;白地霉;固定化细胞;生物转化近年来,有机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是用酶或微生物进行生物转化反应。其中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碳基还原,特...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语言,语音复杂、语汇丰富,可以用来充分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相比之下,动物的语言就逊色多了。然而,动物的语言尽管简单,却能以种种人类所没有的巧妙方式进行通信联系,表达和交流寻找食物、逃避敌害、选择配偶等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动物的生存是,必不可少的。动物语言的表达形式也形形色色,有用声音或超声波的、有用闪光的、有用电磁信号的,还有的用动作或色彩,更有的用气味作为交谈、通信的媒介。  相似文献   

18.
广东海洋生态旅游及其持续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美 《生态科学》1999,18(3):57-59
生态和生态旅游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到,但何谓生态旅游,仍然是一个较模糊的概念。生态或生态学在有历史记载以来,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亚里士多德(Asistotle)等一些古希腊时代的哲学家的著作,实际上都包含着明确的生态学内容,但在著作中字义上并未写上生态学,生态学一词是近代所创造的,1869年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nstHaeckel)首先提出。生态学一词是由希腊文oikos衍生而来,其意思是“生活所在地”。生态学通常定义是“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科学”。随着公众对生态学认识的加深,…  相似文献   

19.
MICA基因微卫星多态在中国13个群体中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国13个群体(云南汉族、广东汉族、山东汉族、白族、傣族、拉祜族、黎族、纳西族、撒拉族、畲族、土族、佤族和云南藏族)共577例无亲缘关系的研究对象的DNA样本进行MICA基因微卫星扫描分型,获得了该微卫星的不同等位基因在各群体中的遗传数据。结果表明,该微卫星在不同群体中的分布存在差异,并有较高的多态信息含量(PIC),是一个有用的遗传标记,在人类进化研究、个体识别、亲子鉴定、基因作图与定位以及疾病诊断方面可能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雄性麋鹿的吼叫行为、序位等级与成功繁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为探讨雄性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的吼叫行为与序位等级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成功繁殖中的作用。2000年7-8月,在北京麋鹿苑选定12头成体雄鹿,用目标取样法观察记录每头鹿的吼叫、圈群和交配行为的发生频次。用有效比值[被雌鹿接受的频次/雄鹿圈群(或交配)的总频次]来衡量雄鹿圈群行为(或交配行为)的有效性。依据雄鹿在发情期的表现状态,把雄鹿归为3类:占有雌鹿群的“群主”(4头)、未占有雌鹿群而挑战“群主”的“挑战者”(5头)和远离繁殖群的“单身汉”(3头)。不同序位等级雄鹿的吼叫频次、圈群(或交配)行为频次、圈群行为(或交配行为)的有效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吼叫行为的分析表明:“群主”吼叫频次最高,“单身汉”吼叫频次最低。“群主”的有效值最高,“单身汉”的有效值最低。据此认为雄性麋鹿的吼叫行为与其序位等级密切相关,而序位等级又决定了雄鹿参与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记录到占群雄鹿的警戒吼叫,这是对Wemmer et al.(1983)警戒吼叫行为仅见于雌鹿的观察结果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